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公子》的凋零:裸女、禁忌與階層幻覺

2021-02-22 張佳瑋寫字的地方

上個月給某雜誌寫的稿。

2020年3月18日,《花花公子》發了封公開信:他們決定「更新自己的優勢與業務」。這個說法很是委婉,說直白點:

他們自1953年底至今六十多年、上面登著暴露女郎的紙質雜誌,停了。

公開信還煽情說,《花花公子》「對許多人意味著許多事」,是品牌,是生活方式,是俱樂部。

話說,《花花公子》的擁躉,一向愛念叨這本雜誌頗有品味。畢竟,海明威、博爾赫斯、納博科夫、厄普代克們,都給它寫過稿。雜誌的專訪也夠酷:吉米·卡特、卡斯楚、羅素、薩特、阿里、霍金,等等等等。的確很棒。

當然,對大多數人——尤其是只聞其名未讀其書的普通人——而言,那就是logo上展示的兔女郎,以及,裡頭著名的裸女:瑪麗蓮·夢露、萊納·瑟德貝裡。

這得從美國當時的境況說起。

幾年前在《有些鳥是關不住的》裡頭寫過,美國情色的發展史。

1920年代,情色電影這事兒在美國已經流行。「男觀眾午夜專場」是街知巷聞的暗語,大家偷偷摸摸在半夜摸進俱樂部看電影。那時節,這一切還是秘而不宣的擦邊球。公眾範圍內,好萊塢的電影純真無瑕,連過長的接吻鏡頭都要迴避。

畢竟20世紀上半葉,美國若干州還在查禁詹姆斯·喬伊斯和DH勞倫斯的某幾本小說,理由僅僅是「書裡只要有一頁涉及情色描寫,整本書都要被禁」。

1958年,前美軍飛行員、時任律師的查爾斯·基廷成立了「全國高雅文學市民組織」,呼籲大眾抵制情色入侵,甚至誇張到說,這是前蘇的陰謀。他四處遊說,試圖成立一個針對色情的國家委員會。

1967年,國會授權成立了「色情淫穢調查委員會」,企圖給情色業當頭一棒。

轉機到來的時刻:1968年,亞伯·福塔斯升任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到1970年,調查委員會發布報告,結論是:

雖然基廷反覆重申「凡觸及情色就是邪惡」,但是,沒有足夠論據,支撐「情色出版物會導致犯罪」。

以此為基礎,自此而後,美國的成年人,有閱讀、購買、觀看他們所要的情色產品的自由,其他人無權幹涉。

即,美國人也是到1970年,才能開始看情色作品的。

哦對了:

這位亞伯·福斯塔法官,就是《花花公子》創刊人休·霍夫納的私人律師。

所以,在《花花公子》1953年創刊,到美國情色產品開禁的1970年,這是《花花公子》的微妙時光。

我們當然可以說,這本雜誌裡有頂尖作者的作品,有大人物的訪談,但那反而是花邊,是配飾。

買這本雜誌的人,最後有多少敢說下面這句話?

——「我就是為了看海明威看博爾赫斯,才不看中間的姑娘呢!」

這大概也是《花花公子》先鋒的、反其道而行之的所在:

——當時的其他雜誌,是在正經活兒裡,摻雜點擦邊球的段落。好比正經人學說葷段子。

——《花花公子》則是把裸露照當做主打,摻雜其他正經的段落:好比讓豔星給你表演個小提琴。

哪一種更招人,一望而知。

至於《花花公子》自詡的「品牌、俱樂部、生活方式」,其實可以這麼分析:

如果您了解那代美國男人的俱樂部,大概明白,許多大老爺們,會有自己的一個私人圈子。

理想中,他們在那裡抽雪茄喝酒,談論讓自己覺得自己身份頗高的事:政治、體育、發財的方式,當然還有女人。

《花花公子》是那種很適合放在類似地方的雜誌。

當然非常政治不正確,但我們知道:絕大多數標榜生活方式的奢侈品,都很政治不正確。

這是他們做生意的方式。

為什麼這本雜誌會慢慢下去呢?

一個事實:《花花公子》的巔峰期是1972年11月號,銷量超過七百萬。但之後,《閣樓》等雜誌出現了,花花公子面臨競爭了。

1986年中文版在香港出版,七年後停刊。1996年國際中文版創刊,也是七年後停刊。

是的,在1953-1970年代,那是個裸照如此匱乏的年代,以至於有個說法:

1970年代後期,許多美國少年的性幻想對象是《星球大戰》第三部裡穿金色比基尼的蕾亞公主——《老友記》裡,這甚至是一代人的青春密碼。

但在1990年代之後,類似的場景不難找到了。

何況,我們還迎來了萬能的網際網路。

《花花公子》一向強調他們的雜誌有豐富的內涵,有優秀的作者和卓越的訪談。

但事實是,當裸女兔女郎們失去了競爭優勢,他們也開始下滑了。

曾經的先鋒激進雜誌,變成了舊時代的產物。

2016年3月,《花花公子》不再放全裸照片了,理由大概是:

根本無法和網際網路競爭嘛。

所以到四年後的今天,《花花公子》的雜誌版本停了下來。是網絡媒體殺死了紙質媒體?是這個時代有太多容易索需到的裸女造型以至於兔女郎沒有了吸引力?

不知道。

反正一個持續了六十六年的,曾經讓人悄然興奮竊竊私語假裝一本正經其實小心翼翼的時代,結束了。

作為一個讀者和寫字者,關於那些標榜生活方式的雜誌——不限於《花花公子》——慢慢下去的原因,我有個自己的理論:

以前曾經有那麼個時代,讀報紙和雜誌,不只是一種個人消遣,還帶著一種氛圍,更進一步,某種階層的幻覺。

所以許多雜誌,整體內容和款式,都是為了某些場合訂做的——如果您注意過鄉村長途車候車室、火車候車廳、飛機商務艙,擺放的雜誌風格各自大大不同,一定理解我的意思。

張愛玲有個小說《鴻鸞喜》,說舊上海某位有錢先生,自己看個雜誌的酒廣告,就有了幻覺,頗覺得那美麗景致與自己的豪闊氣象合成一體了——對許多人而言,也是如此:

他們的成功需要一點具象的幻想,不只是帳簿上的數字,還需要一點實實在在的欲望景象。

那,曾經的《花花公子》這麼一本雜誌,包含了優秀作者、名人訪談和——最重要的——美女,自然會讓人熱衷其中了。

大概他們希望讀者覺得:

「我花點錢讀這個雜誌,看到這些漂亮姑娘和看著很高雅的內容,我就是這個階級的人了」。

英國某奢侈品品牌報告就說過:買他們導購雜誌的顧客,99%是買不起他們產品的——但人可以幻想嘛。

而《花花公子》的幻滅,大概,我猜,除了裸露照片更容易獲得外,還有一層原因:

「坐在某個酒店/會所/咖啡館的沙發上,翻閱一本雜誌,並進入一種階層的幻想」,這種行為,沒多少人會做了。


畢竟世界差異已經大到,越來越少人會天真地相信,買一本雜誌,就能顯得自己階級躍升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花花公子》不登裸照了?
    在更多人的固有印象裡,《花花公子》不過是本色情雜誌而已,屬於屌絲自助用品。《花花公子》的確有性,這也是《花花公子》最大的賣點之一。但如果認為《花花公子》只有「性」,類似於街角的成人用品店,就是誤讀了。撕掉裸女,《花花公子》是最有品位的文學雜誌《花花公子》是一本成人雜誌,明確點說,是一本辦給成年男性看的雜誌。
  • 《花花公子》背後的美國性解放運動與後海夫納時代的色情想像
    除了《花花公子》上的裸女,還包括了女性雜誌的萌芽,單身酒吧等實體空間的出現,性論述從充滿病理、禁忌意味的醫學移交到更多更通俗的論述,女性從藍領勞工轉為秘書文員,這一切都催生了一個龐大了女性消費群體。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麼在許多女性的回憶中,她們都提到《花花公子》如何讓她們更為自己的愉悅負責,而《花花公子》為什麼從一開始以「娛樂男人」為口號改變為「娛樂所有人」為口號。
  • 他活了91歲,睡了1000多個女人,卻不僅僅是一個花花公子
    赫夫納第一次結婚前,雖然努力保持童身,卻在自己房間的牆壁上貼上了裸女的圖片。他起初還在表面維持著傳統中產階級的生活狀態,整潔的家庭環境,溫馴的妻子和孩子,一切都中規中矩。可是在這背後,是妻子的婚前劈腿,而赫夫納對性問題也越來越入迷。
  • 被花花公子捧紅的性感女郎
    《花花公子》雖銷售量大不如昨," 火上澆油 " 的是它還將在 3 月份停止刊登裸女。但無法否認的是,在其創刊 60 餘年裡將無數女郎捧上神壇……今天我們將回顧在《花花公子》的輝煌歷史中,榮登期刊的 50 位性感女郎!
  • 花花公子停刊,PornHub背後神秘的「成人世界之王」
    《花花公子》停刊,PornHub躥紅,這兩件事背後都是神秘的「成人世界新的王者」MindGeek公司在操弄。《花花公子》和PornHub改變了它們各自所處時代的世界,時代的發展淘汰了服務精英階層隱忍、嚴肅審美的《花花公子》,讓直接了當的PornHub成為主流。
  • 花花公子封面重登爆乳裸女,還說「停刊小黃圖」的決定簡直蠢透了
    各位小夥伴們一定都聽說過《花花公子》吧嘿嘿嘿,它從一本男性成人雜誌起步,封面和折頁刊登的全裸或大尺度暴露的美女令人浮想聯翩。而在2015年《花花公子》CEO竟做出一項重大決定,紙質版雜誌不再刊登全裸模特照片。
  • 《花花公子》:生於嬰兒潮,死於網際網路
    上周,《花花公子》正式宣布停刊,這部具有67年歷史的傳奇雜誌就此謝幕。對很多國內讀者來說,《花花公子》是一本既熟悉又陌生的雜誌。熟悉,是因為《花花公子》的「兔女郎」形象早已成為文化符號深入人心;陌生,則是因為這本風靡全球的大尺度雜誌在內地長期禁售,很多人都是只聞其名,不見其文。《花花公子》的煩惱始於新千年。
  • 與《花花公子》相關的10個有趣事實
    這份雜誌如此長壽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最為重要的因素還是非它的創始人——今年87歲高齡的休·海夫納(Hugh Hefner)莫屬。出身卑微的他,如今住著豪宅、身著絲綢便服,身邊圍繞著年齡可以當他孫女的尤物們,顯得無比從容冷靜。《花花公子》不僅僅是一本雜誌——甚至可以說,它是美國夢的完美化身。10點字版(供盲人閱讀)很少有出版單位像《花花公子》那樣不樂意去辦點字版。
  • 50個被花花公子捧紅的性感女郎(下)
    《花花公子》雖銷售量大不如昨,「火上澆油」的是它還將在3月份停止刊登裸女。
  • 靠裸女出名的《花花公子》只是本色情雜誌?其實人家是本純良的設計刊!
    說起《花花公子》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創始人Hugh Hefner。第一期的《花花公子》連期刊號都沒有,Hefner花重金買下的瑪麗蓮·夢露半裸照放在雜誌封面,萬萬沒想到,售價50美分的雜誌,竟然賣出了5.3萬冊,第一刊就狂賺2萬7千美元。
  • 【搶先消息】常玉珍罕裸女群像—《綠色背景四裸女》領銜蘇富比2020年春拍
    他顯然更懂得珍惜機遇,銳意在早年確立的創作主題上自我突破,而裸女題材亦成為此創作時期中,探討常玉藝術價值的關鍵部份。面對二戰後百花齊放的前衛風潮,藝術家激起了嶄新熱情,創作了多幅前所未見的大尺幅裸女群像,構成其晚年藝術之巨觀。常玉早年的裸女題材大多以單一女子為主角,而後期創作的裸女群像,更在構圖、風格及多重視角運用上作出重大突破。
  • 《花花公子》將發售最後一本雜誌,一個時代結束了
    美國著名娛樂雜誌《花花公子》的CEO本·科恩(Ben Kohn)於本周三宣布:接下來發行的這期雜誌將會成為該公司2020年發行的最後一套紙質版雜誌。花花公子企業(Playboy Enterprises)的執行長本·科恩(Ben Kohn)在博客平臺Medium上發表的一封長信,他詳細說明了這一決定。並概述了他對公司旗下標誌性出版物的一些計劃。目前我們尚不清楚該雜誌將來是否會重返報攤。
  • 《花花公子》都不刊登裸體照片了,SEXY 還要不要?
    這或許是要歸功於《花花公子》雜誌。1953 年,《花花公子》因成為首批刊登裸女照片的主流雜誌之一而聲名大噪,販賣性感是花花公子的拿手好戲。但是最近,《花花公子》宣布從 2016 年 3 月開始,美國版雜誌將不再出現任何女性全裸照片。這一想法源於去年網站的成功改版。
  • 野獸派畫家畫的裸女是什麼樣的?他筆下的裸女奔放而坦蕩!
    古往今來,畫裸女的大畫家無數,可把裸女畫活的大都成了大師,而馬蒂斯就是其中一個。他畫的裸女,雖然一絲不掛,卻給人很乾淨,很坦蕩的感覺,這種乾淨,不同于禁欲的宗教裸女畫的那種神聖不容侵犯,他的裸女似乎是一種符號,代表了一種情緒、一種裝飾,一種最本真的美。
  • 花花公子與男同歷史
    毫無疑問,人們這樣認為是有一些事實根據的,18世紀60年代,人們新造了一個詞——macaroni,特指18世紀效仿歐洲大陸時尚的英國花花公子。這個詞就和當時所謂的「雞姦」息息相關。現代人大多都認為這些是十分理想的男性美德。」但在18世紀中葉,fop一詞的使用有了特殊的含義,特別是與macaroni一起使用時更甚(譯者註:fop是指過分講究衣飾或舉止的花花公子;macaroni特指18世紀效仿歐洲大陸時尚的英國花花公子)。
  • 花花公子停刊,PornHub躥紅:成人生意的新壟斷時代
    《花花公子》最後一期紙質期刊封面,來自官網其實,花花公子公司大股東早就不想印雜誌了。2011年,本·科恩的公司Rizvi Traverse出資幫助休·海夫納將花花公子公司退市,繼而拿到公司2/3的股份。接手近十年來,《花花公子》境況持續惡化。
  • 病毒殺死「花花公子」
    同一時期,《花花公子》CEO本·科恩宣布,2020年春季刊將是最後一期紙質刊物,這本擁有67年歷史的老牌情色雜誌,今後會把電子雜誌的更新作為工作重點。其實,《花花公子》的衰落與PornHub的強大,與其理解成「新媒介已成潮流、紙媒走入黃昏」,毋寧說是精英式的享樂文化已經風光不再——《花花公子》早早就把雜誌內容全盤電子化,也沒能迎來點擊量的爆發。
  • 他熱愛畫裸女,卻有一顆通透心!
    常玉-粉紅裸女-38×61.5cm-布面油畫-1930年代常玉一生都在迷戀女人曼妙的身姿,筆下誕生了無數胸大腿長的裸女,常玉-裸女背像-45×81cm-布面油畫-1929待常玉年歲稍長,父親便厚禮請來清末民初的「蜀中大儒」趙熙,親授常玉詩文與書畫,一學就是五年。飯可以不吃,裸女不能不畫!
  • 《花花公子》停刊:披著豔情外衣的文學藝術史
    創刊號上的瑪麗·蓮夢露當時,從未有雜誌如此赤裸又直接地滿足中產男性的閱讀需求:最佳約會對象欄目裡有大幅跨頁裸女海報,其中還包括女模的簡短傳記,以及生日、三圍那時,《花花公子》還幸運地搭上了美國的性解放和享樂主義風潮快車。在《花花公子》創刊號發布一周年後的慶典上,《花花公子》發布了一份讀者調研報告,報告顯示《花花公子》多數讀者年齡層集中在20歲——34歲,幾乎都有定期假期,70%多受過高等教育,63%是從事或即將從事商界工作,88%有自己的汽車,大多喜歡攝影、閱讀、音樂等在中產階級之間流行的愛好。
  • 《花花公子》還能如何「風流」?
    9月28日,《花花公子》創始人休·海夫納(Hugh Hefner)去世,享年91歲。聽聞這個消息後,我決心寫一篇稿子來紀念這位與上千女人同過床的勇士。但我很羞愧,寫這篇稿子多花費了兩個小時(欣賞《花花公子》的歷年封面圖),還浪費了我一卷餐巾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