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袍是帝王的象徵,那為何宋朝國君不穿龍袍,反而是官服著身呢?

2020-12-18 騰訊網

古代封建社會,皇帝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彰顯皇權的獨一無二,常常會將一些東西霸佔為皇帝所獨有的東西。比如說「朕」這個稱謂,《說文》解釋:「朕,我也,闕。」就是自我的稱謂,但到了秦始皇二十六年起,則定為帝王自稱之詞,別人不能再用,否則就是大逆不道。除此之外還有皇帝上朝穿的衣服也很不同,叫龍袍。

龍袍是帝王專用的禮服,又稱龍袞,因袍上繡龍形圖案故而得名。龍這種動物雖然從未有人見過,但是自古以來人們對有關龍的傳說卻一直流傳不息,包括我國傳統文化的源頭《周易》也有很多關於「龍」的記載。

《周易》的卦象中,很多都是用龍來形容的,比如說《易·乾》有言:「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意思就是說,這條龍已經飛上天了,表示達到了最高境界。正是這個緣故,無論是「龍」還是「九」和「五」這兩個數字便成了「高端大氣」的代表。

我們遊覽故宮時可以發現,皇室建築、家具陳設都會按照,九五之數來進行排列。而皇帝的龍袍,一般也是繡九條龍。分別是胸前一個、背後一個,左右兩肩各一個,前後膝蓋處各二最隱秘的一條在衣襟裡。

我們古代的畫像中便能知道,從秦朝到清朝皇帝清一色都穿秀有龍紋的龍袍,但是唯有宋朝脫了節。宋朝國君的畫像,他們穿的衣服都極其樸素根本什麼都沒有紋。這又是為什麼呢?難道故意裝窮?

我們常將「龍袍」和「黃袍」混為一談,這是因為唐高祖李淵在武德年間下令,除皇室以外,臣民不得使用黃色做衣服,所以黃色的袍成為了皇室專用之服。

我們知道,北宋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便是在960年「黃袍加身」,兵變稱帝的。但是到了宋朝皇帝穿的衣服卻有了很大的改革。一個新朝代的建立,往往喜歡總結前朝的弊病,然後加以改革,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比如清朝建立後便吸取明朝宦官幹政的教訓,令宦官最高品級不得超過四品。

唐朝的弊病在奢靡的風氣上,所以宋朝就推崇簡樸。雖然要真正實踐做到很難,但表面功夫總是要做的。因此在禮服的設計上,就儘量的簡樸,包括建築等方面都簡樸的多。

包括皇帝的朝服也不再使用龍紋了,而履袍。是用黑革履、絳羅袍、蔽膝、方心曲所作,雖然沒有龍的存在,但是禮服也有宋朝特有的文化觀念。

其實每個朝代的文化都有不同,因此龍袍的顏色裝飾也有不同,比如秦朝崇尚黑因此是採用的黑袍,漢朝崇尚玄色因此皇帝穿的禮服是明紅色的。隋文帝開始採用黃色,到了宋朝又開始採用紅色。因此我們如果看到電視劇中宋朝的皇帝穿「黃袍」就知道導演沒有有心,比如說《清平樂》就拍的很好,除了還原歷史外,對宋朝的禮服制度也有深入的了解。大家可以去看看,有助於歷史知識的增長。

相關焦點

  • 龍袍是帝王的象徵,那為何宋朝皇帝不穿龍袍,反而是穿官服呢?
    而且趙匡胤等宋朝皇帝的畫像,大多數也是沒有龍袍的,只是穿著紅色的衣服,戴著一頂跟大臣差不多的帽子。 那麼,作為帝王的象徵,為什麼宋朝的皇帝不穿龍袍,反而是官服在身呢?這就必須要說一說宋朝的文化了。雖然宋朝有「弱宋」之稱,不過建立宋朝的趙匡胤還真是個大英雄。一方面,他結束了五代十國的軍閥混戰;另一方面,他看到了軍閥混戰的根本:武將太多,太重視武功戰績,太過於張揚。
  • 揭秘,龍袍象徵皇帝,為何宋朝皇帝卻不穿龍袍而穿官服?
    說到黃袍,就是帝王才能穿的禮服,又叫龍袞,是因為袍上繡有龍形圖案而得名,雖然現實生活中,並沒有龍這種生物,但自古以來,關於龍的傳說卻從沒停止過,就連我國傳統文化的源頭《周易》裡,也有許多關於龍的記載,裡面的很多卦象,都用龍來形容,比如《易·乾》記載,「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 龍袍是帝王的象徵,為什麼到了宋朝,皇帝卻不穿龍紋黃袍了?
    甭管真假,反正這套理論沿用了上千年,為了讓大家相信皇帝是「真龍天子」,是九五至尊,統治者們通常都會採用「龍」作為圖騰,以此來彰顯帝王威儀。但也不是每個皇帝都是如此著裝,宋朝皇帝就是其中的典型,凡事喜歡宋史的人在研究宋朝皇帝的時候,都能從他們的皇帝畫像中發現,宋朝皇帝畫像並不是龍袍加身,而是穿著相似於宋朝官員所穿的紅色官服畫像,衣冠不僅沒繡龍形圖案,而且給人一種就是一個正常官員的表現,毫無皇帝具有的九五至尊的大氣。事實上歷朝歷代的皇帝們並不都穿黃色。
  • 龍袍作為古代帝王象徵,為何宋朝龍袍上卻沒有龍紋?身著曲領龍袍
    在封建社會中,龍作為帝王的專屬圖騰,用來彰顯帝王的權威,象徵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利,龍成為了皇上的專屬象徵。而古代的皇帝所穿的衣服之中,皆為龍袍,形狀各異的龍彰顯出帝王的霸氣,可為什麼龍袍作為古代帝王的象徵,宋朝的龍袍上面卻沒有龍紋?
  • 龍袍是古代帝王的象徵,為何到了宋朝,龍袍上的龍紋被去掉了?
    古代的封建社會,皇帝的生活也讓人十分羨慕,而他有著最為顯眼的兩個形象,一個是龍椅,還有一個就是身上穿著的龍袍了,如果是喜歡看古代電視劇的朋友們。或許會有些好奇,宋朝的皇帝,對比起其他的天子,穿得像是一個大臣。主要的差別還是在於其龍袍上的龍紋被去掉了。既然是作為古代帝王的象徵,這又是為何?
  • 龍袍是帝王的象徵,為什麼到了宋朝皇帝都不穿龍紋了
    甭管真假,反正這套理論沿用了上千年,為讓大家相信皇帝是「真龍天子」,是九五至尊,統治者們通常都會採用「龍」作為圖騰,以此來彰顯帝王威儀。百度上隨便一搜,秦始皇、漢高祖、唐太宗、明太祖、以及清朝各位皇帝的畫像,所穿的衣服皆印有龍紋。穿在身上那叫一個氣勢磅礴,充分體現了皇家的威嚴。
  • 龍袍是帝王的象徵,為什麼到了宋朝,皇帝突然都不穿龍紋了
    龍袍是皇帝的朝服,上面繡著龍形圖案。龍袍上的各種龍章圖案,歷代有所變化。根據史料記載,皇帝的龍袍上繡有九條金龍。胸前、背後各一,左右兩肩各一,前後膝蓋處各二,還有一條繡在衣襟裡面。然而隨著《清平樂》的熱播,很多人好奇宋仁宗無論生活還是上朝,都沒有龍袍加身,而是穿的類似於宋朝官員所穿的紅色官服,在看宋朝皇帝的朝服像,也都是紅色的官服,為什麼到了宋朝,皇帝突然都不穿龍紋了?首先,咱們看到歷代皇帝穿的龍袍,不是什麼時候都穿的。只有參加慶典的時候,皇帝才穿龍袍。
  • 龍袍是帝王的象徵,為何到了宋朝,皇帝們都不穿龍紋袍了?
    引言:在觀看古代電視劇時,古代帝王每每出現,身上都會穿著一件繡著飛龍的「龍袍」。然而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唯獨宋代皇帝的服飾極其樸素,幾乎都是一身素衣,沒有龍紋等象徵權力的圖案,這似乎不合古代皇家的規定。因此皇帝所穿著的服飾被稱為「龍袍」,以此來象徵至高無上的皇權。尤其胸前的龍紋威風凜凜,更加彰顯了帝王的威嚴。千百年來,老百姓也相信皇帝就是龍的化身。因此無論在網上搜索歷代帝王像,還是通過影視劇觀看帝王,他們大部分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身上都會穿著龍紋的服飾,大氣磅礴,非常符合帝王的身份。
  • 龍袍象徵絕對的統治,可為何到了宋朝,皇帝的龍袍上卻沒龍紋?
    宋朝官服在唐朝李世民的畫像中我們能看到非常明顯的龍紋,之前說過宋是承襲隋唐,那為什麼在宋朝皇帝身上的「龍紋」卻不見了呢?「冕服」一般是皇宮中舉行什麼大型活動時皇帝所穿的衣服,雖然看起來金光閃閃,非常有氣勢,但是它是肉眼可見的繁瑣,穿上之後非常不靈活,甚至還能導致行動不便,所以皇帝只有在參加什麼登基、祭祀等這種大型活動時才會穿。
  • 古代皇帝都穿龍袍,為何宋朝皇帝卻不穿龍袍了呢
    我們都知道龍袍幾乎成為了帝王的象徵,通過看電視劇的時候,也能發現幾乎每個古代帝王都會身著龍袍,而且龍袍只有皇帝才能穿,龍袍的顏色也是只有皇帝能使用的顏色,如果在民間發現有人使用了龍袍的顏色,都會被降罪。
  • 哪個皇帝穿黑色龍袍,歷史上各朝黃袍的顏色
    自秦始皇統一華夏,我國2000多年的封建史以來,各朝各代一國之君都稱作皇帝,貴為九五至尊,皇帝上朝都要穿正裝,皇帝的正裝叫龍袍,後來也叫黃袍。留意歷史的話,尤其從古裝影視劇中我們會發現個朝代的黃袍顏色其實並不都是黃色,不同朝代甚至有黑色紅色等顏色龍袍,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歷史上各朝代龍袍的顏色。看秦朝影視劇會發現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穿的龍袍顏色很特別是黑色,也是歷史上唯一用黑色做龍炮的皇帝。古代以為秦朝是水德,古言中水為坎,坎的主色為黑色,這就是秦始皇用黑色龍袍的原因。
  • 為什麼宋朝的皇帝不穿黃龍袍?
    後世人們留下的畫像中都是身著繡著九條龍,統治者通常會用「龍」的形象來彰顯帝王威儀。唐高祖還下令,除皇室王族外,不得僭越穿黃色的衣服,從此黃色的衣服才成為王室專屬,也有了對龍袍的沿襲。可也不是每個朝代皇帝都是「龍袍加身,黃龍在世」的著裝,其中宋朝皇帝就是個典型。
  • 古代帝王的龍袍為何是黃色的?有何說法與意義
    在反映明清宮廷生活的歷史劇中,皇帝的龍袍通常是黃色的,為何要用黃色?這是有來歷的。早在漢代之前,中國人並不崇尚黃色。如殷商人崇尚白色,周朝人崇尚紅色,秦朝人崇尚黑色,漢代人崇尚黃色。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與古人封建迷信思想有關。
  • 兩個宋朝的冷知識:龍袍為什麼是紅色,宋體字是宋朝的麼
    一、宋朝的龍袍為什麼主要是紅色的黃色的龍袍主要是明清兩代,明朝的龍袍是土黃色,清朝的龍袍是明黃色,取的主要是大地的顏色。但在之前龍袍可不一定是黃色的,比如秦朝是黑色。龍袍顏色的背後,有一個五德終始理論,由戰國學者鄒衍提出。鄒衍認為,五帝時代是土德,土對應的顏色是黃色。後來五帝被夏朝終結,木克土,所以夏朝是木德,木對應的顏色是青色,因此夏朝的君主的衣服以青色為主。
  • 古代穿衣規矩太多,很多人因此丟命,龍袍更是重中之重
    如今人們想怎麼穿就怎麼穿,穿衣打扮是個人的自由,但是在古代的時候,卻要遵守非常嚴格的規矩,不是你想穿什麼就可以穿什麼的。古代的等級制度是非常嚴苛的,普通百姓和王公大臣在衣食住行上都有著很大的差距,也有著嚴格的劃分,如果一旦僭越的話,那可就是犯了大罪。
  • 古代穿衣規矩太多,每年都有人因此喪命,龍袍更是重中之重
    但事實上,皇家的袍子從式樣到顏色到圖案設計,各朝代都是不一樣的。而黃色成為皇家的專用色,應是從唐高祖李淵開始的。不過,看宋朝和元朝,朝服的顏色並不是黃色。由於,清朝留下的資料相對較多,所以,世人對這個朝代皇帝的衣服,相對會有個比較清晰的了解。雖然,皇帝穿衣是相當講究的,但並不代表他們不穿便服,這不屬於龍袍。就清朝而言,龍袍是皇帝的吉服。
  • 古代皇帝的龍袍不能用水洗,那臭了又該怎麼處理?
    這些政策被其後的帝王不斷的沿用和創新,並在隋唐時期出現了皇帝專用的服飾---龍袍。古時候人們認為皇帝為真龍天子,因此皇帝的服裝上面都繡有龍紋圖案,故稱為龍袍。為了突顯皇帝是九五至尊的地位,在龍袍上都繡有九條五爪金龍。秦時,始皇認為秦滅周,為水德代替火德,水在五行中屬黑色,故其衣著多為黑色。
  • 皇帝的龍袍只有黃色的嗎?不同顏色的龍袍又有什麼不同的含義?
    龍袍作為皇帝高貴的象徵之一,上面繡著龍形圖案,因此又稱作龍冠。龍袍上的各種龍章圖案歷代有所變化。今天我們就走進龍袍的歷史,聊一聊龍袍的誕生記。根據史籍記載,皇帝的龍袍都繡有9條金龍,胸前後背各一左右,兩肩各一,前後膝蓋處各二,還有一條就在衣襟裡面,那麼為什麼龍袍要繡9條金龍呢?
  • 古代皇帝龍袍禁止用水洗,那臭了怎麼辦?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皇帝在「穿」這方面的講究。其實,在影視劇中我們也能夠了解到,龍袍就是天子的象徵,穿上這身衣服,整個人都熠熠生輝。皇帝每天更是要穿著龍袍上朝,龍袍就是皇帝專用的袍,是皇帝一人的專屬。但要是穿時間長了,臭了髒了又該如何是好呢?首先,可以確定的是龍袍是不可以用水洗的。下面給你們講講龍袍的製作過程,你大概就能明白龍袍為何禁止用水洗了。
  • 清朝皇帝的龍袍能不能用水洗,真正答案是:還沒穿髒就已經換掉了
    龍袍是皇帝的專屬衣物,作為一國之君,皇帝本人的龍袍也是自身地位的象徵。可是諸多讀者肯定會有一個疑問,就是皇帝每日所穿的龍袍,是否需要清洗?歷史學家們會對此給出怎樣的回答?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在我國古代封建王朝時期,皇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作為一國之君,帝王需要絕對的權力。在絕大多數人的印象中,皇帝們都要身穿龍袍,端坐於金鑾殿之上,接受百官的朝拜。自隋唐時起,明黃色開始成為皇室貴族的專屬顏色,尤其是皇帝的龍袍,更是以此顏色為主,其他人膽敢擅自使用,必然會性命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