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在線2月26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吳珊)頭頂25公斤的槓鈴,還能輕鬆自如地騎自行車繞圈、爬樓梯登高;60釐米的短繩一般人鑽都鑽不過,他卻能蹲著輕鬆跳。這位身高160釐米、體重不足60公斤的男子叫向景春,他不是雜技團演員,只是一位普通的退休工人,因多次在央視、省級電視媒體上展示絕活,大家都戲稱他為「電視專業戶」。
亮絕活:頭頂25公斤槓鈴騎自行車
62歲的向景春家住湘鄉市德和小區。2月19日,正值疫情防控期間,向景春無法到公園展示他的絕活,「沒關係,宿舍樓樓下的水泥地也行。」向景春的道具是由兩塊圓木加一根鐵棍拼裝成的槓鈴,約25公斤。這個自製槓鈴,不但跟著他走南闖北表演,還跟著他上過央視、湖南衛視等電視舞臺。
只見他稍稍沉下氣,槓鈴就被輕鬆舉過頭頂,然後慢慢放在頭部百匯穴的位置,很快槓鈴就保持住了平衡。接著他跨上一輛單車,在狹窄的走道上騎著轉圈,不時來幾個急轉彎,即便方向變化幅度大,可槓鈴就像長在他頭上,穩穩噹噹。
頂槓鈴騎自行車不算什麼,向景春又頂著槓鈴爬上了1.2米高度的人字梯,爬上梯子難度還不夠大,向景春又在腰上加了一串兩公斤重的大佛珠。這串佛珠是他平時訓練用的「軟式呼啦圈」,頭上頂著槓鈴,他還能擺動腰胯把大佛珠「呼呼」地轉起來。所謂「上山容易下山難」,眼看向景春背對樓梯反向走下,我們不禁為他捏了一把汗,結果他還是穩妥著地,平衡能力和心理素質著實讓人驚奇。
除了頂槓鈴,「蹲跳短繩」也是向景春的絕活。12年前,向景春在廣東佛山,用60釐米長的短繩「跳繩」,一分鐘完成50次;還在湖南衛視《鄉村發現》節目中挑戰過一次,用70釐米的短繩在一張方桌上跳了49次。
愛運動:平衡力和耐力超乎常人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向景春並非天賦異稟,掌握的絕活是多年練習的成果。
「我比一般的小孩更好動,一刻也閒不下來。」向景春說,他一歲多時,大人把他挑在籮筐裡,他爬了出來還掉進了池塘,所幸被人救起撿回一條命。少年時的他特別熱衷於體育運動,在湘鄉一中讀書時,就參加了舉重隊和體操隊,在那裡他的體能和平衡能力得到了訓練,身材瘦小的他可以舉起65公斤的槓鈴,拿一條長毛巾就能在澡堂外跳繩。
成年後的向景春在糧食系統工作,在麵粉廠上班時他喜歡把大袋的麵粉頂在頭上。向景春發現自己「頭功」了得,平衡能力也超乎常人後,開始挑戰更高難度——在兩個桶裡裝上20公斤水,用棍子挑起來頂在頭底,一邊頂還一邊走路,慢慢地再加上爬樓梯、騎自行車、在腰上轉呼啦圈等動作……向景春這些「危險」表演讓人咋舌,卻又嘆服不已,久而久之他頭頂百匯穴處被壓得凹陷,繼而長出了老繭,幾十斤的重量壓上去,他已感覺不到疼痛了。
談心得:「身體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除了「練功」,向景春還愛琢磨自製一些體育器材。2004年,他自製一輛1.7米高的自行車騎上了湘鄉街頭,還因此上了湖南都市頻道。2005年,湖南經視《越策越開心》欄目邀請他當嘉賓……隨後的10多年,向景春在省內小有名氣,還被邀請到福建、天津、廣東等多地表演。2016年央視《這廂有禮》欄目組邀請他到北京參與錄製,鄉音難改的向景春,一口不標準的普通話,讓觀眾記住了這位可愛的湘鄉老伯。
為什麼要練這樣的功夫?「並非是為了出名,就是想把養生當作一項事業來做,身體健康比什麼都重要。」向景春說,他的母親是一位醫生,他受此影響,還自費印製了《淺談人體免生病》的保健書,記錄自己多年的鍛鍊心得。除了日常鍛鍊,向景春還常常參加各種志願者活動,總是閒不下來,「只要找對適合自己的鍛鍊方式,任何體育運動都可以,鍛鍊還是要量力而為,切不可蠻幹。」他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