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退化性關節炎,先救韌帶和肌肉

2021-03-05 運動醫學部落

近幾年因為路跑活動盛行,膝關節因為大量運動而導致早髮型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越來越多。這在每一個人、半職業運動員、全職業運動員都已經是導致慢性膝蓋疼痛的主要原因,當關節的軟骨持續被磨損,會導致一連串的退化反應,例如關節變形,肌肉萎縮,關節積水…等,我們常掛嘴邊「長骨刺」,就是關節退化一種現象,這些疼痛和僵硬常開始於韌帶、肌肉與神經,也會影響生活品質與行動能力,嚴重的必須手術治療,讓我們從事治療者治療關節的同時,提早注意韌帶、肌肉與神經。 

二十年前美國老人醫學(Gerontology)著名文章寫道:「如果期待膝關節可以像身體器官一樣的正常運作,就必須仰賴所有維繫其機械性穩定的組織,包含了韌帶、骨骼、半月軟骨、以及關節囊。而退化性關節炎最早出現的組織變化,就是出現在韌帶附著於骨頭的交界處。」後來研究也證實,韌帶受傷和鬆弛會導致膝關節的不穩定。如關節外圍鬆弛的韌帶沒有強化治療,接下來導致骨骼的破壞和軟骨磨損,一步一步的演變成退化性關節炎。對從事運動傷害治療醫師的觀點來看,先治療鬆弛韌帶,強化膝關節支撐力道,可避免軟骨磨損、骨頭摩擦,避免走向最後的關節置換。 

早髮型膝關節退化原因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關節退化的原因主要可以分為兩部分:關節的壓力異常與關節的軟骨異常。 

導致原因

壓力異常軟骨異常1.關節不穩定(例如:韌帶鬆弛)1.慢性發炎2.肌肉無力2.老化3.結構異常(例如:骨盆歪斜、脊椎側彎)3.賀爾蒙失調(例如:更年期婦女)4.肥胖4.免疫功能失調5.外傷5.遺傳或代謝疾病6.骨頭因素(例如:骨質疏鬆、微小骨折)6.營養不均


平常走路的時候,膝蓋就開始承受身體的重量,尤其是上下樓梯、跑步、蹲跪的時候。每當我們上下樓梯時,膝蓋會承受體重3-5倍的力量,蹲跪動作的時候,膝蓋負重更達體重的5-7倍。這時候,如果膝蓋的支撐不夠(壓力異常),或者是膝蓋的本質不佳(軟骨異常),都可能加速膝關節退化的速度。 

針對膝關節退化的治療,以往多半著重在軟骨的保護和修復之上,但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在前述的兩個關節退化的原因中, 壓力異常會發生在軟骨異常之前,若能及早加強關節的支撐就可以避免日後軟骨的磨損。

韌帶為什麼會受傷?

韌帶受傷多半因過度使用或外傷,運動時扭傷、跌倒時挫傷、或過度工作或做家事。正常狀況下,受傷組織在血液循環充足環境多半可自己修復。偏偏韌帶不像肌肉有充足血流(從顏色可觀察出,韌帶是白色,肌肉是紅色),韌帶一旦受傷,就很難自我修復。日積月累,受傷韌帶越變越松,最後失去保護關節能力,退化性關節炎於焉發生。

韌帶鬆弛後,膝關節附近肌肉就扮起救火員角色。肌肉群須長時間保持收縮出力狀態,代償已經搖搖欲墜的關節。然肌肉持續收縮會產生緊繃,肌肉疲乏後會出現沒力,這是為什麼有很多的患者(尤其是關節炎初期)會老是覺得關節總是緊繃僵硬,蹲下去就站不起來的原因。

 


避免退化性關節炎,先救韌帶和肌肉! 

傳統退化性關節炎治療,醫生多半開立止痛消炎藥或是肌肉鬆弛劑、口服或是注射類固醇、注射玻尿酸、讓病人去做復健…,最後不了就開刀,不管是關節鏡手術或是關節置換。上述方式幾都屬於症狀治療,是退化發生後的補救治療,未能達治本之效。既然退化性關節炎開始於韌帶鬆弛和肌肉無力,搶救關節就應該從加強支撐力量著手,除保護它們來避免退化,還要增強它們強化膝蓋,才是治本之道。 

針對膝關節退化的治療方式,近年出現兩個重大變化: 

1.救韌帶肌肉先於關節軟骨 
2.以增生強化再生代替消炎止痛 

實際的治療方式如下表: 


保護方式增強方式韌帶鬆弛   1.減重1.增生注射2.復健治療2.PRP注射3.穿戴護膝3.再生組織療法(例如幹細胞療法)4.姿勢與動作調整
肌肉無力  1.減重1.運動訓練2.避免過勞2.營養補充3.局部按摩


包括減重、復健治療、穿戴護膝、姿勢與動作調整、避免過勞、局部按摩等都是很重要保護措施,日常生活中做得確實,膝關節越可得到充足休息,少讓關節退化。 

所謂的韌帶增強方式,有運動傷害治療經驗醫師針對受損的韌帶注射高濃度葡萄糖溶液(增生注射)、PRP自體濃縮血小板血漿或國外進行的再生組織療法,一個完整療程包含3次的注射,1-2療程之後應該會有明顯改善。 

針對肌肉的增強方式,正確且持續的運動訓練絕對是主角,針對核心肌群與大腿前後側的肌群特別做強化,讓你感覺到膝關節變輕,走路運動都輕鬆。如果擔心毅力不足或是運動錯誤產生反效果,也可以請專業的物理治療師或是運動教練作個人指導,將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飲食上的第一要務就是多喝水,每天最好攝取3000c.c.的水分,加速新陳代謝。食物可以多補充富含維生素A、C、E、鈣、鎂、葉酸的水果或蔬菜(例如奇異果、深綠色蔬菜),含維生素E、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堅果類食物(例如杏仁),同時避免攝取過多酸性食物(魚肉蛋或是精製澱粉類食物)與油炸類食物。市面上所販售的維他命、鯊魚軟骨、葡萄糖胺、軟骨素、乳油木果等產品,多吃無益,適度補充即可。 

退化性關節炎近年有越來越年輕的趨勢,是每人早晚會遇到的疾病,建議在軟骨磨損之前,先針對膝關節的韌帶和肌肉做好保護與增強措施,你的膝蓋不但不因運動過早退化,甚至還可能越來越年輕!

文章來源於:早安,健康網

推薦閱讀

膝蓋有問題,你還在認為訓練股四頭肌就好嗎?

護膝到底有沒有用?怎麼挑選護膝?

膝關節術後怎樣練習伸膝最有效?

日本百年品牌護具D&m

複製下面紅色字體

¥B4FxG8GQP2¥

打開手機淘寶

即可搶購

更有優惠券滿減送哦

運動醫學部落商城已獲D&M中國授權

網絡曬圖

相關焦點

  • 如何避免退化性關節炎,先從韌帶和肌肉入手吧!
    如關節外圍鬆弛的韌帶沒有強化治療,接下來導致骨骼的破壞和軟骨磨損,一步一步的演變成退化性關節炎。對從事運動傷害治療醫師的觀點來看,先治療鬆弛韌帶,強化膝關節支撐力道,可避免軟骨磨損、骨頭摩擦,避免走向最後的關節置換。 早髮型膝關節退化原因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關節退化的原因主要可以分為兩部分:關節的壓力異常與關節的軟骨異常。
  • 【健康科普】韌帶和肌肉,預防退化性關節炎的重中之重
    所以從預防和避免退化性關節炎的角度來說,提前治療和強化膝關節韌帶和肌肉是重中之重。早髮型膝關節退化原因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關節退化的原因主要可以分為兩部分:關節的壓力異常與關節的軟骨異常。 避免退化性關節炎,先從韌帶和肌肉下手!
  • 跑步導致退化性關節炎怎麼辦?
    這在每一個人、半職業運動員、全職業運動員都已經是導致慢性膝蓋疼痛的主要原因,當關節的軟骨持續被磨損,會導致一連串的退化反應,例如關節變形,肌肉萎縮,關節積水…等,我們常掛嘴邊「長骨刺」,就是關節退化一種現象,這些疼痛和僵硬常開始於韌帶、肌肉與神經,也會影響生活品質與行動能力,嚴重的必須手術治療,讓我們從事治療者治療關節的同時,提早注意韌帶、肌肉與神經。
  • 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
    常常會有朋友來問我,家裡的長輩身受膝關節退化之苦,不曉得怎麼選擇治療的方式。退化性關節炎專指骨質組織隨著年齡漸進式的變化,尤其是關節軟骨的磨損。對於一般不常運動的人而言,肥胖是退化性關節炎發生的主要原因。對於愛運動的朋友而言,膝關節十字韌帶的損傷往往是導致膝關節退化的源頭,主要是因為十字韌帶損傷後,膝關節變得不穩定,使得大腿骨與小腿骨沒有辦法在完美密合的情況下承受身體重量,讓半月軟骨磨損加速,導致年老時走路疼痛不已。
  • 6類人容易得退化性關節炎 醫師:做對運動護膝蓋
    膝關節使用多的人:因職業關係,常要蹲、跪或職業運動員,例如超馬選手一星期跑100公裡,膝蓋容易退化。4. 膝蓋曾受傷的人:王思恆表示,他有一些退化性關節炎病人,年齡僅3、40歲,都是因為十字韌帶或半月板在數年前曾受傷,加快了膝蓋退化速度。5. 有O型腿的人:因關節施力不平均,關節壓力集中在內側而容易磨損。
  • 退化性關節炎怎麼運動?
    在膝蓋沒有受傷疼痛的情況下,適度給膝關節壓力,可以訓練膝關節周邊的組織、強化膝關節穩定度,避免將來膝蓋退化或受傷。一旦因為過度頻繁蹲姿而傷膝蓋,受傷的部位可能包括關節軟骨和肌腱、韌帶等。因為膝蓋在彎曲時,膝關節內的關節軟骨、半月板壓力會增加,長期不當使用、沒有足夠休息和復原的情況下,會造成關節軟骨磨損和退化;此外,膝關節的構造除了關節軟骨之外,還有前後十字韌帶、內外側副韌帶、橫跨關節的許多肌腱等,在蹲的過程中,其實這些構造都會受力,因此,如果姿勢錯誤或過度使用,除了關節軟骨,上述韌帶、肌腱都有可能受傷。深蹲到底有什麼好處?
  • 退化性關節炎有可能自己好!
    (綜合報導)一想到「退化性關節炎」,大家可能直覺反應那是「老人家」的疾病,但其實隨著臺灣肥胖率、久坐族的增加
  • 退化性關節炎有跡可循,5種方法讓你膝蓋軟Q,老了也不怕!
    軟骨一旦磨損,膝蓋骨就會相互磨損,導致退化性關節炎,造成疼痛。除了疼痛,退化性關節炎也會造成膝蓋變形、僵硬。退化性關節炎的病患常出現運動、爬樓梯,甚至行走上的困難。退化性關節炎的早期徵兆在膝蓋退化到需要注入玻尿酸或血小板,甚至置換人工關節之前,有幾個徵兆可以當作警訊,及早發現,就能逆轉退化的進程,也許就不會走到需要動刀的這一步。行走還不至於引起疼痛,不過,在彎曲和打直膝蓋的時候,膝蓋骨頭會隱隱作痛,或感到疼痛。
  • 膝關節退化是運動造成的?
    (注2)注1:軟骨流失變薄雖然是退化性關節炎的重要特色,但磨損程度與疼痛的程度往往不吻合。 有些病人軟骨已經很薄了,卻一點也不痛,而相反的情況也不少見。 注2:退化性關節炎並不是只有軟骨流失,周邊包括骨頭、韌帶、肌腱、肌肉、滑液膜等都會產生病理變化。這個疾病一般發生在40歲以上,會造成患者疼痛、僵硬、行動不便。
  • 膝蓋退化,你真的懂這四個字嗎?
    ,避免它們硬碰硬互相摩擦,導致損傷。如果你以為膝蓋痛就等於膝關節退化,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膝蓋疼痛,除了可能是退化性關節炎外,若「膝蓋無力、不夠穩定」,當進行劇烈運動、搬重物,或是過胖膝蓋肌肉承受不住過重的重量,長期下來,就容易使韌帶、半月板磨損,導致膝蓋疼痛。膝蓋疼痛,除了可能是退化性關節炎外,當「膝蓋無力、不夠穩定」時進行劇烈運動、搬重物,也容易導致膝蓋疼痛。
  • 退化性關節炎,打玻尿酸有效嗎?
    要判斷膝蓋軟骨磨損程度應先以X光檢查,並將軟骨磨損程度分為5,扣除沒有磨損的0級,1級為膝蓋軟骨輕微磨損,導致軟骨厚度變窄,2級為軟骨持續磨損,並已出現骨刺,3級為軟骨嚴重磨損且有更多骨刺,且關節間的縫隙已看不清楚,4級為軟骨完全磨損
  • 「經常運動會造成膝蓋退化」靠不靠譜,戳進來看一下
    (注2:退化性關節炎並不是只有軟骨流失,周邊包括骨頭、韌帶、肌腱、肌肉、滑液膜等都會產生病理變化。)◎退化性關節炎是怎麼產生的?名偵探柯南說:「真相永遠只有一個」,但在醫學的領域裡,真相往往不只一個。有學者最近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肌肉是穩定關節與吸收衝擊的重要功臣,因此肌肉的失能與無力才是膝蓋退化的主因,這點史考特將在後續章節詳盡討論。◎運動會不會造成退化性關節炎?
  • 膝蓋退化?你真的懂這四個字麼?
    如果你以為膝蓋痛就等於膝關節退化,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膝蓋疼痛,除了可能是退化性關節炎外,若「膝蓋無力、不夠穩定」,當進行劇烈運動、搬重物,或是過胖膝蓋肌肉承受不住過重的重量,長期下來,就容易使韌帶、半月板磨損,導致膝蓋疼痛。
  • 膝蓋退化?你需要這樣保養~
    退化性關節炎,尤其容易發生在曾經有外傷,比如十字韌帶斷裂,半月板或內側韌帶、外側韌帶受過傷的族群。或者本身因為年紀大,體重,老化等多種原因,就會造成退化性關節炎。膝蓋是人體承受重量的一個很重要的關節,那如果下面的腳踝不穩定,跟髖關節或盆骨的不穩定,也會影響到膝蓋。同樣,膝蓋也會影響臀、髖、腰、腳踝這些疼痛。
  • 腿部肌肉佔全身肌肉7成,肌力不足會誘發腿部疾病
    我們可以從平常生活中來預防腿部肌肉的傷害,先從肌肉不足的原 因來探討。腿部肌肉不足的原因有許多,可能是老化、長期臥床、缺 乏行動、腳踝受傷或運動時造成腿部拉傷等等,許多現象都會慢慢造 成肌肉退化。第二個問題則是大家都害怕的「退化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簡 單來說,就是關節內部的軟骨發生磨損。時常在股骨(大腿的骨骼) 與脛骨(小腿的骨骼)的地方發生,而骨骼中間就是「關節軟骨」。 關節軟骨在膝蓋中所扮演的角色如同車子的輪胎,可以提供「轉動」 與「避震」的效果。退化性關節炎基本上是一個不可逆的變化,就如 同年長之後頭髮漸漸變白了一樣。
  • 這8個壞習慣會加速關節退化,趕緊對照,關節別磨沒了!
    長期蹺二郎腿會造成骨盆前傾,脊柱側彎、壓力不均衡,甚至壓迫神經引起腰背部疼痛。很多人爬山後選擇步行下山,這個行為很傷膝蓋,其一是因為股四頭肌不斷收縮,膝蓋磨損嚴重;其次,則是下山缺少重力緩衝,全身重量會集中到一條腿上。膝關節承受自身3——4倍的重量,上下樓梯極其損害髕骨關節。
  • 膝關節韌帶受傷怎麼辦?
    若合併了半月軟骨的傷害,常會有膝痛或膝關節好比被什麼卡住,伸不直的感覺,十字韌帶傷害若沒有好好治療,膝不穩定繼續存在,久而久之,便會引起關節軟骨傷害,進而形成退化性關節炎。部份的前十字韌帶撕裂也許是不雖要動手術的。完全的前十字韌帶撕裂是比較嚴重, 特別是在年輕的運動員, 也許要作重建手術。避免膝關節受傷: 要避免膝蓋受傷,除了注意選擇適當的運動,例如遊泳、騎腳踏車(飛輪)、快走等,都是比較不傷膝蓋的運動。
  • 腰椎退行性關節炎導致腰背疼痛難忍,到底要不要開刀?先看看是不是這3種情況
    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復健治療和手術治療。一般來說,腰椎退行性關節炎需要手術治療的情況,其實佔少數(研究報告顯示100個人不會超過5個),王婆婆的情況屬於腰椎退行性關節炎的急性發炎, 所以醫生建議開刀,治療後大多可以明顯改善,大可不用過於擔憂。
  • 跑步打卡第4天:運動的力量太神奇,我的退化性關節炎竟自愈了!
    不僅僅是因為跑步,而是因為我的「退化性關節炎」竟神奇地自愈了!此前兩天的文章也就是《跑步打卡第2天:40歲的男人一枝花?》和《打卡跑步第3天:腿疼不止,奮鬥不息,幸福是奮鬥出來的》中提到,在這兩天的跑步途中,我感到了十分明顯的腿疼,準確來說應該是左腿膝蓋處左側有明顯的痛感,於是在第二天的跑步結束後的當天下午就到了本地一個小有名氣的頸肩腰腿痛中心去看醫生,通過醫生檢查以及X光照射,醫生的診斷是退化性關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