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甜檸檬心理:接納自己,找到自身的優勢

2021-02-12 五加一培訓


甜檸檬心理:接納自己,找到自身優勢

檸檬屬於柑橘類水果,聞之芳香撲鼻,食之味酸微苦,但如果必須吃的時候,可以做成味道鮮美的檸檬汁。心理學上將其引申為甜檸檬心理,現今人們將其總結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優勢,同時也有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對於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即便是一些看上去是劣勢的東西人們也要學會接納,並努力找到其中的積極之處,做到揚長避短。

甜檸檬心理,是一種心理戰術,也是人們獲得成功的關鍵

對此,著名的心理學導師卡耐基曾做過這樣的訪問:一次,卡耐基訪問芝加哥大學的校長,是什麼讓他獲得成功?

校長微笑著說:我一直相信西爾斯總裁羅森華的觀念,即如果你的手上有一個酸檸檬,不要立刻吃掉它,因為它是酸苦的,但是如果你將其做成檸檬汁,則是非常可口的。

校長接著說,事實上,真正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非常少,現實生活中的人們總是反其道而行。例如,如果有位朋友送給他們一個檸檬,面對朋友的好心人們必須吃下它,這時人們的心理通常會想:完了,我為什麼要承受這種折磨。如果他是聰明的人,他不僅不會這樣想,而且還會在內心深處,開始為自己尋找做檸檬汁的工具。

甜檸檬心理告訴人們:生活中,每個人都嚮往一帆風順的美好生活,但現實往往很殘酷,經常會有突如其來的所謂的壞事情發生,面對這些不可改變的殘酷現實,人們能夠做的最好選擇,是勇敢的接納事情的真相,找到自身的優勢,珍愛自己,相信自己,樂觀的面對生活,這樣才能生活的更加從容。

段雲球曾被譽為中國版的保爾,當他的著作《當身體還剩下四分之一時》在網上引起了很大轟動時,人們被他不屈不撓的意志所感動。他出生兩年後,父母離異,他隨著母親來到了黑龍江省鶴崗市,7歲那年他被火車奪取了雙腿和右手,整個身體只剩下四分之一,當他被送到醫院時,醫生說;這孩子搶救過來的希望相當渺茫,就算治活了,這一輩子咋過啊!經過醫生們的奮力搶救,他與死亡線擦肩而過,從此,他的人生開始四分之一的生活。面對如此殘酷的現實,他從沒有動搖過要放棄生命,雖然車禍奪取了他的肢體,但並沒奪去他面對生活的勇氣和信念,沒有雙腿,他用凳子做自己的腿,用凳子一步一步的走路;沒有右手,他用左手吃飯、穿衣、自理。

殘酷的現實讓他不得不上到小學四年級便退學,但他通過自學,將小學到中學的課程全部學完,用這樣的毅力不斷的充實自己,鼓勵自己。隨著父母漸漸的老去,自己漸漸的長大,他知道為了生計,自己必須要掙錢,他擅長寫作,所以他就是利用這個僅有的特長工作、掙錢,照顧年邁的母親,養活自己;也正是利用這個特長不斷地為自己創造輝煌,在隨後的日子中,他用了僅僅5個月的時間,敲打出長達20萬字的自傳體小說《當身體還剩下四分之一時》,這本書在全國引起了廣泛關注,張海迪曾給其題詞說願你更加頑強勇敢,鍛造更加堅韌的生命品質!

西方有這樣的格言:全面的接受你自己這很重要,其原因之一是這可以使你更安心地對待自己,更具同情心,也更能實現完美的人生。世上沒有絕對完美的人,每個人都有自身的缺點、弱點或者短處,有時表現在生理上,有時表現在心理上;有時出現在做事情上的失敗、挫折、荊棘、坎坷上但無論是哪種不完美的表現,人們都要學會用積極的心態接納它,用正確的態度正視它,並從中找到自身的優勢克服它,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往往更容易獲得成功。

接納自己,正視自己是一種有效地自我防衛,可以幫助自己淡化那些既定的可望而不可求的既定目標,能夠緩解內心的失望、不滿情緒,這一點不僅人類需要,動物世界中也會出現這種方式。

狐狸是動物世界中最精明的動物,當它看到葡萄架子上一串一串的葡萄時,儘管口水都流了出來,但當他想方設法地試圖去吃葡萄,都以失敗告終的時候,它知道這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它必須面對現實,所以它在心中自我安慰說:那葡萄是酸的。這何嘗不是一種有效的心理防衛之術呢?

社會現實告訴人們,逆境、挫折、坎坷是人生必須經歷的,固然會增添心靈上的痛苦,但同時也能夠將人鍛鍊的更加堅毅、成熟,因此,人們必須掌握一套鍛鍊心理挫折的防衛方式,這樣才能更好地恢復平衡。

接納自己,正視自己只是其一

其二是要找到自身優勢,並將其發揮的逐漸出色,這樣才能打造光彩奪目的自我。既然正視自我,接納自我,找到自身的優點這麼重要,那麼人們該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這需要人們在生活中擴展自己的生活經驗,從經驗中進一步了解自己,多從生活經驗中提取精華;還要平靜而誠實地檢討自己的得失,因為每個人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都會有得也可能有失,對於這樣的結果要認真的總結、分析;此外,還需發現自身的特長,做到揚長避短,避弱趨強,這樣你才能找到通往快樂王國的鑰匙,才能成為生活的主人。

生活感悟:

接納自己,正視自己是一種有效地自我防衛,可以幫助自己淡化那些既定的可望而不可求的既定目標,能夠緩解內心的失望、不滿情緒,而這只是其一;另外,人們要善於發現自身的優勢,並加以發揮,做到揚長避短。做到這兩點的人,往往更容易快樂地獲得成功。

相關閱讀

相關焦點

  • 「酸葡萄」心理和「甜檸檬」心理
    是自怨自艾還是發現自己其他的閃光點?今天就讓「酸葡萄」心理和「甜檸檬」心理帶你去成為一個更加灑脫自信的人!「酸葡萄」心理是指自己努力去做而得不到的東西就說是「酸」的,是不好的,這種方法可以緩解我們的一些壓力。比如:別人有一樣好東西,我沒有,我很想要,但實際上我不可能得到。
  • 生活中的心理學——「酸葡萄」與「甜檸檬」心理
    那麼,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和挫折,會有怎樣的心理表現呢?那就帶你了解一下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的「酸葡萄」與「甜檸檬」心理。     《伊索寓言》中有這樣一則故事:一個炎熱的夏日,狐狸走過一個果園,它停在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狐狸想:「我正口渴呢。」於是它後退了幾步,向前一衝,跳起來,卻無法夠到葡萄。狐狸後退又試。一次,兩次,三次,但是都沒有得到葡萄。
  • 心理學知識——甜檸檬效應
    這一術語來源於伊索寓言的故事:有隻狐狸原想找些可口的食物,但遍覓不著,只找到一隻酸檸檬,這實在是一件不得已而為之的事,但它卻說:「這檸檬是甜的,正是我想吃的。」這種只能得到檸檬就說檸檬是甜的自我安慰現象,有人也稱甜檸檬心理或甜檸檬作用,其實質是一樣的,都是為了變惡性刺激為良性刺激,以達自我心理平衡,免去自我苦惱與痛苦。
  • 酸葡萄和甜檸檬現象,你知道是什麼心理原理嗎?
    比如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總是尋 酸葡萄心理和甜檸檬心理找理由為其受到的侮辱或遇到的不公待遇開脫,這就活得太窩囊,可悲可嘆了。4、心理學把個體所追求的目標受到阻礙而無法實現時,以貶低原有目標來衝淡內心欲望,減輕焦慮情緒的行為稱之為「酸葡萄心理」。
  • 趣心理 | 酸葡萄與甜檸檬
    當遇到挫折時 , 人們往往會產生一種受挫感 , 要消除或減輕心理上的受挫感 , 較為典型和常有的心理防衛方式是「酸葡萄心理 」和「 甜檸檬心理」。「酸葡萄心理」, 就像狐狸吃不到葡萄而說葡萄是酸的一樣 , 即醜化得不到的東西。
  • 甜檸檬可以「甜」一時,」能」甜「得了一世?
    借鑑一下羅斯福先生,出現不好事情的時候,及時自我安慰一下,這對於心理調節是非常有效的。心理學上把這種現象稱為「甜檸檬」心理。它指人們對得到的東西,儘管不喜歡或是不如意,也堅持認為是好的,自己的檸檬就是甜的。這樣的甜檸檬心理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如我們作為家長,在教育小孩的過程中,最常用打與罵這兩種方式。
  • 心理學:懂得去接納自己,才是一個人真正的成熟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一個人真正的成熟就是懂得去接納不完美的自己,能夠真正的去認識自己。接納是一個很重要的名詞,它主要的意思就是不管我們喜不喜歡,能不能去接受,我們都要去勇敢的接受它的存在。只有你去感受到了它的存在,你才會有一系列的行為去產生。2總的來說,生活中總有很多事是你不能去接受的,就比如以下這兩種。
  • 確定自己的優勢與美德,聊聊如何了解並掌握自身的優勢與美德
    臨床心理學有一本「聖經」-精神疾病診斷治療手冊DMS(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總結了心理疾病的症狀和專業用語,是心理醫師診斷心理疾病的依據。可是,為什麼沒有總結健康心理表現的心理手冊呢?
  • 每天一點心理學:如何提升自身吸引力?先聊聊接納和喜歡自己
    對於別人是這樣子,對我們自己,也是如此。接納優點,也接納缺點我們認識了自己之後,搞清楚自己有什麼優點、什麼缺點,然後,我們能夠接受這全部,就是接受了自己。而接受自己,就是喜歡自己的開始。打破完美心理有些人可能誤以為「我完美和優秀了,人們才會喜歡我」,實際上,這會造成距離感。而往往是顯露了自己脆弱的那一面,或者是手腳笨拙的那一面的人,比較能夠引起別人的好感。
  • 心理學:想要自信,請逼自己養成這三個習慣
    真正自信的人並不是沒有自卑,他們往往在於揚長避短,找到自我的優勢,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培養自己淡定從容的能力,這樣才會做最好的自己。所以如果想要告別自卑,自信,你最需要做三件事:大多數自卑的人也是如此,他們會有時因為自己的缺陷而總是忘記自我優點的存在。真正自信的人是深知自己的優點,並逐步塑造自己的優點。這樣就會慢慢自信起來。真正的自信在於找到自我優勢一面,並把這一面積極塑造出來,讓自己和他人更好看到。我身邊有一個朋友,他最大的特長是他的創意,但是他其實對生活中的細節非常不注意,經常出錯。
  • 十個有趣的心理學效應,讓你更懂自己
    可以說 沒有人不喜歡心理學著作 因為了解自身的渴望 來自人的本能 「我是誰」 是所有人都不能忽略的問題
  • 任正非的哲學: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那麼該如何面對自身不完美?(三)想必,每個人都用過很多方式,來改變缺點。最常見的,就是壓抑。然而,刻意壓抑自己需要耗費很大的心理能量。壓抑就像給自己築了一道「堤壩」一樣,這道「堤壩」無時無刻在承受著情緒的壓力。久而久之,人就會感到疲憊、甚至出現行為異常。
  • 工作一年,仍不被同事接納,請反省自身是否有這6個問題
    「我一直很努力地與同事們相處,也想融入這個團體,但是總感覺同事們不願意接納自己」小林很鬱悶的對領導說道。「你的這種情況不可能只是同事的問題,你有沒有想過自身有沒有不妥的地方呢?經過領導的一番開導,小林回去後對自己進行了反思,終於找到了問題所在,再加上同事們的配合,小林慢慢融入了團隊,終於與同事們打成一片,破除了人際交往的堅冰。職場中,我們很多人將不能擁有人際關係怪罪於他人,認為自己已經做得盡善盡美了,是同事們不願意接納自己。
  • 女性的致命吸引力,是好好經營自己,享受自身獨有的風景
    作為女性,我心中具有獨特風採的形象是這樣的——成為如己所是的人,享受自己的風景。這句話看似很「自戀」,卻是很多人難以企及的奢望。心理學中有兩個概念:虛假的自我;真實的自我。印度哲學家克裡希那穆認為:人應當認識自己,按自己本來的樣子接納自己,不與人比,也不拿真實的自己與應該的自己比。即在了解自己的基礎上,接納原汁原味的自我,不被他人和世俗觀念捆綁,摒棄「我應該……」、「我必須……」的信念。
  • 心理感悟:心理學和瑜伽能帶給我們的
    正念心理治療-序讓我們一起學習心理學知識、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詩詞,讓我們步入詩和遠方,讓人生閃耀出不一樣的光輝!本節題記心理學中的放鬆和正念催眠與瑜伽的冥想不期而遇,可以為一個追求美好的人點燃出美妙的火花。前者澆灌一個人的精神花園,後者在柔美中促進我們的身心健康!一個自學瑜伽的大學生的感悟:大學體育課的選項裡沒有瑜伽,讓我有些點失落。
  • 《內向心理學》:忠於自我,內向的你也可以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西爾維婭洛肯博士通過《內向心理學》一書帶領讀者重新審視自我、定義自我,發現屬於內向者獨特的優勢,幫助讀者性格曲線上找到自己的舒適區,並且針對不同情境闡述了內向者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扭轉局面,為自己加分。內向者愛進行自我批判,這讓他們容易自卑。
  • 更好的自己就是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發展更好的自己
    心理學就是要拿來用的。作為一個學科,心理學有著太多高深的理論,想要弄明白不太容易,但心理學確是研究人的科學,是可以給人帶來改變的學科。我們自己搬不動那麼艱深的心理學理論又想得到心理學的滋養,怎麼辦呢?去接受專家們規劃好的心理成長課啊。
  • 「愛」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納!
    他出版的心理學方面的書往往見解獨到,分析深刻。喜歡心理學的朋友可以通過閱讀我的文章來感受它的奧秘哦!我也是無意間看了武老師寫的書《夢知道答案》《為何家會傷人》《感謝自己的不完美》之後,而對心理學有了特殊的寄託和情感。
  • 到處在說「自我接納」你明白什麼是「接納」麼?
    如果有一天你不慎患上了心理疾病,這個時候你走進心理諮詢室的時候。我們可能聽到心理醫生最多的一個觀點就是「接納」。由於網絡的快速普及,接納這個詞慢慢頻繁出現在網絡上,於是一部分有悟性,或者有過專業指導的人,在改變這條路上慢慢能夠體會到接納到底是什麼,但是很多一部分人不但不理解接納的真正意義,甚至有時候還在詆毀它,覺得它誤導了自己。
  • 你知道什麼是「甜檸檬效應」嗎?
    甜檸檬效應,跟其他各式各樣的心理防衛機制一樣,原來都是為了讓我們在面臨一波又一波的壓力時,可以暫時有轉換心情的空間,好在儲備能量之後,能夠繼續努力嘗試改變、因應困難,然而持續使用這樣的自我催眠方式,最後也會付出龐大代價:我們對真實自我變得愈來愈陌生,就如同明明內心有個傷口持續在流血,我們卻選擇直接蓋上紗布,不去清洗、上藥或做必要的處理,任由這個傷口持續在心底化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