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袍象徵絕對的統治,可為何到了宋朝,皇帝的龍袍上卻沒龍紋?

2020-12-13 正說史實

引言:在我國古代,皇帝一般都會被譽為「真龍天子」,古代人相信皇帝就是神仙在凡間的化身。通過古裝影視劇我們會發現,皇帝大都身披金色龍紋大袍,這種龍紋就是用來彰顯皇帝的威嚴。

近千年來,各代皇帝都會把「龍」作為圖騰,也許是為了讓大家更加相信皇帝就是真正的「真龍天子」。不論是在搜尋引擎上搜歷代皇帝的畫像,還是通過各種電影電視劇所看到的各代皇帝,他們大部分都有一個相同的特徵,就是他們所穿的衣服上都有龍紋。

漢高祖畫像

在古代沒有相機,當時全靠畫像替代。大概看完各朝各代的皇帝畫像後,發現其他朝代的皇帝大都身披龍袍,非常大氣,可偏偏只有宋代皇帝的畫像樸素到在再也不能樸素,簡直就像一個大臣。《宋史·輿服志三》中曾有記載:「唐因隋制,天子常服赤黃、淡黃袍衫,宋因之」大概意思就是宋朝的服制承襲了隋唐。

宋朝官服

唐朝李世民的畫像中我們能看到非常明顯的龍紋,之前說過宋是承襲隋唐,那為什麼在宋朝皇帝身上的「龍紋」卻不見了呢?

其實歷代皇帝畫像並不是那代人所繪

我們不論是在影視劇中還是在那些史書中看到的皇帝帥氣的衣服,這種服飾叫做「冕服」。「冕服」一般是皇宮中舉行什麼大型活動時皇帝所穿的衣服,雖然看起來金光閃閃,非常有氣勢,但是它是肉眼可見的繁瑣,穿上之後非常不靈活,甚至還能導致行動不便,所以皇帝只有在參加什麼登基、祭祀等這種大型活動時才會穿。

嘉慶帝畫像

而再看李世民的畫像時,會發現李世民的畫像其實不是唐朝人所作的,而是由明朝人所繪。為什麼這麼說呢?李世民畫像中的「龍紋」是明代初期的樣式,如果再看一眼朱元璋的畫像或許就真相大白了。所以李世民的畫像很有可能是當時明代畫師根據當時的龍袍樣子所作的。

李世民(左)、朱元璋(右)

我們現在看到的秦始皇、漢高祖等皇帝的畫像大部分都是現代畫家通過參考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像》所作的畫,而這個閻立本其實是個唐朝人,身為唐朝人自然不可能見過唐代之前的皇帝長什麼樣,所以當他繪製《歷代帝王像》的時候,同樣也是借鑑其他人,再加上自我創作,有偏差是很正常的事情。

秦始皇畫像

宋朝龍袍上並沒有龍紋

其實在北宋的時候並沒有出現繡著龍紋的黃袍,而這種「龍紋」歷史記錄中最早出現的時期是金朝。而到了元朝時,這種「龍紋」的圖案就已經開始廣為流傳了。所以這種繡著龍紋的黃袍很有可能是起源於南宋,之後被金、元慢慢吸收,最後被明、清發揚光大。

元文宗(左)、元明宗(右)

宋朝皇帝穿衣樸素跟當時的審美有很大關係。不論是瓷器還是服裝,宋朝都一味追求「極簡」,不像唐朝那樣以大紅大紫為美。而且宋朝還非常提倡「節儉」,就算是皇帝,也不會在穿著打扮上花大價錢。

宋代瓷器

那麼,宋朝真的就連一件「龍袍」都沒有嗎?其實是有的,但是不像各大影視劇中那樣,宋朝的「龍袍」是頭戴通天冠,身穿心形曲領的龍袍,這才是真正的宋朝龍袍。以後千萬別再被古裝影視劇誤導了。

真正的宋朝龍袍

參考資料:

《宋史·輿服志三》

《歷代帝王像》

《清史稿·志七十八·輿服志》

《易·乾》

(註: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刪)

往期精彩文章

「自梳女」是什麼?洞房時手握剪刀抵抗新郎,孤獨一生只為不出嫁

他是李雲龍的原型,因作風問題連降兩級,上司見他還得敬禮

古代敬事房是什麼?為何太監們擠破頭都要進,嬪妃們卻都很害怕

相關焦點

  • 龍袍是古代帝王的象徵,為何到了宋朝,龍袍上的龍紋被去掉了?
    古代的封建社會,皇帝的生活也讓人十分羨慕,而他有著最為顯眼的兩個形象,一個是龍椅,還有一個就是身上穿著的龍袍了,如果是喜歡看古代電視劇的朋友們。或許會有些好奇,宋朝的皇帝,對比起其他的天子,穿得像是一個大臣。主要的差別還是在於其龍袍上的龍紋被去掉了。既然是作為古代帝王的象徵,這又是為何?
  • 龍袍作為古代帝王象徵,為何宋朝龍袍上卻沒有龍紋?身著曲領龍袍
    在封建社會中,龍作為帝王的專屬圖騰,用來彰顯帝王的權威,象徵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利,龍成為了皇上的專屬象徵。而古代的皇帝所穿的衣服之中,皆為龍袍,形狀各異的龍彰顯出帝王的霸氣,可為什麼龍袍作為古代帝王的象徵,宋朝的龍袍上面卻沒有龍紋?
  • 龍袍是帝王的象徵,為何到了宋朝,皇帝們都不穿龍紋袍了?
    引言:在觀看古代電視劇時,古代帝王每每出現,身上都會穿著一件繡著飛龍的「龍袍」。然而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唯獨宋代皇帝的服飾極其樸素,幾乎都是一身素衣,沒有龍紋等象徵權力的圖案,這似乎不合古代皇家的規定。在中國古代,皇帝被譽為「真龍天子」。因此皇帝所穿著的服飾被稱為「龍袍」,以此來象徵至高無上的皇權。尤其胸前的龍紋威風凜凜,更加彰顯了帝王的威嚴。千百年來,老百姓也相信皇帝就是龍的化身。因此無論在網上搜索歷代帝王像,還是通過影視劇觀看帝王,他們大部分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身上都會穿著龍紋的服飾,大氣磅礴,非常符合帝王的身份。
  • 龍袍是帝王的象徵,為什麼到了宋朝皇帝都不穿龍紋了
    《清平樂》劇中·宋仁宗《宋史·輿服志三》中記載,宋朝的服制承襲了隋唐。在唐朝皇帝李世民的畫像,能看到很明顯的龍紋,既然宋承襲隋唐,那麼為什麼象徵著「皇權」的龍紋不見了呢?皇帝若每日穿著華麗的「冕服」上朝,就好比你現在穿著婚紗上班,氣勢是有了可是太不方便。其次我們看到身穿龍紋的李世民畫像,其實不是唐朝人繪製的,而是出自明朝人之手,極有可能是明代某位宮廷畫師,根據當時皇帝龍袍圖案繪製而成,李世民衣服上的龍紋是明初的樣式,與明太祖朱元璋的畫像一對比,有內味了。
  • 揭秘,龍袍象徵皇帝,為何宋朝皇帝卻不穿龍袍而穿官服?
    說到黃袍,就是帝王才能穿的禮服,又叫龍袞,是因為袍上繡有龍形圖案而得名,雖然現實生活中,並沒有龍這種生物,但自古以來,關於龍的傳說卻從沒停止過,就連我國傳統文化的源頭《周易》裡,也有許多關於龍的記載,裡面的很多卦象,都用龍來形容,比如《易·乾》記載,「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 龍袍是帝王的象徵,為什麼到了宋朝,皇帝突然都不穿龍紋了
    龍袍是皇帝的朝服,上面繡著龍形圖案。龍袍上的各種龍章圖案,歷代有所變化。根據史料記載,皇帝的龍袍上繡有九條金龍。胸前、背後各一,左右兩肩各一,前後膝蓋處各二,還有一條繡在衣襟裡面。龍袍上有九條龍,主要是受《易經》的影響,《易·乾》中說「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到了唐朝武德年間,李淵便下令臣民不得使用黃色,黃色的袍逐漸成為了王室專用的服裝。從此歷代沿襲為制度。
  • 龍袍是帝王的象徵,為什麼到了宋朝,皇帝卻不穿龍紋黃袍了?
    甭管真假,反正這套理論沿用了上千年,為了讓大家相信皇帝是「真龍天子」,是九五至尊,統治者們通常都會採用「龍」作為圖騰,以此來彰顯帝王威儀。但也不是每個皇帝都是如此著裝,宋朝皇帝就是其中的典型,凡事喜歡宋史的人在研究宋朝皇帝的時候,都能從他們的皇帝畫像中發現,宋朝皇帝畫像並不是龍袍加身,而是穿著相似於宋朝官員所穿的紅色官服畫像,衣冠不僅沒繡龍形圖案,而且給人一種就是一個正常官員的表現,毫無皇帝具有的九五至尊的大氣。事實上歷朝歷代的皇帝們並不都穿黃色。
  • 龍袍是帝王的象徵,那為何宋朝國君不穿龍袍,反而是官服著身呢?
    古代封建社會,皇帝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彰顯皇權的獨一無二,常常會將一些東西霸佔為皇帝所獨有的東西。比如說「朕」這個稱謂,《說文》解釋:「朕,我也,闕。」就是自我的稱謂,但到了秦始皇二十六年起,則定為帝王自稱之詞,別人不能再用,否則就是大逆不道。除此之外還有皇帝上朝穿的衣服也很不同,叫龍袍。
  • 古代皇帝都穿龍袍,為何宋朝皇帝卻不穿龍袍了呢
    我們都知道龍袍幾乎成為了帝王的象徵,通過看電視劇的時候,也能發現幾乎每個古代帝王都會身著龍袍,而且龍袍只有皇帝才能穿,龍袍的顏色也是只有皇帝能使用的顏色,如果在民間發現有人使用了龍袍的顏色,都會被降罪。
  • 龍袍是帝王的象徵,那為何宋朝皇帝不穿龍袍,反而是穿官服呢?
    所以說,一個沒有龍袍的皇帝,他的皇帝人生是不完美的。不過,歷史上也還真就有這樣喜歡「不完美」的朝代,它就是宋朝。看過宋朝電視劇的人大約都會發現:宋朝的皇帝幾乎不穿龍袍。
  • 古代穿衣規矩太多,每年都有人因此喪命,龍袍更是重中之重
    但事實上,皇家的袍子從式樣到顏色到圖案設計,各朝代都是不一樣的。而黃色成為皇家的專用色,應是從唐高祖李淵開始的。不過,看宋朝和元朝,朝服的顏色並不是黃色。由於,清朝留下的資料相對較多,所以,世人對這個朝代皇帝的衣服,相對會有個比較清晰的了解。雖然,皇帝穿衣是相當講究的,但並不代表他們不穿便服,這不屬於龍袍。就清朝而言,龍袍是皇帝的吉服。
  • 哪個皇帝穿黑色龍袍,歷史上各朝黃袍的顏色
    自秦始皇統一華夏,我國2000多年的封建史以來,各朝各代一國之君都稱作皇帝,貴為九五至尊,皇帝上朝都要穿正裝,皇帝的正裝叫龍袍,後來也叫黃袍。留意歷史的話,尤其從古裝影視劇中我們會發現個朝代的黃袍顏色其實並不都是黃色,不同朝代甚至有黑色紅色等顏色龍袍,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歷史上各朝代龍袍的顏色。看秦朝影視劇會發現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穿的龍袍顏色很特別是黑色,也是歷史上唯一用黑色做龍炮的皇帝。古代以為秦朝是水德,古言中水為坎,坎的主色為黑色,這就是秦始皇用黑色龍袍的原因。
  • 兩個宋朝的冷知識:龍袍為什麼是紅色,宋體字是宋朝的麼
    一、宋朝的龍袍為什麼主要是紅色的黃色的龍袍主要是明清兩代,明朝的龍袍是土黃色,清朝的龍袍是明黃色,取的主要是大地的顏色。但在之前龍袍可不一定是黃色的,比如秦朝是黑色。按照每一朝代克制前朝的理論,到了大宋,是火德,火德尚紅。所以宋朝皇帝的龍袍多為紅色。趙匡胤當年被「黃袍加身」的時候,那個衣服確實是黃色的,但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龍袍。
  • 清朝皇帝的龍袍能不能用水洗,真正答案是:還沒穿髒就已經換掉了
    龍袍是皇帝的專屬衣物,作為一國之君,皇帝本人的龍袍也是自身地位的象徵。可是諸多讀者肯定會有一個疑問,就是皇帝每日所穿的龍袍,是否需要清洗?歷史學家們會對此給出怎樣的回答?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在我國古代封建王朝時期,皇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作為一國之君,帝王需要絕對的權力。在絕大多數人的印象中,皇帝們都要身穿龍袍,端坐於金鑾殿之上,接受百官的朝拜。自隋唐時起,明黃色開始成為皇室貴族的專屬顏色,尤其是皇帝的龍袍,更是以此顏色為主,其他人膽敢擅自使用,必然會性命不保。
  • 為什麼宋朝的皇帝不穿黃龍袍?
    對於古代皇帝的形象,大家腦海裡第一個浮現的一定是黃龍袍加身,來顯示皇帝「唯吾獨尊」的偉岸形象。在古代九五之尊的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掌握臣民的生死。皇帝在古代中國是上天派來的,統治人間的領袖,號稱「真龍天子」,被尊為神。
  • 皇帝每天都要穿龍袍,皇帝一共有多少件龍袍,他的龍袍要不要洗?
    黃色在古代是一種權利的象徵,因為皇帝的龍袍一般都是黃色的,五代十國時期,趙匡胤發動兵變,黃袍加身。其實,古時皇帝的龍袍還有朱色等顏色,但最值得一提的,還是龍袍的樣式,大多數朝代的龍袍上繡有九條龍,意味著「九五之尊」,象徵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還有就是按照衣服的大小,無論在前面還是背面,都剛好是五條,符合古時皇家一切都遵從的九和五。那麼,在中國古代,龍袍的地位到底有多重要呢?
  • 古代穿衣規矩太多,很多人因此丟命,龍袍更是重中之重
    古代的等級制度是非常嚴苛的,普通百姓和王公大臣在衣食住行上都有著很大的差距,也有著嚴格的劃分,如果一旦僭越的話,那可就是犯了大罪。尤其是龍袍,更是重中之重,不管是普通百姓還是王公大臣,都是不可以隨便亂穿的,就算是家中私自收藏也是不可以的,一旦發現就是謀反的大罪,甚至還會因此被抄家滅族。因為只有皇帝才可以穿龍袍,作為最高的權利統治者,龍袍也是皇帝身份的象徵,是黃泉的代表。
  • 皇帝的龍袍只有黃色的嗎?不同顏色的龍袍又有什麼不同的含義?
    龍袍作為皇帝高貴的象徵之一,上面繡著龍形圖案,因此又稱作龍冠。龍袍上的各種龍章圖案歷代有所變化。今天我們就走進龍袍的歷史,聊一聊龍袍的誕生記。根據史籍記載,皇帝的龍袍都繡有9條金龍,胸前後背各一左右,兩肩各一,前後膝蓋處各二,還有一條就在衣襟裡面,那麼為什麼龍袍要繡9條金龍呢?
  • 清朝皇帝的衣櫃:傳統的剝離與再融,一件龍袍竟然承載一個時代
    以皇帝的衣著為例,看慣了清宮劇,人們對清朝的皇帝的印象就是,經常穿著一身明黃色的,繡著一條條龍紋的龍袍,頭上戴著一個鬥笠似的帽子。即使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也能更直觀的感受這種形式的龍袍,在一些攝影攤點上會有這種影樓裝。
  • 古代皇帝龍袍禁止用水洗,那臭了怎麼辦?
    在我國古代,皇帝可是九五至尊。為了凸顯其天子的身份,吃穿住行,無論在哪一方面都是享受最高的待遇。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皇帝在「穿」這方面的講究。其實,在影視劇中我們也能夠了解到,龍袍就是天子的象徵,穿上這身衣服,整個人都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