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年來都被這些「健康」食品騙了

2021-12-24 QIBU

有很多食物是「看似健康,其實一點都不健康」。而且,由於我們都覺得它們很「健康」,平時吃起來更是不加節制,渾然不知其實這樣做不健康。

如果一個個點名的話,猴年馬月都說不完。所以這篇文章的結構就是兩部分,一是我舉幾個大家都吃但是不一定都知道的例子,二是再給大家講一下避免「掉坑」的簡單小竅門。

No.1 用蛋黃醬拌的蔬菜沙拉

蛋黃醬拌的蔬菜沙拉,蔬菜部分很健康,但是它的蛋黃醬部分可是大大地不健康。如果吃沙拉的時候擠太多蛋黃醬得話,就是在「大口吸油」。

我們來看看蛋黃醬的配料表:

100 g 蛋黃醬裡,有 76 g 都是脂肪,而健康中青年男性一天脂肪攝入的限量也不過就是 75 g,而女性的攝入量得更少。

稍微一不小心,你可能就把一整天的脂肪限量全吃了呀!

所以說,多吃蔬菜水果好處的確很大,但是你要保證它們不會和不健康的東西一起吃下去,或者,至少不要吃太多。

做蔬菜沙拉,放蛋黃醬的時候,一定要適可而止。

No.2 鹽焗味/奶油味/反正處理過的有味的堅果

雖然堅果含有的不飽和脂肪較多,相對蛋黃醬要稍微健康一些,但是它 100 g 裡面畢竟還是有 46.2 g 脂肪。

雖然是不飽和脂肪,但畢竟還是脂肪酸,吃多了總歸不健康。而且,如果是鹽焗味的,那麼它的鈉含量還會再上一層樓,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此外,由於這種處理過的堅果很好吃,大家吃的時候通常可都是不帶一點節制的,十幾個奶油核桃,恐怕分分鐘就能下肚,這就攝入 100 g 堅果了。

有些還算有良心的商家,會在商品介紹頁裡面寫上「就算好吃也要少吃點兒呀,不然真的會胖啊少女」這樣的提示文字。

適量食用一些未被加工過的堅果,的確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但是如果過高量地食用以不健康的方式製作的堅果,那就不是「降低風險」,而是直接「增高風險」啦。

No.3 含糖飲料

維生素 C 是好東西,但是它實在是太「酸」了,怎麼才能讓挑剔的吃貨們順利喝下去而不是把它倒掉咧?

答案就是:加糖加到甜過酸味!圖片中的這一瓶,喝下去就是 9 塊方糖。

如果覺得自己需要補充維 C,完全有很多其他的渠道,吃個橙子就是簡單易行又健康的方法。喝飲料補維 C,這些不健康的額外添加的糖也會一起塞進肚裡。

No.4 快餐店裡面的脫水蔬菜泡的蔬菜湯

是的就是這個!

很多人吃完一些西式快餐,都會覺得還是需要「懺悔」一下,於是買一碗蔬菜湯喝下去慰藉一下自己。不幸的是,好奇實驗室的實驗員去測了一下,發現這湯裡……根本沒有維生素 C……

把新鮮菠菜葉、菠菜湯裡的菜葉和「芙蓉薈蔬湯」裡挑出來的菜葉,三個樣本,送到杭州市質量技術監督檢測院進行維生素 C 的檢測。

檢測結果讓人大吃一驚!

新鮮菠菜 維 C 含量:142.37 mg/100 g

菠菜湯菜葉 維 C 含量:47.03 mg/100 g

芙蓉薈蔬湯菜葉 維 C 含量:0!!!

識別食品是否健康的小竅門

為了照顧沒有任何營養學基礎的大家,這些竅門都比較簡單粗暴,在少數情況下可能不嚴謹,但不影響大部分時候的使用。

這類食物從健康變成不健康的原因,除了脫水蔬菜湯可能是加工技術破壞了蔬菜裡的維生素外,其它大多都是健康的食物摻雜著不健康的食材,而被我們不知不覺吃下去。所以,我們需要識別出這些不健康的食材的存在。這裡有兩個小竅門供大家參考。

1. 閱讀營養成分表

依照我國的《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28050-2011),凡是標註營養成分表的,都需要標註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這五類成分的含量,而且必要的時候還需要標註糖的含量。

而常見的被我們作為可以吃的食物來看待的東西裡,我們需要關心的基本上只有以下幾類不用標註營養成分表:

——生鮮食品,如包裝的生肉、生魚、生蔬菜和水果、禽蛋等;

——乙醇含量≥0.5% 的飲料酒類;

——現制現售的食品;

這意味著,只要是買吃的,只要有預先包好的包裝,基本上都有營養成分表。

對著營養成分表看百分比,最粗暴直接的辦法就是:通常情況下,脂肪、鈉、糖這三項越高越不好。如果超過 33%,代表超過一餐的限量;超過 100%,代表超過一天的限量。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1 號選手」的營養成分表:

2. 閱讀食品的配料表

根據我國的《食品標識管理規定》,配料清單中各種配料應當按照生產加工食品時加入量的遞減順序進行標註。所以,如果看見配料中油、糖一類的配料,比如 XX 棕櫚油、食用植物油之類的,或者白砂糖、果葡糖漿之類的原料排在很前面的位置,就要提個心眼啦!

3. 應用營養成分表大法的時候,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第一,有些以「每 100 g」標註的食物,要以這種食物的分量來換算一下。比如 43 g 的巧克力背後如果以每 100 g 含量標註,那麼它的「1 份」營養成分表就要乘以 0.43。

第二,如果脂肪中不飽和脂肪含量較多,譬如堅果類,那麼可以適當容忍它超出限量的幅度,但是仍然要注意控制總量,因為不飽和脂肪畢竟是脂肪,攝入過量一樣不健康。

第三,如果碳水化合物一項下沒有單獨標註糖,那麼我們需要配合使用配料表大法。

相關焦點

  • 健康食品不健康?千萬別再被它們的名字騙了!
    這些年,市面上的乳酸菌飲料五花八門,有需冷藏的活性乳酸菌飲料,也有常溫的,很多人就是衝著廣告中聲稱的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吸收而購買。益生菌發生作用,需要三個條件:有足夠數量、活著到達腸道、對宿主有益。 從生產加工到儲存、運送,整個過程當中,無論哪個環節的溫度控制不當,益生菌都有可能失活。
  • 零膽固醇,植物蛋白竟然不是健康食品?健康食品是這些
    當今的大家對健康食品的定義大多都是低飽和脂肪、零膽固醇、植物蛋白,那事實到底是不是這樣的呢?讓我們舉兩個例子來說吧,比如說,第一個例子「可口可樂」,可口可樂是屬於零脂肪,零膽固醇,並且可口可樂還可以快速的補充能量,他還有微量電解質,但據我們所知可口可樂好像並不是什麼健康食品。而另一個例子魷魚,魷魚還有很高的膽固醇,吃一口魷魚相當於吃兩口肥肉,脂肪含量非常高,但魷魚又屬於健康的食品,到底是為什麼呢?下面的文章我們來解釋一下什麼叫做均衡。
  • 6 種披著「健康」外衣的不健康食品,你認識麼?!
    美美,你買的這些餅乾麥片酸奶飲料,雖然都帶著「健康」兩字,但並不是真健康啊!來來來,我先給你補補課!曾幾何時,我們在購買食品時,一看到帶有「健康」字眼的商品,就忍不住買買買。然而你是否想過,一些你以為的健康食品,其實只是披著「健康」的外衣,內裡卻藏著過量的糖、脂肪?今天,我們來揭開這些「健康食物」的外衣,展現這些食物的真面目。
  • 買健康的食品,一定要看配料表,不然自己害自己
    食品中的添加劑,都是現代化學製品,這種東西,是否對人體有傷害,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機構站出來說,完全沒有問題,也就是說,應該還是有點問題的,要不現在,怎麼這麼多癌症、心腦血管疾病呢!還是小心為妙!每天早晨我都為孩子做早餐,總覺得外面的食品不健康,自己做的就健康,一般煎一個雞蛋、幾片牛肉腸,兩片麵包,再抹上沙拉醬,一杯牛奶,突然有一天,瞄了一下沙拉醬的配料表,一堆看不懂的化學名字,知道這就是化學食品。再去看了看牛肉腸,只能呵呵了,還是一堆化學藥品,原來好吃,不是真的好吃,味覺完全被這些化學藥品給騙了。
  • 都是騙人的,10種大家都認為的健康食品!
    為什麼要吃健康食品?大部分的理由是你想吃的健康,所以你願意為了健康而放棄冰淇淋。然而,你認為是健康食品但其實是地雷食品,可能適得其反!以下學海拾貝小編盤點了大眾都認為的十種健康食品,其他這些真的對健康真的沒什麼好處!1.低脂或無脂優格
  • 騙你錢還會讓你長胖的5種「健康食品」,不僅自己別買還要勸家人
    可能說到這,大家都能想到無糖、粗糧、低脂、零反式脂肪酸,卻不知道有些所謂的「健康食品」,卻騙走了你的錢還會讓你長胖,如果大家在超市看見了,一定要學會繞道走,不僅自己不要買還要勸勸家人。好吃又促消化的「山楂條」:山楂條幾乎是每個人辦公桌上,或者是家裡都會儲存的零食,尤其是茶餘飯後或者是剛飽餐一頓都想要吃上幾個,酸酸甜甜的口感還能促進消化。
  • 健康丨像方便麵這些「懶人食品」是不是不健康?
    方便麵和速凍水餃都挺方便的,倒入調料熱水一煮就能吃了,懶人最愛。那麼這些「懶人食品」是不是就沒營養、不健康了? 富含的營養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膳食纖維以及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成分,這些都是人體所必須的。 所以方便麵不是垃圾食品,並非毫無營養,但是它又的的確確的不健康。主要表現在油脂過高、鈉含量超標,是明顯油鹽過量的食品。
  • 這些看似營養的食品,正在「偷走」孩子健康,製作環境堪比垃圾場
    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市面上的零食種類越來越多,有些打著「兒童食品」的口號出售,不少家長就以為這些食品很有營養。但實際上,有些看似營養的零食,生產條件並不合格,如果經常給孩子吃的話,無疑會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
  • 一天一杯鮮果汁+酸奶,得了脂肪肝:這些健康食品,都在讓你越來越胖
    有一個人,不吃巧克力、冰激凌,也不喝可樂,天天吃麥片、酸奶、果汁這些健康的食品,每天還堅持跑步3圈和健身10分鐘。實驗開始了。早餐吃什麼呢?達蒙選了穀物、低脂酸奶和蘋果汁。電影中可以看到,在實驗期間,達蒙一口汽水都沒喝,一塊巧克力也沒碰,怎麼就會攝入了這麼多糖分? 事實上,在我們生活中,除了奶茶汽水巧克力這些眾所周知的高糖食品,還有很多隱形的糖和油脂。它們披著健康食品的外衣,不知不覺就吃進了我們的肚子裡。
  • 營養豐富又健康 來了解下這些「超級食品」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也逐漸提高,「超級食品」這個名詞經常在身邊出現,那麼什麼是「超級食品」,有哪些「超級食品」呢?下面隨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來了解下。實際上,「超級食品」在營養學界既沒有明確定義,也沒有公認入選標準,很多都是商家營銷的產物。 相關記錄表明「超級食品」這個術語從1945年甚至更早就開始使用。
  • 這些兒童食品別再買了,又貴又不健康,教你如何辨別各種食品
    但是劉女士看了之後,卻覺得這些零食並不是真正適合孩子的,老人應該是聽了賣家的忽悠。許多賣家把兒童兩個字當做是營銷的手段,但實際上這些食品貴還不健康。這些調味劑對孩子的身體健康是有不利影響的。並且我們沒有辦法保證這些肉鬆到底是不是純肉製作,與其去買這些沒有保障的兒童肉鬆,不如自己做。
  • 你認為的健康食品可能並不健康!
    而這些被捧上天的健康食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貴!……可真是給健康食品一個響亮的耳光!說多了都是淚。並且這些健康食品的共同點就是都是來自一些環境特別棒的地區,或者是什麼很牛的天然農場,而且都賣的很貴!其中一個志願者表示在看了結果之後,覺得自己以前買這些健康食品都只是趕潮流,自己並沒有真正的了解事物的營養成分。
  • BBC又來打臉了,你認為的健康食品可能並不健康!
    且不說網上現在這麼多「三無」平臺給大家科普各種健康飲食的「偏方」,吃了就能長生不老!就連我們公認的健康食品也被BBC毫不留情的嘲笑了一番……而這些被捧上天的健康食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貴!所以這次BBC就來給這些健康食品做了個大扒皮!是騾子是馬,咱們拉出來遛一遛就知道了。他們在英國找了好幾個頂尖的科研人員來做了一些列的試驗,通過實驗結果告訴大家健康食品的真相。
  • 0熱量的「無糖」食品,這些健康隱患不可低估
    但,代糖到底是個啥?代糖食品一定都健康嗎?代糖,是一種有甜味且低熱量的甜味劑,可用來代替白糖、蔗糖、果糖、澱粉糖等這些傳統的高熱量糖。根據其獲取方式和原料,主要分為天然代糖、糖醇和人工代糖三大類。1.天然代糖天然代糖一般從植物中提取而來,其名稱往往會帶有所提取植物或果實的名字,如羅漢果甜苷提取於羅漢果,甜菊糖提取於甜葉菊。
  • 你認為的這些「健康食品」,其實並不健康!
    有一份對英國成年人(983名男性,1022名婦女)的一份調查顯示,人們通常意義上認為「健康」的鮮榨果汁,其實際含糖量遠遠超出了預估。大部分水果鮮榨後,糖分超過了可樂!試想一下,每天一大杯鮮榨果汁下肚後,一系列健康問題,包括肥胖、2型糖尿病和脂肪肝都有可能出現,對成年人有害,對孩子傷害更大。
  • 你認為的這些「健康食品」,其實並不健康?
    有一份對英國成年人(983名男性,1022名婦女)的一份調查顯示,人們通常意義上認為「健康」的鮮榨果汁,其實際含糖量遠遠超出了預估。大部分水果鮮榨後,糖分超過了可樂!試想一下,每天一大杯鮮榨果汁下肚後,一系列健康問題,包括肥胖、2型糖尿病和脂肪肝都有可能出現,對成年人有害,對孩子傷害更大。
  • 不健康?沒營養?都是防腐劑?你真的了解罐頭食品嗎
    電影《我是傳奇》中有這樣一個鏡頭,威爾史密斯飾演的男主打開了櫥櫃,裡面裝了滿滿的罐頭食品,甚至廚房的檯面上也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罐頭食品,這時彈幕裡好多人都說:「這麼多罐頭食品不會過期嗎?」「天天吃罐頭食品有營養嗎?」提起罐頭食品,很多人聯想到的可能是「不健康」、「沒營養」、「都是防腐劑」這樣的字眼。
  • 為什麼這麼多年來肥皂都沒有被沐浴露取代?
    事實上每個人都喜歡從骨子裡保持乾淨,不管是沐浴皂還是沐浴露,他都是用來幫助皮膚清潔的。他基本上會被分成兩組,一組是soap學派,另一組是沐浴露派系。肥皂派:沐浴露根本洗不乾淨,如果洗不乾淨,水就會浪費掉。沐浴露派:肥皂很麻煩,而且香味不持久,洗後皮膚乾燥。
  • 19個經典謊言騙了你的飲食健康,別再被這些騙了!
    儘管這些細菌可能並不會對健康人的身體造成太大的威脅,但對那些免疫力較弱的人來說,瓶裝礦泉水中的細菌可能會造成相當大的危險。經典謊言3、喝咖啡有損人體健康 咖啡容易導致體內的鈣質流失,但是只要在咖啡中加入牛奶就可以彌補這一不足了。
  • 食品安全科普知識系列三 | 原來這些食品 都是特殊膳食用食品
    食品安全科普知識系列三 | 原來這些食品 都是特殊膳食用食品 2020-06-19 05: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