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助力鄉村振興 幫扶化解金融風險 廣州農商銀行為區域經濟高...

2021-01-10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廣州日報

截至2019年6月末,廣州農商銀行公司貸款較年初增加371.59億元,位居廣州市場前列。涉農貸款餘額363.94億元,增長18.16%;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256.29億元,較年初增長13.6%。

作為農村金融服務主力軍的廣州農商銀行,紮根本土,堅守「植根本土、支農支小」的市場定位,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成為助推本地經濟和實體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僅如此,在防範區域金融風險攻堅戰場上,廣州農商銀行積極響應政府決策部署,戰略入股高風險農合機構,集全行之力幫扶化解區域金融風險,盡顯國企擔當。

紮根本土 做鄉村振興的「市場引領者」

廣州農商銀行是廣州本土國有企業,於2009年12月11日經銀監會批准後正式開業,其前身是成立於1951年的廣州市農村信用合作社。

十年磨一劍,廣州農商銀行已成為國內第四大、廣東省第一大農商銀行。今年6月末,該行資產總額達到8533.46億元,較上年末增加900.56億元,增幅11.8%。

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鄉村振興」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廣州農商銀行在三農領域進一步精耕細作。今年6月,廣州農商銀行修訂推出了《廣州農村商業銀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同時通過設立專屬審批通道,並持續進行三農金融產品創新。

不得不提的是,在創新融資擔保方式方面,面對普惠金融人群缺乏抵押物難題,廣州農商銀行創新運用宅基地不完全抵押、村民股金分紅權利質押等方式,緩解了農戶、小微企業因抵押品不足融資難的問題。

另外,在普惠與小微業務方面,廣州農商銀行注重與政府、各產業聯盟、行業協會對接,以「龍頭企業+供應端、銷售端上下遊客戶」的「1+N」模式批量開發普惠小微業務,探尋出一條打造批量營銷模式的差異化經營道路,增加並紓困了一大批「適宜」的小微企業,無論是從企業社會責任擔當還是商業可持續的角度,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伴隨近年來廣州市經濟的較快發展和存貸款規模的不斷擴大,這些回歸本源助推實體發展的舉措為本地經濟發展夯實了穩定的基礎,廣州農商銀行有望成為廣州乃至整個廣東農村金融服務的主力軍。

廣州農商銀行多年來優異而穩健的業績表現,獲得市場的一致肯定。2019年5月,在美國《福布斯》評選的2019年全球企業2000強榜單中,廣州農商銀行位居第995位;7月,在英國《銀行家》雜誌公布的2019年「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中,廣州農商銀行位列第185位,充分顯示出權威機構對其市場影響力的高度認可。

科技賦能 提升高質量發展質效

科技讓一切更簡單,廣州農商銀行深知科技的力量,為了提升普惠金融的可得性,一直不斷探索科技賦能。

為有效解決客戶「手續繁、融資慢、成本高」難題,廣州農商銀行積極響應有關部門提出 「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路」的號召,在現有流程上不斷優化,普惠金融服務也逐步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實現客戶直接觸達,極大提升了小微、普惠金融業務的可獲得性和服務效率。

以廣州農商銀行的不動產「e登記」服務為例。在廣州地方性銀行中,廣州農商銀行業內率先實現抵押、塗銷、換證登記業務網上申辦。如今,通過「e登記」網上申辦平臺,客戶到廣州農商銀行「動動手、刷刷臉」就可以抵押貸款「一件事」辦到底,告別客戶過去需多次往返銀行營業網點和不動產登記中心「往返跑」、「多頭跑」的情況。

另外,該行積極強化政銀合作和第三方平臺合作對接:以行內、人民銀行官方數據做基底,全面接入稅務、工商、社保、公積金、出入境等部門的第三方數據,儘可能獲取多維企業數據信息,實現數據互聯互通,對更多領域客戶進行精準畫像,藉助大數據技術進行小微企業篩選和增信。

這些技術手段和第三方數據的接入有效彌補了大部分縣域和農村地區人群的個人信用信息,大大推進了金融服務獲得的可能性。

廣州農商銀行「太陽微e貸」產品就是這一跨界信用合作的結晶。廣州農商銀行相關人士介紹說,「太陽微e貸」以稅務、工商等第三方數據和自建模型進行搭建,以直銷銀行為載體,藉助大數據技術進行小微客戶篩選和增信,實現線上批量業務營銷。

「比如一位誠信納稅的小微企業主,可能在商業銀行的信用資料庫缺乏必要的材料,廣州農商銀行可以將稅務、工商部門提供的納稅情況、信用狀況等材料納入綜合評估,大大增加其獲得貸款的可能性。」相關人士舉例稱。

不止於此。據悉,目前廣州農商銀行正積極推動智能化風控平臺、第三方徵信數據採購等項目,逐步搭建內外結合的大數據智能化風控體系,應用「網際網路+大數據」的科技手段,建設反欺詐系統、零售評級系統、零售移動信貸平臺等系統項目,實現「信貸工廠」向數位化、智能化2.0版轉型升級。

勇於擔當 戰略入股高風險農合機構

廣州農商銀行不僅勇做服務實體經濟的深耕者,還是防範化解風險的攻堅者。

2018年6月,潮州試點將3家農信社改組為統一法人農商銀行。作為全國農村金融機構改革的先行者,廣州農商銀行積極響應國家、省政府政策部署及工作安排,立足廣州國家中心城市定位,積極發揮廣州對粵東西北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專門成立農村金融改制辦公室專司推進改制工作,積極參與潮州3家農合機構改制幫扶。

值得關注的是,原潮州三家農信聯社改制前均屬於高風險機構,不良貸款額與不良貸款率雙雙高企,信用風險長期得不到有效化解。

「一旦發生風險事件或風險化解處置不當,都將對當地社會經濟穩定產生不良影響」,當地的一位金融業內人士透露,改制的風險處置異常困難與複雜。

廣州農商銀行全行總動員,堅持市場邏輯,創新策略化解區域金融風險。

在解決老股金處置問題上,廣州農商銀行開創了省內農合機構改制先河,新老股東共同發力風險處置,為後續農合機構改革及風險化解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借鑑與參考樣本;在投資資金募集上,廣州農商銀行聯動集團資源,引進多元資本,與一致行動人共同出資近60億元,成為迄今為止省內幫扶農合機構改制出資最多的金融機構。

廣州農商銀行對於潮州農商銀行的幫扶並未止步於引入資本、化解風險、改制轉型,而是著眼於更長遠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將注資、注智、注制相結合,從體制建設與機制運營等維度多措並舉幫扶潮州農商銀行更有效地建構現代金融企業制度。

今年6月底,經過一年多的籌備,廣州農商銀行戰略入股的潮州農商銀行正式掛牌開業,不良貸款率從原來的兩位數大幅下降至1.64%,各項主要監管指標均滿足監管要求,實現從高風險農合機構到全新農商銀行的華麗蛻變,探索出通過合併改制化解風險、提升支農支小服務能力的農信社改革「潮州模式」,得到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

相關焦點

  • 臨邑農商銀行:黨建引領 為鄉村振興賦能加速
    為助力鄉村振興,滿足村級黨組織在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中的資金需求,著力解決村集體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臨邑農商銀行把黨建共建作為重要抓手和切入點,黨委書記帶頭深入基層廣泛開展調研,依託「強村貸」優惠政策,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推動產業興旺發展,把基層黨建政治優勢轉化為金融服務和市場競爭優勢
  • 興寧農商銀行 打好金融扶貧「四手牌」 助力蘇區奔小康
    興寧農商銀行圍繞當地扶貧實際,結合區域經濟特點,把金融扶貧作為服務鄉村振興、建設普惠金融的著力點,勇於擔當、積極作為,打好金融扶貧「四手牌」,助力蘇區全面奔小康。截至目前,該行完成對轄內貧困戶實施信用評級4973戶,發放扶貧貸款1522戶,累計發放金額2016.6萬元。
  • 永州農商銀行變「貸」為「帶」助力鄉村振興
    永州日報訊(記者 柏俊林 通訊員 李澤文 熊星鵬)去年來,永州農商銀行以開展「黨建共創、金融普惠」行動為契機,通過變「貸」為「帶」,助力鄉村振興。該行把助力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其承擔社會責任、回歸實體經濟、推進普惠金融的重要內容,緊緊抓住「產業是根本、制度是引擎、惠農是目標」這三大關鍵,發揮金融槓桿作用服務當地鄉村振興戰略。該行通過走訪調研,優先選取一批村組產業能人、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一對一聯點,以貸款帶能人、能人帶產業、以產業帶農戶、以農戶帶發展。通過變「貸」為「帶」的方略,帶動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 耕好鄉村振興「金融田」 ——莘縣農商銀行為鄉村金融發展營造有利...
    金融是經濟的血脈。紮根市場定位,應勢轉型發展,莘縣農商銀行堅持不忘初心,回歸本源,牢牢把握「面向『三農』、面向小微企業、面向社區家庭」的市場定位,下沉服務重心,增加農村金融供給,以鄉村為重點,以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為「助推器」,充分發揮農村金融資源配置的引領作用,取得了明顯成效。
  • 肇慶農商銀行:解開信用鄉村建設的數字密碼
    堅持黨建引領,持續推動「數字信用鄉村建設」工作,探索金融創新助力鄉村振興的新模式。  「數字信用鄉村建設」助力新銀行轉型  農業、農村、農民與農商銀行有著天生的、不可分割的密切關係。作為一家由高要農商銀行、端州農商銀行和鼎湖農信聯社合併組建的城區「新」農商銀行,如何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找準定位,向「知農時,懂農事,幹農活」的「三農專屬銀行」轉型,成為了肇慶農商銀行成立後的首要議題。
  • 騰訊雲與廣州農商銀行達成戰略合作 全面推進數位化轉型
    廣州農商銀行是全國區域性銀行中的佼佼者,長期以服務三農、服務中小企業、服務社區、服務地方經濟為使命,擁有獨特的競爭優勢和經營特色。今年10月,廣州農商銀行資產總額首次超過萬億元,成為國內第三家站上萬億資產大關的農商行。近年來,廣州農商銀行也在持續增加科技投入,用數位技術推動業務高質量發展。
  • 滕州農商銀行為鄉村振興插上「金」翅膀
    為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快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滕州農商銀行作為服務鄉村振興的「主力軍」,用好用活金融支農惠農政策,立足鄉村資源稟賦,量身定製金融產品、創新金融服務模式,為鄉村振興插上「金」翅膀。截至目前,該行各項貸款餘額141.06億元,較年初增長12.09億元。
  • 湖南將組建省級農商銀行,推動長沙、瀏陽及安化農商銀行上市
    其次,實施「黨建共創、金融普惠」行動得到社會廣泛稱讚,農商銀行不僅主動為我公司服務,還與我公司4000餘戶茶農對接,為他們提供信貸支持,為築牢我公司基地建設,助力全縣脫貧攻堅貢獻了金融力量。最後,希望農商銀行為股東創造更多價值。
  • 平原農商銀行答好金融扶貧答卷 解鎖致富「密碼」
    近年來,平原農商銀行通過不斷強化資金供給、創新產品優化服務、出臺各項便民惠農舉措等方式,努力答好金融扶貧答卷,為更多貧困戶解鎖致富「密碼」。  田間地頭送政策  扶貧期間,平原農商銀行依託金融掛職和客戶經理駐村時機,用金融專業能力為扶貧事業增添助力。  杜甲濤是王杲鋪甜南村村民口中的「老杜」,他是平原農商銀行一位工作出色的客戶經理。2018年,他成為甜南村的一名駐村客戶經理。
  • 「黨建+金融」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 建行睢寧支行普惠金融助力經濟...
    今年以來,建設銀行睢寧支行(以下簡稱「睢寧支行」)積極響應國家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以金融行動助力「三農」發展,打造了服務鄉村振興新引擎,為睢寧縣農村提供便捷的普惠金融及便民生活等一整套服務方案,真正讓村民感受到建行「普惠金融」的紅利。
  • 講述大社好故事 金融服務零距離!廈門農商銀行鄉村振興主題直播...
    作為 " 廈門金融理財節 " 的第三場直播活動,同時也是廈門首次由金融機構、媒體共同舉辦的鄉村振興主題大型直播,此次活動通過 " 直播間 + 外景 " 的融合直播模式,通過近兩個小時精彩紛呈的內容,吸引超過 3 萬人次觀看,評論達 500 餘條,帶給大家滿滿的感動。
  • 山東青州農商銀行以「金融活水」滋潤花都沃土
    民主與法制網山東訊(本社記者 牟希同□葛晨 通訊員 郭曉)今年以來,青州農商銀行將金融助力「花卉產業提檔升級」作為業務發展的重點方向和引擎,以「黨建共建」為統領,與花卉局、花卉協會攜手啟動「3230智慧花海工程」,計劃在3年時間內為2萬花卉業戶建檔授信,精準投放30億元信貸資金支持花卉上下遊產業「全鏈條式」發展,依託 「五個一」專項金融服務方式
  • 問路轉型|取捨有道,以辯證思維經營銀行!專訪浙江東陽農商銀行黨委...
    作為「鄉村振興主辦銀行」,東陽農商銀行如何全面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實現多重效益?對此,東陽農商銀行創新實施了村級金融服務「三位一體」工程。該工程以「金融顧問、信用小組、豐收驛站」三大創新為載體,通過村銀互動、服務前置、聯動作業,並從人員匹配、機制配套等全方位構建銀村治理新模式,實現「村裡人辦村裡事」。圖為東陽農商銀行「金融顧問」發揮產業致富幫手作用,助力鄉村振興。
  • 河東農商銀行多措並舉奏響鄉村振興「四重奏」
    今年以來,河東農商銀行認真貫徹落實省聯社黨委「123456」總體工作思路,堅持以服務「三農」和實體經濟為己任,多措並舉,奏響鄉村振興「四重奏」,為鄉村振興貢獻積極的農商力量。
  • 新年重磅:沙溪鎮政府獲中山農商銀行400億授信
    日前,沙溪鎮政府與中山農商銀行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正式籤署。該鎮在城市更新、民營企業發展、鄉村振興等領域得到中山農商銀行400億元的意向性授信額度,為期三年。中山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吳誥錦介紹,沙溪鎮政府和中山農商銀行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是雙方長期以來緊密合作的成果,也是雙方開啟更深層次合作的新篇章。中山農商銀行將配合沙溪鎮黨委、鎮政府的新思路新舉措,發揮自身獨特優勢,加大創新力度,在城市更新、民營企業發展、鄉村振興等領域提供400億元的意向性授信額度,為沙溪鎮經濟社會轉型升級提供更優質高效的金融支持。
  • 崑山農商銀行金融之水「活」了地方小橋流水
    一位經營在崑山、家住上海的個體工商戶對崑山農商銀行由衷地讚嘆。0 2特色金融產品精準助力企業復工面對疫情衝擊,崑山農商銀行以穩企業預期和信心為落腳點,積極創新產品,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創新推出了「復工貸」產品,並專設10億元「復工貸」專項額度。
  • 行動提速 受眾擴面 產品創新 秀洲區以最優惠農金融服務助力鄉村振興
    >begin--> 近年來,秀洲區堅守「支農支小支實」的金融服務宗旨,廣泛發動金融機構創新惠農金融產品,做深做實「以人為核心的全方位普惠金融」,積極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全區農戶小額普惠貸款提前實現全覆蓋。2020年累計發放涉農貸款60.07億元,同比增長35.6%。
  • 首屆江蘇金融賦能鄉村振興發展...
    新華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新華報業傳媒集團董事長雙傳學在致辭中說,舉辦「首屆江蘇金融賦能鄉村振興發展峰會」,聚焦鄉村振興,聚力三農發展,為忙碌的廣大鄉村送去金融的及時雨,正當其時、意義深遠。在鄉村振興戰略向前推進的重要關口,在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巨大挑戰的背景下,農民致富、農業發展、農村進步更加離不開金融的大力支持,萬物競茂的美麗鄉村更加離不開金融之水的汩汩澆灌。
  • 匯聚金融力量 助力鄉村振興《金色的田野》登陸遼寧衛視
    鄉村振興,金融先行!由中國建設銀行遼寧省分行與遼寧衛視攜手打造的十集鄉村振興紀錄片《金色的田野》,已於12月4日在遼寧衛視開播!2019年,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財政部、農業農村部聯合發布了《關於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2020年2月24日,中國建設銀行遼寧省分行鄉村振興委員會正式成立。主動與區縣一級政府開展全面的合作。遼中,是遼寧的地理坐標中心點、國家商品糧基地。
  • 對話銀行機構當家人丨瑞安農商銀行:為實體經濟「雨天撐傘」
    在困境中,瑞安各大金融機構紛紛救急紓困、雪中送炭,幫助企業共渡難關。即日起,市金融工作服務中心聯合市融媒體中心推出「對話銀行機構當家人」系列報導,請看各大銀行如何精準施策,助力瑞安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該行於1月26日(農曆正月初二)全面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時間建立疫情防控機制、成立八大應急工作小組,對內嚴格執行日報制度、做好營業場所清潔消毒,確保員工、網點安全;對外迅速出臺瑞安農商銀行助力穩企業、穩經濟、穩發展十大舉措,加大對防疫應急物資企業信貸支持和困難企業幫扶;開啟居家辦公模式、全力暢通線上服務,確保民生服務「不打烊」;依託「黨建+金融」,組織員工志願者衝鋒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