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氏內家拳高手 廖白 先生語錄

2021-02-13 武術歸宗


1、讓你的對手成最脆弱狀態 防衛力不出中(如閉眼睡著)或子樓梯踏空失步 驚慌中,而您自己是拉好弓,備好箭中,掏出它的內臟到體外或神經叢。有此二條件,事半功倍。如您的工力又是整勁炸打,則如戳風中燈籠、如戲嬰。問:如何辦到?曰:內家沾粘控打。

2、準備好, 誰都能整。簡言之,那個拳王坐椅子上,閉眼。讓您在前面,左拳前伸,少近其頭面。瞬,拉回左拳,同時擺腰腿,以右勾拳,由身後大動作勾擊其臉。必是整勁,擊可將拳王擊昏或擊 殺無 疑。只是,如果它醒著,也會打您,您就無法準備好拉大弓,整勁結實打上。故整勁誰都有,只是相互擊打中您沒時間擺好最佳姿勢爾。故打人不難,是控人難。

3、孫氏內家三拳是輕靈不見形的打法。簡單先說孫門形意拳基礎拳法,縮提中輕靈打人,勁是暗勁,輕中帶縮意,中和中極力縮回兩胯兩肩(此極力一辭中無強為仍是三害莫犯九要要遵)。端在懷中打,要兜著勁打,以猴形為拳中主意。前人說:形意拳一出手,身上是活的,不可為強執六合而僵了身形。所以廖白常言:"如"。如即活意。整中有如,沉中有如,變中有如,韌中有如。根是活的,啥都活。故曰如。孫氏拳,沉 、整、 、韌、、軔、變、靈。都因有一個"如"字。此即孫氏拳心法中最重要的一個字。諸君觀孫先師身法,無一不圓,無一不如,無一絲殺氣外露,此為真道藝。舉手投足,無一不如。此如字,為內家三拳的最高境界。虛靈之極而藏萬有曰如(內勁極飽滿至圓融之境),即無可無不可。至於拳腳諸式,先賢為後人示意爾。不可執有,亦不可執無。拳,由形而得神氣,既修得神氣一如,則當再放下,回歸無法之法。孫先師當年常說"一"字。此"一"者,如也。先天後天合一之像,活活潑潑之太極也。故曰周身一太極,周身一丹田, 周身一如。孫門以此自然為道。平常武師,或求剛整或求柔緩,都不能解如之真義。故看著孫先生無煞殺意(無剛爆之炸意),無故意之柔相(像公園太極之故意的鬆柔反內無一物)。孫門自然,柔韌虛靈皆恰到好處,像無所能者。故曰"中和" ,"和順"。卻能成拳中至高之道。問如何得,諸君莫輕形意五拳,五拳中有至高之道理,一如中神氣活潑自然流行,無害身體,由此得法,再修孫門先天八卦,待九宮純全,飛走九宮,身形自然隨動卻無一不自然六合,此為至道。到此地步,舉手投足那兒不是太極至高境。此為孫氏太極創拳之精義,真太極,先後天合一之"如"。信入,行入,以一生玩味,"至高心法"一如。都在玩味中自然而出,孫門舍此無他,卻由此而成就孫祿堂先生之絕世之學,及孫存周之一代技擊大家。平常就是道,莫舍平常尋異道。

4、孫門武學,不在猛烈瞋恨,而在修為。修得自然之法,沾控得人,無論用太極 、形意、八卦,哪家手法都行,雖心所欲、無可無不可。故孫門無定形、不定勢、不定法,只在精神與元氣之飽滿。人稱孫門善技擊,為中華內外家武學總縮影。即,孫門有武學正觀,技擊正觀。不求一法,亦不舍一法。百家功法技擊,都我腳註爾。我者,渾元一太極之內勁也。周身一丹田,周身一太極(不舍太極)。周身一如,五行力全(不舍形意)。八卦九宮變化全(不舍八卦)。無可無不可(亦不舍百家)。簡言之,因敵變化,中有大悲心(慈字)。諸君,若問孫劍雲師、孫叔容師。廖白此言,張師傳下孫門武學正觀有違孫先生所傳真義否?孫先生五書,是孫先生武學中道觀之示意爾。是修學參考以之入門書,亦終身不離五書。

5、孫門不在練力大、 手硬,而在力之品質高。曰:內勁之靈。此即:一把靈勁沾粘顫,守洞即是定江山。靈勁者,周身一如。守洞者,以形意為基。由此出發,能八卦之變,能太極之空,來去八卦九宮,無處不如。此即孫門要旨。方向對,功夫即日日增上。方向錯,數十年枉費功夫遺嘆息。

6、實戰中,如何讓自身六合永不破勢,此即功夫之所在。如何變六合,此即龍鸞之大能。如何正六合,此即熊虎之威勢。不能正者,無力破敵,此須問虎。不能變者,打人不著,此可問龍。忽正忽奇,看正似奇,奇正莫測者,此須看官。故師曰:判是否內家高手,可以龍虎官三奇之能判之。能者得真,其它都餘續爾。虎威,形意之大能。龍變,八卦之奇技。正官者,參陰符經,太極之陰陽莫測。三奇純熟後,或可入內家拳學所謂神鬼莫測之能。說內家,吾師喜以抽像哲理簡之。其它用技,師曰:無可無不可。問:如何練到三奇。廖白建議,訪形意具虎像之高人,得解其義。再參,八卦實戰能龍變勝人之高人。再參,太極陰陽不測如陰符經所言,生殺難測之高手。如此,走過一圈,將三者之心法,盡得之心,而後證之於身。真正喜愛內家武學者,當有此行,然後一生不會悔,持續為之,實現繼絕學之夢想。此孫祿堂先生、孫存周先生之行與夢。故茍得孫先生晚年之真傳,三拳合一。稱:龍虎官神鬼、沾粘挨連隨。

7、推不動,即交著。至此,簡言之,韌之功相同。若重玩,少侯曰:只能用打來分勝敗。此則進入 縱、 韌、軔、靈四勁變化分勝敗。故勝敗之數,未玩,不能定言。簡言之,推手只能看到"韌"一字的功夫。散手能打,則更廣看四字綜合。故,王薌齋曾笑太極只得半,即 其縱之功勝於一般。故為驕。

8、莫以為當年推手不含打,當年楊家三帶之發,即發打。楊家三代之推手,含長短冷三勁互用。但韌之功夫相同時,即發打必亦不能出,故須回到散手見勝敗。即未觸即變,變即開打,瞬間開合,變化爆發。再補言,楊家三代傳下,遇大敵怎辦?曰:三大殺人絕技。一者,進步搬攔捶(如半步崩拳);二者,玉女川梭,同 炮拳;三者,起腳。故真遇大敵,不再是推手,是此三大殺人絕技之散打,期望陰陽靈變中見勝敗。

9、" 廖先生之單手平圓 講究「點前要緊,點後要松」之原則否(點,指推手之接觸點)?廖先生之粘勁,講「點粘,身松」否。點粘身松,則能有主動權。請廖先生指點"越輕越松越好,讓對手聽不到。做好,他以為空無欲行打,會遇到無形之牆, 突然阻前。它以為 您阻在前不得行,欲退轉而襲,卻突然被侵入而垮。故 曰輕靈, 神妙莫測,一動即敗之。簡言之,不讓其見也。如水能淹人,如火焰能隨風而吞噬人。故曰身形如水火,一沾即得, 輕到無, 重到意不能行, 忽有忽無, 如水火暇針。孫門之技,走輕走靈,若言實戰,取人摸中有內勁之搓顫一摸即摧,無須絲毫烈相。是故,廖捱每切搓較技,武友在不斷仰跌、翻跌中。廖白總告之,此為友善之較,若實戰,更快。您在空中,招廖白摸及。根本不須再換柔力浮汝根,再壓倒您。其實,廖白若不停勢換柔輕力,以勁直行一剎空中人腦可能已震昏, 或脊椎已斷招摧。此非嚇言。兩人相戰,能如流水流入連破汝二三關,以一摸倒人,一倒再倒,逃無可逃卻無傷。君竟不知此為內家終極高明之沾粘顫法,嘆也。

10、縱橫矯變 任我騰挪,此八卦之遊龍爾,非太極之靜守待人。故穿走八卦,飛走九宮,左管左,右管右之限制,八卦之神技高妙,超越太極。師言,形意善戰第一,太極善守第一,但若言實戰妙技,此二內家名拳,都只在幾卦內稱能,非八卦之全能爾。此言勿諍,只是吾師傳下個人之私言,參之可,不信一笑忘卻,莫諍。

11、以前談過勁與力 ,簡言之 ,中華內家高手 體重輕 ,何以能爆發出一千磅勁道 ?因加速度快也 。即所謂寸勁 炸力 。F=ma,內家之 a 勝甚大,內家高手 隨時都能用上自身體重 ,此即 m 大 ,故曰整勁 。辦不到,即非真內家高手。所以長勁推人 威力不大,或讓人推不動,都尚未證明自己是否具足陳慶州以上之內家功力 ,a 小則無威力故。有人很穩、 很重、 很壯 ,只要他不能 以手或身 隨時炸出 整勁之寸勁 (不能伸手者 是體重力 無用), 無論他稱自己是多大的宗師 ,只能說 內家功夫作得還不夠 。廖白一看 ,即知好打。真打, 煞那即可摧毀之。廖白勁可像陳慶州一樣快速 隨時整勁炸出 ,不須任何準備動作,加以身法自然 (自然步 隨意走動中 都可為),故不用測也知 極大 (故拍人能飛跌) 。

12、廖白之韌中剛 軔中剛 太極拳的特點是以柔化為主(專氣至柔) ,能做到因勢利導 (主動被動法)、以柔克剛(雖巨力無所施其勇) 、以靜制動(能先沾之 聽之) 、以逸待勞(守於環內 故逸) 、極柔軟而後極堅剛(久練 守則柔中韌用則柔中軔)、 所謂極柔軟者,是高度的不丟不頂 如影隨形(沾粘如捆仙繩) ,觸之若有攻之成空(此為以餌誘敵) ,空虛無物讓對手摸不到你的中心 ,進則落空退即失勢(只是扶著對手而已) ,對手即感到處處不自在,站立難安,故柔軟不是柔弱無力(內有身朋靈用之大能), 所謂極輕靈,是能者自己用輕 ,卻非受者感受一定輕 。所謂極堅剛,卻是受者的感受,感覺對方力大 ,自己處處不能得機得勢(太極之大能 對待中 並不用力受者卻如扛大山 處處碰壁 動彈不得 太極之大能即 極韌與軔卻又虛靈互用) 。廖白與武友玩手 ,旁觀者 只看到廖白只輕輕摸住對手,扶住對手, 隨對方攻擊 都只輕輕對待,彷佛不曾用力,若對手亦意以輕對 ,則與廖白接觸時 只站立難安 ,即不舒服彷佛肩筋肘筋將會拐傷一般 ,須馬上換勢換手 ,或腳細下無根彷佛欲跌,偏他無論如何還換手 ,還是移步換位 ,只還是我順他背(還是不舒服拐筋斷意 斷氣的感覺) ,才一會兒,就兩手極酸極疲。若他欲拼命變化猛攻 ,廖白還是隨他變化 輕輕摸住、 扶住,只他如被大山擋著 韌繩捆著 ,他越快 越感到廖白之韌中剛軔中剛,他越慢 就感到 廖白之柔中韌 柔中靈 柔中虛,其實是他自己濁力捆住自己 ,廖白並不曾一絲格外用力 。旁觀者看不懂,他為何沒摸幾下就累了 (若實戰 每一霎那 都可被廖白摧毀之)。此即是太極拳久習之後身上會生一種鼓蕩之勁,楊太班侯陳太發科即謂之周身朋勁 (如皮球 如水浪 一種極富彈力的整體勁意能浮巨力 )。周身朋勁如巨 ,卻輕靈使用 ,此即內家太極之大能,輕靈與堅剛之真義 。捆仙繩是太極推手真義 ,推手是師門內 或師友間之練習 享受法 。真實戰動手,只沾捆(拿控)(管住)0.1秒(比喻) ,即須破門敗跌之或摧毀之 (無此觀念者 太極未得正法)。

13、吾師張其至 ,得師祖孫祿堂氏晚年真傳,雖以時代窘迫及個人環境故 ,未能以拳術名顯 ,只隱於世。同時間復得八卦宮保田氏嫡系王明渠師於高雄壽山傳法 ,經數載 依師傳修行,傳內孫氏家拳技於廖白 ,廖白時年二五,前後期間得遇各方前輩高人指點 ,如 家兄自小授以 王劍峰 系螳螂拳基礎,何朝儀師 授以柔道 ,印度尼西亞陳老於臺北新公園示以縱鶴精義,形意八卦前輩張佔魁嫡系 王樹金先生於臺中公園 示以 張系形意八卦精義( 後武友九宮拳 談青雲拜入王氏門下為關門弟子),及王薌齋氏 意拳樁功 ,馬國 陳兄 示以查拳高手張英健 查拳精義,鞠鴻濱師及黃性賢師 示以鄭子太極精義 ,全真教 李老道示以全真功法,施師兄 示以 秘門螳螂拳精義 ,北簡兄 示以尚雲祥氏形意拳技 ,潘嶽兄示以 程派高氏八卦拳技 ,郭師示以王樹金氏五拳心得 廖白報以孫氏宮保氏精義 ,紀保重兄 亦以童金龍氏柔拳精義 ,坐有琴書齋陳兄示以二高縱鶴林國仲技法(二高親傳弟子),另 二十多年來諸多師友互參 不及舉名 。廖白以孫祿堂氏內家三拳為本 ,孫氏技擊為用。由此更融合參證百家 終得內家技擊最上乘真義 。二三十載 ,由形擊之能,上晉 氣打之能 ,終於氣打之能 已近功畢 ,現試修第三層 神擊之能。若有所得 ,定請諸武友代為印證 ,廖白所學,主體為孫祿堂師祖功法技擊 ,故本師祖三拳本一之訓示。師傳訣: 形意加八卦神仙一把抓 龍虎官神鬼 虛靈化太極

14、 內家精義自古即有,西周玉盤銘已見其跡。戰國 老子五千言,莊子天子劍 即是一劍,後成內家一槍。一劍一槍者,周身一如也。劍即槍槍即劍,劍經即槍經,法在神意氣。內家渾涵之手,即是槍劍。孫氏內家三拳,八卦、形意、 太極,即是內家一槍(劍)。以龍虎官一如三變 :八卦變龍捕人槍(變中),形意落地曲直槍(實中),太極沾粘陰符槍(空中)。孫祿堂先師以"妙法"(虛靈)融攝之,以此創孫氏太極,三槍即是一槍。此為孫先生傳下真訣,字字有真義,得此無法之(妙)法,統攝孫氏技擊:敷串摧截捕閃順化抖震沾粘吸阻顫,三拳五法十五字訣。千變萬化只是身心一如,無可無不可。誰說孫門絕藝已失傳,孫門弟子只問孫氏太極創拳奧義得傳否(一橫二豎三環四鵬五虎六龍七官八妙汝得傳否),得此八妙精義即得一如 ,即得三拳化一,萬法歸一之奧義(此奧不失孫門絕藝即可不失)。內家境深,可供任何武術高手,再深學以求超越自身。心意本無手,無手稱神妙,元神守洞門,道門稱塵技。一把靈勁沾粘顫,守洞即是定江山。

15、*半個崩拳打遍天下。郭雲深言:有形有意都是假 ,技到無心始見奇 *三拳者, 龍虎官一如三變。初, 打人如拔草。中,沾之即得,應手即僕。內家跤、 沾衣跌、 退如風吹鵝毛, 進如水入窪洞。上,身形莫測, 迎風抱嬰, 形意加八卦, 神仙一把抓,龍虎官神鬼,沾粘挨連隨 ,內訣:妙法合一如, 無可無不可。此只是摘要語。神韻功力究竟, 還如不肖生說的,渾涵之手變化之祖。非其人演而拆之, 不可定言也 , 亦難言也。

16、潘越, 57歲。程派八卦 李存義派形意 郝派太極名手,居臺灣臺北,有著作, 自創先天開元功法。aa3廖白,52歲,居太灣高雄,孫氏太極門人。兩人功勁境界都相當,多年好師友:上周赴臺北順訪易宗潘嶽老師,多年不見暢談甚歡,當年初見時,潘老師功力偏剛,發勁猛烈抖震毛髮皆豎立如戰戟,也稱遇敵須如猛獸之威,打人如飛鶩。近日再見潘老師功力已越來越柔,也越來越無形,打人不再求往上打高,只微顫對手已滾跌如飛。潘老師言功力先剛後柔,為內家成長正常過程。廖白稱如是言。好功夫本是猛烈與柔和兼具,且其猛烈越來越無形故名暗勁,其柔和越來越無形彷佛沒練功夫者,此名自然。廖白與潘越師走的即是此種功夫,輕靈不見形中暗藏極猛烈之炸勁透勁。真可謂一沾即得,此非運動型鬥牛型武者所能懂,故稱知音少。故遇著真懂內家武學真諦之好手高手,皆視為同門般親切。孫祿堂先師亦曾說,真傳內家高境可分三乘三階,勁由剛整,而後暗柔,而後空靈。為內勁三乘正是此意。廖白與潘越師正是成熟之暗柔境,努力修持向上中。潘老師其功勁暗柔而美,手法精奇,廖白五年來,有幸六度與潘老師玩手摸勁,由其初乘剛整而見其漸入二乘暗柔,為其日益精進而歡喜。多次切磋,蒙潘老師指點受益良多,廖白半生所見,真懂內家武學之少數高人高手幾人,今多已仙逝。現存者,在廖白心目中。可當"真懂內家武學"之少數高人之稱者僅剩二三位,潘老師是其中之一。假以時日,若能持續上修,終有進入三乘空靈之日。屆時,方可稱現今罕見內家高手而不愧。潘老師其才學年紀都在廖白之上,人品性情亦高美,仁與勇兼具,廖白真心為之讚嘆,尊之為為師 為兄為友,有此前輩師友攜手同行,武學一途頗不寂寞。潘師與廖白所學大同,亦是形意為基,八卦為變,太極為境。融攝多家真藝,其心得自成一家,以科學力學詮釋,功法法名先天開元勁。廖白主修孫祿堂氏內家三拳,與宮保田氏內門八卦,雖與潘老師師傳略有不同,究其源,無非淵遠流長之中華醫道文化,內家三拳皆是同源同祖。潘師苦心鑽研,上天入地參訪搜古,其才敏悟性高,苦心有成,廖白一向拜服。往昔,曾有觀念不同學術之諍,此番再相見(一別三年),也與潘師暢談後,發現異中存同。潘師以前稱"武學革命"者,非指古賢無有,而是指其科學力學結構觀念,確為其所身證,且於文章中發表提出,故其弟子為其功贊而作此言,今也藉此澄清。至於丹田一辭,若以廖白孫門師傳所言,內家高境,周身一如,周身一丹田,周身一太極,則與潘師所期之先天結構高境異名同義。探討至此,廖白與潘師觀念取得一致,互相肯定與讚嘆。潘師言:你在南部應該正式開門收徒,慎選善良年青學者,由基礎培育起幾個能終生信仰,發揚師門的好徒兒,讓薪火相傳後繼有人,莫讓內家真門真藝埋沒了(潘師也嘆此世間知音少,道門真藝世俗所難懂難知,雖作廣長舌亦是枉然)。廖白點頭謹記潘師真情語,願與潘師道上共勉。

17、孫祿堂先師的功夫結論即是:內家功夫本一,不只三拳,而是任何門派真傳功夫,都是一氣所成,內勁所成,此為本。至於應用手法,有了完整圓融之內勁,簡單手法即可成極高妙之手法。故學孫氏內家功夫,其要即在如何使自己周身一丹田,周身一太極,而且也不在有拳種拳派之分別心。敝人意思是說,學孫門功夫,初學有軌有跡,懂勁後,則無跡無象,舉手投足無一不是孫氏太極。非此,不足稱,懂孫祿堂先生、孫存周先生。故言中則自立於不敗之地,偏者遇之靡不挫矣。廖白已懂孫師祖之胸懷,故能輕鬆敗敵,微動跌敵,只因內勁自然也。

18、當時,華視中視二國家電視臺記者莫名其妙來訪,臨時在高市警察局辦公室,要求廖白與黑姬實戰實作。事出突然,當場,黑姬出手以虎抱頭迎上,廖白因敵變化以八卦捧掌沾之,微領,即身手半步飛近,以五龍盤玉柱手法將黑姬總教官擒控,其人仰跌於廖白懷中。此招若以實戰,黑姬頸椎將被廖白一順拔斷。其次,黑姬仰於廖白懷中時,廖白腿一抬,即可打斷黑姬腰椎脊骨。其此,黑姬仰於廖白懷中,胸腹洞開,廖白落肘,即可打破其心窩。此即當年董公捕人絕技,人稱董公海川有神力者即此爾。再放跌黑姬於地,廖白可抬腿將之夾踏於地,此為完整八卦用技示範。分段解說,則如孩童遊戲沒啥精採。若實作,也只能做一半,真把內勁落實,分寸都可置人與傷亡死地。半做,外行人以為還不如柔道精採。分解做,則當事者痛苦難當(黑姬被廖白抓一半頸項大筋找老師傅醫了四個月)。華視體育記者看了要要欲試,自稱自小學過國術,想親身體驗真功夫。廖白看場地不對(辦公室),故叫一警局組長,在記者後頭兩三公尺處接好他,以免跌傷。該記者人高馬大,張手前迎說:來來。廖白上半步切入一按,記者如鶴雙腳同時離地飛出,仰跌撞於組長邊沙發上。沾手跌人有多法,若不傷人,則發人在機勢之控。此非套招,又須顧其安全,廖白不敢以抖震顫施之(其勁過烈挨者滾跌飛出危險至極),廖白施以半長勁爾。後該記者稱嚇破膽,廖白與黑姬隔兩日買禮物上醫院探視,人已返電視臺工作。歡喜說:不見怪,真佩服。此是偶然小事,因緣際會,被國家電視臺錄上。於八點電視新聞及晚間新聞播出,稱臥龍藏虎。

19、廖白最擅長之技,其實是形意,落第曲直槍。取人在一沾之間,只形意是殺人技,不能玩。故廖白玩手都用,八卦捕人槍,跌控人易也。或太極沾粘槍,捆仙繩拿發跌人 。

20、 起手鷹捉是技法攻中藏守之妙技形意拳,古言起手鷹捉是真傳。又言:起手橫拳勢難招。初學者傻眼,哪句對。廖白解:起手鷹捉是技法攻中藏守之妙技,起手虎撲是技法守中藏攻之妙技。上乘,起不起,何用再起,一寸即是。起手橫拳勢難招,是內勁渾涵之妙。鷹捉、虎抱頭內都該藏有起手橫拳之勢。或可,起手虎託是妙法(虎託真味即八卦先天麒麟掌後天捧掌),以上三句。鷹捉、虎抱頭、虎託,外形有陰陽之變,內意卻同是起手橫拳。也一定要確實把握,起手橫拳不見橫之要領。起橫不見橫,是內家正法。去到哪家名拳都是正理,此非東西洋可明,唯入了內家真傳門內者能解語。更上者,起手不見手,橫豎都不見,若見形影不為能。武友與廖白玩手,常有不知如何敗的,不知廖白會如何出手之感,稍一接近,人已跌粘於牆上。若地上安全,則已仰跌於地(輕跌之稍重即可能昏厥)。(說粘者以輕送之,其身撞牆速極快。有多位武友事後言,真的是人被粘於牆的感覺,其感覺極強烈,若廖白全力一送,人昏厥也可能。)或已被控失勢人遭卷控於空中如包粽,或已仰跌於褟褟米上,如何敗,不知也。旁觀者,若非已入內家真高手,都可能還看不懂,卻可能代其抗議,廖白欺負人。人家客氣不曾抵抗,廖白卻越摔越控越過癮。若對手不喊止止,廖白是,再來再來,兩小時切搓,跌到足時而止,此亦是冤枉。對手欲抗無從抗起,彷佛極聽廖白話,如草人,任廖白牽扯卷裹丟摔。簡言之,廖白善破門戶,善聽人勁,已不用力,一沾一抹即身法欺入。故尋常武家對手,逃無可逃抗無可抗,抗力未出打力未出 未抗即已敗跌已。一而再再而三,試到對手叫停。鬥牛式推手,廖白無體力陪其玩也,沾抹其頭項,曰抹眉、 曰探掌、曰鐵掃帚、即全國推手冠軍或柔道高段選手皆一抹即跌。實戰 渾涵之手變化之祖,沾粘控人跌人發人打人,卻是敝人專長,彷佛欺敵如戲嬰也。

21、吾師喜言:學好形意不怕打,何以故,形意是中平槍,槍中王,持槍焉怕人扑打。又言:學會八卦不怕摔,何以故,八卦本是沾衣跌,摔人補人最拿手。又言:學會太極不怕人推撞,何以故,有身中正腰腿善化故。此是粗淺簡言,若深入,則曰實中、變中、空中故,守中用中也。又言:學得內家真傳法,得一即得三,何以故,繼承孫祿堂祖師法乳故。此中有真言,故孫氏技擊三拳五法十五字可參。

22、借勁為太極拳中奧妙而上乘之發勁,非藝高者不能用。因借勁發人,無引無拿,僅含有少許化勁,隨到隨發,不加思慮,其速如電,乘人之勢,借人之力,其焦點背勢,能使敵不知不覺而出。其尤奇者,敵來亦去敵不來亦往,來勢愈大,則被擊之勁愈猛。最佳機勢,為敵勁將出位出之間,或將到未到之時,抓此一剎,此勁倘能應用自如,是謂太極拳中之上乘者。楊家太極三代所法之勁即此勁。華視體育新聞記者,臨時要求親身體驗廖白功夫,起手曰來來向廖白迎來,剎那雙腳即騰空跌出二三公尺背撞於木倚被者,即此勁之用。

23、一般高手喜言寸勁,能寸已代表功夫到一較高的境界,此寸不只是外家以掌根沉按人傷人,而是以柔掌發人,已周身整勁且神氣純,故能震身猛抖而發跌人。更上即為分勁,功夫火侯更純故,微顫不見猛烈之形,跌人更妙,故曰沾粘顫。此勁打的是陰陽返復勁,其發人能讓人雙足同時離地,以一次騰出為佳,如人不能雙足同時離地,以人身自然防衛故,必然會連續以一腳踩地顛崩而連跳帶退,不及力時,則成滾跌。此緣氣勁不足而不能摧敵根拔起也。故昔時,班侯喜以猛烈炸勁發打人,人謂可連跳兼滾帶跌跌出三丈六尺遠,視者無不膽顫心寒班侯以此得享威名。班侯也甚自得,露禪卻不以為然,視此為真高者不為。何意故,以此勁含有斷冷性,易重傷人跌傷人,非光明磊落者,以道藝高用心意巧發也。王薌齋發勁個性,實與班侯同,只觀其武史,功夫猶在班侯之上。露禪觀念則與董海川、孫祿堂等同,已入道藝,勝人多矣,發勁取人重再自然之藝,已不再以能猛烈跌人為能事。班侯五十餘已早亡,若能像祿禪健侯壽到其十餘,必也能以功純後道心漸長終與其父弟同入仁道,王薌齋晚年走向控人,也自言發人比打人更高,而控人比發人更高也,此亦神氣純厚以後道心之長也。故晚年自號矛盾老人,其心知道而悔也。廖白亦能發炸勁烈勁,茍不顧對手死活,猛烈一炸讓人跌出兩三丈,亦非難事。只上傷人必重也安全難料也,故廖白也只敢軟掌發人,讓人瞬間雙腳騰空而仰跌卻無傷痛,此亦孫門教人之慈也。古曰出手見紅,意為出手即讓人跌。此易也,依健侯傳下觀念,讓人連跳兼滾帶跌二三丈遠之猛烈功夫(帶傷),猶不如讓人兩腳同時騰空仰跌尋丈者也(無傷踩地反應不及)。何以故,前者殘忍爆發,後者仁厚能控 。故武人皆怕班侯王薌齋,較不怕 楊祿禪楊健侯孫祿堂。而廖白卻了解同意健侯之見識,以後者功夫更純更高。何以故,前者廖白已能行之多年,後者之功夫,廖白猶再努力修持望塵莫及故也。內家太極稱道藝,故人曰:健侯房中有太極道藝階段圖,分太極十三境。祿禪終其一生入第八境,健侯終其一生稱入第六境,班侯早亡雖威烈只入第五境,少侯只入第四境。健候掛於房中,其家三代努力研習不息,此為內心之參。故其言可信,只其三代所遇高人必多,故高於祿禪者 910 11 12 13諸境,當代當有武林其人為其所見。

24、廖白隨張其至師,得孫氏內家三拳真義。現提供供孫氏拳同門參悟:太極形意八卦,孫氏功夫與其它同源異支者稍有不同,功夫幾乎都從暗勁起練,即形意亦如此。孫氏拳,簡言之,以養氣(柔)練氣(剛) 養神(靈)三部分而言,比例上,孫氏 形意虎最善養氣(不能理解者 未悟孫氏奧密),孫氏 八卦龍 最善 練氣,孫氏太級官最善養神。此即孫先師傳下口傳心授秘,得者能逐級而上。此有言語難及之處,學者請多參研孫先生補五部著作其動作照片之神韻,能悟即得。若以健身,則直入孫氏太極即可,君觀劍雲師,八十八歲女子。身輕如貓發密如茂此神足之像也。用之劍法,用神才是上品。故人稱孫先師之技,存周得其髓, 劍雲得其神。常人不能懂,以為劍雲女子也 不喜實戰故偏於太極拳八卦劍,不知得神者即此也。現世無用中國劍之機會,否則諸君當可見到劍雲師實戰功夫在」神」在劍也。若以現代學實戰功夫為目地,因不能只以輕靈神意劍法稱雄,故則宜由形意實中起練,較易悟入。此是孫先師本身親證之程序。孫門形意亦主暗勁慢練,慢練之目地,在於善養氣練氣。君參孫祿堂先師拳照,周身豈有一絲一毫剛氣,只有韌與輕靈。不是故意多加孫氏以分家,只孫氏拳,即形意都是重養氣於內,已無剛爆之氣故已別於其它系之心得。簡言之,孫氏拳,茍得真傳且能體悟,則學形意八卦太極都同一味也,也同一果。真傳者,得一即得三,用只口傳心授之訣爾。三拳養足中和神氣,則內部即有」韌」與「軔」。韌者周身橫勁之意。此橫為先天之橫,太極稱之為周身朋勁,由練形意八卦太極任一拳即可得足周身一丹田,即周身一太極。此太極一氣可護體,兼以虛實虛靈之用,即變成極善沾粘。吞吐以胸腰,進退以步,此即善化善護之功。故即由形意或八卦練入得周身一如者,只須知太極拳喜陰陽真義(沾粘陰符槍)當下等同太極。同理,由孫氏太極得入者,修得周身一如時,茍知形意喜用落地曲直槍鷹熊真義,即等同形意修者。另八卦喜用變龍捕人槍抽身換影真義爾。軔者,氣動即軔。此動指相互間之運動,即使您不動,敵人快速打來,碰著您身間架骨稜,亦如中鐵骨鐵壁。故古曰骨生稜即此意。周身亦如皮革(高者)。以此軔,若以拳掌臂足,揮向刺向敵手,稍近即可傷之。當年孫先師五十前時代社會保守,也無太極拳著作,太極之神妙只口頭傳說,也無人公開其善化善發人應用之密,故孫先生須拜郝為貞為師始能知太極用秘。只當下一說一摸,孫先生頓悟我身形意八卦本已有之,內者一如者同也,只運用之奧有別。而今各家理論都公開了,孫先師是著作公開風氣開創先驅。以其實戰大名,千辛萬苦才得知三家之密技,卻能有此深心,我輩後學武人,心存良善者,豈能對孫先師,能再有一絲一毫不敬其人不感其心之舉。先天一橫中,自有龍虎官之象,可得韌與軔(其中有神可輕靈神妙)。其環可護,其直可崩, 其豎可顫,其靈可妙。萬法皆藏於八妙一如中。故孫先師以八妙傳其神韻,得此八妙即得孫氏`真傳。得此,一切足矣。此即孫先生之學,得一外事畢,應用只本性天真自然之能爾。

25、 諸位先生所說也是有理,不過暗勁一辭,也可有二義, 一從 」練」 上講, 一從 「用 「上來講。氣少力多,即是明勁。氣多力少,即是暗勁。若說練拳,有人言,形意從明勁起練即是小學功夫起練,八卦從暗勁起練即是中學功夫,太極從化勁起練即是大學功夫。此段話,指形意有三階 ,階階分明 ,三階者,亦入太極化勁高境,八卦有兩階,太極只一階,卻數十年不明白者多。故若以練功夫言 ,形意段落分明,最易墊根基。若以養身言,太極最佳。以上只是普通一般的見解,慧根深者,不作此解。若說用時,太極稱直皆由化勁練入,用時卻多半無法稱心如意,此即練法用化勁練,只境界不到亦是空言。孫先生宿慧高,練形意即直皆以氣多力少之法入修,故二十餘歲功夫已稱高,以其瘦小斯文,若無內勁神氣之功,其力有幾兩。孫先師參學內家三拳,融而匯之,改為,形意八卦皆由暗勁始練。君多參看孫先生五書用辭神韻可明,此適合悟性高用心深者練。若得明師在旁餵勁,學其師神韻,亦較易豁然而開。一旦開悟,此後進境可逐日加深,真正體會內家妙用。至此,觀孫先生書如說己身事,觀童先生故事亦深心體會而不疑。所謂明 暗化亦是以辭暫解爾,豈有段落分明。不過是後天力漸化,先天勁漸長。先後天合一,初則全身打成一塊,既則剛柔混成剛柔悉化全身一如爾。孫先生用語都極恰當,功夫作到,就深深感受,其言再恰當不過了無一空言巧飾,言簡意深,不可以凡解當以修者身證解,供參爾。

26、孫先生作品都是五十歲左右所成,其功勁已入化境久久。廖白極喜觀孫先生圖像,其人無論形意八卦太極,無式不」如」。其形如直似曲如曲似直,渾身彷佛無骨似水,天然渾成,無一絲強勁在內,故曰如。六合者,一氣通暢 六合自成。無論形意八卦太極諸式都須守六合,此言一出,有人不解。形意打法實中對中,以虎抱頭熊膀易達六合,故稱六合拳。八卦變中變,如何成六合?八卦稱九宮,有此戊土中正一宮永不可失,故虎氣龍變。六合依然不可失,貼敵走化不離半步,此正奇也。以此稱移形換位抽身換影,接上敵勁之瞬,依舊是立掌如艮,二姐出門推山入海。故古賢曰,形意八卦同也,此形意是虎中龍,八卦是龍中虎,不明此,焉知八卦如何實戰。再言太極,太極如是,無六合周身能朋之勁由合來。真六合,即三環套月,三環即一環即千百環,此環由中和元氣自然所成,非外形肩骨落侉筋架之安位也(此是外家六合)。身練如合得天然六合,此正是各家各師之道行也。孫先生理都說了,相片神韻也都極力傳神,只猶有一事開不得口,即口傳心授及學子深心也,願與諸君共勉。

27、形意有三境,硬打硬進無遮攔是第一境,鷹捉擗拳是一式,半步崩是一式,餘隨機應變爾。形意不能玩,若無八卦之調濟,形意即是殺人技,一動即摧毀人。學了八卦,就懂緩控,可將勁道卸去改成柔力。您所見的即是此種柔力,非原形之形意勁意。原形之形意極烈,微顫人摧滾跌之速甚劇,人身命難承受。八卦善變變中變,故稱閃電手,真用,挨者無法知如何敗的,出手令人無法捉摸。中華真傳古戰技,實戰無法模擬,一沾觸敗者即如"碗破"(一摸顫人即打壞了無法修補。此是真實語,非體能肌力運動員所能了解)。玩手,只能看到內家跤沾衣跌,只能看到柔韌輕靈控人跌人,看得到沾粘破門戶以柔勁跌人,看不到內家沾身後之殺技"沾粘顫"。仍非真味,真味之威,出手如電應手即僕,絕非虛語。您說的"走輕"是對的,內是施者功純自信知輕靈,而不妄用濁力。只受者,感受不一定輕,有時重如山撞之如鐵壁,有時如鬼魅微力不受。

28、渾涵之手。簡言之,內勁飽滿圓融,故出手變化莫測。來君是少林高手兼善擒拿,兩人友善切搓,以地點安全,高市警察局技擊館,故廖白以內家嬌沾衣跌對付之。兩人互相接進,伸手試沾,剎那,來君已倒於廖白懷中。其頸項招廖白從其後腦鞚拿,此時,來君之頸項脊椎胸腹頭臉,計四點招廖白控死。若是實戰,頸椎已招指力擒斷,或脊椎已招廖白抬起之膝點斷,或胸腹頭臉,招廖白落肘陲點而傷,或腳面招廖白踩下而殘。放開來君扶起而立,驚言,太快了,他無法知到如合敗的。至此,來君已知實力果真懸殊,而後二十餘次,不斷開合攻防,有時讓他拳出再控,有時他遠距才起手,廖白已猴形縱入,將其控跌,廖白以形意八卦太極手法,應其變化而控跌之,一一為其解說。來君言,不見廖白使力,卻無不一一落入廖白袋中而仰跌翻跌。只來君嘆曰,幸好他也學過摔跤,否則跌都嚇死了。只能說,無論他如何攻防,廖白動作永遠比他快。旁觀武友某言,說,拳經言,應敵如戲嬰其言不假。廖白告之,以彼此都善意,雖認真切搓,總帶有幾分留情。果真實戰,功夫較差者,如手中拿有原子筆,功夫高者,如手中有刀刃。彼此若有殺意,相互間都有危險性,故若生死實戰,他來勢越快越猛,廖白自然反應越快。瞬間軟掌成鐵掌(內氣之功),其勝敗更加明顯。形意一動即如虎撲羊,Discovery曾演過,一雄獅瞬間撲向世仇靠界示威之新任鬣狗王,一撲及地,動物學家旁白言,鬣狗王已頸椎折斷。看過此,所謂形意拳之虎撲羊鷹捉兔,可想其意。剎那即成碗破,非可輕試。內勁者,互動之速越快,殺傷力越可怕,即韌與軔之極,沾及即戰(顫)。故內家寂寞,內家須言修身修心修道,此中言,解者幾希,只當廖白說笑江湖爾。

29、輕是果 ,重亦是果,能輕能重才是真功夫。輕到 蚊銀蠅不能落一羽不能加,不受對方四兩力是戰術之一,能重到瞬如鐵壁大山也是戰術之一。忽然極輕忽然極重,對手驚懼而不能逃,此即內家捆仙繩之功。能忽輕瞬即忽重或相反,則敵一接近,即破勢欲跌戰不住腳。若欲殺敵,得此破勢一瞬,即得我順人背。我整勁微吐,敵則根浮而無力逃無力反抗,未明白是啥人已仰跌。故輕重都是功夫。功夫越高兩極越美,兩極之變越瞬,一沾中,敵身心意之反應已受兩極力之變化莫測而呆住一剎。高者,用此一剎,控敵沙敵如戲嬰,此即內家內功之用。得此能力,各家真傳者都有其密法,輕法重法都有,不可強言只輕能得。佛陀說中道,善法只是方便道,嚴格說,善法惡法都是妄也都是菩提。強言善是佛法,在低階言可真,在高階言不可執。佛教歷史兼故事:佛陀之堂弟野心之提婆達多,以持戒比佛陀更嚴為理由(更善之意),攻擊佛陀須讓出僧團後跌入無間獄。輕柔之過於強調,仍只是誘入會僧之手段,如同提婆達多之善戒之強調,都錯入迷思,中道最佳。無論佛法或拳法,剛柔並濟,輕重皆得,無論因與果,都如實不假。如何得,是明師過來人之經驗,文字理論如山,口傳心授仍是關鍵。故曰,師父引進門修行看個人,得訣回來好看書。不曾身遇明師切搓看勁餵勁解勁,只文字解,終是霧裡看花。

30、功夫上了身,應該還有一種感覺,就是應敵再也不會用上絲毫之濁力。濁力指一般人相鬥,無論攻擊或防護或接觸間,總要使上力氣否則就會處於不妥之位勢。可功夫上了身後,一點濁力都不須使,也無須再考慮攻防之招式,自然會恰到好處的,自然控之勝之。來訪武友與廖白切搓間,廖白總叫他們盡情出手,而廖白之防衛只說,我會"怕"就夠了。對方想衝上來攻擊,而廖白自由進退中,只要如小兒女人怕人打到頭臉般的遮一下,沾粘控已可自然完成。敵已落於廖白掌控中,或跌或倒地或扭曲如包粽。一個本能的 '怕',則如虎抱頭如離狸貓上樹,實戰中,已可完成。太極拳之 如敷蓋對吞形意拳之沾粘逼吸,一切都回到本能自然。故孫先生存周先生之所言說,是真實無虛。中,則自立不敗之地,用法技藝,都是一點就通了。初由五形十二形,八大掌,數十式之太極修入,求得九宮全,萬法歸一。等功夫上身,即是,一化千萬,無招無式。何以故,周身一太極也。功夫上了身也。故拳經言,先在心,後在身。爾後進境,都是道上事,故已無勝敗可言(在古實戰武技渾涵之手內)。修得上者都是道統內之一家人,故曰 不求勝於人而人莫能敗之也。

31、太美了。觀孫先生的圖照,在諸多各派武學先賢留存之拳照中,是古今無雙。五十餘之孫先生,其形意八卦太極都是一味,自然之極。其人四肢彷佛天生人不同,內有能量流中和充塞生成,不柔不剛。恁憑孫先生打啥拳,都是太極高境一味。通常人打太極裝柔較易,只孫先生連打形意八卦,不曾故意顯柔,卻是極高級之柔韌神韻於內外。那神韻,廖白實在無言可形容,只有天生自然一言可說,「身心一如」也。未來學子,誰能自然中打出孫先生行拳神韻些微者,其功夫必然大可觀,只,難也。孫先生天賦極高,且少年即得郭雲深大師真傳,六十餘年深心智慧專注投入,此條件,誰能再得。

32、內力之整,為內家真傳之初步要求,此即形意六合大整勁之初用。更上,則求整而圓融,更高更圓,由此而有身法之變微動之化。更上更上,則內家輕功出,故有空中抓飛鳥連抓其三(古董海川墓碑碑文), 有孫祿堂師 抓鳥獻禮給 程挺華師之事。另,蔣發百步趕兔,亦是內力之說。功夫由能重能真剛打人成飛,而後一路上,走輕 走神意之打,不打而打 勝人自然而不傷人,此為向上一路。

33、"其實他邁步看似極輕卻極重,腳一落地便將臉盆裡的水震蕩起來。"先說此句輕點卻極沉。此當然可以,周身已整 且渾厚,如同前賢陳發科陳太表演 "金剛搗錐",勁沉墜。孫先生曾公開表演形意,輕輕走拳,亦聲聲入地如悶雷直沉入深地,此皆同義。微動不見形,內力卻已全透出暗化之勁也。此句描寫傅劍秋亦如是象。薛顛練至"神變",形意本以實為基,即功力沉實為取勝之道,但高手對高手,則更上功力已都至極(人力有其極限),則走身法靈變之路。故,吾師傳技時曾說一訣,龍虎官神鬼沾粘挨連隨。龍虎官為三拳真味之實相,神鬼為高境神變之極。此神變之形容,當指薛顛之敗於傅劍秋後,以此苦修終入高境,走入身法靈動之境。神鬼者,靈妙之形容爾。此境差距亦極大,一山一山高,如董海川孫祿堂二老夫子,已是晚清江湖知名者中靈變之極。現代人無此高境,能於兩人對敵間,高妙者敗敵於煞那,而敗者莫名其妙已跌,此則可能。旁觀者有時亦難看出究竟,此為功純後身法手法之妙用。故吾師傳法時只說,神鬼一相,現代人不可能再現,能手到人跌,莫知其妙已可稱慰。神變以身法為主,身法者關鍵有二,一在手,二在步,此手當以全臂論。更上者,全身皆敏如手,都能沾聽控人,且極靈極敏極速,此曰身手。能如此者,曰神鬼之變。古江湖知名者中,董海穿川孫祿堂二師能之。如何想像其人之神韻,廖白提供兩種動物之能供諸君想像比擬。一者直動之快,觀發現者節目。海底有一種螺,曰雞心螺,常伸出其舌跳動如小蟲,以引誘魚至其身前,魚亦即敏怕別人吃他也怕小蟲逃開,故魚捕小蟲動作非常快,只雞心螺更快,其射出之另一舌有毒且能刺穿魚身,其速曰千分之一秒。動物能此,諸君有效能摧毀人之攻擊手能練至多快(非指彈甩輕勁真高手輕甩亦可摧人則另論)?與尋常武人比,廖白已是非常快,茍欲傷人沾得到同瞬微顫即得。只 仁道 不能用也,故改為放慢以免一沾即摧毀人,故 撫人成沾衣跌(抖震跌人 之內勁,以真高者言猶粗。其跌人猶見發臉猛震之像,顫者無形也故功夫高者在沾粘控。心意祖師曹繼武論拳即曰崩勁創勁等都太粗以沾粘顫不見其形最高)。另一種動物,能給諸君想像八卦拳古高手實戰真味。北美有一種異種小動物曰蒙,比一般蒙更烈更快更神奇,美人稱其為無敵,印第安人成其為鬼魅。其身法如輕功,上樹上屋快如無影,其身至柔至快,其性至猛至拗,啥讓他看上,他一定要拿走,無物可檔。大野熊群狼皆須讓他,通常虎豹熊遇群狼亦須戰死或退逃,只此蒙能從群狼之前,搶下他看上要的東西。何以故,練過八卦掌故,一笑。其快其柔其變身如神鬼,故能以小搏大,以一敵眾,稱真天下無敵。看此動物介紹,廖白會想到,董海川與孫祿堂二先師。只二先師由技入道,故仍以 仁為無敵,未曾挾技欺人殺人 辱人,故為 古今中華 武人典範。

34、董秀升的《少林五行柔術譜》,是南少林拳術的精華。其中塌、推、雲、碾、磨五掌,又是其中的精髓,那位精通此道的談談其中的奧妙!廖白未見全文,但知董秀生功夫之由來,山西老董兼山西宋世榮門之形意,兼得孫祿堂老先生之傳授,其高妙可知。談及其人之動手風味,軟擗拳(輕沾即可將對手抖起仰跌)、鐵門閂、鐵掃帚、由此三式已知其人功夫已得形意真傳,餘皆不必再論。董先生視少林柔術五法為珍,觀此五字,廖白也可明白,此與內家三拳無異,亦是純正內功後之整勁沾粘手法,與形意不二。曰捆仙繩,曰如老吃雞吃米,曰如虎撲羊,曰鷹捉兔,比此更上更柔更無形,此柔術正宗也。能抖震烈勁殺敵跌敵,是內家初門。其中塌、推、雲、碾、磨五掌,已功純,不必烈殺,柔術已足。尤其至碾磨二掌,取敵控敵,沾粘一搓,一搓即搓壞了(搓為殺技不殺則輕撫之抹之恰好成跌即可),如此而以已。廖白目前之能為亦同此風味,此沾粘顫沾粘搓也。內家柔術真宗其中塌、推、雲、碾、磨五掌,已得真傳之象。

35、順中用逆逆中行順,此是孫先生五書中用語。此是對初學者之言,以不能懂勁,故強言之。以此能統御所有行拳之正勢而生內勁。外形動作曰爭躦裹翻 ,矛盾生勁,盤拳行勢,周而復始。如是老手,無此言語也。無一不太極。簡理言之,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不能離決,不離則生離則無生。可有貳解,一曰練,順逆行化,勢勢合理,不逆筋不斷氣,能來能去,能去能來,行拳恰到好處,不求力而力生不求氣而氣自順,以此內勁能生,陰陽剛柔悉化而相生。一曰用,練用不二,不二則其內勁不斷,陰陽剛柔悉含其中,則可聽可懂 可剛 可柔 可韌 可軔,隨心所欲,不為敵所乘,此曰環中,此曰不出界,此曰隴虎生化。以經脈言,十二經脈有手足三陰三陽脈,川流不息,陽脈能去陰脈能回,則可生生不息而不傷身,茍能去不能返,則某髒積氣而病脈之甚,某髒失氣而病氣之虛,此則陰陽離決,練多病重,失了中和,亂了元氣。故曰三要九害,以此二訣,走拳行拳中,氣血能緩緩而行無微不至,若使強力弩氣,有去無回,失順失逆,功夫難成,羅病一筐。再簡言之,氣血通暢無微不至亦無微不返,氣力之並行,恰到好處,則是順逆和化,功夫自然,此是孫門真訣,不在誇張處,在自然。

36、發人 跌人 抖震顫人,"切莫抬體重 丟體重推體重"。武學是省力之學,接觸間,能沾 能控能傾對手失勢於一瞬,即可跌之。或仰跌或翻跌或滾跌,若全力摧之,則跌勢急,若憐之,則稍放,敵即被自身失勢及體重而較緩跌出。前者,王薌齋喜用,在形意曰 抖震勁, 曰烈勁,炸勁。施此勁,以烈故,初功者則身首皆顫,此勁直接施於人身即可殺人,施於人手肩臂(對上穿中),則分二象,功低者,人仰跌滾跌勝甚速,王薌齋喜用。孫門高手,內勁已更深而渾厚圓潤,茍施於人臂肩,亦能瞬顫急速,而摧人後腦或脊椎成挫,故孫門弟子能用卻不敢用此勁,已入沾粘顫也。顫比抖震更更高更無形,威力更劇,唯是殺人技,故不能用,故皆改為沾粘控勝人。尚雲祥先生如是,孫祿堂先生如是,孫門得法弟子如是,以沾粘控勝人,曰軟擗拳,曰揉倒揉起 揉跌。王薌齋先生,以個性故,喜用烈勁烈技抖震人跌,此形意其它諸門得真傳者皆會,且是真傳初門爾,非深門,只以武德故不能用。淺者人易知,深者人難知。以王薌齋壯晚年之技,廖白多年前早已能用,只師叮嚀,形意勁八卦勁極可怕,不可輕用。故怕傷人,故只用一半(控擎後變長勁推人而已),(如郭雲深師 "半個"崩拳 打遍天下)半個 非半步崩,郭師勝敵茍全力崩出,豈不殺人。不敢烈抖,若不顧人生死,百公斤大漢,抖之成飛 仰跌滾跌亦是易事(內勁 非"抬體重" 沾觸間已破其勢,姴之 冽之亦微顫爾)。叫廖白上門去挑鬥別人,然後用抖震顫勁施於人身,廖白不敢為也。若有武友上門願以身試,完成法律公證,則另當別論,此為道殉技也。不過能聽懂,廖白還是告訴諸君,王薌齋之抖震技,只是形意真傳者之初門,高者內勁更飽滿圓潤故,為沾粘控沾粘顫 沾粘搓 沾粘揉,沾粘無像勝人省力也。形意 八卦太極得真高人自古多脈矣,豈只王薌齋先生一人,高境更不只如此。其非徒之徒,無知者著書亂掰故事,欺外行 自暴其短(如修學數十年後動靜猶張牙舞爪見笑方家矣),一看即知功夫猶淺之像,見笑 內學識者明者矣,反將王老之正名,遺笑方家。此工商時代,隨人自喜,廖白原不喜再論人之技,只孫門諸君若有不明,亦讓人嘆息爾。

37、 整勁練到了 都對。如古稱抖擻勁,尹氏八卦稱乾冷勁,太極稱冽勁 , 福建鶴稱駿身(閩語)震身縱身宗勁, 古心意稱戰勁顫勁, 都是。只初練以能抖震冷冽為能, 以為此最高。前人續行 則知越來越無形,捆仙繩 沾粘顫更韌更靈更高。故以高境言,發勁時,鬚髮皆顫為初門之像,高者無形 勝人無像。故戴龍邦言,啥勁都輸沾粘勁(顫)。

38、抖震不是學來的,內力純了,周身勁整,自然能意動勁出。出之烈,自然能跌人,但以功猶未深厚,故仍有抖震之像,非故意為之。功成後,意動人跌未見抖震。39、孫師輩份,在形意吃虧一輩,在太極吃虧更大。故與孫師同輩者,其實其功夫見識都不可同日而語,孫師輩份是自願吃虧,可是其它武人卻不可如此看待。王薌齋若果真是郭老之徒,則見孫老尚老則應自稱小師弟,待二老為兄長。此為善良人性之禮,若非,則謂不懂事。若果真尚老王老城門較槍法之事,純屬遙傳。據王老晚年對其自說王尚之事,稱切搓有三次,當是王四十餘近五十歲尚近其十歲間事。前兩次即尚以鷹捉,王接,頓時臂麻至全半身,即尚以崩進 , 王接, 王頓感眼冒金星口苦咽幹欲僕。另一則為尚在練拳,王自外練拳回來,兩人相見甚歡,王曰接我一掌,尚以互知功力與善意,故人直站,未沉未防未抗,純以直立體重身接,剎那尚人騰空高起,落地,兩人同驚。何能如此,尚曰再來再試,王不肯曰此無心可為,欲為則難成。廖白解曰,此即雙手之滑勁。本是抖震勁之用,改為用柔掌滑掌,則可將人打高,此是整勁之能為,亦是用勁之一妙法。但若兩人認真相較,則王無能力用此勁於尚之身,用亦無用,何以故?身力整勁遠遜故。功力輸,沾黏控必輸,則沾粘控人中心線不成(反被控),手上不能勝,則腳上不能用,則大地之力不能用。此者,炸勁混元勁雖有快速與整炸之功,耐何及其勁甚短,須先有沾控,此有虛步之進半步,才能接實人身或臂。故尚言再試,王自知之言不能為也。尚王之較,前二者,是王大敗功力接實故。後一者,是尚為放身讓王試招,不能言王勝,茍尚身意沉則放不出也。王以此勝,其後人即不斷編出將尚打高之故事,此不明拳理不明事理之行為也。而後幼年在郭老面前較槍劍之說,較槍之說,都以此為藍本繼續編寫想像,傳說也。將人打高是整之巧用。王五十餘後(孫尚楊等都已亡故),常以此技將人打高抖高,但其受者功力都遠遜於王老,故不可與尚王之事同語也。故以此三較,王晚年回憶告訴其弟子,尚為周身大桶勁,但有局部如竹。而自稱其一生 雖只練到大晚勁 ,但周身之均,較尚老均。此王老自想,以功力力拼則輸尚老,若以巧拼或有均勻之巧可勝,此為誠實語。善學之徒能知之,不善學之劣徒則不能知之。為己私利私名,隨心哄抬,奈合。則有續掰故事越掰越離譜,成無道德無義理之其欺世盜名之實。雙手崩,善用地力之整勁,抖而炸,有其利,有其害,沾控於先則能用,控不成則不能用。擗拳無擗拳外形,一沾即得,不見用勁之像,有起有落卻不見起落,彷佛不起不落,對方神意招您戲耍而仰跌,即名軟擗拳。滑勁者,亦是起落落起,不見形,而能一沾即得,則如是。

40、外家高手侉入內家修為之後,真傳外家亦有內功,只與內家真傳者別在純度。外家高手久修之後,能者,功夫日純,必有如內家之沾粘短打出現,而由此創絕招。如本是外家摔跤,功夫純後,創拳跤,更純後,即創沾衣跌。如鶴拳醉拳與猴拳之創意,亦是內功純熟後之意像。如乾隆年間批掛韓師父,創通臂絕技「白猿三出洞」。縱鶴之祖方世培,創縱鶴拳絕技「水手用技」。三皇炮捶宋彥超,創絕技「夫子三拱手」。雖各有其妙,但其核心無非是內家之寶,「沾黏控」中予以崩顫批掛。批掛通臂,三皇炮捶,縱鶴,拳跤,四門之後人雖都有傳人,但若內功未能得純,則諸法只得其形未得其神,日久,形亦失義變味,神妙之用必失,故諍多。廖白知其各家手法神妙處,卻非其嫡傳,故不與之諍論,各門傳人參爾。信者取之,不信者一笑。廖白細喜參卓百家手法,曰得其環中以應無窮,曰內家之寶者,沾粘戰(顫)也,舍此無他。

41、童先生所說的協同作用,遺即廖白表達的形意虎(六合),韌與韌之大能(能至剛)。而功能轉化機制則是八卦龍(變六合),靈與柔之大能(能變與柔)。太極官則是以陰陽難測之機勢在龍虎中變稱正官之能。稱陰符槍,陰陽莫測 生殺恩害也。通者,龍虎官皆能,故曰三拳本一。忽剛忽柔,忽正忽奇。變機在自然,因敵而變,敵備不齊而輕攻撞,則如鳥困於現代大樓玻璃窗而無知撞昏,敵備齊力而攻打我靈以微動已靈空,故敵費力而困,我自然而省力。何能此,中和之內勁也。周身一太極,周身一丹田也。孫門功夫重在自然合道,故不主兇猛,主勝人自然,拳與道合。童先生以白話演譯孫先生思想,廖白仍以抽象之言,蓄演孫門之言。

42、孫先生 內家三拳:太極 形意 八卦孫祿堂先師傳張師:簡說內家三拳,太極空中(虛字空字),八卦變中(靈字變字),形意直中(誠字實字)。又,以中乘應用言,形意是落地曲直槍,八卦是變龍捕人槍,太極是沾粘陰符槍。高者融通,三槍即是一槍,餒家槍法之用最易體會內家拳法之妙用。若以喜用手法技法特色言,形意是內家槍法,太極是內家劍法,八卦是內家刀法。拳法自然即是道,學到自然無形無相,無刀無槍無劍,勝人自然不打而打,才算懂得內家拳。


昔日少年武為尊,而今鄰裡少傳人。冷落多見練武場,人少並非學子貧。

有人甘學跆拳道,喜將韓裝著於身。我輩武友勤奮起,弘傳國粹萬年春



免責聲明  :

圖文來自網絡,我們尊重原創。文章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感恩原作者的辛勤創作與分享!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傳承其經典,弘揚其國粹。共同推動傳統武術發展。

                                                                                                                       



相關焦點

  • 從董海川與楊露禪的比武探討內家拳高手的功夫應該是個什麼樣子
    於是對更多人難說,內家拳高手的技擊功夫成了一種夢境,而離現實越來越遠。之所以,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人質疑傳武高手的真實存在;一方面的確「假大空」的大師太多,二來也缺乏榜樣的力量,楊露禪和董海川的那種功夫似乎就是一個傳說。
  • 內家拳方圓說
    在內家拳的行功過程中一枝動、百枝搖,猶如風擺荷葉,上虛而下實,陰陽交融。提到內家拳,不少人都知道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是內家拳傳世的三大代表,在世間廣為流傳,影響較大,研習者不乏其人,卓有建樹者遍布大江南北、各有所長。內家拳法,講究五行之生克,八卦之變易,由太極學說演化而來。不論武當南派也好、北派也罷,其立論基礎都離不開道家陰陽對立統一的哲學體系。
  • 三合——《史文灼現代內家拳》附視頻
    外三合是內家拳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是非常重要的核心要求多數人只要聽到基本要求這四個字,便立即覺得層次太低,便不再重視。而實際上,這些基本要求貫穿了整個拳學的修證過程,完完全全的就是核心呀!這不是核心又是什麼?缺少了這個基本要求,任你做任何動作,都達不到內家的要求。
  • 醫盲先生關於內家拳的論述
    今天要說的是內家拳術的一個共通點(這似乎成了醫盲學習某門學問的特點了^_^),那就是松與旋。內家拳有一個非常特出的特點,那就是放鬆的鍛鍊。這是有別於世界上任何一種技擊鍛鍊的鍛鍊方法。而且,因為這個鍛鍊方法,他才有"幾近於道"的功能。因為松,造就了內家拳鍛鍊人體本能的功能,因為松,造就了內家拳開發人體潛能的功能,因為松,早就了內家拳獨特的技擊特點。
  • 內家拳入門的基礎功——開胯
    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它在以前也是保家衛國,強身健體的一項技藝,就武術而言,開胯是內家拳入門非常重要的一項練習,只有胯部打開了,你練習拳法時才能感受到武術(內家拳)古書籍中所言的種種妙處。
  • 內家拳基礎——建立氣生大於耗的生命系統
    這裡的武,是指內家拳,又或者說是內家拳的基礎,內家拳的基本功。 內家拳是以修煉內氣為主要驅動力的格鬥術的統稱,人們熟知的太極、八卦、形意、通背拳、意拳、大成拳、綿拳等都屬於內家拳的範疇。
  • 妙語連珠:劉老師內勁語錄,三言兩語讓人醍醐灌頂,明白內家拳真意
    內家拳的「發動機」經歷過幾百年上千年的積澱和發展,從蒸氣發動機已經更新為航天發動機了,而洋術還是停留在蒸氣發動機的應運水平上。 傳統武術內勁的秘密:中國的先輩們,在幾千年的戰亂環境下,除了研究技巧之外還琢磨了力量問題。肌肉力量讓人感覺到力量爆棚,但是缺點在於不能持久還不靈活,容易失重。
  • 內家拳忌——正門大開,探頭探腦
    拳諺說:「手是兩扇門,全靠腿打人。」其中說的是兩臂的防守作用,上護頭面,中護胸、心窩、胃脘、肋腋與腰側,下護小腹、襠部。如果撒開兩臂,無疑將胸腹要害暴露於敵,任其上下其手。這是十分危險的,輕則受傷,重則致命。所以內家拳學從健身、技擊的要求出發,提出了「沉肩垂肘」、「肘不貼肋」、「肘不離肋」、「兩膊相系,不離中線」。「三尖相對守中央」的技術規範。
  • 內家拳抻筋拔骨,內家拳如何練抻筋拔骨-典傳筋骨開發
    內家拳的抻筋拔骨,需要做到「松、活、彈、抖」。所謂「松」就是肌肉能夠松,「活」關節能夠活,「彈」就是大筋崩彈、運動,「抖」就是內家拳撐筋拔骨的訓練效果。內家拳抻筋拔骨-骨架和大筋我們在開始練拳的時候,就知道要通過撐筋拔骨來訓練骨架和大筋。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使整個身體變得慢慢的松活。同時能夠用大筋的崩彈來帶動整個身體骨架的運動,無論是速度還是勁力,都得到質的提升。
  • 我是謎廖氏香鋪攻略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我是謎廖氏香鋪劇本解析攻略,感興趣的玩家一起來看看吧! 加之,於小.鑫視老掌事為親生母親,無意中發現孫先生和王丫丫勾結後,認為兩人是殺害老掌事的兇手,於是想殺死二人。 孫先生: 孫先生幫王丫Y成為了新掌事,可王丫Y卻沒有遵守約定幫他拿到凝神香的配方,加之王丫Y屢次逼迫孫先生與他定親,於是想除掉王丫丫。
  • 內家拳之穿透力
    勁長的感覺就是勁留在對方的時間長,拳重沉但不長,挨上一拳是挺痛,但隨即身體脫開,雖痛但已不覺得有勁在身上起作用了,可挨上勁長一拳,身體在倒退中好象勁還作用在身上。師為我講解穿透力,讓我在他身上試勁,總不得法。
  • 李桂昌傳內家拳譜
    註解1、李桂昌傳內家拳譜:此章名稱由編者所撰。李桂昌1914——2000年人,祖籍山西省榆次市郝村人氏。董秀升的入室弟子,後又從學於邢少軒、劉殿琛、劉東漢等。解放後任太原體委專職幹部,國家一級裁判,山西省形意拳研究會副會長,太原市武術協會副主席,太原市太極拳推手協會會長,山東濟南形意拳研究會顧問,北美唐手道協會特邀教練、顧問。被山西武術界譽為內家拳代表人物。
  • 一個放羊的老人,居然是民間的形意拳高手
    現在的公園裡不一定會出現高手,但會發現高手的線索,比如以前我在長春的兒童公園就結識了北派吳式太極拳的不少傳人。有一天吃過早晨,正準備下樓去公園,卻看見酒店大堂有位練太極的師傅在和他的信徒們表演「推不動」。對我來說正來興致就先停了下來欣賞他們推手。
  • 內家形意拳大師,穿越異界,熱血鑄就王座,暴力打造基石,牛魔王
    我是內家形意拳大師,我是穿越者葉寒,我是戰鬥中的人肉攪拌機,我是鐵蹄部落牛頭人凱特爾...... 熱血鑄就王座,暴力打造基石! 我是牛魔王——葉·凱特爾。精彩片段:臨近午夜。前世的葉寒是一名外科大夫,救治一個老人,只用了幾個響頭,就換回了幾百年前決不傳外人的內家拳譜。可惜生在現代化的末法時代,是所有習武者的悲哀,人體練得再厲害,也不可能擋得住子彈槍械。但葉寒還是沉迷於此,甚至為此改了行,成為了形意拳館的教練。
  • 歷史上的宣宗孫皇后:堪稱宮鬥高手,被《大明風華》洗白
    最近,電視劇《大明風華》正在熱播,這部劇以明宣宗的皇后孫氏為主角,講述了她不平凡的一生。然而,歷史上的宣宗孫皇后卻和劇中有著很大的差別,也可以說電視劇在某種程度上為孫皇后「洗白」。那麼歷史上的孫皇后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 內家拳之換勁
    濰坊形意拳之家:(您最忠實的朋友) 由外家轉內家需換勁,即黃百家所云:「張三丰既精於少林,復從而翻之,是名內家。
  • 孫先生的初戀
    孫先生對此頗為滿意,這又給他的書裡添上一篇成功的案例。在介紹婚姻這方面,孫先生代表著權威,經過他的認證,婚後小兩口的幸福生活定有保證。誰不知道孫先生《婚姻的哲學》,大夥也都相信這本哲學的權威性。這不,又有人託他說媒。孫先生作為權威,自然是接下這份差事。
  • 江湖失傳已久的十五種武功秘籍,練就武林高手的武林秘籍200本
    ].佚名.文字版嶽家拳嶽家拳技擊術嶽家神功與點穴絕技嶽式連拳嶽氏八翻手嶽氏八翻手拳法嶽氏散手十八式嶽氏連拳八翻手嶽家拳9本[「北腿」代表拳種:戳腳拳法].蔡景和.掃描版「北腿」拳中王 燕青翻子(蔡景和)「北腿」拳中王 燕青翻子-蔡景和編著
  • 劉俊峰先生的技藝和為人
    5、處處可發勁     劉先生個小勁大,出手進步不可阻擋,對手的任何部位不論挨到劉先生何處,劉先生都可以隨意發勁,將人發出。     6、崩拳真功     劉先生的崩拳完整地繼承了尚氏崩拳絕技,其崩拳勁整力大、速度飛快、步法靈活、可打可發,真乃尚氏真功,首屈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