✦— 全 球 設 計 達 人 推 薦 —✦
——
三宅一生,讀起來平淡而雋永。一如他溫和的長相,看過去略顯哀傷無味,一旦微笑起來,卻生出細水長流的浪漫。便是這感性的溫情主義,貫穿了他服裝設計中的終極關懷。當川久保玲的黑帶來一種迷幻的文學感;山本耀司輸出動機強烈的反叛;只有三宅一生,這個讓賈伯斯穿了12年黑色毛衣的男人,在時尚界低調扮演著一個古典隱士。三宅一生(Issey Miyake)
他遵從極簡。利用一切方法,探索一塊布料的可能性:連接、摺疊、伸展、打褶、包裹、捲曲、壓印……每一條褶皺的美感,都足以讓你原諒他眼角的魚尾紋。他崇尚自然。紙衣來自樹枝的纖維;褶皺是衣服隨人體在水中浸泡後,上岸後所呈現的狀態;風裡,水裡,河流裡,雪山上,樹林間……都是三宅一生的設計哲學。他追求人道。在他的設計表達裡,你會看到笑容、舞蹈、歡愉。他用樂觀創作,正如他說,「我所希望的,就是人們能在穿著我設計的衣服時,感受到一種喜悅。」插入袖子的棉紗亞麻布,是三宅一生最初的起點。「它寬大舒適,以無結構的模式,擺脫了傳統服裝對人的束縛,給身體留出充分的空間,充滿東方溫柔細膩的含蓄之美……」但你很難想像,五十年前,人們會用什麼目光看待這種怪誕超前的設計。它曾一度被本國人們稱為『裝土豆的口袋』。直到三宅一生把土豆口袋帶到世界各地。整個70年代,他不斷舉辦時裝秀,那場著名的《三宅一生與十二個黑姑娘》便是其中之一。僅僅六天,現場爆滿,觀眾達一萬五千餘人。Issey Miyake_Cocoon Coat, 1976
他進行面料革新。一改高級時裝慣用的奢華材質,採用日本的宣紙、白棉布、針織棉布、亞麻等有機材質,創造出各種肌理效果。1983年,他甚至因選用雞毛編織的面料,震懾了整個巴黎時裝舞臺。
安藤忠雄這樣評價:三宅對於探索每片布料的可能性,有著不懈的熱情與堅持。而面對匠人精神的盛譽,他卻羞澀道:「那是布料自己在說話」、「我總是閉上眼,等衣服告訴我該怎麼做」。
Issey Miyake, 1989. Photo by Irving Penn
Issey Miyake by Irving Penn.
是的,衣服是要與人對話的。文化結構下的身體意識,有些狂熱地貢獻給衣服,有些被衣服隱形,有些又被過度誇耀……大部分人忙著追求流行,沒有時間做自己。
而這一塊布,自由,隨和,有機,溫柔而充滿空氣感地包裹住身體,帶有強烈的生命開放性。它會讓你感覺回到90年代的soho,回到藝術家和設計師混在一起的文化裡。三宅說,現在他仍會回到APiece Of Cloth」的點上,因為那是他的初心,是設計裡永恆不變的原始碼。
Ellen Van Schylenburch in Issey Miyake Dress, 1986
Issey Miyake by Irving Penn
將這一設計理念具像化的,是摺紙。系列初期策劃時,所有成員以摺紙替代設計草稿。「它們無法被畫出來。」 這是一種結構上的冒險。所有服裝的設計都以一塊布剪裁縫製而成,並且可以摺疊成一個完全規則又富有美感的平面幾何圖形。Issey Miyake, dress from 「Rhythm Pleats」 series.,1990
Issey Miyake, Staircase Dress, 1995簡化顏色和線條,將布料打造成摺紙般的溝壑重疊。這種將二維變為三維的解構主義,在他2010年推出的132.5系列中,有著更具情懷的呈現。
哲學家黑格爾曾把服裝稱做「移動的建築」。但他一定沒想到,200年後,建築大師扎哈·哈迪德會成為Pleats Please的頭號迷妹;安藤忠雄用54米的鋼板將「一塊布」生生折出了一座樓;賈伯斯把三宅一生設計的100件黑色高領衫穿了12年。Zaha Hadid
三宅一生「一塊布」建築,安藤忠雄從摺紙到服裝,到成為設計師的設計師,很多人把三宅一生的衣服稱為藝術品。而他卻說:「我只想以最少和最單純的方式表現美感,與抽象藝術無關。」至始至終,他追求的只是有趣,並試圖探索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的溝通。PLEATS PLEASE ISSEY MIYAKE 19902020春夏,巴黎 Le CENTQUATRE 藝術中心。從天而降的長裙。舞臺上的少女們跳躍、奔騰,腳踩滑板穿梭其間。在這場秀裡,你依然可以看到新任設計師在向「Piece Of Cloth」致敬,以及整個過程中那種無拘無束的生命力。三宅一生 2020 春季秀
這一過程,像極原始先民的文藝復興,也印證了三宅一生的創作理念:「我工作時想到的是女性的感受,揣摩她們是否高興、是否具有魅力……這使人感到愉悅。」自此,設計不再只是記號、抽象圖案、簡化表達與意義之間的武斷聯結。他要他的設計裡,有最人文的思考,還有最肉感的身體enjoy。Issey Miyake, Flying Saucer Dress,, 1994
Issey Miyake, Dress, 1990, Irving Penn
這位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的遺孤,一生患有腿疾。世界以痛吻他,而他卻說:「我選擇將這段回憶拋在腦後,去思考什麼事是不會被摧毀的,可以帶著快樂和美感。」快樂和美感都很難,無論是時裝還是生命。要知道,在這個設計師必須變成財務人員的時代,服裝,在消費意識中無法獨立存在。脫離了攝影技巧,脫離了秀場表演的氛圍,脫離了完美身材的詮釋,脫離一切藝術性的體驗,這件衣服在現實中會否變成另外一樣東西?時裝世界愈來愈劇場化。衣服可以是性別、空間、階層、權力、手段、表演。為聚集目光而生的華服可以遠觀,但就像你愛吃日本山形縣的柿餅,喜歡光顧伊豆的溫泉。人們真正需要的,其實只是一件與日常生活融為一體,隨時可穿、方便出行保管、輕鬆舒適的服裝。你看,從東京街頭到倫敦的農貿市場,銀翼殺手式的 Bao Bao無處不在。正如三宅一生在巴黎經歷「五月風暴(Mai 68)」時所洞悉的——世界將是一個普通人的時代。年輕人渴望自由的背後,流行會擺出一種專斷獨裁的告知性。沒有人想成為一隻特立獨行的豬。BAO BAO ISSEY MIYAKE
三宅一生為義大利品牌Artemide設計的IN-EI燈具系列
他沿著「沒有時尚」的概念設計燈箱、香水,不請流量明星拍大幅宣傳海報,不做譁眾取寵的藝術事件。一生之水,空靈幾淨,低調優雅,宛若知性對嗅覺的一劑報復。好的品牌創造趨勢,而非名流、廣告、公關;設計,也應回到生活裡去思考,而不是只給它一個噱頭。
L'Eau d'Issey 一生之水
三宅一生最好的代言人就是三宅一生。這個內斂的東方男人,七十歲滿頭花白,依舊笑容溫和燦爛。他在意穿著者的感受,不放棄對舒適的追求,對生命的關懷。每一塊布,每一條褶皺,都是他閃著光的思想。佐藤卓與三宅一生合作的系列視覺設計© Taku Satoh Design Office「你以目光感受,浪漫寧靜宇宙,總不及兩手,輕輕滿身漫遊……」林夕的詞難道不是對三宅一生最確切的體驗感?衣服,應該是我們的最佳情人,把它穿在身上,產生的那種若即若離的關係,就像是一個舒適的空間,可遠可近,不會輕易為你的喜悲動容,但卻可以陪我們一生。打開衣櫥,三宅一生已經準備好給你一個漫長的世紀擁抱,但……What is the next?— END —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版權歸 三宅一生 及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