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水峪口古村的街道上,看著琳琅滿目的各地特色。小編這個吃貨,是既興奮又惱怒啦!炎炎夏日,又不能美美的出門了,看著那色澤金黃油亮的美食,原諒我,我又走不動路啦!
原來是被清代大文豪紀曉嵐寫詩讚頌,乾隆御賜宮廷御餐食品的稷山麻花呀!關於稷山麻花,據考證,創立於隋朝。清代紀曉嵐的嶽父馬永圖,敕封儒林郎,曾任四川江津、山西稷山、山東城武知縣和內閣中書。馬永圖生有四女,次女嫁與紀曉嵐。紀曉嵐因常吃到嶽父帶給他的稷山麻花和稷山板棗,細細品味後感悟良多,便撰文稱頌。後乾隆皇帝出巡,紀曉嵐向皇上介紹地方名吃稷山麻花,乾隆皇帝親口品嘗,稱道:「形如繩頭,香酥可口,出類拔萃,別具風味。」由此,稷山麻花被列為朝廷御餐食品,地方年年進貢。稷山麻花隨之名聲大振,傳名後世。
稷山麻花是山西運城的漢族傳統風味小吃。它為油炸食品,硬面和就,配料考究,口味獨特,純手工製作,麻花精細小巧,狀如雙龍盤繞。看,水峪口古村小店的師傅那嫻熟的技術,就只是看著就讓人沉醉其中。剛出鍋的麻花色澤金黃油亮,香香軟軟的,待稍微放涼後,味道酥香脆爽。
稷山麻花因乾隆特批成為宮廷食品,但從宮廷傳至民間時,稷山麻花成為兩股面粘在一起的形狀,現在洪洞一帶還可見到這種食品。清乾隆年間,翟店鎮西位村的一位商人把它帶回家鄉稷山,製作出售,食者甚多。後來,這位商人不斷改進位作技術,將麻花由兩股改成三股,然後擰成炸制,呈金黃色細絲花紋狀。目前,稷山麻花已進入北京、深圳、黑龍江等10多個省市銷售,頗受歡迎。
沒想到,這裡的每樣美食都有自己獨特的故事,小小的稷山麻花製作不僅需要很多技巧和力道,在油鍋裡也需要注意火候和起鍋的時間。這每一道工藝都是小店師傅日積月累的手藝傳承和練習。因為美景和稷山麻花,讓我不虛水峪口之行。
關注永濟神潭大峽谷微信公眾平臺
(第三期店鋪火熱招商)
免費電話:400-1155-188
活動諮詢:0359-8218000
招商諮詢:0359-8050506
門面房投資諮詢:0359-8355555
4幅圖暴露你潛在的欲望,別逃避!
海面上升起一輪新月,你最喜歡以下四幅圖中的哪幅圖呢?
請選擇:
關注公眾號回復A、B、C、D 查看答案
美食商城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