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覺法師】佛說人在臨終時,會出現的六道現象!

2021-02-28 般若路

人去世8-16小時內,神識逐漸離開軀體,此時逝者的感覺宛如老牛剝皮,異常痛苦,一絲輕微的觸碰都會令逝者如千刀萬剮,生大憤怒。

一般8小時後神識完全離開,此時方可搽試、換衣、化裝等,也有少數人16小時後才會完全離開...

人去世後全身冰冷,但唯獨有一個地方發熱,8-16小時神識離開軀體後可觸摸判斷出逝者投生去那一道:

腳心發熱:地獄
膝蓋發熱:畜生
腹部發熱:鬼道(人死後大部分腹部發熱)
胸口發熱:人道
眉心發熱:天道

此為五道,因阿修羅五道皆含有,共稱六道。 
頂門發熱:往生佛世界。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瑞相:身體柔軟如棉、頭頂門發熱、面色紅潤、散發檀香(此香非人間那種,但可清楚聞到),火化後有舍利子或舍利花。

念佛人此種瑞相全國各地無數,有心想見的人皆可親見。事實勝於雄辯,誰雲佛法是迷信也?阿彌陀佛!


病人臨終時,家屬勿在病人面前相對而視,以免病人生起愛戀之情。如家人信佛,念佛時切不可帶著哭泣的音調,以免病人引起悲傷之心,而失去正念也。

家屬萬萬不可哭泣,致增情愛牽連煩惱痛苦,甚或使病人因刺激而生嗔恨心,因嗔恨心而墮惡趣,豈不貽誤往生大事麼!

病人臨終前後,若有食酒肉五辛者,不可走近病人前,否則病人易失正念,會墮三惡道的。

病者氣絕之後,以神識尚未離去,仍然是有知覺的。須經過一段時間,通身冷透,神識出離,壽、暖、識都離開了身體,方算死亡。

在氣絕之後,神識未去之前,心靈正是很痛苦的時刻。且有因感傷往事而流淚的,亦有因貪戀世間情愛子孫財寶而難割難捨的,或有因心願未了竟遽然離世而悲傷苦惱的,復有因冤屈未伸而不甘瞑目的,故此時此刻,正是悲苦交集。

若又被搬動,又聞哭聲,豈不更使將去未去的心靈,受極大的刺激,生者能這樣忍心害理嗎?

世人不知,認為氣絕就是死亡,往往因這種誤解而鑄成大錯,病者家屬及孝順子女,不可不知也。

以一般錯誤舉動來說,只要病人一斷氣,馬上就悲哀啼哭,或撫摟病人而嚎啕,或任意搬動強其正寢,或趁身體未冷先為之沐浴穿衣,或注射強心針,或注射防腐劑,或方斷氣立即被送太平間,或當天被移殯儀館。

或更有兩三天即行火葬者。這些殘忍舉動,對神識未去仍有知覺的病人,可算受盡慘毒虐待了。

生者所行所為,實貽害臨終人不淺,將使死者痛苦墮落,愛之反足以害之,這是最可怕的。

不知神識未去,其所感受的痛苦,與常人無異。常人還可以呼痛呼救,可以抗拒。病人雖氣絕而神識未去的這段時間,硬要當作死屍看待,致使病人冤枉受極大痛苦,而口又無法申訴。

因不解臨終常識,而導致如此悲慘,寧不痛心!病人因遭受痛苦而心生嗔恨,因嗔恨心而使神識墮落惡趣之中,雖孝子賢孫亦無所知也。

因此呼籲世人,在病人氣絕之後,神識尚未離去之前,假定為十小時至十二小時,在此時間之內,病室宜維持肅靜,不能有上述種種舉動,加害病人之身,以維護神識得到寧靜與安全。

病人睡的姿態,要聽其自然,不能移動他。過此時間之後,如見其身體僵硬,可用熱水毛巾敷其彎節,使其轉軟。此時間內,不要探摸其冷暖,不要使蚊蠅觸及,病室內不閒談或悲泣。

要利用十至十二小時,作有效的救度,引導病者的神識走向光明前途,往生聖境永享快樂。這是家屬唯一的責任,也是為子女者唯一的孝道所在。

若已氣絕,因神識尚未離去,故仍在有知覺的彌留之際,如在各公私醫院或在自家,基於人道的精神,與謹慎的態度,應予以十至十二小時的寧靜時間,並供給冷氣或冰塊,使病室溫度降低。同時對病人不可稍有移動,不可有一切錯誤舉動,前文中已經說過了。

至於臥的姿態,要聽其自然。以後可用熱水毛巾敷其彎節,自能轉軟如生。病房要肅靜無聲,不要閒談雜話。

若斷氣前未及請人開導,此時亟待善友於病者耳邊如前所說高聲開導之,亡者的心,即能覺知,使心有所歸,心有所依。

家屬及親友應換班念佛,先念六字洪名十數分鐘,以後專念『阿彌陀佛』四字佛號,一字一句要念得清楚分明。

最好隨著法師念佛的錄音帶念佛,心中兼想,求佛慈悲攝受,親垂接引。

念佛聲不要間斷,要能使病人的神識,自耳根聽得句句分明,方能感應佛的願力,而隨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在病房助念佛號,注意不要擾及其他病人。

本文來源於網絡。我們尊重原作者。如有不當請告知刪除。


近期相關推文:

為什麼善人多磨難?好人不長命?【修行之要】

透過大圓滿之道,成為完全證悟的覺者!【修行之要-龍欽巴尊者】

冬至念誦播放此文確保三世成佛【修行之要】

【修行之要-丁真活佛】修行的好,家庭也會和諧

做個「不要面子」的修行人【修行之要】

夢境成就法:能夠控制你的睡夢,就能夠控制生死大夢!【修行之要】

每個修行人都有護法神,怎樣留住你的護法神?【修行之要】

念這一尊佛號,求財極為靈驗!【修行之要】

張朝陽說磕大頭是天底下最好的運動,聽聽高僧大德怎麼說【修行之要】

重要提醒:9月9日開始藥王星臨空!這七天沐浴淋雨持藥師咒可清淨病障業障!【修行之要】

尚道堂:有這些徵兆和夢驗代表你的罪業消除或者減輕了!【修行之要】

蓮師心咒的功德!念誦千萬遍,生生世世不會被魔障所擾!【修行之要】

謹慎!女子學佛的六大亂象,你有嗎?【修行之要】

每個時代都有高僧輩出,為什麼你碰不到高僧大德?【修行之要】

為什麼要皈依佛菩薩才能給自己帶來真正的快樂和利益?【修行之要】

家裡掛一張蓮師像,除障開運,功德不可思議!【修行之要】

一日禪:珍惜現有的福報【修行之要】


相關焦點

  • 上淨下空老法師:念自性佛才管用
    上淨下空老法師:念自性佛才管用我們用梵語來念,無量壽就是阿彌陀,就是這一句名號,所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念這句名號,把自性裡面所有的德相全包括在其中。念佛最重要的,念自性佛,才管用;皈依,皈依自性三寶,不是皈依外面的。所以現在人都搞錯了。皈依佛,佛是什麼?自性覺,不就是無量壽嗎?皈依法,法是自性正;皈依僧,僧是自性淨,清淨平等覺。
  • 我們為何會念出佛來|One Minute
    法藏菩薩當初發願說:「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我們眾生念佛這個因,是「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是阿彌陀佛的願力強緣成為我們的因。我們本來在六道當中輪迴,完全是「常沒常流轉」的眾生,我們怎麼知道念佛為因呢?怎麼知道念佛去往生呢?念佛是佛種,念佛為因,成佛為果。這個因從哪裡來的?
  • ◇《佛說八大人覺經》◇║《<八大人覺經>十講》
    第一講 八大人覺經的概述我很歡喜把這一本佛教入世應用的聖經——《佛說八大人覺經》,介紹給諸位大眾。在講說本經之前,我先對本經做一個概述。 經題的解釋佛說八大人覺經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本為印度迦毗羅衛國的王子,因要了脫生死,救度眾生,於十九歲時,毅然捨棄人間不實的王子虛榮,出家學道;三十一歲時,終於在菩提樹下成就無上正覺,說法度生四十九年;八十歲時,於娑羅雙樹下進入涅槃。
  • 諸佛世尊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到底是什麼?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言:「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何為"大事因緣" ?一切境界源於知見,知見若是錯誤,境界必定越來越真實,心被境界束縛,就是生死輪迴。知見若正,境界必定越來越清淨,最終境界如幻。升起境界的心,分解消散,知見融化,境界不可得,生滅寂滅,寂照圓覺。諸佛世尊出現於世,只為令眾生悟、入佛之知見。
  • 《往生臨終》必備合輯●14分鐘,讓你知道:臨終是一個怎樣的過程!分享者功德無量!
    (太莊嚴了,能看到的都是有福之人)臨終助念臨命終時一塌糊塗臨命終時享福臨終幫人助念,只有四個字臨命終時發脾氣關鍵在臨終的一念<家庭教育>再親愛,一定要別離!淨空法師:臨終的三個條件【善導善道】南懷瑾:人的臨終現象與中陰身投胎(上)人死亡的過程、臨終關懷【善導善道】南懷瑾:人的臨終現象與中陰身投胎(下)中陰身境界及中陰身投胎
  • 高僧大德 ‖ 上堂法語六十七則 51-55(印光法師)
    閒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
  • 三寶真正的意思知道的人不多(淨空法師)
    我們世間世人重視所謂七寶,這是佛經裡面常說的。古人重視,希望擁有;現在人也重視,也希望能夠獲得。有了寶物代表你的財富,可以使你物質生活富裕而沒有缺乏。佛法裡面也有寶,寶此地註解裡面所說的四寶:「常、樂、我、淨」,這是出世間的四寶,也是大家都希望得到的,比配物質上來說。而實際上講應當說三寶,佛、法、僧三寶,三寶裡面才有常樂我淨。離開三寶,常樂我淨求不到。
  • 為什麼佛說六道眾生裡面人身最可貴?可貴在哪裡?
    1.淨空法師:為什麼佛說六道眾生裡面人身最可貴?可貴在哪裡?『諸佛經道』,佛所說的一切經,佛所教人修學的一些方法,不容易得到,不容易聽到。佛在經論裡頭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人,人身在六道裡面,在我們現在這個狀況之下來看,壽命非常短促,壽命不長。而且人身非常難得,六道裡面去輪迴投胎,能夠投胎到人道的機會最少。
  • 略說抄寫《佛說阿彌陀經》功德利益
    彌陀要解系闡釋阿彌陀經之要典,阿彌陀經乃開示「持名念佛, 帶業往生,橫超三界」之經法。此一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下手易而成功高。但備「三資糧」,便得「三不退」。誠屬「方便中之方便,捷徑中之捷徑」。是以古德有云:「人天路上作福為先,生死海中念佛第一」。今淨公法師運其睿智辯才,宣說要解真義,又承劉承符長者筆錄成書;印施流布,普利群機。
  • 【淨界法師】【法華經講記840】原來我們跟三寶是一家人,尤其跟佛陀是一家人
    好,請合掌:  一、信解  客作從來非賤人,糞除未儘自迷津,  卻憐五十餘年別,此日相逢覺倍親。  我們沒有學《法華經》之前,我們只能夠根據諸法因緣生來修學。就是說:我現在是一個不好的因緣,我現在開始覺悟的時候,每一個人開始學佛的時候,都是墮入業力的妄想,一個雜染業,所以我們在求,一開始是皈依,是祈求三寶的加持。
  • 《臨終遺言文、往生囑咐範文》,全面解讀如何了理後事,死亡筆記!
    人在臨終時會出現的六道現象人去世8-16小時內,神識逐漸離開軀體,此時逝者的感覺宛如老牛剝皮,異常痛苦,一絲輕微的觸碰都會令逝者如千刀萬剮,生大憤怒,一般8小時後神識完全離開,此時方可搬動、搽試、換衣、化裝等,也有少數人16小時後才會完全離開...
  • 淨旻法師:論「大乘是佛說」的基本理念
    什麼是「佛說」?所謂佛說,特指釋迦本師「從得道夜至涅槃夜」一代時教中所有的聲教,亦即佛陀語業「正教輪」;同時,凡經佛陀親加印可的弟子說、仙人說、諸天說、化人說等,亦可視為「佛說」。除此之外,古今一切符合三法印標準的微妙善語,統歸「佛法」範疇,非屬「佛說」之列。故不得混亂於廣義的佛說。
  • 海濤法師開示:讀經要如何發願和回向?為什麼讀經時會昏沈?
    為什麼讀經時會昏沈?具花月功德日 善行與惡行Q:弟子每天讀誦《華嚴經》,已經讀滿五部,該如何回向如何精進?海濤法師開示: 要這樣想,好在你讀《華嚴經》。因為你讀《華嚴經》,所以重業輕報。我們要讀經也要多懺悔,業障可以消除。要讀經之前,先拜佛、供養、懺悔,隨喜佛菩薩、華嚴菩薩的功德,這樣會更好。
  •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原文全文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原文全文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法會聖眾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 當修佛的人自己有了仙緣該怎麼辦
    我們每個修佛的人,都是自身的覺悟和佛法的慈悲,給了我們正知正見去信仰佛和修佛,但我們不一定意味著沒有其它的緣分在自己的身上。佛陀和佛法把其它的緣分看做是外道,這些分辨是佛法超越三界的修為境界,以及的分類,給予世間每個修佛的人,提出了萬道法門的各種因素和區分。讓後世修佛的人不要渾濁世間的六道和天地人的法則,和修行的真理。
  • 佛經 | 佛說八大人覺經
    佛說八大人覺經  後漢沙門安世高 譯
  • 淨空法師:宇宙之間所有現象,沒有一樣不是假的,佛法也是假的
    前面學到這個地方,「善立方便,顯示三乘」,三乘是方便法,是世尊教學所建立的,因為眾生根性不相同,根有上中下三等,所以佛的教有三乘。第一個,深解空而不取相受證,這個意思說得深。一般,特別是初學佛的,取相就是著相,有相、有受、有證。是不是真的?真的沒有,自性哪來的相、哪來的受?相是物質現象,受是精神現象,心理現象。
  • 清淨法師:《〈圓覺經〉講記》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在小乘的教法中,常、樂、我、淨是四個顛倒;苦、無常、無我、不淨才是正見。大乘與圓覺法門認為,苦、無常、無我、不淨是不清淨的六根所見,所以是不究竟的教法。如果菩薩依此發心,就不是清淨心。所以本經說菩薩於大乘中發清淨心,就要知道:一切眾生與佛本來沒有差別,都是在大光明藏中顯現萬法。依此來發心,即是於大乘中發清淨心,遠離諸病。而大乘所說佛的覺悟是常、樂、我、淨涅槃四德。
  • 大安法師:十種念佛方法
    5.隨息念佛或於氣靜心平時,先想己身,在圓光中,默想鼻端,想出入息,每一息念南無阿彌陀佛一聲(吸氣時念南無,呼氣時念阿彌陀佛),方便調息,不緩不急,心息相依,隨其出入,行住坐臥,皆可行之。勿令間斷,縱令昏寐,含佛而寢;覺即續之,常自密持,攝心既久,息念兩忘。即此身心,與虛空等,持至純熟。心眼開通,三昧忽爾現前,得大受用。
  • 淨空法師:念阿彌陀佛善中之善,沒有比這更善的
    他跟我們同在,他覺而不迷,我們迷而不覺,他看到我們,我們看不到他。我們起心動念他全知道,他的能量太大了。我們起心動念不但他知道,他知道得最圓滿,還有諸佛菩薩知道,龍天鬼神知道。過去有一段時間,有人跟我說,閻羅王那裡面真有生死簿,每個人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是善是惡統統已記錄。這個世間有多少人,每個人都有,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