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雍縣易地扶貧搬遷:期末成績出爐 恆大實驗小學交出滿意成績單

2020-12-13 天眼新聞

家長會現場

又是一年期末時,又是一年收穫季。為了加強學校與家長的溝通,加深家長對學校工作了解,真正達到家長和學校攜手共育,促進孩子們健康成長。1月11日,納雍恆大實驗小學召開了秋季學期期末家長會,並為成績突出的學生們頒發了獎狀和獎品。

孩子們一學期的學習生活離不開老師的辛勤付出、家長的支持和孩子們自己的努力。孩子們在學校的一舉一動倍受老師的關注,他們方方面面的優秀表現得到了老師們的肯定。今天,註定是他們豐收的一天。

5年級3班的簡維紅同學在本學期期末考試中以優異成績獲得了學校頒發的3張獎狀,語文和數學成績都是班上第一名,數學成績更是取得了年級第一名的好成績。「這學期是我在縣城上學的第一個學期,新學校很大很漂亮,教室很寬敞明亮,課桌椅全是嶄新的,老師對我們也非常好。今年考了一個好成績,下學期還要繼續努力學習,將來回報社會、回報那些幫助過我家的人。」簡維紅同學拿著剛發的獎狀開心地說。

從農村到縣城,從原來偏遠的小學到現在環境優美、教育設施齊全且離家又近的綜合校園,得益於國家的易地扶貧搬遷政策。不僅讓山區群眾搬進縣城住進新房,孩子們的上學難題也得到了解決,還有效切斷貧困代際傳遞。優美的校園環境、優質高效的教育不僅讓孩子們興奮不已,更讓家長滿意欣喜。

簡維紅的家長簡忠明激動地說:「以前住在山裡,孩子上學很艱難,每天要走將近一個小時的山路去學校。自從搬進鴿子花風情小鎮,居住環境變好了,孩子上學再也不用翻山越嶺爬坡下坎,現在只要步行幾分鐘就到學校,老師也認真負責。今年孩子的成績得到了突飛猛進的增長,作為家長我們非常的欣慰。」

易地扶貧搬遷鋪就的幸福大道一直鋪到了搬遷群眾的心坎裡,簡維紅同學僅僅是眾多搬遷子女的一個縮影,還有上千名搬遷子女正接受著高質量的教育。家庭的溫暖給了孩子成長的動力,學校的教育賦予了孩子成長的能量,家庭與學校的密切配合才能給孩子一片更廣闊的天空。短暫而充實的家長會,讓家長們對孩子、對老師、對學校有了更充分的了解,同時還學到了在家庭教育中如何科學地教育孩子,如何做孩子的朋友,這對孩子今後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相信在老師與家長的共同努力下,定會達到家校攜手培養孩子的目標,為納雍恆大實驗小學的每一個孩子帶來美好的明天。

據了解,本次秋季學期是納雍恆大實驗小學建校後的第一個學期,學校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學生均為易地扶貧搬遷子女。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納雍恆大實驗小學全體教職工將以「我將無我,不負學生」的工作態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步一個腳印,抓牢抓實學校工作,讓每位孩子均能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堅持以德治校、環境育人、廣納賢才、用人所長,以夯實科學教育為基礎,並認真分析和反思問題,細緻總結和累積經驗,必將形成科學管理理念,從而共同推動納雍恆大實驗小學教育事業的健康持續發展,譜寫納雍恆大實驗小學教育新篇章。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納雍縣易地扶貧搬遷:2020年「博愛送萬家」活動走進珙桐街道白水河...
    捐贈儀式現場在2020年新春佳節即將來臨之際,為了讓納雍縣易地搬遷安置區鴿子花風情小鎮白水河社區的障礙人士也能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1月15日,香港善施慈善基金會、納雍縣紅十字會到珙桐街道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白水河社區為搬遷障礙人士送上了新年的祝福和問候
  • 貴州納雍:3年搬遷安置4萬餘人 移民就業率...
    2016年11月23日國務院印發《「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按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要求,確立了產業扶貧、教育扶貧、易地搬遷脫貧等8條扶貧路徑,其中易地搬遷脫貧明確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的政策。納雍的脫貧攻堅戰,是全國脫貧攻堅過程中的一個縮影。
  • 納雍縣珙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室有了高標準 「6S」管理保障...
    走路五分鐘就能到醫院,看病實時報銷醫保,定期有醫生上門做體檢排查,針對得了大病的人,還能申請專項補助……這些以前做夢都沒想到的好福利,現在正真真切切地發生在納雍縣易地扶貧搬遷點的搬遷戶們身上。納雍縣白水河社區的易地扶貧搬遷戶楊春最近過上了健康的養生生活,除了平常的頭疼腦熱,楊春有空就到家附近的納雍縣珙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做中藥泡腳。「這裡的醫生經常給我們發放健康手冊,上門給我們講解養生知識,每天還可以過來免費中藥泡腳,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楊春學笑著說:「以前我住得很偏僻,車都過不來。
  • 金寨縣天堂寨鎮漁潭村的易地扶貧搬遷之路
    村黨支部書記黃桂先最有話語權,「為落實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我們積極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分工定責,逐戶宣傳政策,現地測量評估,為每個貧困家庭算好經濟帳、搬遷帳,按照易地扶貧搬遷補助政策,每戶每人補貼兩萬元,加上宅基地騰退補償,很多困難群眾基本沒花錢就住進了新房子。」
  • 搬出大山天地寬 隆回縣易地扶貧搬遷入選國家發改委典型案例
    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區思源小區。紅網時刻 通訊員 楊貴新 伍得良 李波 隆回報導近日,國家發改委通報了全國「十三五」期間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隆回縣易地扶貧搬遷入選搬遷工作成效明顯縣典型案例。隆回縣是湖南省貧困人口最多的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56163戶194555人,其中易地扶貧搬遷2420戶9650人。隆回縣130萬幹群勠力同心,戰天鬥地,一舉摘掉了貧困帽,易地扶貧搬遷讓貧困山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貧困戶搬出大山,告別危房,住進城鎮,昂首挺胸向小康邁進。
  • 搬窮窩,奔富路——湖南永州市易地扶貧搬遷紀實
    編者按: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和標誌性工程,「十三五」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按照「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全力推進搬遷安置和後續扶持各項工作,取得的成效受到了人民日報
  • 三臺:易地扶貧搬遷「搬」出美好生活
    2019年,在當地黨委政府易地搬遷政策扶持下,吳天壽老人一家搬進了新居。新房子緊挨著村水泥路,出入方便。說起如今的生活,老人連連感嘆「享了政策的福」。寨山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是三臺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的一個縮影。
  • 全國發展改革系統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現場會在昭通舉行
    11月17日至18日,全國發展改革系統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現場會在昭通市舉行。會議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現場會精神,交流後續扶持工作的經驗做法,研究鞏固易地搬遷脫貧成果的相關舉措,部署下一階段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發展工作。
  • 河南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回顧 搬走的是貧困 遷來的是幸福
    □本報記者李英華李運海  金秋十月,是收穫的季節,我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也捷報頻傳。截至9月底,我省今年計劃建設的416個安置點已全部開工,開工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我省2016年易地扶貧搬遷進入掃尾階段,集中安置點建設基本完成,已搬遷入住建檔立卡貧困戶8.4萬人,佔計劃總數的86.3%,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7.3個百分點。
  • 遵義市易地扶貧搬遷戶秦再科:我是一個幸運的人
    遵義市易地扶貧搬遷戶秦再科:我是一個幸運的人 發布時間:2020-12-09 13:41:35      來源:遵義日報 新中街道的松源社區是一個熱鬧的地方
  • 雲南會澤縣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全部搬進縣城過端午
    圖為會澤縣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內,搬遷老人在廣場上曬太陽聊天,身後是一棟棟搬遷公寓(資料圖)。 繆超 攝中新網昆明6月24日 (繆超)記者24日從雲南省會澤縣政府新聞辦獲悉,國家級深度貧困縣會澤實施規模宏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工程,計劃將超過8萬名深居烏蒙山的貧困民眾與隨遷戶一舉搬遷至縣城,今年端午節前夕,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全部搬遷完成,6月底前完成剩餘的隨遷人口搬遷。
  • 「易」得日月換新天——江華易地扶貧搬遷見聞
    2018年年底,趙大妹夫妻倆帶著80歲的母親和一個患有先天眼疾的兒子還有女兒從山裡搬出來,入住了位於大石橋鄉政府所在地的大石橋村馬腰山腳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感謝黨的扶貧好政策,我們才有今天的好日子。」趙大妹感激地說。 趙大妹說的「扶貧好政策」,就是指易地扶貧搬遷工程。
  • 寫好民族地區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編者按:2020年10月14日上午,全國易地扶貧搬遷論壇在北京舉辦,交流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的經驗做法,探討鞏固搬遷脫貧成果的路徑方法。論壇上,有易地扶貧搬遷任務的6個省市自治區有關負責同志和部分搬遷群眾代表作主旨演講,分別介紹了地方經驗做法和探索實踐,以及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給搬遷家庭帶來的巨大變化。現將全國易地扶貧搬遷論壇主旨演講相關內容予以摘登。
  • ...盛開在鍋圈巖上的索瑪花丨納雍縣鍋圈巖鄉扶貧特崗人大代表張迪
    我叫張迪,是納雍縣鍋圈巖鄉的扶貧特崗,也是該鄉人大代表。張迪走訪貧困戶鍋圈巖苗族彝族鄉位於納雍縣西部,是納雍縣7個極貧鄉鎮之一。通過為貧困戶申請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教育資助、南光助學金、人均2000元產業發展、管飲到戶、引導務工等幫扶措施。2016年底,鐘山村穩定脫貧32戶169人。 因工作需要,2017年4月,我被調整到治安村駐村。有了在鐘山的扶貧經歷,我在治安的工作得心應手。
  • 易地搬遷幸福來
    為深入推進脫貧攻堅,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目標,突出「四引四促」,切實抓好搬遷後扶,取得了顯著實效。易地扶貧搬遷考核連續兩年並列全省第一,「寧遠速度」受到省委書記點讚並批示在全省推廣;首創的「四引四促」後續幫扶經驗在全省全面推介;2020年被評為全國「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效明顯縣。
  • ...小題大作」幸福來——懷化市系統性謀劃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剪影
    (靖州易地扶貧搬遷辦供圖)肖 軍 李青青夜幕降臨,辰谿縣錦濱家園,易地扶貧搬遷戶楊銀娥來到小區廣場跳舞。「搬到城裡來了,廣場舞越跳越起勁,生活在這裡真的很舒服。」楊銀娥臉上洋溢著幸福。作為全省易地扶貧搬遷任務最重的懷化,從2016年以來,全市共完成易地扶貧搬遷25796戶103904人,提前兩年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建設任務。從2019年開始,將工作重心由安置建設轉向後續幫扶,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搬出來需要勇氣,穩得住需要用心用力。」
  • 會澤:易地扶貧搬遷搬得出、穩得住
    會澤縣「十三五」期間建設集中安置點125個,搬遷安置105068人,通過提升易地扶貧搬遷、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組織化程度,確保易地扶貧搬群眾搬得出、穩得住。在縣城建設集中安置點6個,共安置81257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2768人,同步搬遷人口18489人),分兩期進行,其中:一期建設1個集中安置點搬遷安置20361人(全部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全部搬遷入住;二期建設5個集中安置點搬遷60896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2407人,同步搬遷人口18489人),安置房已全部建設完成。
  • 看易地扶貧搬遷,「搬」出美好新生活
    張小喜告訴記者,5年前,他的老伴兒突發腦梗,從此癱瘓,考慮到給老伴看病拿藥、日常護理等事宜,2017年,張小喜拆除了老家的舊房,拿到拆遷補償後,搬到了縣城裡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益民小區5期。走進張小喜的家中,客廳乾淨整潔,廚房裡整齊排布著白色的櫥櫃,臥室裡的衣櫃和床都是新定製的,衛生間裡坐便、洗手池,屋裡的各種家電一應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