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中的昭儀、修媛都是什麼級別?如何看懂宋朝妃嬪位分?

2020-12-21 夜讀史書

近日,古裝電視劇《清平樂》熱播讓許多觀眾對宋朝歷史產生了濃厚興趣。今天夜讀史書就來和大家聊聊在《清平樂》中反覆被提到的昭儀、修媛、順容等後宮妃嬪名號都是什麼級別,以及如何看懂宋朝後宮妃嬪的位分。

根據《禮記》中的記載,「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以聽天下之內治,以明章婦順,故天下內和而家理。」這裡所指的天子後就是皇后,她是統領六宮的中宮之主,也是皇帝唯一的正室妻子。自皇后以下的所有妃嬪都是妾室,哪怕地位尊崇的貴妃也不例外。

在秦漢時期,皇帝庶妻中地位最高的是「夫人」,如戚夫人(漢高祖寵妃)、王夫人(漢武帝之母)。從北周以後改稱為「妃」。宋朝的妃子一般情況下有4種封號,分別是(排名按順序從高到低,下同):貴妃、淑妃、德妃、賢妃。但在少數情況下也有宮中女子會被封為宸妃,如《清平樂》中宋仁宗的生母李氏在臨終前就被加封為李宸妃。妃的官秩為正一品,位分等同於朝廷裡的三師(太師,太傅,太保)。

我們通常稱呼皇帝後宮妾室為「妃嬪」,其實這種叫法比較籠統,因為妃是妃,嬪是嬪,兩者地位完全不一樣。按照《禮記》的規定,皇帝後宮嬪的名號應該為九種,即九嬪。

嬪的位分排在妃之後,宋朝九嬪在不同皇帝在位時期叫法有所不同,其一是:貴儀、貴容、淑儀、淑容、順儀、順容、婉儀、婉容;其二是: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九嬪官秩皆為正二品。《清平樂》中太后劉娥早期的封號是修儀,宋仁宗生母李宸妃早期封號是順容,宋仁宗寵妃苗心禾早期封號是昭容,這些都是屬於九嬪。

排在九嬪之後的皇帝妾室統稱為二十七世婦,這其中又分為三組,分別是:婕妤、美人、才人。每組九人,也就是說在滿員的情況下皇帝最多可以有九位婕妤(官秩正三品)、九位美人(官秩正四品)、九位才人(官秩正五品)。

排在婕妤、美人、才人之後的皇帝妾室稱郡君(宋徽宗時期改稱淑人、碩人、令人、恭人四等);排在郡君之後的稱御侍,即帝王貼身侍從之意。

最後來舉一個例子,《清平樂》中宋仁宗的寵妃張妼晗是歷史上的溫成皇后張氏。她入宮初期為御侍,後來得到宋仁宗臨幸被封為郡君,再後來生了皇三女安壽公主,被進封為才人(二十七世婦之一),一年後又被封為修媛(九嬪之一)。慶曆三年(1043),張氏所生的皇四女薨逝,她的封號也因此被降為美人(二十七世婦之一)。不過對張氏來說,這次降職卻更像是蓄勢發力,因為僅僅過了四年後,她就直接從低位分的美人一下子躍升為妃嬪中最高位分的貴妃。至和元年(1054),張貴妃病逝,宋仁宗傷心不已。於是他在中宮之位並不空缺的情況下,仍追封張氏為溫成皇后,由此可見宋仁宗對張氏寵愛到了何種程度。

參考文獻:《中國官制大辭典》

相關焦點

  • 《清平樂》中徽柔喊親媽為「姐姐」?古代母親都有啥別稱?
    電視劇《清平樂》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鏡頭,福康公主徽柔在和親媽苗昭儀相處時,對親生母親的稱呼竟是「姐姐」。福康公主趙徽柔是苗昭儀的女兒,也是宋仁宗的長女。不過,自徽柔會說話起,她就沒有喊過苗昭儀母親,而是叫姐姐。
  • 清平樂苗心禾結局是好是壞 苗心禾和趙徽柔是什麼關係
    清平樂苗心禾結局是好是壞 苗心禾和趙徽柔是什麼關係  《清平樂》中,苗娘子活了很久,眼看著宋仁宗娶了曹皇后,寵愛張貴妃,久到官家將愛情變成親情。苗娘子雖然沒能成為官家最愛,但在那個年代來看,就是對於一段年少愛戀最好的結局。苗娘子為宋仁宗生了一個女兒,成為了官家最愛的公主。
  • 明朝妃嬪等級到底是怎麼劃分的?皇貴妃真的是不可超越的存在?
    明太祖朱元璋繼位之後,為了確立後宮的婦官制度、明確妻妾之間的等級劃分,使後宮尊卑有別、上下有序,參考了唐朝和宋朝兩個朝代的後宮制度,並進行了大規模改革。宮中按照秦漢以來的慣例以皇后為尊,妃嬪之間也有明確的品級:貴妃和諸妃為正一品,昭儀和諸嬪為正二品,婕妤和貴人為正三品,美人為正四品,才人為正五品。
  • 古代宮廷中,嬪妃等級都分為哪些?
    除了亂世個別國家後宮比較混亂意外,歷朝歷代一般都制定有嚴格的後宮嬪妃等級,而嬪妃的等級也與其身份地位、福利待遇等息息相關,甚至一度關係到皇位的繼承順位,不過歷朝歷代的嬪妃等級都有一定程度的差異。以下簡單介紹一下各朝代的嬪妃等級。夏夏朝時期後宮等級還較為簡單,一般有正妃一人,次妃等妃共十一人,或正夫人一人,側庶室夫人共十一人。
  • 清平樂:宋仁宗「兔兒帽」惹關注,詳解歷史上宋朝的「帽子文化」
    《清平樂》宋仁宗「兔兒帽」惹關注,詳解歷史上宋朝的「帽子文化」文/無計讀史電視劇《清平樂》的最新預告中出現了有趣的一幕,宋仁宗與曹皇后的對話時注意力都被他的帽子給吸引走了。其實電視劇一開始時宋仁宗上朝就因為他和眾臣頭上的帽翅太長引起過觀眾的熱議,那麼宋仁宗的這些帽子的來歷是什麼呢?一、長帽翅帽這種帽子是宋太祖趙匡胤發明的,當時他上朝時看到官員們交頭接耳很是生氣,出現大事時官員們三五成群看起來也不雅觀,於是轉了一下心思想到了給帽子加個帽翅。
  • 古代妃嬪的封號有哪些?
    元帝加昭儀、五官、順常、無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 東漢:皇后、貴人、美人、彩女、宮人。 魏:皇后、夫人、昭儀、婕妤、容華、美人。文帝加貴嬪、淑媛、修容、順成、良人。明帝加淑妃、昭華、修儀。
  • 《清平樂》的宰相為什麼有好幾個?宋朝官制套路多
    《清平樂》最近大家都在追吧?路sir看完後有一個迷惑點,就是咋有那麼多宰相啊?按我們大多數人的理解,宰相,丞相,那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除了在中國象棋裡,你在哪兒見過那麼多相啊?劉邦的宰相是蕭何,劉備的宰相是諸葛亮。
  • 「裡坊制」從《清平樂》看裡坊制如何在宋朝瓦解的
    《清平樂》劇照《清平樂》這部劇裡面有這樣一個故事,梁家在坊間違規開店,被惡霸欺凌也不敢報官。那麼為何出現禁止坊間開店的法令與百姓生活極大衝突的這樣一個狀況呢?後來宋朝又是如何改進的?這一期我們就用《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唐長安和《清平樂》中的宋東京,來看看古代城市建設從「裡坊制」向「街巷制」的轉變過程。
  • 從《清平樂》看宋英宗的婚姻,解析美好婚姻必須經歷的三個階段
    可是在我看來,《清平樂》更多展示的其實是兒女情長,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大多是宋仁宗趙禎和後宮嬪妃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感糾葛,但對我印象更加深刻的,是一對淹沒在觀眾眼裡,一對真正意義的夫妻——趙宗實和高滔滔,他們從小一起長大,是名正言順的青梅竹馬,無論面對什麼,兩個人始終不離不棄。
  • 同在宋朝服飾上下了功夫的清平樂和鶴唳華亭,哪家還原度更高?
    而現在熱播的《清平樂》完完全全是真實的宋朝歷史,真實地展現了宋仁宗趙禎的一生,更有晏殊、範仲淹等大名鼎鼎的文人出場,那麼《清平樂》中的宋朝服飾同《鶴唳華亭》相比,還原度如何呢?這樣的場面《清平樂》和《鶴唳華亭》中都有呈現。而宋代后妃、貴族女子的禮服有褘(huī)衣、鞠衣、朱衣、禮衣等多種,各種服飾按規定分別在不同場合穿著。《清平樂》中曹皇后大婚所穿的是褘衣,是皇后最貴重的服飾,只有在受到皇帝冊封或祭祀大典時才會穿。
  • 《清平樂》中的樞密使、參知政事是什麼官?殿前司是幹什麼的?
    近日,古裝電視劇《清平樂》熱播讓許多觀眾對宋朝歷史產生了濃厚興趣。今天夜讀史書就來和大家聊聊在《清平樂》中反覆被提到的樞密使、參知政事等職務都是什麼官,以及殿前司是幹什麼的?到了後周第二任皇帝柴榮(郭威養子,又稱郭榮)執政時期,樞密院已成為一個純粹負責軍隊行政事務的機構,軍事職能主要掌握在殿前司手中,殿前司最高長官殿前都點檢的權力也凌駕於樞密院最高長官樞密使之上。不過,後周很快就重蹈了當年後漢的覆轍。柴榮英年早逝後,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了「陳橋兵變」。
  • 清平樂大火,宋朝中央的官場制度——兩府三司如何運轉的
    反應宋朝生活的電視劇《清平樂》正在火熱播出,宮廷政治鬥爭的戲碼不斷加重,中書門下、樞密、三司等官員陸續登場。要說宋朝中央的官場制度,首先要了解唐朝的制度,因為宋太祖初建國,承襲唐朝後期的官制。宋太祖趙匡胤建國初期,承襲唐朝後期的官制,形成由中書門下、樞密院分掌文武的"兩府制",並以三司掌國家經濟,尚書、門下並列於外,又別置中書禁中,是為政事堂,與樞密封掌大政。天下財賦,內庭諸司,悉隸三司。唐朝後期財政大權由度支、鹽鐵、戶部三司三長官分掌,發展到宋朝由三司使通管鹽鐵、度支、戶部,號稱計省,掌天下財權。
  • 《清平樂》珍珠妝火了,丹姝端莊徽柔靈動苗娘子溫柔,劇組太用心了
    《清平樂》播出後,便因服化道精良備受好評,沒想到隨著劇情的播出,劇中的珍珠妝也火了,丹姝的妝容端莊大氣,徽柔的妝容靈動俏皮,苗娘子的妝容溫柔婉約,從這也能看出劇組實在太用心了。據悉,珍珠妝是宋朝非常流行的妝容,但因為珍珠太過昂貴,所以只有皇族和貴族才會使用,算是地位的象徵,普通百姓家是不會使用珍珠妝的,劇組在各種小細節方面都非常尊重史實。
  • 清朝後宮妃嬪隊伍,到底如何組建?令妃、選妃、恩妃,組成後宮
    後宮妃嬪關乎皇嗣繁育、關乎皇位傳承,關乎外戚勢力,進而直接影響著統治根基的穩固性。後金政權時期,後宮妃嬪尚未建立等級制度,選擇后妃更是沒有統一的規定;皇太極建立清朝以後,後宮位分雖然「位號既明,等威漸辨」,但較之前朝仍然沒有系統、成熟的選擇、晉封、管理制度。清朝入關以後,順治皇帝雖然創設了「選秀女」制度,但後宮等級仍未明確,直到清朝行至康熙朝。
  • 從古裝劇《知否》與《清平樂》開始,來談談我眼中的宋朝
    我對宋朝的成見主要集中在這個朝代的重文輕武之上,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之後,文臣當道,武將在宋朝都得不到重用。直接導致了宋朝在一個個對外戰爭中,勝少負多顯得那麼的羸弱不堪、喪權辱國。但是如今回頭一想,對比中國古時各朝,濤哥認為宋朝的各個皇帝是最為仁愛的。
  • 宋朝鳳冠,如今收藏於美國,唱不盡的清平樂,道不盡的大宋風華
    曾經的一頂宋朝鳳冠收藏於美國的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內,宋代時期,家中是名門望族的女子佩戴的冠由花樹,鈿,博鬢三樣組成。大多數宋朝時期的鳳冠都加入了龍鳳樣式的圖案,還有些帶有仙女的形象在鳳冠上,打造出一種仙女雲遊與萬花叢中自然之中的景色中。
  • 《清平樂》官家禎和他這一生關係重大的七位皇后
    官家禎見到的第一位是章獻明肅皇后劉氏(969年——1033年)也就是《清平樂》中的劉太后,官家禎幼年登基,因而其父宋真宗留有遺詔,朝中大事都由劉太后代為處理。官家禎不光追封生母為皇后,還特別重視提高章懿皇后母家的地位,為此更是將福康公主下嫁給舅舅的兒子李瑋,這才有了《清平樂》中徽柔的悲劇。第四位皇后是官家禎的原配郭氏(1012年-1035年)也就是《清平樂》一開始出現的郭懟懟。
  • 《清平樂》火了,可清平樂一詞所謂何意呢?
    隨著《清平樂》的熱播,不知道各位追劇達人會不會在想清平樂一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只是經常在很多詩人的詩詞中看到,甚至都沒有來得及去深究這一詞的含義。清平樂原為唐教坊曲名,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這兩個樂調而命名,後來有為詞牌名,比如我們經常在古詩詞裡讀到的,如夢令、水調歌頭、浪淘沙、天淨沙、卜算子、念奴嬌等等,有點類似於我們今天的樂譜的意思。《清平樂》的格律: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
  • 從《清平樂》,看一千多年前舌尖上的宋朝,奢靡的高宗御宴菜單
    最近熱播的《清平樂》,在服飾和道具上的還原度非常高,一看就是良心製作。劇組的用心不僅僅體現在服化道上,在美食細節上也非常用心。畢竟宋朝可是舌尖上的朝代,這點在《清明上河圖》中,就有跡可循,在畫中就有不少飲食文化,有人賣外賣,有人賣蜜餞,有人醉酒而臥,街上熙熙攘攘,特別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