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家拳的抻筋拔骨,需要做到「松、活、彈、抖」。所謂「松」就是肌肉能夠松,「活」關節能夠活,「彈」就是大筋崩彈、運動,「抖」就是內家拳撐筋拔骨的訓練效果。
內家拳抻筋拔骨-骨架和大筋
我們在開始練拳的時候,就知道要通過撐筋拔骨來訓練骨架和大筋。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使整個身體變得慢慢的松活。同時能夠用大筋的崩彈來帶動整個身體骨架的運動,無論是速度還是勁力,都得到質的提升。
筋骨訓練可以使人體的身體反應速度變快,因為長期的訓練使得身體筋骨敏感,有絲毫的風吹草動都能夠瞬間的發動迅雷不及掩耳。這對我們在實戰運用過程當中所需要的速度、反應呢,提出了一個非常好的方法。
練習的過程我們可以通過數量累積來達到筋骨松活彈抖的效果,在練習的過程當中能夠呈現出筋骨齊鳴的效果,再繼續訓練的話,慢慢的,我們會發現皮肉與骨架之間會產生分離度,也就是拳譜上所說的骨肉分離的狀態。
一旦達到這樣的效果,打擊的勁力以及穿透力都大大地增強,整個攻擊力會有質的提升。
通過撐筋拔骨的訓練以後,骨節撐拔開了,大筋也松活了,然後整個身體如柔軟無骨一般。可以能夠用骨架帶動身體快速的運動,非常的松活。
內家拳抻筋拔骨之勁力
我們知道貓的身體是非常柔軟的,把貓抱在手裡蜷成一坨。然後,我們用手去撫摸它的背部,會感受到它的皮肉與骨架之間是完全的分離開的。可以拉起很大的長度,這一切都說明了貓的身體開發程度是非常高的。
當我們撐筋拔骨時,通過梢節頂勁,使身體的骨節拔起,與大筋之間形成倍增的勁力,能夠達到身顫如簧的效果,把身體的勁力瞬間釋放出來,同時又打得非常的輕鬆。
將身體的筋骨開發出來,無論是橫向的勁力,還是縱向的勁力,都可以輕易的表達出來,只要我們做到撐拔大筋就能夠崩彈,而且整個動作就好像是自動化的。
內家拳之抻筋拔骨-身顫如簧
什麼叫身顫如簧?就是整個身體從上到下都能夠把骨節撐拔,使大筋拉起。一旦有一個點產生阻力,那麼整個身體就能夠瞬間的釋放勁力,如同一個彈簧被拍動以後產生的連續的動作。
所謂的教拳不教步,這個「步」並非單純的指腳步的移動,而是指「用身法帶動腿法,帶動步法的移動」的這樣一個方式,用這種方式進行移動,可以做到整體整身如球。
當我們與對方交手的一瞬間,如果能夠用身法帶動步法,整個身體整身闖勁,用身體的重量去撞擊對方,破壞對方的重心,同時施以攻擊,這樣的攻擊效率要高得多。
內家拳如何練抻筋拔骨-五弓合一
撐筋拔骨的練習要達到這樣的狀態並不容易,首先要具備五弓合一,同時要將內臟的勁力開發出來,說到內臟,大家比較好奇內臟怎麼會有勁力呢,就是人體內的有腔內筋膜,在膈膜的拉動下,內臟能夠上下的運動,甚至呈現出各種不同的運動狀態,可以以內驅外帶動整個身體運動。
內家拳法用這種方式出手、出腳不但變得快捷,而且能夠使整個身體的重量瞬間闖勁。具備了強大的衝擊力,同時又能夠快速的施以打擊。
要將身體的勁力傳遞到腿部,聽起來容易,但實際上並不簡單。需要將身弓與腿弓合二為一,形成一張大的弓進行崩彈、發射,而並非簡單的蹲伸。我們可以看一下上面的視頻。
當我們通過蓄勢使得脊柱節節撐拔,同時使腿部的大筋拉起。然後兩弓齊發,將勁力傳遞到腳跟。
其實通過背部的觀察,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脊柱的運動。在腿蹬伸蓄勢勁力一瞬間,那麼脊柱開始撐拔,肩壓住,使肩與胯之間形成一個對掙,那麼脊柱的弓就形成了。同時腳趾勾起,使胯與腳之間又形成一個勁力的銜接。那麼從肩到腳底,就形成了強而有力的發力狀態。
說到挑擔大家知道,擔子是壓在肩上的,需要依靠腿部的支撐,然後把擔子的支撐起來。但實際上在挑起擔子的過程當中,胯、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胯與脊柱形成了縱向勁力的支撐。
會挑擔的朋友往往不會通過膝蓋的蹬伸來將擔子挑起,或者是擔子過重以後,用膝蓋蹬伸的是起不來的。那麼此時呢,我們保持好膝蓋的固定,同時用胯翻,然後脊柱挑起,這樣的擔子才可以輕鬆的離開地面。
內家拳的抻筋拔骨功-按肩以練步
當我們能夠做到通過翻胯來帶動胯與腿之間的弓的勁力,以及胯與肩之間形成一個倍增。那麼兩把弓聚集到一起,勁力在肩與腳之間來回的運轉。那麼我們就做到了按肩以練步的狀態。
這使得我們在內家拳法練習當中,就能很好的感受到腳底到肩之間勁力的變化,在運用的過程當中就更加能夠如魚得水。
要說以上的彈簧勁力是怎麼形成的,四個字「撐筋拔骨」。在練拳的過程當中不斷的去撐拔骨節,拉起大筋,通過量的累積使大筋的拉伸、崩彈的勁力越來越強,配合骨架一起運動,逐漸的我們就能夠產生強而有力的整體筋骨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