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為什麼筋要抻,骨要拔?而抻筋拔骨又同時說?

2021-02-07 形意拳

傳統拳術講究內外兼修。諺云: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抻筋拔骨」就是修煉筋骨皮的方法。




  《拳經》云:「肌膚骨節,處處開張」。這是從拳術較技角度立論「抻筋拔骨」的效果。必能使自身筋骨處處開張,才是外形最大之動變「蓄勢」狀態。蓄勢充足,才能有發放之威力。


  《易筋經》云:「內清虛,外脫換」。其中,「外脫換」就是指「易筋、易骨」而說的。因為,普通人的筋骨,並不適合拳術攻防較技。只有用「易筋、易骨」的方法,才能使自身筋骨從根本上轉變,才能達到「脫胎換骨、脫殼換相」的不同功夫藝境。而能使自身筋骨能夠適用於攻防較技之用。而「抻筋拔骨」就是《拳經》中「補短截長」之說的「截長」。所謂「截長」就是「截」去筋骨的僵拙之力,而使筋骨通靈。這就是《越女論劍》中說的「開門閉戶,陰衰陽興」裡的「陰衰」。即「衰」其筋骨的僵拙,使筋骨通靈,才有攻防較技之用。


  傳統拳術攻防之道對人體「外形」最基本的要求是「柔弱無骨」。只有自身外形的「柔若無骨」才能適應拳術攻防較技時「隨其變化而用招法」的法則。柔者道之用,故傳統拳術攻防之道對於外形體的要求,必須達到「至柔」。老子曰:「骨弱筋柔則握固」,又因為「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剛」乃中華拳道的法則。只有自身形體達到「柔弱無骨」的至柔藝境,才能有「柔曲」的走化,才能達到攻擊時率直的內氣之至剛之用。才能有「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功夫之虛靈妙境。傳統拳術的精髓亦在此。唐順之說:「百折連腰竟無骨」。孫祿堂說:「形體應當似水流」。皆肯定了傳統拳術外形的「柔弱無骨」才是真功夫。

  為什麼筋要抻,骨要拔?而抻筋拔骨又同時說?


  前賢云:筋,人身之經絡也,骨節之外,肌肉之內,四肢百骸,無處非筋,無經非絡,聯絡周身,通行血脈,而為精神之外輔,與骨配合。如人肩之能負,手之能攝,足之能履,周身之活潑靈動者,皆筋之挺然者也。


  然而,人身之筋骨由胎稟而授之,有筋弛者,筋攣者,筋糜者,筋弱者,筋縮者,筋壯者,筋舒者,筋勁者,種種不一,悉由胎稟。而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豈可容其人之筋:「弛、攣、糜、弱、縮、壯、舒、勁」者存焉。必修拳道先於「易筋」以堅其體,壯內以助其外。故先聖以力挽回斡旋之法:俾筋攣者易之以舒,筋弱者易之以強,筋弛者易之以合,筋縮者易之以長,筋糜者易之以壯,即棉泥之身,可以立成鐵石,何莫易之功也。身之利也,聖之基也,此其一端,即形也。此所以有易筋之道理,有易筋之理,必然有伸筋之法。


  前賢云:自身其所以堅硬如石者,「骨」也,之所以變化通靈者,「骨節」也。骨節者,骨之空隙也,乃人體之壑谷,轉動之通靈敏捷,為神明所流注,「柔弱無骨」之藝境即指此而說。言「節節貫穿的柔行氣」的變化時;骨節處精神填實,則形如鋼鑄,如鐵如石,屈之不能伸,伸之不能屈,氣力方全;此即言「骨節要對,不對則無力」的「剛落點」的發勁之時。由此可知:骨質強度增大,骨堅如鐵石,此乃由「意斂內氣入骨」便可得之。而骨節的通靈變化,「肌膚骨節,處處開張」成最大的動變蓄勢,以使自身即時做到外形的「接骨鬥榫」,內勁的剛發之用,就需易骨功夫,包括各種「拔骨」功法之修煉才能得之。


  以上述之論知道筋骨修煉之目的,而外形的筋勁骨力的修煉是不能截然分開的。故前賢將「筋骨」的修煉常結合而說,故有「抻筋拔骨」的說法,早有「展筋拔骨」之說,又有「抻筋拔力」之說。總之,皆是一個意思。必須清楚的知道:傳統拳術攻防之道是「內氣、外形」合一而以「以柔用剛」為用。內外匹配的完美合理是有層次之分的。修煉的層次不同,功夫藝境就不同,修煉的方法也不盡相同。故「抻筋拔骨」也就適應各自內外匹配的層次,而是用不同的方法。而各種不同的「抻筋拔骨」的方法,現在又同時流傳在習拳者之中。因習拳者處在各個不同的層次,習拳者應根據自己的情況,適時採用相應的方法。

end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所發布文章、圖片除標明原創外,多數來自網絡,不代表本號觀點,僅供讀者朋友閱讀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原作者的辛勤與智慧。部分內容因推送時聯繫方式缺失,或未及時與原作者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處理。

形意拳交流學習QQ群:337207030

聯繫人 :先生

QQ :65400170   電話:15536338577

 


相關焦點

  • 傳統武術的基礎-抻筋拔骨,究竟講的是什麼
    提到傳統武術,特別是內家拳,我們都會想到一個詞,叫做抻筋拔骨,很多教拳師父把抻筋拔骨作為了練拳的第一階段,筋骨抻開的程度也成為了是否入門的標誌。抻筋拔骨究竟講的是什麼東西,它究竟又有多少神奇的效果?今天我們就來科學的解讀一下,被神化了的抻筋拔骨。
  • 傳統武術的「抻筋拔骨」練功方法可分為外練法和內練法,其中內練的抻筋拔骨為秘傳,這是很多習武人夢寐以求的上乘武功
    傳統武術的「抻筋拔骨」練功方法可分為外練法和內練法,其中內練的抻筋拔骨為秘傳,這是很多習武人夢寐以求的上乘武功,但又沒人能真正完全理解抻筋拔骨的內涵
  • 內家拳抻筋拔骨,內家拳如何練抻筋拔骨-典傳筋骨開發
    內家拳的抻筋拔骨,需要做到「松、活、彈、抖」。所謂「松」就是肌肉能夠松,「活」關節能夠活,「彈」就是大筋崩彈、運動,「抖」就是內家拳撐筋拔骨的訓練效果。內家拳抻筋拔骨-骨架和大筋我們在開始練拳的時候,就知道要通過撐筋拔骨來訓練骨架和大筋。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使整個身體變得慢慢的松活。同時能夠用大筋的崩彈來帶動整個身體骨架的運動,無論是速度還是勁力,都得到質的提升。
  • 抻筋拔骨,拳學的起點!
    柔韌度是最基礎的訓練起點,俗稱抻筋拔骨。先人把「踢腿、「活腰」、「抻筋」作為練武之人必備的三個要素。武術的訓練往往也離不開這三個方面。有人問,太極拳也需要這三方面嗎?回答是肯定的。太極拳的塌胯、松腰、沉肩、墜肘,在內在意念與外在形體上都有嚴格的要求,需要更鬆柔的韌性。俗語曰「筋長一寸,壽延十年」,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抻筋的重要性。
  • 形意功夫高境界必經之路-抻筋拔骨 脊柱2種不同練法
    練武人都知道脊柱對武術提高的重要性。但多少人知道其實脊柱有兩種完全不同的練法,練法不同,效果不同。一、形意功夫抻筋拔骨脊柱松活法—脊柱湧動 脊柱湧動是一種檢驗脊柱松活度的一種非常好的方法,這種方法,被國內外許多武術、搏擊愛好者喜歡。甚至連搏擊界鼎鼎有名的「嘴炮」康納都在練習。
  • 阿鄧老師---抻筋拔骨易筋經
    一九八七年夏天,我參加了常維禎老師在北京舉辦的一個易筋經培訓班,全日制的培訓,共十五天,有中西醫基礎知識課程,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學習常老師傳下來的二十八式易筋經.我付了八十元的學費,在當時這將近普通人一個月的工資.學員中多是有各種各樣疾病的人,有些人嫌貴,認為常老師太貪錢了.不過我覺得很值,因為在隨後的二十年裡,我每天都在練習這套二十八式易筋經.八十塊買的健康用品,用了二十多年,每天不足一分錢
  • 【健康故事】趙玉芳抻筋
    沒事兒,她不說【解說】咬牙忍著抻筋時的那種疼,趙玉芳還琢磨出能提高效率的方法——踩磚頭。【趙玉芳 八十三歲】蹬這磚呢,看我夠得著夠不著,慢慢又夠著地了,我再加一塊磚,我就這麼蹬的,這墊磚有什麼不一樣?為抻筋啊!你要夠著磚再往下走,就夠著地,這筋就出來了,胳膊筋也出來了,腰的筋也出來了。我墊過三塊磚。
  • 筋縮、筋結健康靠自己
    觸摸有筋結的部位,會感覺緊張、僵硬、痙攣、腫脹,會摸到增厚甚至「筋疙瘩」,壓痛明顯;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說「筋長一寸,延壽十年」的原因:筋脈不縮、少縮,血脈就通暢。中醫講的筋脈只是在體內,並不延及五臟,但為什麼說拉通筋脈,五臟就通暢了呢?這是因為五臟出了問題,首先在五官上會通過表現出來,所以五臟的功能也能通過五官來判斷,五臟的問題也能通過五官抻筋來緩解。各種中醫絕技都在這裡。十二經筋很多都經過了頭面,頭面也可以抻筋,從而緩解臟腑的疾病。
  • 武術腰腿基本功
    為什麼武術功夫特別強調伸筋拔骨?骨是人之架,筋是骨之束。筋縮而骨節粘,筋拔而骨節開。筋萎縮骨質松。筋又靠氣血營衛,靠神經調理,靠血液供養。支撐人體之骨架有七十二節。在七十二節中負荷最重的是膝關節,其次是踝關節,還有腕關節。當然,其它各關節並非不重要。所以,伸筋拔骨,拉長四肢,腰腿基本功是學武中重要的必修課程。通過抻筋功夫,把身體韌帯拉長,使筋有彈性,骨質強壯,肌肉有力。
  • 體內撐筋拔骨的修煉秘法
    找拳勁的不傳之秘是——體內撐筋拔骨。一、體內撐筋拔骨的內涵1、體內、體外撐筋拔骨的區別體內撐筋拔骨區別於壓腿、劈叉、下橋等通過肢體大幅度、快節奏、機械性彎曲變形的拔筋,它是在相對靜止(蠕動)的樁功狀態下,通過內視和假借,氣血鼓蕩,使筋膨脹骨撐起。
  • 打太極拳能抻到「七條筋」,說明身體都打開了
    讀書與視頻區別在於,讀書要動腦想,開發悟性。視頻,是直觀接受,易於模仿。拳練到一定程度,就是一兩句話的事。突然一個現象,刺激到了,突破了瓶頸,又上升一步。好比中醫和西醫,西醫對症下藥,中醫對人下藥。中醫是整體調理,激發潛能,協調陰陽,見效緩慢,但治本。武術,開發自身潛能,內功就是活藥,功夫就是動藥,自己治自己。打拳,首先練出好身體,換來健康。
  • 全身拉筋3D圖解,想拉哪條筋,6個動作給你分解
    趙玉芳一心想把病去掉,並認為抻筋有助於舒筋活血。於是她在二十多年來不間斷的抻筋中,自創了一套抻筋操。經過一番鍛鍊,年過八旬的趙奶奶已能練朝天蹬、一隻腳筆直搬過過頭頂、單腿支撐等很多年輕人很難做到的動作。記者詢問她得知,趙奶奶以前從沒練過抻筋,退休之前是一名清潔工。這些年她能有如此大的改善,都是通過自己鍛鍊得來的成果。
  • 易筋洗髓功拉筋六式、易筋洗髓功騙局
    同時,讓我們為了身體健康攜手同修煉、共傳承,為弘揚中國道家洗髓功傳統養生文化而努力!易筋洗髓功拉筋六式 修煉全套易筋洗髓功,首先得掌握易筋洗髓功拉筋六式動作要領,在易筋洗髓功教學中,易筋洗髓功拉筋六式簡稱「抻筋拔骨」,可見易筋洗髓功拉筋六式的重要性,這代表著學員能否入門進入更高層次的修煉的必過門檻。易筋洗髓功拉筋六式的功法特點之一是動作舒展,通過「拔骨」運動達到「抻筋」的目的。
  • 帶你深刻認識易筋洗髓功,核心五大核心步驟詳解!
    ,行氣,運氣,凝氣,聚氣,調氣,達到改善身體效果,功法主要分為五部份:1、秘法吐納:是得氣的最快的功法,鍛鍊的主要是心肺功法,1-3天就能快速度的精氣神不好,亞健康的手腳冰冷,失眠多夢,氣血不足.的情況2、抻筋拔骨:骨正筋柔氣血自流,筋長一寸壽延十年。
  • 骨正筋柔,氣血自流 | 伸筋拔骨的「心法」是什麼?
    《易筋經》中有關於筋與健康的論述:「筋弱則懈,筋壯則強,筋和則康。」不管是中國傳統的養生功法易筋經、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還是現代的體操、健身操、瑜伽,都非常重視拉筋健身。民間也有」筋長一寸,壽延十年」的說法。在日常生活中有「傷筋動骨、筋疲力盡、 青筋暴露"等耳熟能詳的成語。筋對身體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它和人的健康、壽命緊密相關。
  • 養生秘訣:抻拉五官養五臟
    俗話說,「筋長一寸,壽延十年」「老筋太短,壽命難長」,這些說明了抻一抻筋對健康的益處。中醫理論中,十二經筋皆起於四肢指爪之間,而後盛於輔骨,結於肘腕,繫於關節,連於肌肉,上於頸項,終於頭面。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針灸一科副主任劉勇表示,由於十二經筋皆走向頭面,故五官是五臟通往外界之窗口,五臟功能的好壞與五官關係密切。
  • 人體健康四要素—氣要充、脈要通、血要旺、骨要正
    人體健康四要素之四:骨要正——抻筋拔骨走步法看似簡單的抻筋拔骨走步法,卻有強腎壯骨、強筋健體的諸多不尋常效果。行走時以股骨頭帶動大腿向上提起,直到不能再抬高時落下,落下時,整個腳掌要同時接觸地面,起步抬腳時也要同時離開地面,也就是雙腳要平起平落,動作象個機器人。5、腳落地時不要有向前邁步的意識和動作,只是自然落地,腳跟大約落在前面那隻腳的中間位置。
  • 一個動作鍛鍊三:抻筋、正骨盆、調脊椎
    因此,只有筋、骨盆、脊椎三個一起鍛鍊才完善。下面這三個動作,就可以實現這個目的。只要所有這些亞健康狀態都可以通過運動的方法加以防治。這些動作雖然簡單,但一個動作鍛鍊三:抻懶筋,正骨盆,調脊椎,——三步連動把操做,就是居家生活閒暇時,辦公之餘,開展自體防治疾患的好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