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婚》裡面的四個孩子,父母「生而不養」,哪個最可憐

2020-12-18 艾倫育兒

2007年電視劇《金婚》首播,上映後就收穫了很多人的喜愛,該劇也因此獲得了各種各樣的電視劇大獎,成為當時紅極一時的一部電視劇。這部長達五十集的電視劇,講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一個普通夫妻一生的故事。

其中包括婚姻關係、婆媳關係、教育子女,年老後遇到的種種問題,這部劇完美的呈現了生活中各色各樣、各種家庭會出現的情況,看完後可以給人們帶來很多深思。

今天我們主要來說一下這部劇中四個孩子的人生,在上世紀並不富裕的年代,四個孩子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個重擔,很多家庭沒有辦法承受,或者只能對孩子敷衍了事,沒有辦法全心全意的好好愛一個孩子。

劇中的母親文麗就是這樣的身份,一個受過良好思想教育的小學老師,也在教育孩子的這條路上磕磕絆絆,走了許多彎路,也留下了很多遺憾。

大女兒佟燕妮

文麗生的第一個孩子,從一個文藝女青年到媽媽,讓文麗體會到了溫暖的感覺,同樣也承擔了很多的責任。對於這個孩子的教育,文麗下了很多心思,讓女兒成長的健康快樂,女兒也非常的懂事,成績也非常的好。

可是她的美好生活是短暫的,高考失利讓她沒能如願的進入理想的大學,只好去了父親所在的工廠工作。後來看中了想要去當兵的劉強,甚至不顧父母的強烈反對與他一同步入婚姻,生下了一個女兒,儘管再三維持關係,可是婚姻還是沒有堅持到最後。

二女兒佟南方

同時也是文麗很虧欠的一個孩子。當時二女兒出生後,家裡入不敷出,再加上大女兒燕妮上學,根本沒有辦法在負擔得起養育一個孩子的費用,於是夫妻二人商量後把孩子送給了重慶老家的奶奶,孩子由奶奶照顧著長大到上小學,才又被接回了北京。

可是到了這裡,新環境的不適應,姐姐的不喜歡,媽媽的偏愛,讓這個孩子感受不到溫暖,於是她開始加倍努力,靠自己拼出一片天,自己也如願的出國留學,學有所成。但是婚後丈夫的身體問題讓她一度陷入抑鬱,後來終於想通後決定與丈夫不離不棄。

三女兒佟多多

顧名思義——多餘。在那個重男輕女的年代,文麗媽媽的不斷督促,鄰居莊嫂的比較,讓文理壓力倍大,勢必要生一個男孩,可是佟多多卻出生了,女孩的身份讓媽媽在生下她後連看都不願意看她一眼,後來陰差陽錯讓原本說好要給大姨的她留了下來。

但是在佟家的她還是遭嫌棄的,再加上父母感情出現問題,她成了『留守兒童』一般,父母不管不問,感受不到家裡的一絲溫暖,她慢慢地就學壞了,她用自己任性的方式不斷地與父母產生矛盾,直到最後還是對父母充滿怨恨。

小兒子佟思博

文麗的寶貝疙瘩,心心念念的男孩子。孩子出生後,文麗便把心思全部放在了這位孩子身上,不顧三個女兒的吃醋,不顧丈夫的苦心勸導,把孩子寵溺到不行。於是這個孩子從小的思想教育就出現了問題,學生時代偷同學錢,工作後騙錢行賄。

雖然小兒子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最後悔過自新,選擇重新開始新的生活,但是一場車禍還是帶走了他的生命。文麗的寵溺式終究還是毀了他的生命。

四個孩子因為文麗不同的教育方式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陰影,甚至還承受了失去生命的痛苦,家長的失敗教育,在這部劇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同時也給很多人深思,在自己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要用合適的方式,讓他們感受到溫暖,不用小心翼翼,也不會驕縱放肆,釀成大禍。

這個電視劇中的失敗育兒案例讓很多人都覺得惋惜,對於每個孩子也抱不平,到底哪個孩子可憐。其實我們反想,哪個孩子不可憐呢?父母的『生而不養』,讓這四個孩子的人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每個人承受的痛苦,都不能與父母訴求,得不到父母無限的愛。所以在育兒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汲取正確的育兒方法,讓孩子能夠更好的成長。

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孩子「知行合一」的行動力一定不能少,多說不如多做,家長應該多鼓勵並且引導孩子將想法實踐出來,哪怕過程中發現有所偏差也好過光想不做。

給大家分享一套幫助孩子養成好的行為習慣的書籍:《爸媽不是我的用人》系列正能量讀本

這套讀本適合6~12歲左右的小學生閱讀,書中故事貼近孩子生活,用淺顯易懂的小故事將難以理解的「大道理」講清楚,帶給孩子深刻的啟示。

這套讀本共4冊,每一本的故事內容都是圍繞著一個鮮明的主題幫助孩子培養閱讀興趣的同時,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教育孩子學會做人、學會處事。

相關焦點

  • 《金婚》文麗佟志「生而不養」?4個孩子,誰最可憐?
    「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是孩子最大的悲哀,也是父母最大的不該。既然生了孩子就一定要對孩子負責,之前看電視劇裡面的一個片段。一位母親意外懷孕生下孩子以後自己去了醫院,醫生接診後發現孩子可能被丟棄,就不斷詢問孩子被扔在哪裡了,母親最終說了一句被扔在了廁所。
  • 北京養個孩子要276萬!幫年輕父母算了筆帳,看看哪裡可以省
    在北京養一個孩子要276萬?最近,網傳的一份統計圖火了,裡面顯示,北上廣深生養一個孩子的成本均超過200萬,北京則以276萬排名榜首。這年頭要養大一個孩子真心不容易,讓我們算一筆帳,從孩子在娘胎裡補充各種營養,去醫院做各種檢查,到生下來後的奶粉、紙尿褲、童裝童鞋、嬰兒車等各類用品,就算是窮養,沒有幾萬也下不來。等到孩子再大一點,需求就更多了,那些電動搖搖椅、旋轉木馬、蹦床、興趣班等等全部在向寶寶招手,孩子一路成長,家長就得跟著掏一路錢。
  • 小s被問最喜歡哪個孩子:「老二效應」下,父母如何做到不偏心?
    導語:現在好多家庭基本都是獨生子女,但是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放開,很多家庭都想繼續要個二胎。但是二胎也不是說生就生的,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要面對的問題。案例:家喻戶曉的臺灣主持人小S曾經在節目中被問到,面對三個女兒哪個最討自己喜歡。這應該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吧。小S回答說雖然自己對二女兒平時的關注特別少,但是二女兒卻是最貼心的一個。小S這番話其實說出了很多父母的通病,就是家裡孩子比較多,總是忽略老二。
  • 《無人知曉》:生而不養,是母親的責任,也是孩子的悲哀
    影片從旁觀者的角度出發,以及其真實平淡的敘述手法展現了長子照顧4個孩子的無力艱難生活。孩子無淚,觀者早已泣不成聲。媽媽棄子私奔,生而不養才是最殘忍的。作為孩子們的媽媽,惠子是一個知道生不知道養的母親,她一直都在追求所謂的真愛,孩子只是她追求幸福路上的意外和累贅。也因此,搬來新家不久,惠子留下了一張字條和20萬日元就徹底消失了,孩子們的命運也變得撲朔迷離了。不論是在現實中還是電影中的棄嬰事件,媽媽始終都是被罵得最慘的那個。
  • 生而不養 不如不生
    拋開代孕這種我無法接受的事情,更讓我難受的是棄養,生而不養本身就是一種罪過。作為95後,出生時計劃生育抓得緊,我上頭有個哥哥。聽奶奶說媽媽生我時,不僅罰了款,村委會的人把家裡的大門都砸了……那個年代計劃生育抓得緊,又重男輕女,那個時候鄉政府門口經常有棄嬰(一般是女孩)。看過一篇文章,作者自己就是棄嬰。
  • 連生三個女兒卻養在盆子裡,竟想生四胎,網友:自私起來真可怕
    因為孩子的健康是很多父母所注重的,所以很多時候都需要做產檢,以確保寶寶的健康。這十月懷胎之路,可以說是不容易的過程。孩子的健康是第一位,當面對有著遺傳病的父母,還要繼續生孩子嗎?有著遺傳病,連生三個女兒,執意健康的孩子。湖南,有個農村女子,她一連生了三個女兒,但卻是殘廢。
  • ​可憐天下父母心
    媽媽把布包慢慢地打開,裡面全是一分、一角還有一元皺巴巴的鈔票,這是他們家幾十年積攢下來的一些錢。在最難的時候沒得吃,寧可餓著肚子,也捨不得花一分錢,把積攢下來的錢在關鍵的時候給孩子們用。這就是父母,這就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媽媽隨手把布包交給大兒子,對著他們說:「孩子們!這是家裡積攢的一些錢,你們上學用吧!
  • 金婚大典在大同市世家康養小鎮舉行
    2020年10月8日上午,20對金婚老人在大同市世家康養小鎮廣場舉辦了一場中式婚禮。彌補當初結婚時因為條件限制,沒能舉辦一個像樣婚禮的遺憾,他們五十年相濡以沫,風雨同舟,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本次中式婚禮活動,由大同世家康養小鎮主辦,山西東子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大同市傳統文化促進會承辦,大同藝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市梅花拳武術協會協辦,旨在以傳承良好家風、傳承北魏傳統文化,提供展示老年人生活風採的舞臺和助推全社會形成了尊老、愛老、孝老的良好社會風氣。一世良緣同地久,百年佳偶共天長。
  • 易怒的父母,養不出人格健全的孩子
    俗話說,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從孩子的言行舉止就能映射出他們的父母是怎樣的。不僅如此,孩子雖小,卻能受父母情緒的感染,你高興,孩子跟著開心,你氣憤,孩子跟著發火。孩子不僅會家家長的動作,也會學家長面對各種事情時的處事態度。如果父母凡事都愛著急上火,孩子也會跟著形成緊張、壓抑的心理,無法靜不下心解決問題,只會衝著別人發洩自己的不滿情緒。
  • 「生兒生女」都相同?20年後就見分曉了,一兒一女的父母沉默了
    4種家庭組合,哪個最幸福?哪個最悽涼? 生兩個女兒的家庭 在過去那個年代,或許大家會一致認為生女兒的家庭是最不幸福的家庭,有的時候還會被鄰居瞧不起。 但現在時代不同了,生女兒的家庭父母不僅不需要給女兒準備太多的嫁妝,而且也不需要為女兒操心太多,因此,這樣的家庭組合被譽為是最幸福的家庭組合。
  • 在愛情之都相守 43對夫妻浪漫慶祝金婚、鑽石婚
    金婚、鑽石婚夫妻合影留念老人們共慶金婚、鑽石婚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王玲)9月24日報導「陪你留下來,租個合江亭旁的小宅,沒有山和海,但是還有一個你在;陪你留下,生活平淡又可愛,三餐四季、冬去春來,你都在。」
  • 生二胎有意義嗎?父母不想生,但孩子卻想要弟弟妹妹,原因有三
    首先,隨著社會的進步,如今很多人已經沒有了重男輕女的思想,不會一心想生個兒子出來繼承家業,反而覺得隨緣就好。其次,有些父母因為自己這一輩孩子多,從小不受父母重視,覺得一定不能讓孩子和自己一樣,要給他完整的而不是分成好幾份的愛,絕不讓孩子受委屈。
  • 不哭不鬧的孩子,最可憐
    1966 年,為了提高人口數量,羅馬尼亞頒布了 770 法案,宣布每對夫妻至少要生 4 個孩子,非特殊情況下的避孕和墮胎都屬於違法。 這個法案一直持續了 23 年。 在這 23 年的時間裡,有超過 1 萬名婦女在地下墮胎手術中喪生,同時也比以往多出生了 200 萬個嬰兒。
  • 90後夫妻住在深山,生9個孩子,妻子又懷孕了,丈夫:能養得起
    他們不顧孩子的前途,或者以自己的方式決定孩子的未來,讓孩子脫離正常的社會。在廣西河池的一個小村子裡,就有一對普通的90後夫婦,但是他們做出來的事情一點也不普通,甚至還有點讓人大跌眼鏡。原來他們夫妻倆住在深山的山林裡,生了9個孩子後,妻子又懷孕了,當問及這麼多孩子怎麼養時,丈夫卻說:能養得起。
  • 俞敏洪倡導生四五個孩子,現實扎心:二胎準媽媽,每天都在崩潰
    所以有人說,生兩個孩子成本太高,其實這是你想像出來的。生孩子的成本並不高,第一個孩子用舊的東西,第二個孩子照樣可以用。而且,父母教育的好,上什麼學校都會成功,之所以認為生孩子成本高,很多來自於父母的不成功。所以鼓勵大家生孩子,非常可惜自己只有兩個孩子,甚至覺得要有四五個孩子會更好。
  • 兒童奢侈品來襲父母不手軟 孩子窮養還是富養?
    中國第三個生育高峰的孩子們將成為新的「核心客群」。  當兒童奢侈品來襲,你們準備好怎樣對待自己的孩子了嗎?奢侈品到底該不該買?兒子真該「窮養」,女兒真該「富養」嗎?六一兒童節前夕,早報記者深入市區各類家庭,對此進行詳細調查。
  • 垃圾箱成五個孩子的「取暖地」:生而不養,何必讓他來到世上遭罪
    而很多夫妻在沒有經濟能力的情況下生子後,因為不想盡撫育義務就將其丟棄在外,從而導致了當今社會流浪兒童越來越多。既然生而不養,那又何必讓孩子來這世界上遭罪!幾年前,在貴州省一個市裡面的街道上,每天都有五位穿著破爛衣服的小孩在街道上流蕩,與其他被父母牽著手的小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34歲女人四婚的失敗:婚姻不是找個男人生個孩子
    是不是很可憐?但是,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看完了她的故事,才感覺,這哪是可憐呀,就是一個可恨的人。張念說,過年期間自己超過一個月沒來月經了,告訴老公懷孕了,沒想到老公一家都說是騙人的。張念就說現在小鎮疫情不嚴重要老公陪她去檢查,但是,婆婆和老公都不聽她的。
  • 與男人生下4個孩子後,她悄悄消失,生而不養,與劊子手有何區別
    但沒多久,惠子就消失了,留下4個孩子獨自生活,最小的女兒僅3歲。惠子年輕時跟4個男人生下了4個孩子,生活窘迫,常年搬家。這天,由於怕房東以她孩子太多而拒絕租房,惠子只帶了懂事的大兒子找房東談,她瞞過了房東,成功租下房子。排行老三的弟弟茂和最小的女兒小雪被裝進了行李箱,帶進了房間。二女兒京子由於太高,惠子就讓她車站等著。
  • 《知否》盛家四姐妹中,墨蘭看著風光,其實最可憐
    《知否》盛家四姐妹中,墨蘭看著風光,其實最可憐盛家四姐妹,華蘭、墨蘭、如蘭和明蘭,看著明蘭過的最小心翼翼,不愛重視,墨蘭過的比滴女都尊貴,連如蘭都比不上,其實墨蘭是四姐妹中最可憐的。1、華蘭集全家寵愛於一身華蘭作為盛紘的第一個孩子,當時還沒有林小娘,盛紘與王大娘子非常恩愛,所以華蘭是在家庭和睦、父母恩愛的情況下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