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家拳忌——正門大開,探頭探腦

2021-03-02 形意拳

開門捉影:撒開兩臂,「正門」大開;探頭探腦,如捕風捉影之謂也。

  』

  胸腹為「正門」,也稱為「大門」、「紅門」或「洪門」。人之五臟六腑皆位於胸腔和腹腔,是不能有絲毫疏忽,受到傷害的。

在競技運動中,除運用身法的閃展騰挪來避免受到襲擊外,更重要的是依靠四肢來護衛,尤其是依靠兩臂來護衛。拳諺說:「手是兩扇門,全靠腿打人。」其中說的是兩臂的防守作用,上護頭面,中護胸、心窩、胃脘、肋腋與腰側,下護小腹、襠部。如果撒開兩臂,無疑將胸腹要害暴露於敵,任其上下其手。這是十分危險的,輕則受傷,重則致命。

所以內家拳學從健身、技擊的要求出發,提出了「沉肩垂肘」、「肘不貼肋」、「肘不離肋」、「兩膊相系,不離中線」。「三尖相對守中央」的技術規範。

所謂「中線」,即以頭頂百會至尾骨為一線。所謂「中央」,即以鼻與臍為界。兩手運作各緊緊護住自己的半個身,即左手護住左半身,右手護住右半身,在圓轉過程中,兩手的運行路線在「中線」、「中央」處稍加重疊。沈壽拳訣說:「兩手亂環不離中」,「當中一擊首尾動」,「攻我身軀首尾保」。即是形容兩手似蛇之首尾,緊緊護住「正門」和「側門」,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基礎上伺機擊敵。

  關於頭,頭為「百脈之宗」,「六陽之首」。十二經絡中,六條陽經上行於頭,而六條陰經則通過各種「別道奇行」匯合於頭。頭為全身之綱領,綱舉目張,身法的穩定,脊椎的中正,腰胯的轉換,眼法的平準,呼吸的順暢,步法的靈動。總之,心、意、精、氣、神,手、眼、身、法、步,無不與俗稱「六斤四兩」的頭有關,都需要從「頭」做起。

頭位於人的最高位,雖然僅僅只有「六斤四兩」,然而影響很大。若「探頭探腦」,一則形象不美,二則「首腦」暴露於敵,易為敵所乘;三則破壞了立身中正,更易產生由「探頭探腦」所引起的連鎖問題。例如強項硬頸,精神不專,身體失衡,行動遲澀,虛實不明,歪斜等問題。可以說幾乎與其他內家的十三禁忌全部相關聯。這是顯而易見的。所以,探頭探腦,「開門捉影」,是必須認真克服的。

 

end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所發布文章、圖片除標明原創外,多數來自網絡,不代表本號觀點,僅供讀者朋友閱讀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原作者的辛勤與智慧。部分內容因推送時聯繫方式缺失,或未及時與原作者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處理。

聯繫人 :先生

QQ :65400170   電話:15536338577

形意拳交流學習QQ群:337207030

相關焦點

  • 內家拳方圓說
    已故武當山一代名師呂明道老道長,一百多歲時仍然可以隨意演練內家拳術,其神形若隱若現,暗含陰陽,神氣鼓蕩往返,大有空洞超脫之意。1988年曾幾次看到遊人想試老人功力,交手時無不如風摧樹木,東搖西擺,無處著力,而老人仍悠閒自若。
  • 內家拳基礎——建立氣生大於耗的生命系統
    這裡的武,是指內家拳,又或者說是內家拳的基礎,內家拳的基本功。 內家拳是以修煉內氣為主要驅動力的格鬥術的統稱,人們熟知的太極、八卦、形意、通背拳、意拳、大成拳、綿拳等都屬於內家拳的範疇。
  • 三合——《史文灼現代內家拳》附視頻
    外三合是內家拳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是非常重要的核心要求多數人只要聽到基本要求這四個字,便立即覺得層次太低,便不再重視。而實際上,這些基本要求貫穿了整個拳學的修證過程,完完全全的就是核心呀!這不是核心又是什麼?缺少了這個基本要求,任你做任何動作,都達不到內家的要求。
  • 內家拳入門的基礎功——開胯
    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它在以前也是保家衛國,強身健體的一項技藝,就武術而言,開胯是內家拳入門非常重要的一項練習,只有胯部打開了,你練習拳法時才能感受到武術(內家拳)古書籍中所言的種種妙處。
  • 內家拳抻筋拔骨,內家拳如何練抻筋拔骨-典傳筋骨開發
    內家拳的抻筋拔骨,需要做到「松、活、彈、抖」。所謂「松」就是肌肉能夠松,「活」關節能夠活,「彈」就是大筋崩彈、運動,「抖」就是內家拳撐筋拔骨的訓練效果。內家拳抻筋拔骨-骨架和大筋我們在開始練拳的時候,就知道要通過撐筋拔骨來訓練骨架和大筋。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使整個身體變得慢慢的松活。同時能夠用大筋的崩彈來帶動整個身體骨架的運動,無論是速度還是勁力,都得到質的提升。
  • 孫氏內家拳高手 廖白 先生語錄
    曰:內家沾粘控打。2、準備好, 誰都能整。簡言之,那個拳王坐椅子上,閉眼。讓您在前面,左拳前伸,少近其頭面。瞬,拉回左拳,同時擺腰腿,以右勾拳,由身後大動作勾擊其臉。必是整勁,擊可將拳王擊昏或擊 殺無 疑。只是,如果它醒著,也會打您,您就無法準備好拉大弓,整勁結實打上。故整勁誰都有,只是相互擊打中您沒時間擺好最佳姿勢爾。故打人不難,是控人難。
  • 《薦》習內家拳的十四禁忌
    習內家拳的十四禁忌三、歪斜  上不領頂勁,中不守重心,下不把閭舵,頭容不正,線路(脊椎)不澀,外不能三合(即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腳合),身體前俯後仰,左歪右斜,前後左右失衡之謂也。  凡內家拳術歷來忌歪斜,講究「立身須中正安舒」。中正者,不偏不倚之謂也。安舒者,自然舒適,不緊張用力是也。
  • 從董海川與楊露禪的比武探討內家拳高手的功夫應該是個什麼樣子
    於是對更多人難說,內家拳高手的技擊功夫成了一種夢境,而離現實越來越遠。之所以,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人質疑傳武高手的真實存在;一方面的確「假大空」的大師太多,二來也缺乏榜樣的力量,楊露禪和董海川的那種功夫似乎就是一個傳說。
  • 內家拳大筋訓練
    練柔韌很少用到或沒有用到過的內家拳之拉大筋練法(中國原傳武學謂之:"揉筋大法",我們現在稱之為功架大形起伏),實踐證明效果非常好,對腰髖的靈活性
  • 內家拳之穿透力
    勁長的感覺就是勁留在對方的時間長,拳重沉但不長,挨上一拳是挺痛,但隨即身體脫開,雖痛但已不覺得有勁在身上起作用了,可挨上勁長一拳,身體在倒退中好象勁還作用在身上。師為我講解穿透力,讓我在他身上試勁,總不得法。
  • 李桂昌傳內家拳譜
    註解1、李桂昌傳內家拳譜:此章名稱由編者所撰。李桂昌1914——2000年人,祖籍山西省榆次市郝村人氏。董秀升的入室弟子,後又從學於邢少軒、劉殿琛、劉東漢等。解放後任太原體委專職幹部,國家一級裁判,山西省形意拳研究會副會長,太原市武術協會副主席,太原市太極拳推手協會會長,山東濟南形意拳研究會顧問,北美唐手道協會特邀教練、顧問。被山西武術界譽為內家拳代表人物。
  • 妙語連珠:劉老師內勁語錄,三言兩語讓人醍醐灌頂,明白內家拳真意
    內家拳的「發動機」經歷過幾百年上千年的積澱和發展,從蒸氣發動機已經更新為航天發動機了,而洋術還是停留在蒸氣發動機的應運水平上。 傳統武術內勁的秘密:中國的先輩們,在幾千年的戰亂環境下,除了研究技巧之外還琢磨了力量問題。肌肉力量讓人感覺到力量爆棚,但是缺點在於不能持久還不靈活,容易失重。
  • 內家形意拳大師,穿越異界,熱血鑄就王座,暴力打造基石,牛魔王
    我是內家形意拳大師,我是穿越者葉寒,我是戰鬥中的人肉攪拌機,我是鐵蹄部落牛頭人凱特爾...... 熱血鑄就王座,暴力打造基石! 我是牛魔王——葉·凱特爾。精彩片段:臨近午夜。味苦,大嚼了兩口,就吞入腹中。就好像古代有許多人練鐵沙掌,手掌逐漸變形,老繭增厚,骨骼扭曲,就是手掌長期在炒熱的鐵砂中打磨造成的,練得越深,手掌畸形的就越厲害。而真正懂行的人,每次練完鐵砂後,都會用藥水浸泡手掌,再塗上秘制的藥膏,來溫養手掌,練到深處,手掌溫潤無骨,才算是大功告成。否則,練著練著,很容易就把手掌練廢掉。
  • 內家拳之換勁
    然內家拳修煉的不同階段,仍需換勁。一、整勁轉化為混元力整勁是相對於外家拳拳腳的局部之力而言的,即整體之力也。心意拳的整勁是在對掙拔長中產生的,首先在行功走架時,要用意念把身體放得極大、極遠。慢慢就有了抻筋拔骨的功效。當年,我隨閭山徐先生習宋派八卦掌時,看他把身子縮成一團在旋轉,也照貓畫虎地想學。我那時才二十多歲,徐先生用不著客氣,對我的屁股就是一腳:「把架子放開!」
  • 醫盲先生關於內家拳的論述
    民間中醫醫盲本來並未在拳學上用心,也無力作相關探討,但諸多大德在論壇上對內家拳術進行了很多有益的討論,讓醫盲眼界頓開,也不禁技癢,想把過去對拳學的一點心得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 內家拳渾圓力訓練次第
    六藝指的就是心意拳的「雞腿」、「龍身」、「熊膀」、「虎豹(抱)頭」、「鷹爪(捉)」、「雷聲」。形意拳將「鷹捉」定為「母拳」(「三體式」定為「母式」),刪去「雷聲」,將「雞腿」,「龍身」,「熊膀」,「虎豹頭」稱為「四相」。那麼「四相」的內涵是什麼?又如何練成呢?它須要丹田內氣充足,並能氣貫周身。軀幹內氣血充盈,內勁在軀幹內膨脹,並脹開各大關節,有的人把它叫做內在的「抻筋拔骨」。
  • 廣東武林人物傳奇:程華鐵棍破內家功夫
    蓋因其武藝高強而又力大,亦精於鬼腳,腳快如飛,等閒不易避過。數十年前,程華設武館於廣州黃沙西豬欄,門徒甚多,多為苦力之人。彼時廣東國民體育會,開武技大會於淨慧公園,廣邀各武館表演武技。其中有位拳師姓簡名飛龍,設館於黃沙叢桂南,由於相距不遠,兩館之門徒時起摩擦。程華修養頗深,嚴禁門徒惹事,所以簡飛龍雖屢欲藉故挑釁,皆苦於無機會。
  • 內家拳整勁的訣竅以及整勁的發放方法
    有內家拳或內功基礎者,堅持習練此功十日左右,便覺得兩手指端熱、脹、麻感甚烈,甚至十指端似有水銀流動般之熱流感。此時,內氣已直貫指端矣!堅持習練,其妙無窮。 此功看似簡單,實則奧妙異常,法簡效宏,誠為難得的內家秘技。所謂大道到簡至易,誠非虛言也!
  • 內家形意拳:很少人知道的橫拳 練法
    橫拳的練法,是斜著進一小步,橫著退一大步,橫拳等於是倒著打的,正好練這「踏荷葉」,腳伸在地上,要感到踏在荷葉杆上,只有一 根絲能支持
  • 解密內家拳整勁的發放方法
    形意拳有「肩扣則氣力到肘」之說。肩開,就是把大臂根部的肱股頭和肩胛骨之間的縫隙拉開,起到放長擊遠的目的。拉開後,用手可以摸到肩和臂的連結處有一小溝。我的老師蕭功卓在肩展開時,開處可放下一個小酒杯。沉、扣、展三者同時運作,似乎互相矛盾,不易做到,這就要.求在肩的鬆柔情況下,慢慢去體悟,絕不能僵。所謂「墜肘」,也叫垂肘,墜的方向是既向下同時又向前。拳譜雲「肘垂則氣力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