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立法治理校園霸凌:願青春裡的所有等待,都恰逢花開

2021-01-07 新願生涯研究社

天津市第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天津市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若干規定》自11月22日起施行,《規定》是全國首部規範校園欺凌預防和治理的地方性法規,是以法治方式解決校園欺凌問題的重要法治保障。

其《規定》的適用範圍涵蓋天津市所有中小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等院校,且明確了欺凌的一方和被欺凌的一方應當是學生,或者以學生為主要主體。 並對校園欺凌的行為作出界定,從主觀上的蓄意或者惡意、行為造成的後果、行為的方式等方面,比如一般性打架鬥毆、打鬧嬉戲區別開來。 另外也強調了,學校是預防校園欺凌的責任主體,應當將預防校園欺凌納入學校安全管理制度。

雖然說,天津市顯性的校園欺凌並不突出,但此現象客觀存在,網友更是呼籲推廣全國,我們相信凡事總要有個開頭,這一天不會來得太晚。

學生時代本應該是每個人最美好的回憶,但有一部分人對他們來說,那是人生最黑暗的時段。沒經歷過的人可能會覺得真有那麼嚴重麼?是的,這種心靈上的創傷真的足以嚴重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據統計

全球每年2.46億學生

因欺凌而痛苦

32.5%的學生遭到過校園欺凌

而近年來國內校園暴力欺凌的事件不斷發生,更有一些施暴者手段殘忍的令人髮指,絕非學生間的嬉戲打鬧:

2017年一名叫張超凡的15歲學生因為在學校不斷的被同學欺負毆打,於是輟學了。之後在一個網吧打工後又遇見之前欺負她的6名學校。

這6名學生在網吧門口手拿木棍對他進行圍毆,周圍的路人都裝沒看見。之後又將張超凡抓到附近的叢林裡繼續對她進行毆打。

一小時後張超凡被6名學生活活毆打致死,身上全是傷痕,渾身骨骼80%斷裂。

(圖片源自網絡)

2013年浙江一名小學男生被四個同學囚禁在一個黑屋子裡。四名學生對小男孩拳打腳踢還用燒紅的菸頭塞進他的衣服裡,用繩子綁住他的手腳,將他囚禁了兩天不斷虐待他逼他求饒,還大聲取笑他將虐待的經過錄製成視頻發上網絡。

2011年某學校內一名叫做小靜的女學生因為得罪了班長,被班長叫到宿舍內班長叫四名學生對他進行圍毆。

將他打趴在地拳打腳踢打的遍體鱗傷鼻青臉腫,昏倒在地,之後班長還用打火機燒他的腳趾頭導致受害者殘疾被送入醫院。

(圖片來自網絡)

成長在光明裡的人,即使面對黑暗也會想到光明;而生長在黑暗裡的人,即使有一天來到光明,也會永遠記得黑暗裡的痛。

已經從學生變成大人的我們,對校園霸凌的感觸可能更多是限於新聞事件或影視作品之中,要說近期比較火的,那一定是《悲傷逆流成河》了。這部電影是由郭敬明的同名小說改編的,乍看是一部校園青春片,但實際上講的是校園凌霸,反應了當下的一些真實情況。

本片的女主角易遙生活在單親家庭,母親從事著令鄰居們不齒的職業——按摩,母親平日裡對易遙總是沒有好臉色,動輒打罵。

因為母親的疏忽,客人使用了易遙的毛巾,易遙因此染上了婦科病。大醫院的治療費用太昂貴,易遙怕受到母親責罰不敢向母親開口,只能偷偷去小診所。

這一切被易遙的同學唐小米知道,唐小米一向嫉妒易遙和鄰居,所以故意將易遙得病的事大肆宣揚。

本就因為家境貧寒不受待見的易遙,得病的事更成為同學們欺凌她的理由,不管是精神上還是肢體上。

顧森湘的死被同學們怪罪到易遙頭上,易遙又背負起了殺人兇手的罵名,這讓她徹底絕望,最後她選擇了自殺來控訴那些欺凌過她的「兇手」:「殺死顧森湘的兇手,我不知道是誰,但殺死我的兇手,就都在這兒了。」

易遙用最慘烈的方法敲打這些愚昧無知的少年,他們的生活太過無聊,才會一次次以傷害他人取樂,但他們全然不覺自己有錯。

面對校園欺凌,我們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沉默,自以為只要不傷害就是善良。但實際上只是因為自私和膽小,害怕擔心幫助別人自己也會成為被欺凌的對象,擔心自己和「異類」交好會失去朋友。

可是在校園暴力中沒有旁觀者,當看客變成助推,這一場名為「玩笑」的鬧劇中,只有施暴者。

被霸凌的傷痕會跟著一個人一生,影響著他的行為模式、人際關係。

我們希望,在面對校園霸凌時,不要害怕、不要退縮,把法律作為最堅實的後盾;更衷心希望校園欺凌預防和治理能更加完善。

願青春裡的所有等待,都適逢花開,悲傷不再逆流成河。

文章由【邏馬生涯】整理髮布。

專注於國內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為學生和家長解決生涯規劃的煩惱。

相關焦點

  • 時光吹散了少年,誰的等待,恰逢花開
    終有一天,劃著倦舟歸來的我們會明白,繁華的世態裡,我們想要的,也不過是一杯茶的閒逸,一碗粥的溫暖,一片葉的慈悲,一個人的真心。生活,是煮一壺月光,微醺了歡喜,也迷離了憂傷;人生,是將風霜掛於簷下,被光陰晾曬成了堅強,也被歲月發酵為淡然。紅塵三千,不道惆悵,不問花開幾許,只問淺笑安然。
  • 誰的等待,恰逢花開?
    春天的時候,隨便在陽臺的花盆裡灑了一些青菜的種子,沒過兩天,嫩綠的小菜苗便破土而出,生機一片。旁邊的茉莉枯枝開始泛青,剛綻放的綠葉迫不及待地和陽光暗送秋波。遇見春天,好像萬物都活了,第一次那麼真切地感受到春天強大的能量,青春得讓人妨忌。窗外,賞花的時節,人間芳菲,正是四月天。
  • 建議對校園霸凌單獨立法,動漫《聲之形》,戳中了很多人的痛點
    昨天,對於學生們來說有一個特別的好消息,那就是人大代表建議對校園霸凌單獨立法,而如果這部法案確定通過的話,那麼對於校園霸凌事件將是一個強心劑,而對於受害者的同學們來說,也是一種好事。而石田將也作為一個熊孩子果然去做了一件好事呢:將聾啞人西宮硝子的助聽器給惡意丟掉了,順便還特別的欺負她,比如:作業本丟到水池裡等等。而這些就是我們常見的校園霸凌,熊孩子在到處的欺負他人,欺負同學。而最終作為男主角的石田將也也獲得了眾人的報復以及災難,不管是三次元,還是二次元也罷,都無法解決的災難——內心的自我封閉。
  • 林妙可、金賽綸……連明星都被校園霸凌,現實比電影更殘酷
    連明星都有遭遇校園暴力的經歷。童星出身的金賽綸就曾經在《認識的哥哥》裡說過自己被同學欺負的經歷。金賽綸10歲就憑藉自己的出道作品《旅行者》獲得了韓國釜日電影獎最佳新人女演員獎,第二年,她和元斌主演的電影《大叔》成績斐然,她也由此成為韓國著名演員。當時金賽綸還是小學生,成名後,她回學校就受到了孤立。
  • 校園霸凌,現實遠比電影殘酷
    在我國,29%的學生曾在30天內遭到過校園霸凌、55.5%的校園暴力案件因瑣事而起、案件多發生在廁所等隱秘場合、57.5%的案件涉及故意傷害、11.59%的案件導致受害人死亡……校園霸凌並不僅是毆打暴力毆打、虐待以及肢體衝突,這是大部分人理解中的校園霸凌,但校園霸凌遠不止此,還包括言語霸凌、社交霸凌等多種形式。
  • 全國政協委員李賢義:建議建立專項治理校園暴力的司法制度
    全國政協委員李賢義:建議建立專項治理校園暴力的司法制度 澎湃新聞記者 張成傑 2020-05-24 15:23 來源:
  • 誰的等待 恰逢花開
    馨花社一位美麗的群主從雲南團購的玫瑰回來了,這兩天,辦公室和朋友圈像炸開了的鍋,大家津津樂道的探討各種關於花的話題:從如何養花到如何插花,從花的品種到養花的意義……朋友圈裡、微信群裡各種刷屏曬圖,家裡和辦公室有了鮮花的點綴,生活也多了一份生趣。
  • 《印象》誰的等待,恰逢花開
    沒搬家前,離家不遠一戶人家門前就有一株木槿花,只是那時每年都能看到它滿枝花開,老遠就能看到那樹花團錦簇,卻一直不知道它的芳名,雖然也每每因為喜歡而特意去路過它,靜靜的賞,真的是一種美的享受。  認識木槿,是今年初夏的事,那時候房子剛裝修好。有一天過來看房子,順便去樓前的公園走走,不經意就遇到了木槿,成片成片的,許是氣候不適宜,只是偶爾有幾朵花在開。
  • 單挑吧,校園霸凌
    半年以來,他獨自一人面對校園暴力,卻沒有向父母提起。到目前為止,他不知道該怎麼解決這件事。「我該怎麼辦?他們叫我買東西,問我要錢,不聽就打我,別的同學也被欺負。但我們都不敢說。」君昊在小學同學群裡問自己的好友。小智回復最快,他和君昊關係很好,但他去了遙遠的南方城市。
  • 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荷蘭各界攜手應對,共建和諧校園
    報告顯示,2020年「兒童侵害問題」相關搜索熱度同比上漲195%,「校園霸凌」位居兒童侵害問題搜索第一位,並在9月1日開學後熱度激增81%。 言語攻擊、推搡、毆打是校園內不為人知又屢屢發生的事情。看似平靜的校園裡,校園霸凌的種子在悄悄生長。
  • 什麼樣的孩子容易遭遇校園霸凌?遇到校園霸凌怎麼辦?
    在《請不要隨便欺負我》中,她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提醒小朋友在遇到校園霸凌的時候,積極尋求幫助、合理反抗,學會保護自己。在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讀到校園霸凌的幾大關鍵問題——一、什麼樣的孩子容易遭遇校園霸凌?首先是不善交際、不合群。喬治是一隻膽小的兔子,經常獨自一個人去學校,這給了大個子邁克可乘之機。
  • 對校園霸凌說不,還孩子純淨校園
    根據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做的一項調查發現,言語欺凌的發生率最高,調查中有將近一半(49.6%)的初中生遭受過言語形式的校園暴力;其次為社交欺凌,有37.7%的初中生遭遇過校園內社會交往上的欺凌;而有19.1%的初中生在校園裡遭受過身體上的暴力傷害;網絡欺凌作為校園暴力的新形式,其發生率也達到了14.5%。
  • 又見校園霸凌,成都一初中女生被同學蒙眼打耳光,官方通報來了,究竟...
    校園霸凌不僅僅是拳腳相向,還有「軟語言」暴力,表現為暗中排擠、侮辱性綽號,身上顯的難看的血管瘤、胎記、疤痕,這些都可能成為被攻擊的理由。 孩子就在這些惡毒語言攻擊下,活生生變成一個自卑膽怯的孩子。
  • 當今天變成昨天,誰的等待,恰逢花開,致勇敢女神張韶涵
    當今天變成昨天,誰的等待,恰逢花開。致勇敢女神張韶涵曾經以為,傷心是會流很多眼淚的,原來,真正的傷心,是流不出一滴眼淚的。喜歡張韶涵是從那首隱形的翅膀開始.張韶涵被親媽曝吸毒,實際上是由於張韶涵媽媽要錢得寸進尺,張韶涵給過她媽媽很多錢,然則張韶涵媽媽賭錢輸的精光,張韶涵沒有給她媽錢,於是張韶涵媽媽處處誣衊她,她媽媽的蠻橫霸道連張的弟弟都望而生畏。這些年弟弟妹妹都隨張生活,沒有一個跟媽媽一起,可見......
  • 真實的校園霸凌比電影殘忍一百倍
    更糟的是,經歷過霸凌的人,很可能這輩子都走不出這場噩夢。劍橋大學的一項綜述,向我們展示了被霸凌者走出校門之後的艱難人生。對他們來說,走出校園不是痛苦的終點,而是新的開始。成年之後,被霸凌者在抑鬱面前更加脆弱,自尊心也相對低。這樣在新的環境裡,霸凌和孤立往往又會找上他們,36%的被霸凌者在新的學校和單位裡,噩夢重現[2]。
  • 聚焦校園霸凌:「鬧著玩」也可能構成傷害!
    餐桌上所有人都感嘆,我們居然曾經做過那麼過分的事情。我這時才知道,不止我一人覺得愧疚。我提議一起去給那個女孩道歉,但是所有人都不敢,怕不會被那女孩和女孩的家人原諒……直到現在,我依然感到很抱歉。我覺得唯一能讓我走出這段過去的方式,就是去道歉。如果有天我和她恢復聯繫,我一定會這麼做的。
  • 《黑色燈塔》告訴你校園霸凌的可怕之處,我們又能做什麼?
    徐天鶴家的保姆被殺,而一切證據都指向了徐天鶴,在法院上,所有的人聽說了徐天鶴的所作所為都認為人是徐天鶴殺的,但是實際上呢? 那麼等待葛力帆的會是什麼,也許等待他的就是殺人報復成功,那將造成多麼可怕的後果…… 在這個案件中有很多的因素,有校園霸凌,有家庭倫理,有夫妻關係……但是最主要的還是校園霸凌,看完這個電視劇以後我想到了最近我女兒的學校也在宣傳防止校園霸凌的行為。
  • 《三角草的春天》:校園霸凌只是恃強凌弱的幼兒版本
    校園霸凌一直是我們社會所面臨的嚴峻的問題,因為法律條文並不是十全十美,所以面對校園霸凌我們能做的事情真的少之又少。《三角草的春天》就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校園霸凌在無人幹預下最終發生的可怕場景,在這部影片中的孩子們如果讓筆者用一個形容詞來描述的話,那就是一群不折不扣的瘋子。
  • 當今天變成昨天 當愛你變成愛過 時光吹散你我 誰的等待恰逢花開
    給你(組詩)作者:簡1認識你之前我無憂無慮可為什麼現在的我卻總是那麼焦慮難道說你是情緒幹擾器2在一個錯誤的時間裡遇見一個錯誤的你這也許就是天意不管你願不願意我們都沒有選擇>照進了誰的心底誰又在這片安逸中不肯睡去清醒的總想等來一句消息等來那「晚安遠方的你」寫詩文/萬木青上弦月抱著一半兒空虛無圓的意思一棵樹站在月光裡
  • 《少年的你》刷屏背後:真實的校園霸凌,比電影殘忍一百倍
    是不是大多數都是美好的記憶甚至是開心?但是有的孩子卻覺得:上學路上的每一步都像是走向地獄!沒錯,想說的就是校園霸凌!每個人都是校園霸凌的親歷者。心理扭曲,是沒有盡頭的暴力去年大火的《少年的你》,講述的就是校園霸凌的事件。一切都開始於因為校園暴力而自殺的胡小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