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寬 字東禹,號弘寬。齋號採露堂。山東菏澤人。1988年生於單縣。師從著名畫家理論家餘潤德老師,著名畫家戴順智老師,著名畫家美術理論家徐恩存老師。並受教於著名畫家梅墨生.俞文杰.靳文藝老師。現為自由藝術家,藝惠藏書畫院副院長,主攻當代潑墨巖彩藝術形式研究與創作。
崇山楓葉紅,歧路隱雲中。
危橋臥天塹,流泉吟秋風。
---曹樹甲
《東風何時至》四尺136x68cm
齊魯高寬曾就讀於清華美院,多年來致力於研習大千居士的潑彩技法,心追手摩筆耕不輟。無論是潑彩山水還是荷花都可見大千風貌。其實每一幅潑墨山水,都是場意外的相逢。在潑墨之時,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會出現什麼效果。潑墨應是在畫家控制下的放,是別樣的性情抒發。高寬有著異於常人的藝術天才和靈慧,他的潑墨,有雲煙神逸、萬千機趣的意境。以雲煙生萬物得深思,似與不似皆與雲煙伴生,有潑有湮,獨成蹊徑。它可以結合其他多種筆墨手法而形成以潑為主的作品風格。也就是在作畫時筆、墨、水、紙在畫者的手中五位一體的相互作用下,產生出自然流暢,天趣勃發,意趣橫生,「觀之恍兮惚兮,其中有像」的圖像效果。「潑墨法」可以增強山水畫的表現力,豐富表現內容,在自然現象上如:風雨、水霧、雲煙。在時空上早晨、傍晚。在光線上很適合表現逆光、暗光的景色。
《紅葉無風落滿船》四尺136x68cm
《空山四月》四尺136x68cm
潑墨畫法是中國美術的一項獨有的創作技巧。潑墨並不代表隨心所欲,事實上,潑墨山水畫對於畫家的要求更高,對景物的塑造拿捏,以及景物遠近分明的地理格局控制都要先成竹在胸,方能揮灑自如。潑墨山水由於具有似與不似的虛幻朦朧效果,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寫意性,畫面不那麼具體,給欣賞者以無限的想像空間,結合畫面,結合自己的對自然的理解經驗,身心得到極大的愉悅。
《做看紅樹不知遠》四尺136x68cm
《孤舟小信》四尺136x68cm
高寬襟懷坦蕩,學習傳統時踏踏實實,苦心追摹,再從師造化中去領悟傳統將古法化為己用,終臻隨心所欲之大境。高寬的接受性和領悟力強,將前中國畫家曾用過的潑墨法,變化成層層的潑彩,水份控制得宜,保留一些空白。觀高寬的潑墨山水畫中煙雲氤氳,意存高古,清奇詭美、大氣磅礴。潑墨是中國傳統山水畫特殊技法,一般表現比較含蓄物象,不見線大塊的墨色濃淡乾濕變化多表現山休朦朧之感,用好此法畫面變得生動而含蓄,如果沒有一定技法隨意亂潑使作品雜亂無章產生相反效果。
《南山積翠》136x50cm
《峰俊茂林》136x50cm
《群壑山暝》68x34cm
《煙雲古寺深》68x34cm
《雲起谷全晴》80x60cm
《白雲縷縷青山出》四尺鬥方68x68cm
《橫雲翠嶺》四尺鬥方68x68cm
《紅葉青山》四尺鬥方68x68cm
《幽谷》四尺鬥方68x68cm
《雨過林壑》68x34cm
《碧荷生幽泉》四尺136x68cm
《相思無因見》四尺136x68cm
郭河陽論畫,要可以觀,可以遊,可以居。他所謂可以觀的,是令人一看這張畫,就發生興趣,要一看再看,流連不舍。第二步就想去遊玩遊玩,第三步就聯想到,這樣的好地方,怎樣能夠搬家去住才好呢!這樣的山水才算夠條件了。國畫中山水的境界最為重要,然而也要筆墨來輔助。畫山水一定要實際,多看名山大川,奇峰峭壁,危巒平坡,煙嵐雲靄,飛瀑奔流,宇宙大觀,千變萬化,不是親眼看過,憑看意想,是上不了筆尖的。眼中看過,胸中自然會有,一搖筆間,自然會一齊跑在你手腕下。
高寬的潑彩山水在繼承了張大千的藝術遺風中,是有自己的理解和心得的推陳出新;在他的潑彩山水營造出了千姿百態的煙雲效果和山勢氣韻,使得那如真似幻的抽象造型與客觀上大自然的山嵐雲霧、雲水飛動的具體形象有機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作品深邃的靜美和氣勢恢弘的景觀,常給人一種強悍的感染力和無限的遐想。#藝惠藏#
「藝惠藏」朱神光覺性油畫藝術家,國內最優秀的油畫家之一
畫家關福元入古而能出今,山水畫蒼茫雄渾,意境高遠,氣韻生動
「藝惠藏」高寬的潑彩山水繼承了張大千的藝術遺風中
「藝惠藏」蘇慧龍作品《赤壁圖》《蘭亭雅集圖》《聽琴圖》賞析
藝惠藏名人字畫
藝惠藏藝術中心專注名人字畫,逾100位一線大家,
帶您直接從作者手中取畫,讓您的字畫藏品放心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