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宋仁宗「兔兒帽」惹關注,詳解歷史上宋朝的「帽子文化」

2020-12-08 無計讀史

《清平樂》宋仁宗「兔兒帽」惹關注,詳解歷史上宋朝的「帽子文化」

文/無計讀史

電視劇《清平樂》的最新預告中出現了有趣的一幕,宋仁宗與曹皇后的對話時注意力都被他的帽子給吸引走了。只見宋仁宗戴著的是一個尋常的帽子但是帽子的幞頭竟然是朝上的,看起來就像是一對兔耳朵,顯得宋仁宗有些萌萌噠。

其實電視劇一開始時宋仁宗上朝就因為他和眾臣頭上的帽翅太長引起過觀眾的熱議,那麼宋仁宗的這些帽子的來歷是什麼呢?

一、長帽翅帽

這種帽子是宋太祖趙匡胤發明的,當時他上朝時看到官員們交頭接耳很是生氣,出現大事時官員們三五成群看起來也不雅觀,於是轉了一下心思想到了給帽子加個帽翅。於是一米長的帽翅應運而生,這個帽翅左右加起來足足一米,上朝時官員們排排站,帽翅就阻擋了他們交頭接耳。

帽子也很好地阻隔了官員們的距離。官員們進入朝堂都得一個個排隊有序進入,就是進門時稍有不便。宋仁宗開始出現時一個屏幕都差點裝不下他的帽翅,畫面相當滑稽。趙匡胤顯然是很滿意這個發明,自己也為了做榜樣也戴上了,這種帽子也一直延續了下去。

二、朝天幞頭帽

這種帽子在以往的電視劇裡大家很少能看到,造型是比較奇葩的。其實這種帽子在五代時期就出現了,遺留下來的唐莊宗就有這麼一幅畫像,與宋仁宗劇中的帽子很像。

根據《雲麓漫鈔》記載,後蜀皇帝在帽子加上左右上翹的腳,兩隻腳差不多各一尺長,把它們並成為「龍角」。所以,這種腳的帽子只能是皇帝佩戴,顯示身份的尊貴非凡。而記錄的帽腳比較高,在電視劇中有所改動。

三、下垂幞頭帽

這樣的帽子在電視劇中就比較多見了,不僅宋仁宗戴過,其他人都戴過,自古留下的宋朝書生基本上都是這樣的帽子。

這種帽子屬於最常見的,宋朝人有束髮習慣,頭髮經常會亂,所以戴上帽子也可以保持好形象。官員在朝時戴的長帽翅帽,下朝時就會帶著下垂幞頭帽。下垂幞頭帽也有兩個帽腳,順著帽子成「八字」左右兩邊各一個,幞頭較短,不會惹來不便。

四、交角幞頭帽

這種帽子目前在電視劇中還沒有出現過,幞頭在帽後形成一個圓形,所以叫交角幞頭帽,電視劇《水滸傳》中宋江就戴過。

在宋朝,吏一級別的官員會戴這種帽子,是身份的一種象徵。宋江原本是山東省一縣城押司,屬於吏一級別官員。

古人重規矩,比較講理法,所以一個小小的帽子也涵蓋著很多的文化。

相關焦點

  • 「長翅帽」的由來:從《清平樂》中宋仁宗所佩戴的帽子,觀官帽史
    最近一部有關宋朝歷史的古裝劇《清平樂》正在如火如荼的播放著,而他其中的各種情節也是很引人注目,成為我們現在疫情在家期間一部值得觀賞的佳劇,打開這部電視劇,首當映入眼帘的就是宋仁宗那官帽上高高的兩個長翅。
  • 《清平樂》王凱演的宋仁宗符合歷史嗎?專家這樣說
    本劇的切入點也頗為有趣,作品改編自米蘭Lady的歷史小說《孤城閉》,以宋仁宗的一生為線索,講述其在位期間治國理政的百般故事。一直以來,以宋代為背景的古裝劇並不少,前有《少年包青天》系列,後有《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鶴唳華亭》等,但如《清平樂》這樣偏向歷史題材的電視劇並不多見。隨著劇集的播出,宋仁宗的生平亦引發關注。
  • 從古裝劇《知否》與《清平樂》開始,來談談我眼中的宋朝
    經濟文化高度繁榮的宋朝宋太祖趙匡胤所打下的基礎首先還得從杯酒釋兵權開始說起,很多人都知道宋朝的羸弱是從杯酒釋兵權開始的。杯酒釋兵權宋仁宗趙禎所建立的宋朝盛世這兩年上映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與《清平樂》兩部歷史古裝劇,道具、化妝、服飾極為考究,對宋朝的社會經濟文化進行了高度的還原
  • 清平樂電視劇結局是什麼? 宋仁宗愛過很多女人但獨獨沒有愛過曹皇后
    清平樂電視劇結局是什麼? 宋仁宗愛過很多女人但獨獨沒有愛過曹皇后時間:2020-04-08 14:14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平樂電視劇結局是什麼?宋仁宗愛過很多女人但獨獨沒有愛過曹皇后 清平樂這部劇鋪墊得恰到好處,歷史感十足,宋朝文人志士朝堂爭辯如同一幅畫卷慢慢展開,兩集就把皇帝面臨的局勢寫得很清楚,他和太后相互制衡,他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大局裡的每一個人。這部   原標題:清平樂電視劇結局是什麼?
  • 宋仁宗:他創造了我國歷史上頂峰的四十年,卻為何不為人知曉?
    說到宋朝,人們對它的第一 印象就是重文輕武一直被別國欺負。宋朝也是文學百花齊放的時期。宋朝有很多膾炙人口的文章、詩詞流傳至今。而前段時間大火的《清平樂》在描述富康公主的愛情故事之餘也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不被世人所熟知的帝王——宋仁宗的一生宋仁宗原名趙受益。公元一零一零年出生。
  • 《清平樂》中宋仁宗時代究竟怎樣?擁兵百萬,卻無可戰之兵
    其實談愛情也好,論朝堂也罷,《清平樂》非常大的問題是在美化宋仁宗,並且強行組愛情CP。 該劇主要講述的是宋朝仁宗時期的一段「盛世」,其劇情簡介中提到:仁宗朝河清海晏,名臣才子輩出,是中國古代史上著名的經濟文化盛世。 很多朋友認為,這個盛世之下便是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美滿。
  • 同在宋朝服飾上下了功夫的清平樂和鶴唳華亭,哪家還原度更高?
    去年播出的《鶴唳華亭》雖然是架空的歷史,但是劇中還原了真實的宋代人生活,名物、服飾、藝術、風俗等一律按照宋朝的風土人情擺設,加之令人驚豔的宋代點茶情節,讓人眼前一亮。而現在熱播的《清平樂》完完全全是真實的宋朝歷史,真實地展現了宋仁宗趙禎的一生,更有晏殊、範仲淹等大名鼎鼎的文人出場,那麼《清平樂》中的宋朝服飾同《鶴唳華亭》相比,還原度如何呢?
  • 《清平樂》中的昭儀、修媛都是什麼級別?如何看懂宋朝妃嬪位分?
    近日,古裝電視劇《清平樂》熱播讓許多觀眾對宋朝歷史產生了濃厚興趣。今天夜讀史書就來和大家聊聊在《清平樂》中反覆被提到的昭儀、修媛、順容等後宮妃嬪名號都是什麼級別,以及如何看懂宋朝後宮妃嬪的位分。宋朝的妃子一般情況下有4種封號,分別是(排名按順序從高到低,下同):貴妃、淑妃、德妃、賢妃。但在少數情況下也有宮中女子會被封為宸妃,如《清平樂》中宋仁宗的生母李氏在臨終前就被加封為李宸妃。妃的官秩為正一品,位分等同於朝廷裡的三師(太師,太傅,太保)。
  • 清平世界,萬物皆可樂,《清平樂》「長翅帽」升級景區「一米帽」
    一部熱播的電視劇《清平樂》,讓多少的目光聚焦在了那個長著翅膀的帽子上,暫時忘記了嶽飛怒髮衝冠的豪情和民族情懷,沉積於宋仁宗那段和平的「仁宗盛治」時期,感悟宋朝的文化和服飾,聆聽宋仁宗的「仁政」和「仁愛」。
  • 《清平樂》推聯名款盲盒,設計最大難題竟然是帽子丨揭秘
    到了《清平樂》的項目,《清平樂》的受眾與盲盒的受眾比較契合,而正好若來旗下「Nanci囡茜」的成熟盲盒IP形象,跟劇中IP形象相匹配,於是李化冰就決定跟該品牌合作。「Nanci囡茜主打古風風格,《清平樂》的IP形象來自於宋朝的服飾裝扮,稍加提煉便能很好地與其IP形象結合。」
  • 《清平樂》的宰相為什麼有好幾個?宋朝官制套路多
    怎麼到了宋仁宗,一會兒一個呂相,一會兒又出來一個王相,他們到底誰是二把手?王相和呂相每天吵吵嚷嚷,他們倆到底誰的官更大?這就得從宋朝的官制說起了。宋朝官制,基本上由地方系統和中央系統兩部分組成,《清平樂》中對地方官說得不多,咱們也就略過不講了,就著重講講中央系統。
  • 講究衣品 歷史上的宋朝時尚獨特幞頭,宋代服飾的象徵
    劇中服飾高度還原歷史。《清平樂》中的宋仁宗。《宋仁宗坐像軸》。服飾之美。隋唐時期,幞頭內襯巾子(一種薄而硬的帽子胚架),就是說在幞頭的裡面用一個帽子架,支撐幞頭。到了宋代,幞頭成了宋代男子的首服,除祭祀典禮、隆重朝會需要冠冕之外,一般都戴幞頭。宋代的幞頭已脫離巾帕演變成了帽子。幞頭之所以在宋代流行,還真是為了保持社交距離的,黃強說,「幞頭伸出兩腳,伸出的長度約一尺左右。
  • 小逄觀星|郭瑞祥:宋仁宗更像一面闊大的背景牆
    郭瑞祥近照由王凱、江疏影、任敏、楊玏等主演的電視劇《清平樂》熱播,引發了許多話題。《宋仁宗和他的帝國精英》一書的作者郭瑞祥先生也一直關注這部劇。本報記者與郭瑞祥先生多次電話、微信聯絡,談得很投緣,有相識恨晚之感。家在河南溫縣的郭瑞祥先生的妙語,讓記者如沐春風。
  • 歷史上的趙薇柔原來那麼慘,宋仁宗把娃坑瘋了?
    前一段時間電視劇《清平樂》挺火的,周邊的朋友們都在討論這部劇的劇情。很多人對劇中宋仁宗的長女趙薇柔的經歷心痛不已。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宋仁宗的女兒趙薇柔在歷史上過著怎樣的人生。劇中趙薇柔在歷史上的原型其實是福康公主趙氏,在史書上並沒有記載她的詳細名字。趙薇柔是宋仁宗等了很多年才等來的孩子,因此對這個女兒寵愛有加。在宋仁宗之前,歷史上的公主都是在快結婚的時候才給予封號,但是宋仁宗由於特別寵愛這個孩子,在孩子2歲的時候就直接給了她封號:福康公主。
  • 江疏影:看《清平樂》感受古今不同的美
    原標題:江疏影 看《清平樂》感受古今不同的美   改編自小說《孤城閉》的電視劇《清平樂》播出以來,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目光。該劇在塑造宋仁宗趙禎(王凱 飾演)一生勤勉仁厚,致力於開拓一個四海平寧之世的同時,也著力描繪了他與妻子曹丹姝(江疏影 飾演)由貌合神離到彼此交付的傾心之路。
  • 暖男皇帝.宋仁宗——宋人有品,服飾先行
    袞 冕 服01皇帝最尊貴的衣服「袞」指衣服,「冕」指王冠或帽子袞冕一般在皇帝祭天地、宗廟等重大活動時才會穿一年也就穿那麼幾次還記得在《清平樂》前幾集中太后要在二月的謁廟儀式上身穿袞服祭祀太廟,遭到了群臣反對一件衣服為什麼這麼重要
  • 保持社交距離靠帽子《清平樂》中宋人服飾也挺潮
    《清平樂》中的宋仁宗。《宋仁宗坐像軸》《清平樂》劇照。宋代皇后鳳冠交領。充滿人文氣息的宋代,以其獨特的審美哲學受到粉絲的追捧。講述大宋風華的古裝劇《清平樂》正在熱播,劇中的服裝道具被稱良心還原,正在追劇的服飾史學者、江蘇理工學院人文學院客座教授黃強告訴記者,關於宋代服飾,有很多歷史文獻可以佐證,也有繪畫、陶俑來參照。在皇帝通天冠、皇后鳳冠,大臣品官服色等方面,《清平樂》依照南薰殿舊藏帝王像等史料進行複製,有模有樣。
  • 《清平樂》中王凱扮演的宋仁宗 竟然是一位精通詩詞音律的皇帝
    我感興趣的,是這部《清平樂》的服裝與道具,精美程度令人嘆為觀止;另外,還有文學史上這些光芒四射的名字:韓琦、歐陽修、範仲淹、晏殊、蘇軾....據《宋史·樂志》記載,宋仁宗趙禎通曉音律:仁宗洞曉音律,每禁中度曲,以賜教坊,或命教坊使撰進,凡五十四曲,朝廷多用之。」宋仁宗雖然精通音律,但是卻沒有傳下了一首《清平樂》,倒是這些臣子們寫了不少。
  • 《清平樂》飾演女仕官董秋和的是誰 有歷史原型嗎?
    《清平樂》飾演女仕官董秋和的是誰 有歷史原型嗎?時間:2020-04-11 16:53   來源:今日頭條 文化大雜燴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平樂》飾演女仕官董秋和的是誰 有歷史原型嗎?
  • 被考古學家拍出的《清平樂》
    清平樂(yue)下清平樂(le),是太平盛世的歌頌之詞。這個名字也已經奠定了「清平樂」這部劇的核心表達——主題意義大於藝術價值。 而宋代真正稱得上清平盛世的,有且只有一朝,就是那個傳說中「狸貓換太子」的主角,以「仁」作為廟號的,宋仁宗皇帝趙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