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葫蘆好看,它竹籤兒穿」,老北京的冰糖葫蘆都有哪些故事?

2021-01-09 北京日報客戶端

「糖葫蘆好看,它竹籤兒穿」,冰糖葫蘆與糖炒慄子、烤白薯,被視為老北京冬日裡最具風味的三種時令小吃。

李夢瑩/作

北京的冰糖葫蘆盛行於清代及民國時期,曾有「竹枝詞」言道:「雪晴滿路是泥塘,車畔呼兒走不忙;三尺動搖風欲行,葫蘆一串蘸冰糖。」冰糖葫蘆酸甜適口,具有開胃功效,老少皆宜。它不僅好吃,而且十分好看,紅彤彤的山楂果按大小排列穿在竹籤子上,外面裹著晶瑩透明的糖稀,一串串插在稻草架子上,好似一棵結滿碩果的小樹,甚是誘人。

冰糖葫蘆在清代及民國時期的京城最為興盛,清末民初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中便有冰糖葫蘆的記載:「山楂種二,京產者小而甜,外來者大而酸,可以搗糕,可糖食。又有蜜餞,質似山楂,而香美過之。」「冰糖葫蘆,乃用竹籤,貫以山裡紅、海棠果、葡萄、麻山藥、核桃仁、豆沙等,蘸以冰糖,甜脆而涼。茶樓、戲院、大街小巷到處可見。」民國時陳蓮痕所著《京華春夢錄》則稱:「歲朝之遊,向集廠甸。」「迫興闌遊倦,買步偕返,則必購相生紙花,乃大串糖葫蘆,插於車旁,疾駛過市,途人見之,成知為廠甸遊歸也。」由此可見,冰糖葫蘆曾是老北京入歲時逛廠甸的標誌。

早年間立冬後大街小巷賣冰糖葫蘆的就逐漸多了起來,其檔次和銷售方式各不相同。食品店、茶點部或戲院多將冰糖葫蘆擺在玻璃罩的白瓷盤裡,製作精緻,品種眾多。而走街串巷的小販,挑著擔子或挎著木提盒、竹籃走街串巷吆喝:「哎!冰糖葫蘆喲,新蘸的!」還有的扛著一根用稻草綁著的木頭杆子,稻草上插滿了冰糖葫蘆,沿街叫賣,最吸引胡同裡的孩子們。

那時候京城製售冰糖葫蘆最為知名的是前門大街和東琉璃廠的「九龍齋」和「信遠齋」等幾家出售蜜果的老字號。梁實秋先生對「信遠齋」的冰糖葫蘆情有獨鍾,曾在《雅舍談吃》中寫道:「信遠齋也賣蜜餞、冰糖子兒、糖葫蘆。以糖葫蘆為最出色。北平糖葫蘆分三種,一種用麥芽糖,北平話是糖稀,可以做大串山裡紅的糖葫蘆,可以長達五尺多,這種大糖葫蘆,新年廠甸賣的最多。麥芽糖裹水杏兒(沒長大的綠杏),很好吃,做糖葫蘆就不見佳,尤其是山裡紅常是爛的或是帶蟲子屎。另一種用白糖和了粘上去,冷了之後白汪汪的一層霜,另有風味。正宗的糖葫蘆,薄薄一層糖,透明雪亮。材料種類甚多,諸如海棠、山藥、山藥豆、杏幹、葡萄、桔子、荸薺、核桃,但是以山裡紅為正宗……離開北平就沒吃過糖葫蘆了,實在想念。」

金庸先生也喜歡北京的冰糖葫蘆,據說他第一次到北京時,便到街上品嘗,說在香港很難嘗到這樣味美的小吃。他還把冰糖葫蘆寫進武俠小說裡,《飛狐外傳》第十三章描述:「北京終於到了,胡斐和程靈素並騎進了都門……兩人不認得道路,只在街上隨意亂走。逛了個把時辰,胡斐買了幾串冰糖葫蘆,與程靈素各自拿在手中,邊走邊吃。」

來源:北京日報 戶力平

編輯:王少偉

相關焦點

  • 冰糖葫蘆,酸裡裹著甜的童年回憶 | 有趣的製造
    生於 2000 年以前的小可愛(大於十八歲)可能都聽過一首歌,大概這麼唱:「都說冰糖葫蘆兒酸,酸裡它又透著甜…」我來北京後一到冬天
  • 小坡島外賣上新 | 眾生皆苦,糖葫蘆甜!
    糖衣凜冽,山楂軟面地鐵口的王者,老傳統的守望一口一個的冰糖葫蘆,終於上線小坡島啦!免派送費到NTU和NUS哦~都說冰糖葫蘆兒酸,酸裡面它裹著甜,都說冰糖葫蘆兒甜,可甜裡面它透著那酸。糖葫蘆好看它竹籤兒穿,象徵幸福和團圓,把幸福和團圓連成串,沒有愁來沒有煩……糖葫蘆,一種發端於中國京津地區的傳統小吃。
  • 冰糖葫蘆界的「泥石流」:辣條糖葫蘆、苦瓜糖葫蘆,竟然還有方便麵糖葫蘆!
    不止售賣方式在變化,縱觀全國各地,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特色,因此每個地方對於糖葫蘆的叫法也不盡相同。北京叫糖葫蘆或冰糖葫蘆 ,不僅口感好,酸甜可口,而且模樣好看,紅彤彤的,山果按大小順序排列在竹籤子上。
  • 冰糖葫蘆:一樣的酸甜,百態的愛情
    這種時候能夠給小孩子和姑娘家帶來慰藉的,莫過於滿街叫賣的冰糖葫蘆。那一顆顆穿在竹籤上的山楂,像是嵌在水晶裡的紅玉髓,又像鑲了一層冰版的小太陽。看到了,就心中喜悅。覺得哪怕天氣再冷,也有一點明媚可愛的希望,在紅豔豔地暖著你。
  • 中國風物 冰糖葫蘆
    忘記誰說的了,上海透著股世故又嗲媚的水汽味,杭州有乾淨姑娘的味道,香港是植物混合咖喱的味,北京就是糖炒慄子和冰糖葫蘆味兒了。可是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又成長在工業時代迅猛發展的年歲裡,兒時記憶談不上,只覺得那整串兒全是人工色素的紅,每咬一口都懷著驚喜的心情,因為山楂多半是壞了的。所以一開始北京朋友跟我說糖葫蘆滿是舌尖回味時,我少見多怪地表達了不解。 「趕明兒我要成了角兒,天天拿冰糖葫蘆當飯吃……吃冰糖葫蘆非冬天不可,非下雪不可。
  • 一根冰糖葫蘆 【論.吃】
    文/南方忘記誰說的了,上海透著股世故又嗲媚的水汽味,杭州有乾淨姑娘的味道,香港是植物混合咖喱的味,北京就是糖炒慄子和冰糖葫蘆味兒了。可是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又成長在工業時代迅猛發展的年歲裡,兒時記憶談不上,只覺得那整串兒全是人工色素的紅,每咬一口都懷著驚喜的心情,因為山楂多半是壞了的。所以一開始北京朋友跟我說糖葫蘆滿是舌尖回味時,我少見多怪地表達了不解。「趕明兒我要成了角兒,天天拿冰糖葫蘆當飯吃……吃冰糖葫蘆非冬天不可,非下雪不可。
  • 糖葫蘆的家庭做法
    冰糖葫蘆又叫糖萌蘆,在東北地區被叫作糖梨育,在天津被叫作糖墩兒,在安徽鳳陽被叫作塘球。冰糖葫蘆是中國漢族傳統小吃,它是將野果用竹籤串成串後蘸上麥芽糖稀,糖稀遇風迅速變硬。北方冬天常見的小吃,一般用山楂串成,糖稀被凍硬,吃起來又酸又甜,還很冰。
  • 【課程】星星果少兒美術|冰糖葫蘆 3-4歲
    工具材料  黑色白色卡紙、水粉白色、棉籤、水粉筆、剪刀、膠棒等冰糖葫蘆又叫糖葫蘆。在天津還稱u做糖墩兒呢,因為外面裹著甜甜的糖,還有一些地方叫作糖球。聽著s你不是就特別美味?冰糖葫蘆是中國傳統小吃,起源於南宋,它是將山楂用竹籤串成串後蘸上麥芽糖稀,糖稀遇風迅速變硬。也是北方冬天常見的小吃。
  • 這一串串冰糖葫蘆,「串」連甜蜜和幸福
    「糖葫蘆好看,它竹籤兒穿,象徵幸福和團圓……」冬季到來,在雄安新區的大街小巷,怎能少了這個「主角」——冰糖葫蘆。中國雄安官網 黃海/文 毛鶴然/攝雄安新區大樹劉莊村是遠近聞名的「糖葫蘆村」。今年42歲的大樹劉莊村人辛愛青,從事製作冰糖葫蘆這一行業已經有20多年了。中國雄安官網 黃海/文 毛鶴然/攝大樹劉莊村製作冰糖葫蘆的歷史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村裡三分之二的村民都會這門手藝。這裡製作的冰糖葫蘆品種全,每年都吸引不少遊客慕名而來。
  • 吃一串兒冰糖葫蘆,就該過年啦!
    小孩們喜氣洋洋舉著或扛在肩上招搖過市,因此也叫「扛串兒」。舊時有兒歌唱:「正月初一逛廠甸,糖葫蘆,好大串。」只是用麥芽糖裹的糖葫蘆易粘灰,其實並不太好吃。 2 | 尋一串記憶中的糖葫蘆  每個老北京心裡,都有一串代表著童年回憶的冰糖葫蘆。
  • 兒時那酸兒甜兒,都融進在這一顆裡了!
    小時候特別喜歡吃冰糖葫蘆,因為它酸甜脆口。現在看來冰糖葫蘆一點兒也不貴,對於小時候的我來說卻是天價。只能巴巴地盼著爸媽買,偶爾一吃,感覺特新鮮!在我小時候的記憶裡邊,糖葫蘆是紅棗做的。那些小時候的味道,可以圈住一輩子的記憶。❉❉每一次,父親離開,都要很久,他要跑去不同的地方售賣衣服。每一次,父親回來,都是冬天過年的時候,天氣總是很冷,下著討厭的雪。也說不清為什麼,我總是討厭下雪,可是,又盼著下雪。因為一下雪,父親就快回來了。每一次,父親都給我買最愛吃的冰糖葫蘆。
  • 冰糖葫蘆製作方法
    冰糖葫蘆,簡稱糖葫蘆,或許是因為串起來後比較像葫蘆的原因吧。現在的街頭巷尾較為少見了,以前可是比較多的,如今很多都是店鋪中有很多花樣的糖葫蘆,串著各種水果,各式各樣,不過也少了一點傳統的味道,為了這份味道,趕緊了解一下冰糖葫蘆的做法,在家裡製作吧。
  • 製作冰糖葫蘆——404班的家長課程
    冰糖葫蘆是中國傳統美食之一,它味道酸甜可口,不僅好吃也很好看,惹人喜愛。為了讓孩子們感受和體驗中華文化的傳統手藝,404班的家長代表給孩子們帶來了一節有趣的家長課程製作冰糖葫蘆。參加活動的家長們提前用心購買了製作冰糖葫蘆的材料,水果,竹籤,冰糖,熟白芝麻,糯米紙。看,我們的水果品種多樣,山楂、橘子、聖女果、葡萄,金桔。
  • 冰糖葫蘆如何做 冰糖葫蘆的製作方法
    2、事先準備好的竹籤一定要用清水進行清洗乾淨,接著再把處理好的山楂一一的穿在竹籤上,建議大家每根竹籤可以穿6個山楂即可。3、大家一定要記住,冰糖和開水的比例是1:1,把準備好冰糖和開水倒進鍋中,開火進行熬製,切忌在熬的時候,不能用大水,中小火就可以,一直熬到冰糖全部融化,也可以多熬一會兒,當冰糖和開水熬成濃稠的糖漿就可以關火了。
  • 糖葫蘆又名「糖墩兒」,熬糖是居家自製最關鍵的技術活兒
    糖葫蘆,在天津又叫糖墩兒,是我國北方的傳統小吃。它是把北京人稱為「山裡紅」(也叫「山楂」的小紅果兒)去掉中間的果核兒,用竹籤穿起來。在春節廠甸廟會賣的,是往上面刷麥芽糖稀,這是廟會大糖葫蘆的獨有做法。很快晾涼的糖漿變硬了,著板子那面兒的糖漿結成光滑平整的硬殼了,每一粒果實都穿上晶瑩剔透的冰糖外衣,透出果子的深紅色和上面的白色小點兒,真是色香味俱全,看上去就像個工藝品,拿在手裡得反覆欣賞,才從串尖兒一點點入嘴。有首詩形容得很確切:「晶瑩羅漢疊紅裝,美味流街走巷場。一曲冰糖葫蘆買,喚來婦孺喜相嘗。」冰糖葫蘆在民國時期最為繁盛。
  • 正宗糖葫蘆做法/教你如何做最正宗的糖葫蘆
    蘋果串5個果,山藥豆串12~16個,帶桔子瓣的4個山楂果間3個桔瓣,山藥每串(段)30~35釐米。對山藥、山藥豆,應煮熟後晾乾水分再串;小型蘋果應放在80℃以上的開水中燙一會兒,但不能燙熟;串葡萄串時,將新鮮葡萄串上後,應用涼水衝洗掉滲出的果汁,再擺開停放10小時左右以後蘸糖;串紅棗時應先將紅棗煮熟,然後串上串並壓扁。   三、熬糖。糖液應用鋁鍋或銅鍋熬製。
  • 串上壽司、辣椒、雞爪子……實不相瞞,糖葫蘆真能湊成一桌「滿漢全...
    「都說冰糖葫蘆兒酸,酸裡面它裹著甜」,冬天它來了,它帶著冰糖葫蘆走來了!作為童年記憶中美食界的「白月光」,想必每個人對冰糖葫蘆都不會陌生。因為端著碗吃有諸多不便,百姓們開始將浸了糖後的山楂串起來賣,不僅方便,還更顯食色。民間糖葫蘆的做法在清代雜記《燕京歲時記》中有載:「京師食品亦有關於時令……冰糖葫蘆乃用竹籤,貫以葡萄、山藥豆、海棠果、山裡紅等物,蘸以冰糖,甜脆而涼。」原來,將葡萄、海棠果等其他水果作為糖葫蘆的原料,至少清代就有了。
  • 串上壽司、辣椒、雞爪子……糖葫蘆真能湊成一桌「滿漢全席」
    「都說冰糖葫蘆兒酸,酸裡面它裹著甜」,冬天它來了,它帶著冰糖葫蘆走來了!作為童年記憶中美食界的「白月光」,想必每個人對冰糖葫蘆都不會陌生。但是,如果仔細品一品「冰糖葫蘆」四個字……冰糖葫蘆裡真的有冰嗎?冰糖葫蘆裡真的有冰糖嗎?
  • 串上壽司、辣椒、雞爪子……實不相瞞,糖葫蘆真能湊成一桌「滿漢全席」
    「都說冰糖葫蘆兒酸,酸裡面它裹著甜」,冬天它來了,它帶著冰糖葫蘆走來了!
  • 7彩糖葫蘆,尋覓兒時夢!文末附贈冰糖葫蘆製作秘方,酸甜爽脆!
    你一串,我一串甜絲絲還有點酸你一串,我一串人人臉上笑開顏一曲《冰糖葫蘆》唱響大江南北,使冰糖葫蘆這種傳統中國小吃變得家喻戶曉。冰糖葫蘆,在青島和其周邊地區被稱為「糖球」糖球是中國北方許多地區冬天常見的一種傳統美食小吃,一般是把山楂、山藥豆或其他小型水果用竹籤串成串,再蘸上熱的麥芽糖稀,糖稀遇風或放在低溫的地方便會迅速變硬,吃起來又酸又甜,既開胃又解饞。那種酸酸甜甜的味道,不知勾起了多少人美好的童年回憶!冰糖葫蘆相傳在宋朝年間就有了,清朝年間在全國各地的茶樓、戲院和大街小巷開始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