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它在以前也是保家衛國,強身健體的一項技藝,就武術而言,開胯是內家拳入門非常重要的一項練習,只有胯部打開了,你練習拳法時才能感受到武術(內家拳)古書籍中所言的種種妙處。
武學中胯的地位不言而喻,它是位於腰部與腿部之間。胯謂腿之根,也是腿之門,是運用腰力直達於腿的主要機關。胯不開氣無法下至於足,故上承於腰,下達於腿,腰靈腿活全繫於此。「練拳先練胯,無胯一身空」,武術大多是觀察動物運動而引發的靈感,動物是四肢著地,以「胯脊」帶動身體運動,而我們人類是由雙足著地,用的是大腿走路,胯脊部很少能夠得到充足的鍛鍊,所以,有時我們會受到背部疼痛的困擾,動物卻沒有。其實練拳就是將自己返還「先天」 的一個過程。初生的嬰兒是最接近先天的狀態,受到後天的影響最小,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其後天的東西會越來越多,而武術其本質是將我們的身體返還於先天。
胯是人體一身的核心,它既可以橫向崩彈,又可以縱向翻轉,更可以坐胯發勁,同時胯部又與脊柱相連連接,貫穿於人的各種運動。「練拳先練胯,無胯一身空」,武術很多的招式都是觀察動物運動而來,心意拳就是最典型的一種。以「胯脊」帶動身體運動,將「胯勁」直接作用於打擊的梢支末節。打拳手腳要相隨。胯關節是調整腰動作的關鍵,因此要求圓襠以堅胯,空胯、松胯。如果胯松不開,腰腿也就很難做到相順相隨。同時胯與橫隔肌環向相抱,構成一個球體空間,使其中內臟上下提墜形成衝擊的勁力,直接作用於胯部,傳遞於肩部,使之整體如球體,混入一體。令筋骨勁力的極度擴大化,如同「皮筋」牽引「鐵球」般,既有崩彈之力,又有縱向滲透,使打擊效果劇增。盤拳練藝,貴在有胯,「腰馬合一」其實重心並不在於「腰」,而是在於「胯」,胯動而身至,借住地面「反彈」之功,瞬間發於丈外,卻無須腿蹬地之力,如「彈簧」崩彈,又如猛虎撲物,全在身形「縮漲」一瞬間,最關鍵的就是胯動。
開胯是武術入門最基礎的要求,而每個拳種都有自己的開胯技巧,如八卦掌中的走轉掌、心意拳中某些單把等等。習拳只有將胯部打開才能更進一步。只要腰胯徹底的鬆開,腰力自然而然的就出來了。最後,希望以上內容能夠使你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