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農商銀行:解開信用鄉村建設的數字密碼

2020-12-17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肇慶農商銀行:解開信用鄉村建設的數字密碼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廣東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以下簡稱「省聯社」)的正確領導下,在肇慶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肇慶農商銀行堅持黨建引領,持續推動「數字信用鄉村建設」工作,探索金融創新助力鄉村振興的新模式。

  「數字信用鄉村建設」送來及時雨

  「十分感謝肇慶農商銀行『一村一品貸』業務,為我們養殖戶送來了『及時雨』,我的魚塘這下終於有救了!」說這番話的是肇慶市鼎湖區沙四村的一位農戶,村裡人都喊他「梁伯」。

  梁伯所在的沙四村是廣東省肇慶市鼎湖區有名的水產養殖村,村委會委託外包了3000多畝土地、魚塘,用於養殖桂花魚、黑魚、鱸魚等經濟魚類。「我承包了15.5畝魚塘,用來養殖桂花魚。」梁伯介紹道。

  2020年初,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沙四村的水產銷售受到很大的影響,導致包括梁伯在內的水產養殖戶普遍資金周轉困難,無法保證後續資金投入,整個沙四村的水產養殖面臨危機。

  缺少符合要求的貸款抵押物,難以向銀行申請貸款,怎麼辦?正在梁伯為此一籌莫展之際,下起了一場「及時雨」——肇慶市開展了「數字信用鄉村建設」工作,肇慶農商銀行工作人員上門宣講政策,同時,經過信息採集、信用評分、評審等流程,梁伯順利地被評為沙四村首批信用戶,符合「一村一品貸」準入條件。梁伯在提供了必要的資料和養殖數據後,很快便獲得了肇慶農商銀行發放的可循環周轉使用的信用貸款20萬元,及時化解了資金周轉的燃眉之急。

  梁伯高興地說:「參加了『數字信用鄉村建設』,咱農民也能像城裡人一樣,通過個人信用解決貸款需求了。在肇慶農商銀行的支持下,我要繼續擴大養殖規模,早日過上讓城裡人都羨慕的『好日子』!」

  肇慶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黃東奇表示:「梁伯的故事只是肇慶市開展『數字信用鄉村建設』過程中發生的一個普通案例。按照省聯社黨委的要求,在肇慶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肇慶農商銀行以『數字信用鄉村建設』為抓手,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力爭『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數字信用鄉村建設」助力新銀行轉型

  農業、農村、農民與農商銀行有著天生的、不可分割的密切關係。作為一家由高要農商銀行、端州農商銀行和鼎湖農信聯社合併組建的城區「新」農商銀行,如何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找準定位,向「知農時,懂農事,幹農活」的「三農專屬銀行」轉型,成為了肇慶農商銀行成立後的首要議題。

  黃東奇說:「肇慶地處珠三角平原與粵西山區的接合部,既有相對發達的城區經濟,也有相對落後的鄉村經濟,城鄉差距相對明顯。肇慶農商銀行要支持鄉村振興戰略,首先要充分了解農民需求、農村產業發展需求。」

  為充分了解農民及農村產業發展的金融服務需求,在省聯社的積極指導下,在肇慶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肇慶農商銀行以「數字信用鄉村建設」為抓手,探索向「三農專屬銀行」轉型的道路。

  打造數字鄉村,建立信用管理系統。數字鄉村既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為探索適合農村場景應用的數字農村平臺,肇慶農商銀行一是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聯合鎮政府、村委幹部組成信息採集小組,以網格化方式進村入戶採集農戶生產經營、財產、負債、收支等信息,建立大數據平臺,實現精準挖掘數據信息功能,實現數字鄉村從「0」到「1」的突破。二是在省聯社相關部門支持下,建立「農戶信用信息管理系統」,逐步實現農戶電子授權、人臉識別、信息採集、自動計算信用戶得分及預授信額度等功能,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智能化水平。三是結合農戶基本情況、資產狀況、生產經營能力、社會管理(含熟人評價)四個維度設計了農戶信用評分模型(模型總分1000分,600分以上為信用戶),推動農戶信用實現場景「變現」。

  產融結合,支持鄉村產業振興。鄉村振興的關鍵是產業振興。肇慶農商銀行通過加強產業發展趨勢研判,找準鄉村特色產業定位,推動特色產業與金融服務相結合,不搞產業扶持「一刀切」。一是與政府相關部門溝通,批量導入農戶、土地流轉、龍頭企業、產業協會、「一村一品」名錄、產業聯合體等涉農信息,充分了解地方產業發展趨勢。二是結合鄉村產業特點,制定《「一村一品」特色產業貸》等信貸方案,推進金融與特色產業結合。目前,肇慶農商銀行針對鄉村特色農產品量身定製「水產貸」「肇米貸」「肇實貸」「肇金貸」等專屬貸款,向從事桂花魚和羅氏蝦養殖、水稻和肇實種植、五金加工的農戶發放信用貸款超1000萬元,其中「水產貸」「肇實貸」等信貸產品已在肇慶全市進行推廣。

  農房改造,建設宜居宜業農村。結合廣東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農房管控和鄉村風貌提升工作要求,主動與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加強溝通,與肇慶市農業農村局、鼎湖區政府分別籤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農房貸款貼息協議》,在全省農信系統率先推出了由政府提供貼息資金的「農房貸」業務,並授信20億元,支持農房管控、美麗鄉村建設、穩產保供、特色現代農業發展等工作的開展。

  「數字信用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治理方式創新

  「開展『數字信用鄉村建設』,打通了政府、農戶與銀行之間的『數據壁壘』,消除了政府、農戶與銀行之間存在的信息『孤島效應』,使我們村委能夠更加全面、真實地了解村情和村民實際情況,與村民、銀行一起更好地開展鄉村建設,推進鄉村振興。」沙四村黨支部書記梁鏡輝對「數字信用鄉村建設」深有感觸。「下一步,我們計劃將『數字信用鄉村建設』成果應用於鄉村治理,探索鄉村治理方式創新。」

  齊抓共管,提升鄉村治理效能。鄉村治理的難點是數位化管理水平不高,村民參與度不強。通過「數字信用鄉村建設」,一是村委幹部參與村民信息收集整理工作,並運用「農戶信用信息管理系統」,能夠更加及時、全面、真實地了解村情和村民的實際情況,統籌村經濟發展和鄉村治理,助力提升鄉村治理效能。二是設立包括社會保障、民事行為、政治背景、家庭榮譽、政治面貌、公益事業、公用繳費等方面的激勵分值(總分合計330分,佔總評分的比例為33%),激勵村民參與鄉村各項事業,助力鄉風文明建設。三是採取「大數據評定+熟人評價」交叉審核方式,多維度驗證農戶信息,使村民把信用評價與獲取金融服務供給的便利度緊密聯繫起來,助力鄉村建立守信、用信可持續融資機制。

  普惠服務,建立持續服務機制。農村金融服務供給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原因是融資門檻高、成本高。為有效降低農戶融資門檻,一是實施「金融村官」制度。設立「紅色金融服務站」,派駐優秀業務骨幹擔任「金融村官」,協助開展「數字信用鄉村建設」、農村風貌管控、農房改造、特色產業發展、扶貧幫困、普惠金融服務等工作,精準對接支農支小支微需求,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裡」。二是結合鄉村整體經濟發展需要,推出「整村授信」金融服務,授信金額達2000萬元,授信覆蓋面達到100%。三是創新推出純信用、低利率、線上化的「鄉村普惠貸」產品,實現「批量獲客、精準畫像、自動化審批、智能化風控」的數字金融功能,增強涉農金融服務智能化水平,建立長效的持續服務機制。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下一階段,肇慶農商銀行將繼續在省聯社的正確領導下,在地方政府和監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以「數字信用鄉村建設」為抓手,主動結合鄉村振興和地方經濟發展需求,不斷加大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力度,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優質、智慧化、可持續的金融服務支持。

(文章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責任編輯:DF386)

相關焦點

  • 深耕助力鄉村振興 幫扶化解金融風險 廣州農商銀行為區域經濟高...
    紮根本土 做鄉村振興的「市場引領者」廣州農商銀行是廣州本土國有企業,於2009年12月11日經銀監會批准後正式開業,其前身是成立於1951年的廣州市農村信用合作社。十年磨一劍,廣州農商銀行已成為國內第四大、廣東省第一大農商銀行。今年6月末,該行資產總額達到8533.46億元,較上年末增加900.56億元,增幅11.8%。
  • 臨邑農商銀行:黨建引領 為鄉村振興賦能加速
    為助力鄉村振興,滿足村級黨組織在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中的資金需求,著力解決村集體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臨邑農商銀行把黨建共建作為重要抓手和切入點,黨委書記帶頭深入基層廣泛開展調研,依託「強村貸」優惠政策,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推動產業興旺發展,把基層黨建政治優勢轉化為金融服務和市場競爭優勢
  • 河東農商銀行多措並舉奏響鄉村振興「四重奏」
    今年以來,河東農商銀行認真貫徹落實省聯社黨委「123456」總體工作思路,堅持以服務「三農」和實體經濟為己任,多措並舉,奏響鄉村振興「四重奏」,為鄉村振興貢獻積極的農商力量。
  • 平原農商銀行答好金融扶貧答卷 解鎖致富「密碼」
    近年來,平原農商銀行通過不斷強化資金供給、創新產品優化服務、出臺各項便民惠農舉措等方式,努力答好金融扶貧答卷,為更多貧困戶解鎖致富「密碼」。  田間地頭送政策  扶貧期間,平原農商銀行依託金融掛職和客戶經理駐村時機,用金融專業能力為扶貧事業增添助力。  杜甲濤是王杲鋪甜南村村民口中的「老杜」,他是平原農商銀行一位工作出色的客戶經理。2018年,他成為甜南村的一名駐村客戶經理。
  • 個人信用報告自助查詢機落戶鞏義農商銀行
    河南經濟報 記者 劉鳳梅 通訊員 苗林靜為方便廣大金融消費者,進一步拓寬徵信查詢渠道,經人民銀行鞏義市支行批准,個人信用報告自助查詢機於12月2日正式落戶鞏義農商銀行總行營業部。人民銀行鞏義市支行行長出席揭牌儀式。
  • 滕州農商銀行為鄉村振興插上「金」翅膀
    為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快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滕州農商銀行作為服務鄉村振興的「主力軍」,用好用活金融支農惠農政策,立足鄉村資源稟賦,量身定製金融產品、創新金融服務模式,為鄉村振興插上「金」翅膀。截至目前,該行各項貸款餘額141.06億元,較年初增長12.09億元。
  • 問路轉型|取捨有道,以辯證思維經營銀行!專訪浙江東陽農商銀行黨委...
    作為「鄉村振興主辦銀行」,東陽農商銀行如何全面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實現多重效益?對此,東陽農商銀行創新實施了村級金融服務「三位一體」工程。該工程以「金融顧問、信用小組、豐收驛站」三大創新為載體,通過村銀互動、服務前置、聯動作業,並從人員匹配、機制配套等全方位構建銀村治理新模式,實現「村裡人辦村裡事」。圖為東陽農商銀行「金融顧問」發揮產業致富幫手作用,助力鄉村振興。
  • 人民銀行呂梁市中支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紀實
    、鄉村振興戰略和普惠金融發展相結合,創建了具有呂梁特色的鄉村信用生態模式。  「以信為質」的新方式  「惠農貸」是柳林農商銀行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推出的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新方案。柳林縣留譽鎮民風淳樸,盛產茯苓、遠志、黃芪等中藥材,在柳林農商銀行推出整村授信和「惠農貸」政策之後,留譽鎮被確定為第一批信用村,並及時收到發放的「惠農貸」。
  • 淄川農商銀行:「主題黨日+」推動業務快速發展
    為全面提高黨組織生活質量,積極開展黨建創新,推進黨建與業務全面融合,淄川農商銀行黨委通過開展「主題黨日+扶貧攻堅、信用工程、理論學習、業務競賽」等多種方式,拓展主題黨日政治功能,把黨建融入客戶營銷,推動各項業務快速發展。
  • 騰訊雲與廣州農商銀行達成戰略合作 全面推進數位化轉型
    中新網12月4日電 3日,騰訊雲與廣州農商銀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推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分布式網際網路架構等技術在廣州農商銀行業務創新領域的應用,並共同構建具有鮮明區域特色、開放共贏的創新金融服務生態,加速推進廣州農商銀行全面數位化轉型進程。
  • 廈門農商銀行鄉村振興主題直播...
    上周六,在廈門農商銀行、海西晨報攜手推出的 " 好地方,好銀行,好故事 " 的直播間,這樣一條評論引起直播間觀眾的極大共鳴。在閩南風情濃鬱的直播間裡,廈門農商銀行集美支行行長助理劉凌燕,與本場 ZAKER 廈門直播間的 " 值班 " 主播燕微風,一起品著茶,回憶 " 紅色農信 " 起源,答覆直播間觀眾關於廈門農商銀行 " 戰疫小微貸 "" 復工貸 " 以及農商財富管理服務的諮詢,帶領大家感受廈門農商銀行紮根鄉村的情懷與舉措。
  • 富民興業普惠金融共創未來—熱烈祝賀瀋陽農商銀行成立九周年
    中共中央組織部《黨建研究內參》(2018年第四期)刊發了《發揮國企黨建在基層治理中的積極作用》一文,對瀋陽農商銀行黨建工作的經驗做法進行了宣傳推廣。2019年瀋陽農商銀行被中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評為「2018—2019年全國金融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
  • 永州農商銀行變「貸」為「帶」助力鄉村振興
    永州日報訊(記者 柏俊林 通訊員 李澤文 熊星鵬)去年來,永州農商銀行以開展「黨建共創、金融普惠」行動為契機,通過變「貸」為「帶」,助力鄉村振興。該行把助力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其承擔社會責任、回歸實體經濟、推進普惠金融的重要內容,緊緊抓住「產業是根本、制度是引擎、惠農是目標」這三大關鍵,發揮金融槓桿作用服務當地鄉村振興戰略。該行通過走訪調研,優先選取一批村組產業能人、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一對一聯點,以貸款帶能人、能人帶產業、以產業帶農戶、以農戶帶發展。通過變「貸」為「帶」的方略,帶動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 阿瓦提農商銀行揭牌成立
    12月22日,新疆阿瓦提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瓦提農商銀行)揭牌成立。新疆農村信用社系統工會主席、自治區聯社規劃改革部總經理王彥軍,阿瓦提縣政府副縣長賀建、中國人民銀行阿瓦提縣支行行長王蕾等領導出席了揭牌儀式。
  • 沈丘農商銀行開展「6·14信用記錄關愛日」宣傳活動
    映象網訊(記者 金江濤 通訊員 張帆 任佚)為維護公民信息主體合法權益,全面宣傳和普及徵信知識,6月14日上午,在全國第十三個「信用記錄關愛日」暨《徵信業管理條例》頒布實施的第八年之際,沈丘農商銀行積極開展「6.14信用記錄關愛日」徵信宣傳活動。
  • 耕好鄉村振興「金融田」 ——莘縣農商銀行為鄉村金融發展營造有利...
    紮根市場定位,應勢轉型發展,莘縣農商銀行堅持不忘初心,回歸本源,牢牢把握「面向『三農』、面向小微企業、面向社區家庭」的市場定位,下沉服務重心,增加農村金融供給,以鄉村為重點,以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為「助推器」,充分發揮農村金融資源配置的引領作用,取得了明顯成效。  近年來,莘縣農商銀行將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承擔社會責任、回歸實體經濟、推進普惠金融的重要內容。
  • 湖南將組建省級農商銀行,推動長沙、瀏陽及安化農商銀行上市
    湘江金融圈消息:12月2日,湖南省農信聯社召開全省農商銀行股東代表座談會。會上,長沙、瀏陽等10家農商銀行股東代表暢所欲言,圍繞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切實加強風控機制建設、更好維護股東權益、確保行穩致遠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具有一定的現實性和針對性,有利於實現農信事業高質量發展。
  • 贊同科技助力長沙農商銀行建設新一代「挎包銀行」
    近日,贊同科技與長沙農商銀行達成合作,成功中標電子挎包系統移動轉型項目。以提升客戶服務體驗、提高移動展業效率為目標,助力長沙農商銀行打造系統智慧化、操作簡單化、功能多樣化、設備輕便化、安全標準化的新一代「挎包銀行」,為長沙農商銀行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
  • 興寧農商銀行 打好金融扶貧「四手牌」 助力蘇區奔小康
    興寧農商銀行圍繞當地扶貧實際,結合區域經濟特點,把金融扶貧作為服務鄉村振興、建設普惠金融的著力點,勇於擔當、積極作為,打好金融扶貧「四手牌」,助力蘇區全面奔小康。截至目前,該行完成對轄內貧困戶實施信用評級4973戶,發放扶貧貸款1522戶,累計發放金額2016.6萬元。
  • 慈利農商銀行:通往幸福的路
    今年5月,夫妻倆懷著複雜的心情走進了慈利農商銀行廣福橋支行信貸辦公室,客戶經理胡經理聽完他倆的遭遇和貸款修建養雞場的需求後,說道,「別灰心,我們銀行就有針對貧困戶的扶貧貸款,符合我們貸款條件,我們會提供資金給你們的,現在咱們就一起去現場看看吧……」廣福橋支行兩名客戶經理來到文先生家,對文先生房屋、收入、負債、信譽等狀況進行調查,再經過村委、鄉鎮工作站的初審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