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嚴壁壘庇護眼鏡行業暴利鏈 進貨就像做賊(圖)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訂貨被拒後,平價眼鏡店老闆沮喪離開

記訂貨一現場

  康耐特鏡片

  檔次 產品 批發價 零售價

  A類 凱越系列 30元 860元

  B類 陽光系列 30元 466元

  C類 水木年華系列 20元 220元

  D類 康耐特系列 20元 150元

  揭秘行業高壁壘

  豪雅北京代理商:因為串貨即將被辭退

  品牌眼鏡代理商不僅嚴格控制著平價眼鏡店的異地串貨行為,對公司內部區域代表有犯此嫌疑者,同樣堅決「清理門戶」。

  9月7日中午,在北京市朝陽區太陽宮附近一家餐館,記者見到了日本HOYA(豪雅)北京總代理A先生。

  A先生從2011年起擔任這一職位,僅用不到兩年時間,便將北京地區的銷售業績從一年不到400萬元,提升到800多萬元,但他即將被豪雅總部辭退,原因是他賣給北京客戶的貨被轉銷到了武漢。

  A先生認為,武漢其他眼鏡店及在漢代理人持續向總部投訴才導致了他的去職。他個人不認為串貨會給公司帶來什麼危害,因為供貨價格嚴格遵守了公司的規定,只是他的貨從北京轉到武漢後,影響到了公司在漢代理人的業績。

  A先生說,武漢的一些眼鏡店一味貪圖利潤最大化,自然無法容忍有人以低價銷售攪局,自然會惱羞成怒。

  據介紹,日本HOYA(豪雅)鏡片其實主要是在國內生產。

  武漢平價進貨商:「進貨就像做賊一樣」

  當前,「武漢」、「平價眼鏡店」,在國內眼鏡行業成了敏感詞,新近築起的供貨壁壘漸漸成形。

  在「北京眼鏡展」會場內外,記者目睹了武漢平價眼鏡店老闆頻遭進貨受阻的一幕幕。9月7日下午,在北京眼鏡展4號館寶馬展臺,記者陪同武漢一家平價眼鏡店老闆進貨。

  該平價店老闆以在湖北省外有一家新店要開業為由,要進一批貨。兩名銷

  售代表馬上笑臉相迎,答應以2000多元零售指導價的三折供貨。

  就當這名老闆選好四五十副太陽鏡,轉身看到武漢漢明喜來登眼鏡店負責人就坐在身後時,擔心身份被揭穿,只好向銷售代表表明了自己的真實身份,並表示了進貨的誠意。不料,銷售代表請示上司後,臉色一變,表示湖北已經有代理商,無法為其供貨。

  9月8日上午,同一家平價店老闆在JEEP眼鏡展臺迎面碰到時代光學的人,這次,「時代光學」堅持同樣的高價發貨給平價店老闆。平價店老闆無法接受如此高的價格,轉身找到該品牌的廣東代理商諮詢,結果,很快就有人找廣東代理商「談話」。面對猶豫不決的廣東代理商,平價眼鏡店老闆只好將自己在武漢拿貨價格畸高的遭遇和盤託出,廣東代理商最終答應以廣東批發價422元為其供貨。但武漢這名老闆依舊擔心在收到貨物前會被退款,因為此前他曾有過類似的遭遇。

  當天下午,該名老闆在距離展館較遠的雲南皇冠假日酒店找到日本Charmant(夏蒙)鏡架的訂貨會場,仍以外省眼鏡店的身份進貨。

  夏蒙的銷售代表提出要審查工商執照、稅務登記證明,以防止跨區串貨。好在這位老闆準備了一套資料才過關。不過整個看貨、訂貨環節,這名老闆一直在打量四周,生怕又有湖北同行冒出來。他自嘲地說:「進貨就像做賊一樣。」

  記者調查

  高價真能買來高質量嗎?

  消費者願意選擇高端眼鏡店的高價眼鏡,就是因為相信其銷售的產品品質高、服務質量好。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9月1日、9月2日,記者先後在位於武昌的中南路附近和民主路附近的兩家知名眼鏡店各配了一次眼鏡片。配製時,記者拿出了事先準備的眼鏡,該眼鏡右眼鏡片近視525度、散光225度,左眼鏡片近視575度、散光225度。

  9月1日在中南路這家店配鏡時,店內配鏡師用設備測出的參數,與記者提供的眼鏡兩隻原鏡片的參數一致,卻只配出了近視度數相同,散光均低了25度的兩隻鏡片。配鏡師說:「散光差25度,問題不大。」次日在另一家店,同樣也只配出了散光低25度的鏡片。

  真如配鏡師說的那樣,散光低了25度,對戴眼鏡者影響不大嗎?專家並不這麼認為。

  劉磊教授是武漢同濟醫院眼屈光治療中心主任,有著多年視力矯正的臨床經驗。他告訴記者,所謂配出的鏡片度數比驗光數據低,如散光低25度問題不大的說法,不科學。如果是視力敏感者,這25度就得加上去,否則對視力矯正不利。如果是為原佩戴者複製度數相同的鏡片,也不應該輕易降低度數,包括散光的度數,否則就破壞了戴鏡者的習慣,進而會影響視力,這個道理很淺顯。因此,如果屬於類似情況的消費者,遇到眼鏡店未能按照驗光數據配鏡時,建議請店方重新配製。

  那麼,為何這些知名眼鏡店不按照測試結果配鏡片呢?據知情人士介紹,由於25度散光是一個較小的變化,一些大的眼鏡店在鏡片進貨環節,往往希望少佔壓資金,直接忽視了這一檔鏡片備貨,導致貨源不足。而一旦驗光配鏡後出現這樣的需求時,店方事先安排的說詞就是,讓店員以度數差距不大,沒有影響,來打發消費者。

  在涉及到眼鏡是否存在暴利時,武漢的一些知名眼鏡店無一不為其投入的所謂服務成本較高而叫屈,並稱平價眼鏡是「低價代表低質」。但從這樣一次配鏡試驗來看,武漢某些知名眼鏡店的服務質量並非那麼「高端」。楚天金報

相關焦點

  • 千元眼鏡進價不到百元?揭秘6億近視人口的「暴利」行業真相
    為什麼眼鏡成本這麼低,定價會這麼高?為什麼銷售利潤如此之高,還有大量眼鏡店關閉?眼睛行業真有看起來的那麼「暴利」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眼鏡行業背後的事。01.在眼鏡行業一直流傳著這麼一句順口溜形容行業的「暴利」: 「 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人情,300元賣給你是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行情「。可以看出,眼鏡行業「暴利「似乎是公開的秘密。以鏡架為例,售價有500多元的,也有2000元以上的,價格跨度很大。
  • 眼鏡行業真有這麼暴利嗎?走近眼鏡行業
    眼鏡行業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出廠價20元的鏡架,200元賣給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有關數據表明,中國3.2億中老年人中90%的人都需要眼鏡;2000多萬在校生中,至少80%的人需要眼鏡。
  • 眼鏡行業有多暴利?分析博士眼鏡財務報表
    根據博士眼鏡2019年的年報中顯示,「目前,我國青少年近視率高居世界第一,青少年近視問題已經成為我國面臨的重要社會問題。」 買過眼鏡的人都在喊眼鏡是暴利行業。眼鏡行業有多暴利?我上網搜了一下,還真有相當多的「內行」人士網上吐槽。
  • 暴利的眼鏡行業:出廠幾十元,售價上千元?
    這大大顛覆了人們的認知,在尋常眼鏡黨的認知中,一副眼鏡動輒成百上千,而成本難道只有6.23元,一石激起千層浪,關於暴利行業眼鏡生產的曝光也接踵而至。而走在探究者最前沿的當然是傳媒行業「老大哥」央視。關於眼鏡行業的探究央視也是特意出了一期節目,讓我們一同來看。
  • 6億近視人口的「暴利」真相:眼鏡行業的拐點來臨
    眼鏡行業裡流傳著這麼一句話:「20元的鏡架,200元賣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   這背後揭示出的行業「暴利」似乎早已是公開秘密。然而現實中,街邊的眼鏡店往往撐不了幾年就倒閉,一茬接一茬的換,連已經上市的頭部企業博士眼鏡,也逃不過「開兩家關一家」的魔咒。
  • 千元眼鏡成本僅20塊,這個行業為何如此「暴利」?
    眼鏡是個暴利行業,是大家心照不宣的「共識」。 2018年6月,國家衛健委透露的數據顯示,我國的近視總人數已經超過4.5億人。根據科學家們的預測,到2050年,全球的近視眼人數將超過47億,佔比超過一半。 這麼看來,眼鏡行業確實藏著無限商機。但,表面看起來的暴利實際上真的賺錢嗎?
  • 中國有近一半人近視眼,但眼鏡店沒能大火,該行業卻隱藏暴利
    如此龐大的近視人口,對於眼鏡行業來說應該說是一筆巨大的利潤「紅利」,但從眼鏡行業近幾年的發展來看,卻沒有看到眼鏡廠和眼鏡店賺到暴利,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我們要明白一件事,雖然我國近視人數很多,但是並非所有人都戴眼鏡,也許是怕眼睛影響美觀,也許是怕戴了眼鏡後就不能摘,所以很多人都沒有選擇配眼鏡。
  • 毛利率超過五糧液卻「不賺錢」,眼鏡行業的「暴利」去哪了?
    在這個趨勢下,「半醫半商」的眼鏡行業時常帶著「暴利」的標籤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甚至還流傳著一句順口溜:「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人情,300元賣給你是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行情。」不過,眼鏡行業唯一一家A股上市公司博士眼鏡卻展現出行業的另一面:銷售毛利率高高在上,淨利率相比卻低得出奇。那麼,眼鏡行業的「暴利」到底去哪了?
  • 武漢的實體店和網店探訪之後,才發現眼鏡行業是真的暴利
    一直以來,網上都在流傳眼鏡行業屬於暴利行業。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這種暴利,到底是貴在哪裡,反而還覺得眼鏡就應該是這種價格。去年在家附近的某島眼鏡連鎖店配了一副眼鏡,價格過了一千塊。在配鏡時,店裡的推銷人員非常熱情,但是聽說我上一副眼鏡是在網上配的,就一副語重心長的樣子說:網上配的眼鏡你也敢用?當時由於急需要配眼鏡,所以以比網絡配鏡貴了一倍的價格買下。然而這副眼鏡並不怎麼樣,一年剛過,就開始出現各種劃痕,掉漆,模糊。導致我不得不又要去配一副新的眼鏡。這次,我還是選擇了網絡配鏡,但是是到這家店鋪的實體店。
  • 瑞司視光,打破眼鏡暴利的先行者。
    一提到眼鏡,大家腦子裡的印象肯定是:暴利、坑人等等詞語。在中國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時代,任何有需求和痛點的行業都終降被顛覆,眼鏡行業也一樣,有那麼一群人已經在思考如何改變行業的困局,今天我們有幸採訪到瑞司視光的艾總,聽聽他是怎麼去做的改變。  記:艾總,您好,關於大家都說的眼鏡暴利您是怎麼看待的呢?
  • 眼鏡行業暴利?可眼鏡店都倒閉了,你的錢到底進了誰了口袋?
    如果說眼鏡架還能將就,醜就醜點,那大多數人都想抱著「補償」的心態對眼睛好一點,於是儘量選擇「高科技」一點的鏡片。我是一個特別費眼鏡的人。這些年下來,花在眼鏡上的錢沒有上萬也有大幾千了。但我一直以為這就是「命」,誰讓我不愛護好眼睛,得了這個「富人」病。結果沒想到9月14日,新聞曝光了眼鏡行業的暴利產業鏈!
  • 為什麼還是有人認為眼鏡店是暴利行業?看完這3點讓你做個明白人
    導語:為什麼還是有人認為眼鏡店是暴利行業?看完這3點讓你做個明白人在網上有這樣一句話,開一個眼鏡店賺的錢比販賣毒品還要高,屬於暴利行業中的暴利行業,在我們印象中,一副眼鏡往往要大幾百,並且這個價格越來越貴,現在我估計很多人買眼睛都要上千了,對於消費者來說,這關係到自己的眼睛,那麼重要的事買一個貴一點的很多人都捨得,但是實際上這裡面的內幕很多人都不知道,小編和一位在眼鏡行業幹了10年的人聊了聊,他說出了其中的隱情。
  • 又一不起眼的暴利行業?門檻低,成本少,遍地都是從業者
    所謂的路子,顧名思義就是道路;路徑,也就是說,賺錢之前,就要先想好走怎樣的路,那就要選對項目、行業。 而對於大部分的創業者來說,在創業初期都非常的迷茫,不知道該選擇怎樣的項目,涉足怎樣的行業。而有這樣一個行業,常常被忽視,甚至被人看不起,但是卻暗藏暴利,這就是擺地攤。
  • 批判眼鏡暴利,你在第幾層?
    我個人在品牌店購買眼鏡的時候,整套流程下來,差不多就要1小時左右。一家眼鏡店,即使在二三線城市,房租人工水電費等成本就要2000元。也就是說,門店每副眼鏡要加價 500,才能保持盈虧平衡,這還沒將設備庫存裝修等前期成本計算在內。因此,在眼鏡行業的一個常識是,三年不開張,開張虧三年。賣得貴那完全是生活所迫。
  • 千元眼鏡成本僅20塊,6億近視人口的「暴利」行業真相
    千元眼鏡成本僅20塊,6億近視人口的「暴利」行業真相 2019-12-20 17:46
  • 2020年最暴利的行業
    什麼叫暴利?或者說為啥會覺得某個行業暴利呢?原因只有一個,因為你身邊的人或者你深入了解到,這個行業能賺到錢。只有這一個原因。當你的朋友通過賣夜宵燒烤,月入幾萬甚至十萬,兩年買車買房時,會覺得燒烤夜宵這個行業非常的暴利。當你看到朋友做短視頻,年薪百萬時,你會覺得短視頻這個行業很暴利。
  • 眼鏡那麼貴,不是因為「暴利」,而是因為你買的就不是眼鏡
    近日,由於一家眼鏡鏡片生產企業明月鏡片謀求上市,眼鏡這一人們心目中的傳統暴利行業,再次引起熱議。其實這樣的新聞並不新鮮,戴眼鏡的同學想必都對眼鏡的高價有切身體會,動輒幾百甚至上千的價格,讓我們配眼鏡的時候著實會心疼一把。
  • 暴利眼鏡行業背後真相!你配的防藍光眼鏡有效嗎?
    近日,央視財經爆出一篇文章《太暴利!售價上千元,出廠價可能只要幾十元!錢被誰賺了?》,曝光了眼鏡行業背後的暴利真相。很多消費者,尤其是小朋友在配眼鏡的時候經常商家被告知,配眼鏡要選擇藍光的,#防藍光的眼鏡或設備能預防近視嗎
  • 眼鏡工廠開起網店,關於眼鏡的暴利傳說終結?
    在知乎搜索「眼鏡」,「配眼鏡吃過哪些虧」成了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價格虛高,行業暴利成為共識。大牌代工廠們,與「暴利」無緣眼鏡小鎮入口處往前幾百米,「飛宏眼鏡」映入眼帘,這是小鎮幾十家眼鏡外貿工廠之一。廠長李銘正在經歷一些新的陣痛。
  • 誰說丹陽眼鏡行業暴利?!央視調查結果出來了!
    暴利行業」這組關鍵詞重回各大熱搜榜。記者了解到,丹陽的大部分眼鏡架企業目前都以給國內外眼鏡品牌代工為主,自營品牌的產量較少,目前眼鏡框架生產企業的淨利率普遍在12%左右。供貨還要培訓眼鏡經銷商淨利潤率8%在丹陽一副眼鏡的出廠價不過40元,和國外品牌相比,這樣的眼鏡在質量上存在什麼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