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時代服裝行業數位化轉型『避雷指南』

2020-12-18 雷鋒網

傳統服裝行業以門店作為銷售渠道,疫情期間企業的消費終端呈現斷崖式的下跌,業務處於停滯狀態。

麥肯錫和歐睿的調研報告顯示,近5年服裝行業的增長速度在減緩,其中2018年是增長最多的一年,但也是僅僅從6.5%增長到6.8%。

奧維諮詢公司在2020年5月作了一個預測,預測今年服裝行業沒有同比增長反倒下滑。

由此可見,2020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和普遍的管控措施,很可能使得本來就增長乏力的傳統服裝行業受疫情影響,更加雪上加霜。

服裝行業的發展該何去何從?數位化轉型成為服裝行業的一條重要出路。

服裝行業的數位化是以消費者為中心,重構人貨場,通過數據和技術來不斷的驅動運營效率的提升和商業模式的轉變。

鯨犀收集了服裝行業的資深從業者的觀點,鯨犀就服裝行業的數位化轉型的關鍵點和突破口進行了總結。

01

數位化轉型需以消費者為中心

數位化的工具越來越多,因此「以消費者為中心」顯得越發重要。

「以消費者為中心」,怎麼能夠落實到服裝企業的日常的經營活動裡,也就是把這個概念變成一個具體的經營活動,它還是比較有難度的事情。

「以消費為中心」首先要理解消費者的需求,提供能夠解決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南方人和北方人因為氣候不一,對於服裝的需求也存在很大不同。每個客戶喜好不一,有人喜歡寬鬆版式,有人喜歡偏瘦的版式。

由此可見,每個消費者其實他都是一個不同的消費者的畫像,其實是一系列的消費需求的組合。數位化轉型本質是幫助企業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從而促進業務的增長。

「以消費為中心」還需要考慮「效率」問題。很多消費者在不願意花時間來跟你有產生過多的交流,希望能夠通過更短的時間,更有效的交易方式跟你進行互動。

還有就是如何讓消費者在溝通過程中覺得「好玩」,這些都是服裝企業平常在做一些運營活動的時候,需要去思考的一些基本原則。

為了提升「效率」的問題,企業可以嘗試打造全鏈路打通的無縫購物體驗。打造無縫購物體驗的關鍵點在於,消費者什麼時候想買就可以什麼時候下單。

舉個例子,消費者的購物時間是不確定,有可能在地鐵上,有可能在公交車上,有可能在企業做直播的時候,也有可能在逛小紅書的時候,沒事的時候在門店裡逛一逛,整個種草到拔草的過程都可以線上+線下全鏈路完成。

目前大部分服裝企業都能夠做到線上+線下全鏈路的打通,這一點表面看起來容易但是代表企業的IT同事做出了大量努力。

目前,部分企業能夠做到線上買的東西線下可以退貨,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代表企業在背後做了很多的嘗試和努力。

02

打造數位化+人性化門店

服裝行業的特別之處在於,產品使用的對象是人本身。服裝企業在數位化轉型的過程中,還需要考人性化的問題。

例如,在優衣庫、歐時力等服裝品牌都推出過「交互魔鏡」,這個「交互魔鏡」就是消費者站在魔鏡前,拿著自己想要試穿的衣服比對,在魔鏡裡面能夠呈現上身之後的效果。

後來,這個魔鏡逐漸消失了。究其原因都是因為「交互魔鏡」雖然是數位化的產品,但是沒有充分考慮人性化的問題。

「交互魔鏡」的技術,遠遠達不到無縫貼合身材的需要,所以在交互體驗上並不理想。

另外,由於「交互魔鏡」是一個新興的數位化工具,很多顧客不懂如何使用,所以還需要門店的導購去詳細解說。

實際運用的過程中,消費者發現無法通過「交互魔鏡」獲取準確的試穿判斷,還耗費了導購大量的時間去解說「交互魔鏡」使用,最後結果還無法促進交易。所以,有些門店的導購會將其插頭拔掉。

類似「交互魔鏡」這類是數位化工具,或者說數據化產品,缺乏後臺數據的運營的團隊,表面上是使用了一些數據收集的裝置,實際上企業的後臺並沒有去運營,因此數據也沒有帶來增量。

所以,類似「交互魔鏡」的數據化產品或者一些黑科技的產品,如果對於企業採集來的這個數據沒有經過深入的「去數據化的運營」,那麼這些數位化的工具或者產品是沒有價值的。

03

構建精準的數位化營銷體系

客戶有多種類型,包括:潛客,新客,老客,而對應不同的客戶,有對應的營銷方式:潛客營銷,新客營銷和老客營銷。

對於潛客,企業應該著重應該思考通過一種什麼方式能夠將人拉到店成為品牌客人。

對於新客,企業應該考慮如何通過數位化工具讓更多的客人喜歡自己的品牌。

而對老客,企業則可以建立一些個性化的服務。

以老客的營銷模式為例,一部分聰明的導購會針對老客有一個《用戶手冊》。《用戶手冊》會記錄老客的購買偏好,消費習慣和消費場景。

過往只有一部分聰明的導購自己懂得這樣做,目前數位化的好處就是能夠讓企業絕大多數的導購都能有一個數位化工具來幫他完成《用戶手冊》的記錄,從而實現銷售的目標。

04

利用技術和數據提升運營效率

服裝行業的數位化跟毛利有緊密的關係,服裝行業既有毛利高的企業,也有毛利低的企業。毛利的高低決定了數位化的方向。

如果是一個毛利高的服裝企業,高毛利的企業一般重點並不在於花一些投入巨大的成本,重點在於提高一些品牌的溢價以及設計產品本身的能力。

如果是一個毛利低的服裝企業,運營效率則是它應該關注的重點,也就是需要在供應鏈和商品運營大量投入精力。

管是高毛利還是低毛利的企業,都必須意識到一點:數據和技術是最根本的因素,打通數據的壁壘基於全鏈路的數據來提升運營效率,藉助數據來獲取新的商業洞察對於服裝行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過往有數據孤島,因此服裝行業或許會局限在某個領域。

目前有了新的技術,比如通過數據中臺,把所有的這個數據進行聚合,然後再進行跨域的分析。

這種方法能夠帶給服裝行業關鍵性的洞察,也一定程度代表服裝行業數位化未來一些方向。

05

構建供應鏈的

數位化、網絡化與智能化

狹義的供應鏈,是指生產計劃、排期、物流。廣義一點的供應鏈從商品企劃就開始了,鏈條特別長涉及到特別多的職能或者人員參與。

對於服裝行業而言,有銷售參與、企劃參與、設計參與、供應鏈參與,產品開發的參與。正因為鏈條非常長,所以數據產生的機會點特別多。

服裝企業在進行數位化轉型的時候,需要把全鏈條管理好尤其是大家訴求不一的情況下,這是目前比較困難的一個點。

06


服裝行業數位化轉型「避雷」

——寫在最後

服裝行業的數位化轉型和其他行業一樣,過程中都可能出現「雷區」,要規避雷區。

企業首先需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數位化改造與C2B轉型是一個長期的戰略。

羅馬非一日建成,數位化也是一樣。服裝企業的經營者需要改變思維,擁抱變化,不斷嘗試,持續改進,最終完成戰略的轉型。

另外,企業應當清晰知曉數位化並不是IT部門一己之責。

很多企業常說數位化是自上而下的,是「一把手」工程。目前,很多企業的數位化轉型還在探索的階段,實際上把企業數位化轉型理解成「手把手」工程更有利於它的落實。

不管是商品企業員工,還是供應鏈員工,「手把手」工程就是企業所有員工一起把數位化轉型的事情做好。 數位化跟以往IT規劃或者系統實施最大的差別在於我們能夠跟業務的緊密結合,產生價值。

最後一點,就是數位化人才很緊缺,獲取數位化人才是企業建設數位化的關鍵。

企業自己應當有意識培養數位化的人才,並且規劃好數位化人才的內部晉升途徑,這樣有利於數位化人才能夠更好地服務於企業的數位化轉型。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都在說數位化,零售行業的數位化轉型究竟是什麼意思?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行業與技術的發展,近幾年的零售行業可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小程序、社交電商、新零售等等,各種全新的工具與概念不斷湧出,為零售業帶來一波又一波的變革和風口。伴隨這些風口,「數位化」逐漸成為零售行業的主基調。那麼零售行業的數位化轉型究竟是什麼意思?
  • 新零售時代 Babycare如何迎接數位化升級轉型浪潮?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新零售最新資訊 > 正文 新零售時代 Babycare如何迎接數位化升級轉型浪潮?
  • 新零售時代,如新以數位化賦能行業新生態
    歲末年終,有關5G數字浪潮的行業討論一場接一場。在今天這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技術迭代越來越快,新的產業生態層出不窮,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為傳統經濟向數字經濟轉型帶來難得的契機。一大批曾叱吒風雲的傳統經濟領軍企業,也在這場世紀變革中抓住機遇,成為行業生態創新發展的賦能者。
  • IDC獨家調研中小企業數位化轉型程度,中國內地排名已超韓國
    今日,機器之心精選了五份數位化轉型的指導性報告供讀者參考。宏觀層面上,既有聚焦中國網際網路全格局的數位化發展剖析,又有聚焦中國製造業數位化轉型的現狀與機遇。微觀層面上,細化到零售企業如何評估自身的數位化成熟度,各地區、各行業的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應用水平評估,以及亞太地區中小企業的數位化進程。
  • 時裝行業加快數位化轉型
    米蘭市民麗貝塔·娜拉諾通過手機觀看米蘭時裝周品牌走秀後興奮地表示,「今年,我在手機上就能欣賞設計師的最新作品,感受服裝與科技結合的力量。這種形式拉近了時裝周和普通消費者的距離,體驗非常棒。」7月14日至17日,米蘭時裝周首次以「實體 數字」方式舉行,共有42個品牌參加,是今年繼倫敦和巴黎時裝周之後又一「數字時裝周」。作為國際四大時裝周之一,米蘭時裝周由義大利國家時裝商會主辦。
  • MAXMCCOY麥考伊:新零售數位化營銷賦能服裝服飾業
    最近半年來,由於疫情等原因,人們的生活、工作、消費以及思維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這些方式的改變既深刻影響了包括政治、科技創新、策略意識形態,也深刻影響了包括服裝服飾、教育、直播等在內的各種具體行業。 以服裝服飾行業為例,行業企業想要更好的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存活下來,只有主動出擊、另闢蹊徑,以創新和技術才能促使企業和品牌立於不敗之地。
  • 海爾衣聯網服裝數位化定製平臺,服裝行業轉型的正確打開方式
    作為「衣食住行」四大基本需求之首,服裝行業已經成為網際網路零售的第一大品類。 一方面是行業的痛點,一方面是用戶的需求和不斷增長的服裝定製行業規模的提升。面臨服裝行業企業及用戶的雙重痛點,如何從根源破局?海爾衣聯網的服裝數位化定製平臺給出了一條破解服裝行業難題的數位化轉型之路。
  • 順豐同城急送助跑服裝行業新零售轉型
    (原標題:順豐同城急送助跑服裝行業新零售轉型) 對於服裝行業來說,
  • 破局服裝行業難題,海爾衣聯網服裝數位化平臺到底是什麼?
    在「食住行」高度網際網路化的今天,作為消費四大賽道核心之一的「衣」所對應的服裝行業,大部分企業還沿著傳統的生產模式軌道發展,密集型勞動力、高強度作業、生產效率低等因素一直制約著服裝行業的發展。步入數位化時代,服裝行業也在積極尋求破局方式,自動化、智能化的新型技術帶來了生產模式、設計模式、供應鏈全流程的智能化轉型。
  • 2020年中國新零售行業數位化研究報告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部環境複雜疊加疫情衝擊的特殊時期,圍繞數字經濟開展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無疑是引領經濟內生動力增長、結構優化的關鍵。產業數位化規模佔比由2015年的13.9增長至80.2%,在數位技術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的過程中,第三產業數字經濟滲透最為領先,2019年服務業數字經濟增加值佔行業增加值比重已經達到37.8%,數位化轉型升級前景持續看好。
  • 數字轉型新路徑——2020年度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發布會上找思路
    近些年,傳統服裝行業逐步向新商業跨越,趨向網絡化、數位化,新零售、場景營銷、網紅經濟等新模式層出不窮、百花齊放。對於紡織服裝行業人來說,既要創新思想,轉變數位化思維方式,提升品質、設計以及服務,引領時尚潮流趨勢;又要融入新環境,快速適應線上及線下的數位化融合轉型,緊跟新商業發展的步伐,打造新渠道營銷的標杆,在新渠道、新商業、新環境中勇立潮頭。
  • 服裝批發行業如何逐步進行整體線上線下轉型
    服裝批發行業轉型可以根據二個步驟來進行逐步遞進從而形成整體線上線下轉型。我們來看服裝行業線上線下轉型要主要根據兩個方面:1.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用戶消費行為習慣轉型。2.根據行業可預測發展方向轉型。
  • 《解碼未來企業——論道零售企業數位化轉型創新與發展之路》報告...
    2020年對於中國零售企業來說壓力重重,增速連年放緩的零售市場、跨界前來的競爭對手、日益挑剔的消費者,以及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導致大多企業可謂步履維艱。但在陰霾之下我們卻也能發現亮點。數位化轉型的先行者用良好的表現凸顯了企業技術強度的重要性。
  • 新零售服裝管理軟體,賦能傳統服裝零售企業成功轉型
    在《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中指出:「實體零售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基礎,是引導生產、擴大消費的重要載體,是繁榮市場、保障就業的重要渠道。」文中提出零售企業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管理數據化等一系列的指導意見,將「新零售」這種創新模式第一次正式的提出。
  • 新零售——服裝行業的挑戰和突破口!
    隨著電商的發展,傳統服裝行業中的問題也暴露得越來越明顯。線下門店留不住客;顧客去門店試完衣服之後直接在線上找更優惠的同款;導購的「過度熱情」讓顧客感到不自在;而門店的促銷活動無非就是甩賣、降價,對顧客吸引力不大等等問題。
  • 海爾卡奧斯牽頭「聯合體」,用工業網際網路助服裝產業數位化轉型
    4月19日,在卡奧斯COSMOPlat、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新塘服裝商貿城聯合主辦的「2020廣東服裝大會雲上系列」直播活動中,卡奧斯COSMOPlat推出「產業互聯時代紡織服裝企業的新打法」,不僅與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廣州紡織工程學會等4家生態資源方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還牽頭成立「服裝產業集群工業互聯數位化轉型試點聯合體
  • 數位化時代,中小型服飾店鋪應該如何轉型?
    4.數位化時代下,中小型服飾店鋪轉型中面臨最大的挑戰是什麼5.疫情是否加速了時尚行業的數位化?,但除了零售,數位化還會影響其他方面嗎?,我們發現3年前數位化才剛剛開始改變許多行業。它對公司經濟績效的影響雖然已經很大,但這還遠遠沒有完成數位化的進程。未來,數位化對於各行各業的影響將持續增加。當年零售行業數位化程度已達55%。相信到2020年,特別是疫情之下,時尚行業對於企業數位化的轉型會更加迫切。從中國宏觀層面來看,我們可以從《中國製造2025》中探尋未來技術發展的重心。
  • 中原銀行:科技賦能,打造新零售數位化轉型橋頭堡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生活的節奏,中原智慧社區主動擔當責任,順應中原銀行數位化轉型契機,免費為全民抗疫提供「一區一碼疫情登記及社區出入管理系統」的解決方案。  產品上線20天,登記用戶突破200萬,累計使用800萬次,這一戰,成功搭建了行業競爭壁壘,進一步樹立了中原銀行的市民銀行品牌,打造了新零售數位化轉型橋頭堡。
  • 米蘭國際時裝周首次以線上形式舉行——時裝行業加快數位化轉型
    米蘭市民麗貝塔·娜拉諾通過手機觀看米蘭時裝周品牌走秀後興奮地表示,「今年,我在手機上就能欣賞設計師的最新作品,感受服裝與科技結合的力量。這種形式拉近了時裝周和普通消費者的距離,體驗非常棒。」7月14日至17日,米蘭時裝周首次以「實體+數字」方式舉行,共有42個品牌參加,是今年繼倫敦和巴黎時裝周之後又一「數字時裝周」。  作為國際四大時裝周之一,米蘭時裝周由義大利國家時裝商會主辦。
  • 阿里雲新零售「爆改」服飾行業,數智化轉型打造國貨ZARA
    消失的上海地標和遭遇瓶頸的服飾行業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而在新零售概念被正式提出後,一些頂級服飾企業也開始探索新零售數智化轉型,作為阿里巴巴所有技術和產品輸出的出口,也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平臺,阿里雲成為這些企業的首選。那麼,為什麼服飾企業的新零售轉型需要阿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