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聽聞,冬天主腎,春天主肝,夏天主心,秋天主肺,脾為四季土。冬吃蘿蔔,可以使氣血下行以養腎,「冬飈撼壁,圍爐永夜,煤焰燭窗,口鼻炱黑。瞧瞧清代人對冬吃蘿蔔的記載,忽聞門外有賣蘿蔔賽如梨者,無論貧富髦稚,奔走購之,惟恐其越街過巷也。」
白蘿蔔是一種常見的蔬菜,性涼,能夠調節內熱,即調節身體的陰陽之氣以達到平衡,生食熟食均可,略帶點溫和的辛辣味。此中醫說法不一定真的管用,但冬天通常家裡都免不了吃它,涼拌、燉湯和醃製,各有各的喜好。
蘿蔔雖其貌不揚,但往往經過一番「雕琢」後,就特別生津開胃了。孤芳自賞的吃法,這道蘿蔔糕就是一道以蘿蔔為主料的傳統糕點了,又稱之為「菜頭粿」,在大米的米粉漿中加入醃製好的蘿蔔絲等材料,上蒸籠蒸製而成的,顏色潔白,質地柔軟,吃法多樣,原料簡單又做法方便。
蒸糕通常用醬油蘸著調味,屬於想蘸什麼蘸什麼系列;煎著吃又是另外一種味道,表面金黃就可以了;xo醬炒蘿蔔糕是香港的吃法,根據自己的喜好添加香菇、乾貝等食材味道會更加豐富。廣東人早茶時間也會點一份蘿蔔糕,作為日常小吃和節日點心都寓意著好彩頭。
Tips:整塊糕稍微冷卻一下再切,形狀更有輪廓哦!
把蘿蔔擦成絲,用鹽醃製一下控幹水分,蘿蔔絲可以當酸辣土豆絲來炒,蔥花薑末爆香,加點小米椒下鍋翻炒,這菜很適合下飯,可以買點油酥皮,炒好的蘿蔔絲攢成一個個丸子大小,包入餅皮裡刷上蛋液,撒點芝麻用烤箱烤製成蘿蔔絲酥餅。
汪曾祺先生的文章也單獨給蘿蔔開了個掛--「拌蘿蔔絲」。用揚花蘿蔔,即北京的小水蘿蔔,連皮切成細絲,澆以醬油、香油和醋略拌,撒一點青蒜開胃,小孩子打油詩唱著「人之初,鼻涕拖,油炒飯,拌蘿蔔。」這蘿蔔若與海蜇皮絲相拌,則可以是一道上酒席的菜了。
1996年春晚,趙麗蓉和鞏漢林老師合作的小品《打工奇遇》裡有一道名為「群英薈萃」的菜,說的就是胡蘿蔔炒白蘿蔔。
「這是啥菜?群英薈萃!還群英薈萃,我看就是蘿蔔開會。」
這倒是與我兒時記憶裡的拌蘿蔔絲記憶相似,家中爺爺奶奶在附近的矮山上有塊自己的菜地,應季,就開始給蘿蔔播種。逢年過節,上山背下來幾捆,蘿蔔都是挑選過的,用手指頭一彈,噹噹的,一刀切下去,咔嚓嚓地響。用過水的紅蘿蔔、白蘿蔔切絲與綠豆粉絲拌開在一個大鐵盆裡,只加香油和陳醋,筷子麻利兒的迅速攪拌,放涼後再吃冰涼涼的,醋多點更爽口,這是新年餐桌上常備的涼菜,正式上菜前墊肚又開胃,一頓飯下來能光倆個盤。
Tips:白蘿蔔胡蘿蔔不能一起吃?我吃給你看。
若要做一桌蘿蔔宴,那可不能少了這道「白蘿蔔盅」,豬肉餡釀入白蘿蔔盅內,蒸熟,用蝦、乾貝煮湯,淋入水澱粉勾芡,澆汁,整個風格非常有法國風情,蘿蔔中和掉肉中多餘的油脂,反而提升了自身的清甜味。
小時候不愛吃蔬菜,家裡人想辦法非要把這蘿蔔給「消滅」,白蘿蔔擦絲焯水,擠出水份剁碎後加一些五花肉糜,蘿蔔七成肉三成,均勻混合成和肉丸子一樣的蘿蔔丸子,上鍋蒸和下油炸都行,騙我說這是肉丸子,吃起來明明不一樣就是不承認,奈何這做法還是蠱惑了我,油炸的還可以做蘿蔔盒子,油滋滋的和藕盒子差不多,兩片蘿蔔加上肉裹上澱粉下鍋,脆香的。
Tips:蘿蔔丸子,給熊孩子的強行蔬菜劑。
胡蘿蔔適合紅燒,紅燜羊肉、紅燒牛肉。而論燉湯,白蘿蔔齊刷刷上陣,清燉牛骨、燉老鴨、燉排骨、燉豬肺。白蘿蔔很適合用水煮熟,哪怕是一碗蘿蔔水,就對消化和養胃有很好的作用。
白蘿蔔燉湯可以算一道懶人菜,白蘿蔔挑個大個子,胖胖的清甜汁多,切塊蘿蔔和其他食材燉到入味軟爛但不脫形,出鍋加點蔥花點綴,這湯用不著加任何調味料,湯汁鮮甜粘稠、有油脂的香氣和蘿蔔的清甜,多吃點蘿蔔,少一點水腫。
減肥的時候吃蘿蔔燉豆腐,蘿蔔和豆腐都洗乾淨切塊,鍋中注入油燒熱,放入蔥姜蒜爆香後倒入清水,再適當的擱點胡椒粉燒開放入蘿蔔等水再次滾開。
酸蘿蔔老鴨湯酸香微辣的鮮濃口感,非常適合冬天,飽含老鴨醇濃滋味的湯鍋,吃上一口肉、夾上一根爽滑的酸蘿蔔,配米飯極佳。
Tips:捨不得倒掉的湯頭,可以留著下麵條哇。
白蘿蔔生吃最清涼,水分足,自家種的白蘿蔔個個跟大胖小子似的,外祖母以前最愛切兩片新鮮蘿蔔條當零食嚼起來,嘎嘣脆的蘿蔔塊吃出了馬蹄的小清新,汁水掩蓋了蘿蔔的辛,聽著聲音都覺得甜。
霜降過後的新鮮蘿蔔,洗乾淨切成條,找個大盆將蘿蔔切條鋪進去,一層蘿蔔一層鹽,等陽光好的時候撈出來平鋪在涼蓆上,冬季大中午的太陽曬幾天讓蘿蔔汁水收幹就成了蘿蔔乾了,想吃的時候就泡點水切成丁炒菜很下飯;潮汕菜脯即「蘿蔔乾」也是配粥絕佳;白蘿蔔、香菇、板慄做炒飯也能當個便當飽餐一頓。不想吃太幹的,也可以稍微曬曬就好,裹上辣椒粉儲存在一般醃鹹菜的罈子裡密封起來,想吃的時候撈一點裝進罐子裡,祖母家每次吃完老乾媽的各種瓶瓶罐罐裡都用來裝滿了各種鹹菜,早晨配饅頭和粥,胃口不好的時候也能吃下。
Tips:生吃蘿蔔可以潤肺除痰,清腸排毒,注意有人放氣!
廣東街角小吃檔裡的牛雜蘿蔔,香港大排檔有名的沙茶海鮮蘿蔔煲。一碗牛雜用煮熟的白蘿蔔墊底,店家撈起幾格子牛肚、牛腸、牛肺,牛心,澆上一勺回甜的鮮湯,牛雜蛋白質較高,營養豐富,吃完上面的牛雜就可以用「墊底」蘿蔔解膩了,小中大碗根據胃口來定,一般點一份中碗的牛雜讓自己的胃剛剛好滿足。
沙茶醬在閩南菜和粵菜裡經常派上用場,蘿蔔味道雖然清淡,但與牛腩和各種海鮮組合,整道菜就亮了,畢竟有了沙茶醬這種由蝦米、魚、花生、大蒜蔥、芥末、辣椒、黃姜、香草、丁香、陳皮等十幾種調料炒磨而成的複雜醬料,輕微的甜鮮和辛辣,怎麼會不好吃。
用高壓鍋、燉鍋或者砂鍋,可以不放其他的香料,燉牛肉可以適當放點洋蔥提味;如果喜歡海鮮,幹蝦和乾貝泡發做底味,蘿蔔切塊,泡發的水因為浸染了海鮮的鹹鮮味,可以留著做湯。小火慢燉,讓蘿蔔的顏色更深,口感更軟。
Tips:蘿蔔記得買個順眼的。
韓國人和日本人同樣愛吃蘿蔔,那邊的醃蘿蔔家家必備,大家都知道韓國人喜愛泡菜,泡菜不僅是有家喻戶曉的大白菜,還有白蘿蔔釀製的泡菜,曾經因為天氣寒冷,蔬菜供應不足而留下的飲食文化,如今成為韓式料理中重要的一環,泡蘿蔔配飯,配湯都非常適應如今快節奏的社會生活。
日料中會經常看到蘿蔔絲的身影,刺身擺盤下面墊著的,這些蘿蔔絲粗細均勻,綿如絲,因為被水衝涮過,蘿蔔的辣味已經沒有了,只剩下淡淡的清香,大概是為了更好的享受到魚肉的口感,吃一些「清口」吧,就是防止串味了。
Tips:那白蘿蔔彰顯刀工槓槓的。
立春,萬物蘇萌山睡醒,農家歲首又謀耕。北方一些地區的立春日要吃蘿蔔,因為蘿蔔味辣,取「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的意思,稱之為「咬春」。冰清玉潔的白蘿蔔,帶著新鮮泥土的味道,正在春天,與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互動
關於蘿蔔,你吃過最好吃的是什麼?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