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卑族消亡史:廣東慕容氏是唯一倖存血脈?

2021-01-07 好奇組長

金庸作品《天龍八部》中的慕容復,是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除了他的武功「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讓人感到好奇,再有就是他的身份——姑蘇慕容氏,五胡十六國時期的「燕國」的皇族後裔,鮮卑族人。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到處都能看到鮮卑人的身影,他們十分活躍。鮮卑人曾先後建立過十個國家,也曾統治過中國半壁江山。可是如今中國的56個民族中,卻沒有鮮卑族,他們就這樣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了。鮮卑族的起源和壯大關於鮮卑族的起源說法有很多,目前有「東胡說」、 「 東夷說」、 「 山戎說」 、「 逃亡漢人說」等等,而史學界比較主流的說法——鮮卑族是東胡的一個分支。東胡是一個部落聯盟,有很多民族和大小不同的部落組成。《後漢書·烏桓鮮卑列傳》中說「鮮卑者,亦東胡之支也,別依鮮卑山,故因號焉」。看來,鮮卑族之所以叫鮮卑,是因為他們居住在鮮卑山附近而得名。但鮮卑山到底在哪裡,至今是個謎。

據說是這樣的,強大的匈奴人打垮東胡後,東胡其中一個部落便退守到鮮卑山附近,於是外界便稱其為「鮮卑人」。

在鮮卑人早期歷史上,他們很長一段時間都被匈奴人所奴役,成為附屬民族。直到漢朝時,大漢趕走了匈奴人,鮮卑人才迎來了自己的發展機會。他們真正走進了中國歷史。

在西晉之前,鮮卑人逐漸稱雄於蒙古草原上,但始終與中原王朝保持著一種微妙的關係:或隸屬稱臣,或表明友好往來。西晉時,皇后賈南風乾政弄權引發「八王之亂」,一場皇族內部爭奪統治權的戰爭席捲中原大地。北方各少數民族抓住機會紛紛南下,逐鹿中原。鮮卑人也在其列。在這亂世之中,鮮卑人迅速發展壯大,不僅走進了中國歷史,始終開始左右中國歷史。在兩晉、南北朝這一段時間中,鮮卑人有著至關重要的歷史地位。

其中,拓跋氏建立了北魏;慕容氏建立了諸燕(前燕、後燕、西燕、南燕、北燕等等);宇文氏建立了北周。這些都是鮮卑人顯赫的姓氏,他們所建立的國家也都不同程度促進了中華各民族之間的融合。尤其像北魏,推行漢化改革,使很多鮮卑人融入了漢族。北周成為最後一個鮮卑人的政權,但它孕育了隋朝,孕育了中華大一統。隋朝創立者楊堅本是北周大臣,封為隨國公。鮮卑人為何消失了從隋朝建立後,鮮卑人作為一個民族的歷史便漸漸暗淡下來。即便隋唐時期再提到鮮卑,也只是說某某人具有鮮卑血統,並不說他是鮮卑族人。而他本人早已漢化,對「鮮卑」二字也沒有興趣了。

都說李唐王朝有鮮卑血統,李家那麼多皇帝,從來沒有一個承認的。更沒有誰站出來說——「我要恢復鮮卑人的身份!」

這實際上體現出漢人對胡人,骨子裡是有一種歧視的。大家都爭著做漢人,不想當胡人。恐怕這也是鮮卑人消失在歷史上的原因之一吧。當然,還有這樣一些根本性的原因:1、喪失故土,失去民族之根本鮮卑人本是居住在蒙古高原東北的遊牧民族,隨著他們在關外的發展壯大後,竟開始逐鹿中原。逐鹿中原也沒問題,問題是你不能喪失自己的本土,忽視對發祥地大本營的耕耘。在兩晉南北朝事情,鮮卑人各部族紛紛南下,在中原紮根下來,「猴子掰玉米」,新人勝舊人。最後中原沒有拿下來,故土也回不去,成為「遊魂」,不得不融合進其他民族。

蒙古人被朱元璋趕走,為啥北元還能存在一段時間?更不用說,蒙古汗國直到17世紀林丹汗去世才被清朝皇太極滅亡。就是因為蒙古人一直沒有放棄過他們的老家。2、語言文化的喪失站在鮮卑人的角度,北魏孝文帝應對此負責,他是一個徹底的「崇漢媚外」者。孝文帝進行了一系列的漢化改革。比如,明文禁止鮮卑貴族講鮮卑語,要求一律改說漢話。普通老百姓總是跟風貴族的,這便造成所有鮮卑人開始以說漢話為榮。漸漸地,他們喪失了自己的的語言。

孝文帝還禁止穿胡服,一律改穿漢人服裝,朝廷百官也都身著漢族官吏朝服。可別小看一個服裝,那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巨大載體。最要命的還有改漢姓。孝文帝下令鮮卑貴族們都要改漢姓,於是拓跋氏改姓「元」,拔拔氏改姓「長孫」,獨孤氏改姓「劉」,賀賴氏改姓「賀」……孝文帝本名叫拓跋宏,結果成了元宏。李世民的妻子長孫皇后本來該叫「拔拔皇后」。《笑傲江湖》中的獨孤求敗,按說應該叫「劉求敗」。3、通婚的「殺傷力」也很大不僅說漢話、穿漢服、改漢姓,孝文帝還大力提倡鮮卑人與漢人通婚。他首先就帶頭娶了幾個漢族大士族的女兒為妃。又命自己的幾個弟弟娶漢族女為妻。普通老百姓總是跟風貴族的,於是許多鮮卑人也以娶/嫁漢人為榮。

像孝文帝這樣積極主動融入漢族的情況,在歷史上還真不多見。我們現在的歷史上對孝文帝的評價是趨於褒揚的,可是如果站在已消亡的鮮卑人角度,恐怕不會這樣看待他吧。事實上,孝文帝的這種極端漢化情況,在當時就有很多反對者。孝文帝的太子就反對這種極端的漢化改革,於是孝文帝處死了太子……

在孝文帝死後,鮮卑人的反對情緒達到高潮,終於爆發了起義。具有鮮卑血脈的少數民族鮮卑族雖然消失了上千年,但也不能說完全找不到他們的蜘絲馬跡。我國的一些少數民族很可能就是鮮卑人的後裔,比如錫伯族。

學界認為,錫伯族的祖先很可能就是鮮卑人。在錫伯族自己的民間傳說中,也認為他們的先民就是鮮卑人。錫伯族有一個重要的民族圖騰——看起來是長著翅膀的馬,那就被稱作「鮮卑獸」。

錫伯族被認為是五胡十六國時期鮮卑人大量南下中原,遺留在老家的一批人。他們沒有進行民族大融合,反倒保留了自己的民族特性。你可能會問,為何錫伯族沒有繼承下鮮卑族的名號,而是另外改了一個新的民族呢?我覺得他們可能根本就沒有改名過,這跟古代譯音的變化有關。據說鮮卑人的古鮮卑語讀音為「Sibe」,在中原王朝的史料中有十幾種譯法:鮮卑、須卜、犀比、史伯、錫北……鮮卑→錫伯?對此,嘴哥本人嚴重懷疑,鮮卑就是錫伯,錫伯就是鮮卑。由於各個時期的譯音不同,才使我們誤以為他們是兩個民族。

錫伯族深入骨髓的弓箭文化,似乎印證著他們是鮮卑遊牧民族的後裔。

這就像臺灣叫寮國為「寮國」,叫沙特為「沙烏地」,叫辛巴威為「辛巴威」,實際上都是說的同一個國家,只是音譯不同而已。鮮卑和錫伯,大約就是這種情況。除了錫伯族,還有一個土族很大可能也是鮮卑人的後裔(是土族,不是土家族)。土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肅也有一小部分。

前燕的建立者鮮卑慕容氏家族成員,在青海南部建立了吐谷渾政權。直到663年才被吐蕃吞併。而吐谷渾的鮮卑遺民就成了今天的土族。但土族的鮮卑血統大概沒有錫伯族更純正,因為吐蕃攻佔吐谷渾後,鮮卑遺民與其他民族有所融合。其中,融合最多的是蒙古人,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土族人總認為自己是蒙古人後裔的原因。

所以,如果我們說鮮卑人鮮卑湮沒於歷史之中,可能未必完全正確。至少還有錫伯族和土族嘛。遺憾的是,無論錫伯族還是土族,都從來不大張旗鼓宣傳自己是鮮卑人後裔,一是他們拿不準,二是他們恐怕不想做鮮卑人。但近幾十年來,廣東肇慶慕容氏卻大張旗鼓說自己是鮮卑人後裔。這倒很有意思。廣東肇慶慕容氏在廣東肇慶白土鎮有幕村、大旗村、中崗村,這三個村莊都集中分布著慕容氏,他們自稱是鮮卑人的後裔。

按照他們自己的說法,鮮卑慕容氏的祖上為了逃避南朝劉宋開國皇帝劉裕的迫害,不斷南遷。明朝初期,慕容氏輔佐過朱元璋建立王朝,但後來朱元璋又對其進行迫害。慕容氏不得不再往南方遷徙,並且還改了姓氏,有的改姓慕或穆,有的改姓容。

慕容氏最終落腳在廣東肇慶繁衍生息。這個地方物產富饒,是當時南北交通的重要樞紐和軍事重鎮。並且在慕容氏來之前已經有客家人、壯族、瑤族等等遷居於此,對外來者比較寬容。

肇慶慕容氏有本《慕容氏大宗族譜》,上面記載他們的祖先起源於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麓的鮮卑山。並且他們奉莫護跋為始祖,莫護跋是三國時期鮮卑族慕容部落的首領,曾追隨司馬懿徵討公孫淵,立下戰功,被封為率義王。五胡十六國的前燕國就是莫護跋的後人慕容皝建立的。

據說,這本《慕容氏大宗族譜》是清朝嘉慶年間慕容氏人寫的,所以它裡面的記載有多少真實性,也是值得懷疑的。

現在,廣東肇慶一代的(自稱)鮮卑慕容氏後裔有6000多人,在晚清時他們只有1000餘人,可見這一百年來發展十分迅猛。

據說,曾經有肇慶慕容氏後裔想將身份證上的民族修改為「鮮卑」,但遭到拒絕。我不知道這個消息是不是真的。如果真的改成「鮮卑」,作為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豈不是該享受更多政策優惠?高考加個200分什麼的……

相關焦點

  • 鮮卑族的消亡
    到了公元3世紀中期,鮮卑族的拓跋部族已經發展到了「八部」之眾。並不斷吸收中原文化以改造自己的部族。終於在4世紀末,拓跋鮮卑在黃土高原完成了由遊牧轉型為農耕的生產方式,建立了北魏政權,定都於山西大同。北魏王朝結束了5胡16國的分裂割據局面,對長達130多年的黃河流域的混亂的北中國、作了秩序的總結。重新統一,拓跋鮮卑族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在中原建立王朝的少數民族。
  • 風吹草低見牛羊:鮮卑族的來歷
    鮮卑族是我國北方阿爾泰語系遊牧民族,興起於大興安嶺山脈。鮮卑族稱其首領為「可汗」或「大汗」,意為王朝、神靈和上天。十六國時期,鮮卑各部落趁中原混亂不堪,建立慕容氏諸燕、西秦、南涼、代國等國家。385年,拓跋部建立北魏,並在439年統一北方。
  • 鮮卑族是如何融入到了漢族之中的?這段歷史對中國實在太重要
    鮮卑族是中國東北的一個遊牧民族,是東胡分支。東漢時期,鮮卑曾統一大漠,建立了強大的汗國。魏晉時期,鮮卑族開始大規模南下中原,成為了「五胡」之一。後來拓跋鮮卑統一了北方,建立了北魏、西魏、東魏、北齊、北周等王朝。從魏晉到南北朝的幾百年中,鮮卑族逐漸融入到了漢族之中。鮮卑漢化是中國民族史上的大事件,為隋唐的大一統提供了社會基礎。
  • 羅曼蒂克消亡史 影片分析
    羅曼蒂克消亡史、是一部講述舊上海的群像戲,該片講述了舊上海--叱吒風雲的幫派大佬,不甘寂寞的交際花,說著流利上海話的日本妹夫、只收拉車錢的殺手-充滿荷爾蒙的幫派小弟.....一系列人物在上海被日軍攻陷前期一個不穩定的社會背景下所發生的一系列的故事。
  • 影片維修室——《羅曼蒂克消亡史》
    大家好,今天給帶大家來看的片子叫做《羅曼蒂克消亡史》這個片子大家褒貶不一,我在看完之後,覺得有些部分的處理其實是有問題的,那這種問題的出現其實咱們是可以在剪輯上進行規避的 這個片子有的同學看完可能反應沒太看懂,因為這個片子無論是人物,還是敘事的結構上,其實並非以常規的形式來處理,講述了多組人物
  • 五胡亂華:鮮卑慕容氏的崛起
    o(︶︿︶)o 唉,心中頓時一陣失望,虧我小時候還把前期的慕容復當成漢高祖一樣的人物,哦,那這麼說來,天龍八部有點問題,慕容復是鮮卑慕容氏,那長相應該是膚白、黃髮、高額深目的白種人,怎麼可以是下面這樣的俊俏漢家兒郎。。。。。。好吧,扯這麼多,還不是為了湊點字數!書回正文,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慕容復一心想要恢復的大燕究竟有怎樣的風採。
  • 《水滸傳》是一部真正的羅曼蒂克消亡史
    今年重讀了水滸傳,我認為它是一部真正的羅曼蒂克消亡史。在這個爛透了的社會,所有美好的事物都一一崩壞。赤誠如史大郎。唯一一個能做到「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的好漢,可惜再也回不來了。豁達的花和尚。率直可愛,大智若愚,魯達應該是全書成長最明顯的人物。謙謙君子林衝。小時候覺得林教頭太窩囊,再讀下來才發現他沒有選擇。
  • 如果你腳趾有這個特徵,那可能不是純血統的漢族人,而是鮮卑族人
    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之中,這種競爭表現在以擴張生存空間,劫奪生產資料為目的的戰爭之中,也表現在王朝的興亡更替之中,而這些在帶給人們苦難的同時,卻也正是因為這種競爭,導致了我們的血脈在各個民族、族群之間既相互競爭又相互融合,如此一來融為一體,中華民族形成。如今的中華民族,各族人民和睦共處,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 《羅曼蒂克消亡史》:把所有美好的事物撕碎在眼前,毀滅給人看
    《羅曼蒂克消亡史》刻畫了在一個特殊年代下一群人被裹挾在大時代中跌宕沉浮的故事。影片以黑幫大佬陸先生的故事為線索,牽扯出黑幫三兄弟、忠心車夫、馬仔二人組、家族管家王媽、被冷落卻依然痴心不改的姨太小五、美貌風流的交際花小六、渴望愛情的影后吳小姐、日本妹夫渡部等人物。
  • 《羅曼蒂克消亡史》:滬語對白、錯亂時空、鏡頭美學下的血色浪漫
    《羅曼蒂克消亡史》是一部集歷史、懸疑、諜戰、復仇、愛情等元素為一體的文藝片。追求完美主義的程耳既是這部影片的導演又是同名小說的作者,耗時三年他以一種實驗主義的方式向大家講述了上海灘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到抗戰勝利期間波詭雲譎的時代史詩。
  • 吐谷渾的祖先是鮮卑慕容氏?為何跑到甘肅青海?後被李世民打服了
    五胡亂華裡,有一票姓慕容的鮮卑族夥計,這幫人仗著兵強馬壯建立了大燕帝國。而這個鮮卑慕容族,有這麼一支跑錯了方向,去了甘肅青海一帶,建立了吐谷渾。燕國在南北朝那是混得風生水起,鮮卑慕容氏先後建立了前燕、後燕、南燕、北燕、西燕等等王朝,現在你知道為啥慕容復那麼想要復國了吧?而吐谷渾這一支由於戰亂比較少,他們過得就相對安逸一些,不過相對來說也比較清苦。
  • 《羅曼蒂克消亡史》:一種泛化的、縹緲而又真切的精神
    為了更加看懂他的《羅曼蒂克消亡史》,我甚至翻出了他的舊作《邊境風雲》。在我雷雷(超愛他)的加持下,倪大紅、張默、楊坤、王珞丹等新老戲骨很好地保持了作品的一慣性風格,連張默的「瓜娃子」妹妹都不掉鏈子,很好。
  • 廣東的皇族村,90%村民祖上是大宋皇帝,如今仍顯赫一方
    黑格爾在這裡說的是中國兩千年封建社會並沒有進步,而是在原地踏步,唯一在變化的是不斷更換「大地主」,也就是帝王家族。 秦始皇開始,封建王朝三百年一輪迴的節奏一直持續到了1912年,其中大部分朝代更迭是通過武裝暴力的方式進行交替,唐滅隋、明代元、清兵入關。
  • 看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評分:7.8分
    最後說說這個電影名字——羅曼蒂克消亡史。老孫看過之後,覺得片名和內容怎麼不搭?尤其是英文名字The Wasted Time,他更是不理解。其實,就是盛極而衰,開到荼靡的意思吧。導演說過,他想表達的主題就是大時代背景下,人物命運的不受控。由於戰爭,由於時事,在繁華美好的事物也會被迫消亡。
  • 民國時期,「好人政府」消亡史,理想主義難以戰勝現實政治
    導語:蔡元培、胡適提出的「好人政府」為何迅速消亡,民國時期「好人政府」消亡史,理想主義難以戰勝現實政治在早期的民國史中,一個略顯奇葩、頗具趣味的名詞曾一度引領了政治、文化乃至學術風潮,那便是——「好人政府」;好人政府存在時間極為短暫,這個名字在那個特殊的時代卻成為了大名鼎鼎的先進知識分子如胡適
  • 《羅曼蒂克消亡史》:章子怡首次大尺度演繹欲望背後的蒼涼
    導演用波瀾壯闊的鏡頭,演員用內斂克制的演繹,在摩登般的聲色不驚裡,將蓄勢待發的破壞和時代的悄然消亡,表達的驚心而蒼涼。亂世之下何存體面陸先生是上海人人仰望的王者,但也人人懼怕的強者。喜飲茶,善做人。知是非,懂分寸。
  • 動漫《宙斯血脈》眾神之王宙斯糜爛的情感史,又雙叒叕多了私生子
    這回來寫寫網飛Netflix推出的一部希臘神話動漫《宙斯血脈》,這是宙斯搞出來的「狗血家庭倫理」故事,開頭與結尾比較不錯,中間比較遜色了一點,所以只看第一集和最後一集並不影響你的理解。還有血腥的場面外加配樂很貼合了情景,但不適合小孩子觀看,豆瓣評分7.3,小慶姐給它3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