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
在人的一生中,心臟一刻不停地跳動,就像一臺「水泵」一樣,推動著血液流向全身。
所以,中醫有講:心,為君主之官,主不明,則十二官危!
意思是說,心臟如古代君王一般,地高權大,是整個身體的核心管理者。
一旦心臟受損,那麼身體各個器官,也將隨之衰敗。
那麼,心臟不好的人,身體有哪些表現呢?
心臟不好,身體有八大表現!1、胸悶:心臟如果受損,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胸悶、氣短、呼吸不暢等症狀。
2、嘴唇紫色:紫色嘴唇,一般是心臟疾病的前兆。可能是由於血液循環不佳所致。
3、虛汗多:汗為心之液,如果經常毫無徵兆,突然出汗,需要警惕心臟問題。
4、失眠多夢:心臟供氧不足,會導致失眠且多夢,通常是突發性的。
5、手腳冰涼:長期手腳異常冰涼,且渾身發冷,是心衰的表現。
6、牙痛:由心臟疾病引起的牙痛,稱之為「心源性牙痛」,表現為牙痛劇烈,無明確疼痛位置。
7、耳垂皺紋:耳垂處有皺紋,可能是「耳褶心徵」。往往意味著心血管問題。
8、口腔問題:莫名地牙齒脫落和牙齦發炎,可能是心臟病的先兆。
心臟不好的人,少吃二白,補充三物,做好四件事,心臟越來越好!心臟不好,少吃二白1、鹽
這點,大家應該都知道。
日常生活中,食用鹽的用量大概在6g左右;
一旦攝入過多,會誘發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
這是因為,食鹽過多,過多的鈉離子被吸收進入血液,容易引起水鈉瀦留,導致血容量增加,血壓上升。
同時,會引起血管平滑肌細胞水腫,血管腔變窄,促使血壓上升,增加心臟負擔。
2、糖
它是一種調味品,可以說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
糖能給人體提供能量,但是要適度;一旦過量,也會影響人體正常的代謝功能,很可能誘發糖尿病、冠心病、心臟病等疾病。
心臟不好,補充三物1、精氨酸
補充精氨酸,有助於調節血管的擴張力,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減少血管損傷,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來源:泥鰍、鱔魚、山藥、葵花籽等。
2、α-亞麻酸
α-亞麻酸是人體必須脂肪酸,是必須從食物中獲取的重要營養物質,有預防心梗、腦梗的功效。
α-亞麻酸在體內參與脂肪代謝,糖代謝等,經常食用還有助於清除血液垃圾,增強血管彈性,能預防心梗、腦梗等心腦血管疾病,還能降低血脂。
並且,α-亞麻酸還能軟化血管,保護血管內皮細胞,增加血管的通透性,阻礙血小板聚集,達到降血脂、調血壓,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食物來源:秋蘇籽油、秋麻仁油、深海魚等。
與深海魚相比,秋蘇籽油中的亞麻酸含量較高,在65%以上,每日可將其拌入酸奶或者淋湯即可食用。
3、豆類
豆類含鈉低,含鉀、鎂、鈣、葉酸豐富,葉酸可以降低體內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有助於降低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病率。
心臟不好,做好四件事1、常踮腳
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適當的活動腳掌可起到「護心」作用。
每日踮腳尖30次,可以刺激腳上的經絡、穴位和全身各部的反射區,並且還有助於改善一些冠心病人群的胃腸道不適等症狀。
2、多歡笑
悲傷是心臟病人的天敵。
在美國醫學學會年會上,發表的一篇研究顯示,悲觀的心臟病患者,死亡率是樂觀患者的2倍。
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多歡笑,凡事看開一點,自然歡笑多一點!
3、少熬夜
心臟,是一個很嬌嫩的器官,每天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證心臟正常工作。
長期熬夜,心臟自然的節律被打破,,會導致心臟跳動的節律發生紊亂,長此以往,會發生心臟嚴重不舒服,甚至是猝死的風險。
4、按穴位
通裡穴:在小指一側的腕橫紋向上1橫指處;
作用:能夠改善心痛疲勞,有舒心安神的作用。
頻率:每日捏拿此穴3-5次,每次36下即可。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