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全成分標識解讀

2021-02-23 美麗面面觀

全成份標示,是消費者有被告知的權益的第一道把關鎖,企業有義務清楚標示所使用的成份和比例。它所代表的責任是承諾消費者,使用了安全與有效的成份,並依法定濃度等規範,誠實標示不造假。如何讀懂全成分?美麗面面觀邀你一起解讀化妝品全成分標識。


化妝品全成分表能讓我們了解使用的產品都添加了哪些成分,但是這些成分通常會使用標準的化妝品原料標準中文名稱來標記,對於不具有化學專業背景的普通消費者,即使看到了成分表中的化妝品原料標準中文名稱也未必能夠知道這些成分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事實上,複雜的化妝品原料標準中文名稱代表的其實是一個簡單的成分。打比方說,我們用來煮菜的鹽,化妝品原料標準中文名稱是氯化鈉;我們提鮮用的味精實際上是穀氨酸鈉,或稱為 L-2-氨基戊二酸鈉……


根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的《消費品使用說明妝品通用標籤》(GB5296.3-2008)定,化妝品成分名稱需要按照《化妝品成分國際命名(INCI)中文譯名》統一命名。對於沒有收錄在《化妝品成分國際命名(INCI)中文譯名》的原料,企業可按照藥典的名稱、化學名稱或植物學名稱的優先順序進行命名,也可參考《目錄》自行命名。


生活中的化學——為什麼都是化學的?

世界萬物都是由許許多多的化學元素組成的,包括我們人體不可缺少的許多元素,如水、維生素、蛋白質等等。化學在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中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具有去汙能力的洗衣粉和肥皂;放在衣櫥裡防蟲蛀的樟腦丸、煮飯燒菜用的鐵鍋/鋁鍋、讓饅頭蒸得又大又白又好吃而添加的蘇打…..這些生活中常用的物質都是化學物質。像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我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化學物質。這些成分安全嗎?

從科學的角度出發,任何化學成分的安全性都是相對的,即使是水,如果不恰當的使用也有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化妝品中的化學成分的安全性與其使用量、使用方式、使用部位以及化妝品中各種成分的相互作用密切相關。


為了保護消費者,世界各國包括我國都制定了嚴格的法規來管理化妝品的成分,化妝品的製造商有責任和義務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合法地使用各種化妝品成分。我國衛生行政部門在《化妝品衛生規範》中發布了化妝品中的禁用成分表,還規定了限用成分的使用濃度限量、規定的使用目的或相關的警示用語等,從多角度確保化妝品的安全性。

關於化妝品成分安全性常見的一些誤區

誤區 1:化學物質是有害的

事實上化學物質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我們呼吸的空氣、炒菜的油、不同材質的衣服都是各種不同的化學物質,所以化學物質都有毒、有害或者會致癌是一種誤解。

當然,確實存在一些對人體有潛在安全風險的化學物質,其安全風險的構成是由成分的含量、使用目的、使用方法決定的,在《化妝品衛生規範》中對這些成分在化妝品中的使用有相當嚴格的規定。所以,只要化妝品中這些成分在其安全範圍內,消費者就可以安全放心地使用。


誤區 2:化學物質不是天然的

化學物質根據其來源可以分為天然的和合成的。「天然」主要表示是天然來源,這一類別的成分並不簡單代表沒有人為的處理或者發酵過程。葡萄是來自大自然的,但是葡萄酒的生產是人工的。合成產品按定義是人為處理過的,因此是能嚴格控制的,更少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無論是自然成分還是合成成分,都應該用術語對其進行化學上的定義。比如葡萄糖這種在水果或蜂蜜裡存在的完全天然的複合物,其精確的化妝品原料標準中文名稱是(2R,3S,4R,5R)-2,3,4,5,6-五羥基己醛。


誤區 3:化學物質會致敏

化學物質和皮膚過敏沒有絕對的因果關係。過敏與人的體質差異有關,和周圍環境物質有關,甚至和個人的生理狀態變化有關。比如說,很多人就對具有良好功效的抗生素青黴素有過敏反應;甚至有人對動物毛髮、花生、太陽光過敏;在季節變化時,不少過敏體質人群或對花粉、灰塵過敏,甚至會無緣無故促發季節性鼻炎。實施化妝品全成分標註的原因之一就是給予消費者充分的知情權,讓少數有敏感體質的消費者也可以通過全成分標識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如果消費者在使用化妝品中出現任何的皮膚過敏問題,就需要停止使用這個產品,通常在停止使用幾天後,過敏症狀就會消失,若問題持續應及時前往醫院皮膚科就診。


誤區 4:化妝品含微量雜質是否不安全?

由於原料本身所帶有及技術工藝上不可避免的原因,化妝品中可能含有微量的雜質,其含量一般用 ppm表示,或比 ppm 還小1000 倍的ppb。比如說,1 公斤中有 1 毫克或 1 噸裡有 1 克,就是 1ppm。而 1 個 ppb 則意味著 1 噸裡有 1毫克。為了更加具體地理解什麼是一個 ppm,可以想像把一顆米粒塗黑,把它放到其它 999999 個正常的白色米粒裡,這個黑米粒就是 1 個ppm。這些微量雜質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保持在極低的水平,就不會造成任何安全問題。由於它們並不是作為配方的組分刻意添加在產品中的,所以不需要進行標註。


成分標識規定詳解

成分標識的成分表中,加入量大於1%的成分名稱應按加入量由多到少排列。排位越靠前,表明這個成分在該化妝品中佔的含量越高。例如,水是大多數化妝品中最常使用的溶劑,在許多情況下是含量最多的成分,所以它一般在成分列表的靠前的位置。


但是,成分排名的先後順序不代表它們的重要性,比如水和其他的一些物質如甘油、丁二醇等,則是常用的溶劑,他們除了基本的保溼作用以外,更多的是幫助分散和溶解化妝品中的有效成分,幫助這些有效成分接觸到我們的皮膚或者毛髮,發揮作用。

很多有效成分的含量可能不如水高,成分表中排位在水之後,但是它們卻是化妝品發揮功效的重要因素。另外,全成分標識中,成分加入量小於或等於1%的成分,位於加入量大於1%的成分之後,可以任意排列順序。

化妝品成分解密


這些成分都是什麼?


基質成分

這一類成分通常是全成分列表中排在最前面的成分,由於他們是化妝品有效成分的媒介,所以含量最多,通常排在成分表的前幾位,如水、甘油等。

這類成分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甚至存在於我們的人體,所以,基質成分對人體是十分安全的。

皮膚護理成分

在化妝品中有很多是對皮膚有護理作用的成分,這裡面涉及的成分化學性質多種多樣,它們通過各自不同的原理髮揮作用,護理我們的皮膚,幫助皮膚更水潤、緊緻、光滑、亮白等。


我們為什麼需要護膚成分?

我們使用化妝品,尤其是護膚品,是希望通過使用這些產品,幫助我們的皮膚更滋潤、更少皺紋、更白皙和更緊緻等,達到健康和美麗的目的。所以,為了達到這些效果,就需要一些對皮膚有功效的成分,這些成分能夠通過自身的作用方式來幫助改善皮膚的狀態。比如最常使用的維生素C,就能給我們的皮膚帶來美白和抗氧化的功效,透明質酸能幫助我們的肌膚保溼,讓肌膚更水潤等。


常用的皮膚護理成分

有很多成分都有皮膚護理的功效,比較耳熟能詳的有凡士林、礦油、礦脂、甘油、透明質酸、維生素等。但是其實還有很多看起來和皮膚沒有關聯的成分也有很好的護膚作用。下面簡單列舉一些供大家參考:

維生素(維他命):你可能會想,維生素能護膚,我還不知道嗎?在化妝品全成分標識中,所有的維生素都會統一以化妝品原料標準中文名稱標出。下面的這個表格介紹了常見的幾種維生素的化妝品原料標準中文名稱及作用:


從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到,雖然這些化妝品原料標準中文名稱很陌生,但是實際上這些名字的背後就是我們熟悉的維生素,本身就存在於我們的大自然和人體中,對我們的皮膚是非常有益的。

水楊酸:是廣泛應用在護膚品中的一類成分。很多化妝品中都含有水楊酸。水楊酸有很多的功效,在護膚品中水楊酸主要起到幫助去除角質等作用。在規定濃度下,對人體是安全的。


咖啡因:化妝品中使用的咖啡因和我們平常喝的咖啡是不一樣的,不會通過吸收進入血液,所以不會產生和喝咖啡一樣的興奮感覺,也不會「上癮」。

神經醯胺:請放心,神經醯胺和「神經」其實沒有什麼關係。它其實是我們皮膚表皮角質層的天然組分之一,用在化妝品中的神經醯胺,能起到很好的保溼、維護皮膚屏障和抗老化的作用。


硫磺:是一種能幫助改善青春痘的成分,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習慣它的味道,但是硫磺對皮膚是無害的,適當地使用還能幫助解決特定的皮膚問題。

乙醇:俗稱酒精,是許多食物的天然成分,也天然存在於體內。美國 FDA 將乙醇歸為安全的可直接食用的物質。化妝品中使用的乙醇,除了作為溶劑,還可以起到皮膚收斂幫助防禦微生物等作用。

超氧化物歧化酶:俗稱 SOD,是一種能夠清除人體多餘自由基的抗氧化酶。這種物質廣泛存在於動物,植物,微生物等各種生物體內,能夠有效緩解因外界環境不利因素(日曬、輻射、廢氣等)帶來的肌膚問題。

防腐劑正如為了保障食品的新鮮和持久性一樣,為了避免我們使用的化妝品在使用過程中變質,而引起皮膚刺激和過敏,化妝品中通常會加入一定含量的防腐劑。


為什麼一定要添加防腐劑

我們生存的環境是個充滿微生物的世界,化妝品打開封蓋後,如果不含抑菌的物質,它便被汙染了,很快會腐敗。即使放入冰箱,如果沒有了防腐劑,化妝品也會像牛奶和芝士一樣很快變質。

同時,化妝品中的水分及多種營養物質,比較容易滋生微生物,在我們的手接觸化妝品的同時也有可能汙染了化妝品。防腐劑的作用,主要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延長產品的保質期,確保在使用期間不會因為汙染而變質。


防腐劑到底安不安全

化妝品用的防腐劑,根據《化妝品衛生規範》規定,有56 種防腐劑可以用於化妝品,有一些在食品中也在同時使用,在法規規定的使用濃度下,它們對人體是安全的。

全世界各國的法規規定了化妝品用的防腐劑的種類和用量,而不鼓勵不用防腐劑,也是為了保障使用產品的安全性。

你知道嗎...

許多植物、水果和蔬菜含有天然的防腐劑?一般含有水和營養的物質均是滋生細菌的良好環境。所以,蔬菜和水果通常會有細菌滋生的危險。常見的水果中,如草莓、胡蘿蔔、黃瓜以及其他植物含有天然的防止細菌滋生的化合物。其中一些化合物和我們化妝品中的防腐劑相似或者相同,如對羥苯甲酸類和某些苯甲酸類。


常見防腐劑

如:羥苯甲酯、羥苯丁酯、羥苯乙酯、羥苯異丁酯、羥苯丙酯、山梨酸鉀、苯甲酸鈉、三氯生、苯扎氯銨、甲基氯異噻唑啉酮、甲基異噻唑啉酮、苯氧基乙醇、氯酚甘油醚、脫氫醋酸鈉等。

苯甲酸:由於其具有抗菌的特性,除了酸鹼度調和作用,在化妝品中還常用作防腐劑。在規定濃度下,對人體是安全的。

三氯生:三氯生是一種常用的防腐抗菌成分,已經在醫療、家用、個人護理領域安全有效地應用了30 多年。在香皂、洗手液產品、身體用除臭產品中,它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減少細菌的傳播、幫助減輕體臭。在牙膏和漱口水中,它可以幫助口腔保持良好的狀態。

世界上很多政府組織都曾經對三氯生的安全性做過評估,比如澳大利亞國家工業化學品通告評估署(NICNAS),美國環保局(U.S. EPA),歐盟的消費者安全科學委員會(SCCP),這些組織的評估都認為三氯生在個人護理產品中的應用是安全的。

在中國,強制性國家標準規定它在化妝品中的濃度不超過0.3%,這一要求和歐盟、東協等世界上主要國家和地區的法規是一致的。


你知道嗎...

你應該避免稀釋或和他人共用化妝品?

比如,你不應該用水稀釋洗髮水,這會降低其中防腐劑的濃度,促進細菌的滋生。再比如,和他人共用一個化妝品,尤其是眼部化妝品和剃鬚泡沫,容易導致交叉感染。

香精或(日用)香精:為了增加使用過程中的愉悅體驗,和/或避免某些原料的不太好聞的氣味,化妝品中會添加一些香精。


安全性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化妝品中的香精不會導致過敏和危害。然而的確有少數人會有過敏現象,這就像有人會對某些食物過敏一樣,是由個體差異造成的。對於這些人,有兩個選擇:一是使用沒有香精的產品,現在也有很多產品是不含香精的,相對來說致敏因素會低一點;二是在使用前可以先在耳後試用,24 或48 小時後後沒有異常反應再繼續使用;如果出現任何皮膚過敏問題,就需要停止使用這個產品,及時前往醫院皮膚科就診。

著色劑:為了豐富產品的多樣性和加強消費者的使用感受,化妝品中通常會加入一定量的著色劑。


安全性

根據《化妝品衛生規範》規定,有156種著色劑是允許添加在化妝品當中的。這些著色劑有些也是常用在食物中的食用色素。同時,規範還限定了各種著色劑使用的範圍,包括各種化妝品、除眼部用化妝品之外的其它化妝品、專用於不與黏膜接觸的化妝品、專用於僅和皮膚暫時接觸的化妝品,並且有些著色劑還有限定的濃度。所以,在《化妝品衛生規範》允許的範圍內,色素對人體是安全的,通常不會導致過敏。

註:化妝品中的色素沒有標出具體名稱,通常用編號標識, 如CI 77491 等,如果著色劑沒有索引號,則可採用其中文名稱。

清潔劑

清潔是化妝品的一大類功效。主要發揮作用的是表面活性劑。良好的清潔可以維持皮膚和毛髮的健康。

以表面活性劑為例,其工作原理如下:



常用表面活性劑

包括有椰油醯胺丙基甜菜鹼,月桂醇硫酸酯鈉,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鈉和天然油脂(脂肪酸)和氫氧化鈉/鉀皂化成的脂肪酸鹽等。

權威專家問答

Q1:什麼是全成分標識?

A1: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的《化妝品標識管理規定》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及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國家標準《消費品使用說明化妝品通用標籤》(GB5296.3-2008)對全成分標識的規定適用於所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的化妝品,從2010年6月17日起(含17日),所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包括國內生產的和進口報檢的)的化妝品都需要在產品包裝上真實地標註產品配方中加入的全部成分的名稱。

關於實施時間,國產化妝品以生產日期為準,進口化妝品以進口報檢日期為準。在2010 年6 月17 日前已經生產的國產化妝品和已經進口報檢的進口化妝品不必進行全成分標註,可以銷售到產品保質期結束。


Q2:哪些化妝品需要標識全成分?

A2:包括所有在中國境內銷售的屬於化妝品分類的護膚品、彩妝、洗護髮產品、頭髮定型產品(啫哩、髮膠、發泥、定型噴霧和摩絲等)、染髮產品、燙髮產品和牙膏. 而溼紙巾和驅蚊液等產品不包括在內。

Q3:為什麼要實施全成分標識規定?

A3: 化妝品全成分標識的規定早在十幾年前就開始在國外實施了。全成分標識的兩個主要的目的是:

第一,符合各國法規規定,保護消費者知情權。

第二,提供更全面的信息,以方便消費者選擇需要和喜愛的產品並避開過敏的原料,選擇自己喜愛並適合的產品。


Q4:化妝品成分和安全性的關係是什麼?

A4:正如前面所講,安全性取決於成分的濃度和使用的方式。《化妝品衛生規範》中對成分用作不同用途的濃度有明確的規定。以苯甲酸舉例,在作為酸鹼度調節成分使用時,要求在淋洗類產品中不高於2.5%,在口腔產品中不高於1.7%,而在作為防腐劑使用的時候,需要不高於0.5%。

在這些範圍內使用,都是對人體相對安全的,只有在超出規定濃度的時候,才會導致安全性的問題。所以,一般來說只要是符合《化妝品衛生規範》規定的產品,都是具有一定程度安全保障的。


Q5:哪些成分需要特別標出?

A5:一些成分由於會對某些敏感的人群造成過敏或者刺激,所以《化妝品衛生規範》要求,需要在化妝品標籤上特別標印使用條件和注意事項,主要分為幾類:

•標註「含某某成分」:如二苯酮-3,氟化鋁等。

•標註「防止兒童抓拿」或「3 歲以下兒童勿用」:如硼酸, 氫氧化鈣等。

•標註「避免接觸眼睛,如果產品不慎入眼, 應立即衝洗」,如過氧化氫等。

•標註「僅供專業使用」,如氫醌等。

•染髮產品需要標註:「對某些個體可能引起過敏反應, 應按說明書預先進行皮膚測試; 不可用於染眉毛和眼睫毛, 如果不慎入眼, 應立即衝洗;專業使用時, 應戴合適手套」。

•還有一些其他情況也需要標註,如α-羥基酸如用於非防曬類護膚化妝品, 且含量≥3%時, 應註明「與防曬化妝品同時使用」。


總的來說,成分在標印使用條件和注意事項時,需根據其具體適用及(或)使用範圍,標註相應的使用條件和注意事項,如硼酸,用於爽身粉時,必須標註「三歲以下兒童勿用;皮膚剝脫或受刺激時勿用」;用於口腔衛生產品時,必須標註「勿吞服,三歲以下兒童勿用」;用於其他產品(沐浴和燙髮產品除外)時,必須標註「三歲以下兒童勿用;皮膚剝脫或受刺激時勿用」。

Q6:嬰幼兒產品與成人產品有何不同?

A6:雖然在全成分表中,嬰幼兒產品和成人產品一樣必須標示全成分列表,從成分名稱看不出明顯區別,但實際上企業在使用成分時,通過對其溫和性、劑量、純度、工藝等方面的控制來實現其最終產品更溫和,更適用於嬰幼兒使用的結果。

除此以外,嬰幼兒產品通常會通過一系列嚴格的第三方機構的安全性測試評估,對產品的安全性、溫和性進一步嚴格把關。消費者不用因為全成分的標註而產生任何焦慮或疑惑,繼續信賴您所使用的品牌。


Q7:皮膚過敏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怎樣避免因化妝品使用而引起的過敏?

A7:由於人體皮膚存在個體差異,而且皮膚的功能還受到季節、氣候、飲食、環境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所以少數人群使用後可能會出現皮膚發紅、出疹等過敏反應。建議您在使用產品之前,先在您的耳後小範圍做個測試:您可以在耳後塗抹壹元硬幣大小區域,觀察24—48 小時,如果沒有異常的情況如紅、痛、紅疹等,您就

可以放心地使用該產品。


Q8:一旦出現過敏應當怎樣處理?

有人過敏是否就一定意味著產品有質量問題呢?

A8:如果您一旦出現不適的情況,首先應立即停止使用該產品,若問題持續應及時就醫治療並通過科學檢測手段查找原因,包括了解自身個體差異,因為對產品中的某種成分具有過敏反應本身並不能夠完全歸結為該產品的質量問題,通過產品的全成分標註,消費者就可以在今後有選擇性地購買適合自己的產品,避免再次因為同一類成分而出現的過敏反應。

(全文完)

打賞

請長按以下二維碼

輸入任意數額,都是美麗善舉


愛心助力內在心靈美的智慧

與外在容顏美麗技巧的傳播

您的支持很重要

因為居裡夫人曾經說過


隨手轉發此美麗心靈指南,

可以讓人變美39%。

「美麗面面觀」致力於全方位探索

美麗心靈的感性外在美的創造,

與理性內在美的修煉與成長!

歡迎掃碼關注

cosmicute

美麗面面觀


好人 一生美麗

相關焦點

  • 【皮膚博士講壇】化妝品全成分標識解讀(1)
    A: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的《化妝品標識管理規定》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及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國家標準《消費品使用說明化妝品通用標籤》(GB5296.3-2008)對全成分標識的規定適用於所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的化妝品,從2010 年6 月17 日起(含17 日),所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包括國內生產的和進口報檢的)的化妝品都需要在產品包裝上真實地標註產品配方中加入的全部
  • 【皮膚博士講壇】化妝品全成分標識解讀(2)
    「U-Derma優德醫美」【老朋友】點擊右上角,轉發分享本頁面內容全成份標示,是「消費者有被告知的權益」的第一道把關鎖,品牌有義務清楚標示所使用的成份和比例安全性根據《化妝品衛生規範》規定,有156 種著色劑是允許添加在化妝品當中的。這些著色劑有些也是常用在食物中的食用色素。同時,規範還限定了各種著色劑使用的範圍,包括各種化妝品、除眼部用化妝品之外的其它化妝品、專用於不與黏膜接觸的化妝品、專用於僅和皮膚暫時接觸的化妝品,並且有些著色劑還有限定的濃度。
  • 化妝品全成分標識白皮書
    對於國內消費者來說,從2010年6月17日開始是一個福音,因為從這天開始,在國內生產的化妝品及進口的化妝品外包裝上必須有 全成分標註,這個姍姍來遲的法規終於在在國內得以實施,使得消費者能有更多的知情權。
  • 化妝品/護膚品包裝標識解讀
    化妝品,很多女孩都喜歡代購,但將這些瓶瓶罐罐買回家之後,你是否研究過包裝上的細節?是否記錄了生產日期、保質期?進口護膚品又該如何分辨原裝還是分裝?下面為你全面解讀化妝品包裝標識,看圖識貨,讓你用的更得心應手,值得收藏!
  • 化妝品包裝標識大掃盲 讀懂才能用好
    這裡是化妝品行業從業者的共享樂園   愛美的女人都有著不計其數的化妝品,但將這些瓶瓶罐罐帶回家之後,你是否仔細研究過包裝上的細節?是否認真地記錄了生產日期、保質期?然而,這些疏忽的行為很可能會影響到化妝品的使用效果,甚至用了過期的產品會導致嚴重後果。下面為你全面解讀化妝品包裝上的標識,看圖識貨,讓你用得更得心應手。
  • 奧莉薇蘭Olivella教你三分鐘看懂化妝品成分標識
    如果想對得起自己的臉,並且找到適合自己的化妝品,懂得一些基本的化妝品成分分析那就很有必要。成分如何看?在講方法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全成分標識。 什麼是全成分標識?2、全成分標識包括所有在中國境內生產和銷售的化妝品,如護膚品、彩妝、洗護髮產品、頭髮定型產品(啫哩、髮膠、發泥、定型噴霧和摩絲等)、染髮產品、燙髮產品、牙膏和漱口水等。3、全成分標識的成分表中,成分名稱應按加入量由多到少排列。排位越靠前,表明這個成分在該化妝品中佔的比重越大。
  • 教你解讀化妝品成分表
    開欄語:今年5月25日~31日是化妝品科普宣傳周,主題為「安全用妝,伴您同行」。 為提高消費者安全用妝意識,即日起,內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推出系列化妝品科普知識,引導消費者正確選購和使用化妝品。我國規定,自2010年6月17日起,所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包括國內生產和進口報檢)的化妝品,都需要在產品包裝上真實地標註配方中全部成分的名稱。
  • 如何解讀化妝品成分表?
    ,許多化妝品的成分確實有其天然優勢,對於消費者來說,學會並運用識別化妝品的成分一些常識,同時選擇正規的購買渠道,才能降低購買假冒化妝品的風險。根據規定,從2010年6月17日起,所有在中國境內銷售(包括國內生產和進口報檢)的化妝品都需要在產品包裝上真實標註產品配方中加入的全部成分的名稱。實施全成分標識規定,既符合各國法規規定,保護消費者知情權;也能提供更全面的產品信息,方便消費者選擇需要和喜愛的產品,並避開過敏原料。這一類成分用量較大,通常排在全成分列表的最前面,是化妝品有效成分的媒介,包括水、乙醇、礦物油、凡士林等。
  • 廣州溫雅染髮焗油等8批次化妝品被通報:成分與標識不符
    廣州溫雅染髮焗油等8批次化妝品被通報:成分與標識不符 澎湃新聞記者 溫瀟瀟 2018-08-02 12:04 來源:澎湃新聞
  • 化妝品成分何時讓人明明白白
    「碳酸鈣、水、山梨糖醇、水合矽石、月桂醇硫酸酯鈉、糖精鈉……」家住風和園的侯女士發現最近買的牙膏、化妝品、洗髮水上新添了成分標識,「不過有好多化學名詞沒看懂,不知有什麼作用」。  新產品需標識出全成分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消費品使用說明化妝品通用標籤》規定,從今年6月17日起,所有在我國境內生產或進口並銷售的化妝品,均須在包裝上真實標註全部成分的標準名稱。該國標公布於2008年,為了給企業準備和過渡期,於今年才正式實施。此處的「化妝品」囊括了護膚品、彩妝、洗髮水、染髮劑、牙膏、沐浴露等。
  • FINE&CO.梵珂 | 如何解讀化妝品成分表?
    ,許多化妝品的成分確實有其天然優勢,對於消費者來說,學會並運用識別化妝品的成分一些常識,同時選擇正規的購買渠道,才能降低購買假冒化妝品的風險。根據規定,從2010年6月17日起,所有在中國境內銷售(包括國內生產和進口報檢)的化妝品都需要在產品包裝上真實標註產品配方中加入的全部成分的名稱。實施全成分標識規定,既符合各國法規規定,保護消費者知情權;也能提供更全面的產品信息,方便消費者選擇需要和喜愛的產品,並避開過敏原料。這一類成分用量較大,通常排在全成分列表的最前面,是化妝品有效成分的媒介,包括水、乙醇、礦物油、凡士林等。
  • 化妝品成分表分析怎麼看?
    戳藍色字關注  即可在線查詢化妝品一、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全成分標識。
  • 乾貨丨化妝品成分分析基礎版
    以此估算的含量來判斷化妝品是否有效,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解讀化妝品成分表。化妝品標識規定所標識成分含量高於1%按照成分在配方中含量由高到低排序,即排位越靠前,表面該成分在化妝品中添加量越高。對於產品中含量小於或等於1%的成分,在位於加入量大於1%的成分後,可以任意排序,成分之間不分先後。
  • 重大利好,化妝品「概念性添加成分」將無所遁形!
    對於「徵求意見稿」的完整解讀,市場上的文章已經有很多,甄垚把消費者最感興趣的變化列出來,給各位小夥伴參考。「徵求意見稿」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截圖如下:成分標註的變化目前化妝品「成分」的標註:要求在產品可視面全成分標註,添加量大於1%的成分,按照添加量從大到小排序,低於1%的成分,可以任意排序。
  • 超實用--化妝品標識大掃盲
    ###真魅博客瑞可說###本文是臺灣的家弘老師所作,作為化妝品KOF,家弘老師講的東西比起其它某些KOF講的要靠譜多了。因而在此轉載給大家。文章中家弘老師告訴大家如何去看純外文的化妝品上的標識,相信對大家有用處,特別是海淘一族。當然,成分分析那一塊的內容還很薄弱,等真魅博客以後要發布的成分分析方法的介紹文章吧。
  • 貴陽市《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深入解讀及化妝品業務知識培訓圓滿...
    9月25日,貴陽市《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深入解讀及化妝品業務知識培訓圓滿落下帷幕。來自全市市場監管系統、省美容美髮商會、化妝品生產經營企業共165人,完成了為期兩天的學習培訓。培訓現場。培訓由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主辦,中食藥信息網承辦,旨在深入貫徹落實新修訂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強化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加強生產經營全過程管理,提高從業人員守法意識,增強監管人員法律素養和依法行政水平,推進化妝品質量安全監管,促進全市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 化妝品成分查詢更簡單的方法
    前幾篇文章介紹了國產非特化妝品的查詢方式和進口非特化妝品備案的查詢方式從上面可以查到成分但是國產備案成分一般人看不懂公眾並不能看到成分所起的作用有兩種方式可以對此查詢非專業人士下面兩種方式更適合更方便快捷第一種:美麗修行APP(應用商店直接搜索下載)美麗修行是一款查詢化妝品成分的手機APP ,由武漢美之修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目前已經推出
  • 教你如何看化妝品的成分
    當然重要啦,通過成分你至少可以知道三件事:第一這個東西對你是否安全是否有刺激性;第二這個東西是不是你想用的,是不是有它所宣傳的作用;第三它是否物有所值,可否找到更好的替代品。而化妝品市場的監管真的是有點混亂,各國的規則又各不相同,很多成分即使有一些報導和擔憂也不會立刻禁止,對於廣告的誇大宣傳也沒有明確規定,所以呢,還是自己多漲點兒知識最靠譜。
  • 化妝品標識大掃盲,超實用
    化妝品識別條形碼:圖示中的第一組數字為前綴碼,一般用來代指生產國家或地區。護膚品條形碼的前綴碼會告訴你這些產品來自哪裡,比如前綴為30-37的代表該產品在法國生產,前綴為45-49的代表在日本生產,前綴為880的代表在韓國生產。
  • 教你看懂化妝品成分表
    從2010年6月17日開始,在國內生產的化妝品及進口的化妝品外包裝上必須有全成分標註。這個規定真心不容易,大家可以看下面的一張圖就知道中國是多麼遲才開始進行全成分標註,人家美國從1976年就開始了好嘛!之前咱們就是想寫啥寫啥啊,想想也是怕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