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師範學院近日攜手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大數據運營中心及杭州安恆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籤訂了一系列數字湖州建設「政校企」合作協議,深化基礎理論研究、人才培養、研究院建設等領域的合作,推動數字湖州建設取得全新突破。
這是校地共育人才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校實施人才培養「湖師方案」,出臺《深化校地共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實施意見》,制定深化「校地共育」專項行動方案,通過課程優化、基地建設、績效考核等環節,實現政、產、學、研、用協同育人,培養「明體達用」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校地共育,「共」是關鍵。湖州師院探索產教融合的內涵式發展道路,對接湖州市「4+3+N」產業體系,優化應用型學科產業布局,圍繞先進裝備製造、電子和信息技術等產業,成立綠色裝備學院、AI學院等六大產教融合學院。同時,堅持教師教育這一立校之本,成立了浙江省鄉村教育研究中心等,培養「下得去、留得住、幹得好」的優秀師資。
據統計,該校本科生就業率連續多年達96%以上,用人單位滿意度居省同類院校前列。考研錄取率實現三年翻番,2020屆畢業生372人考取碩士研究生,錄取率為15.75%。其中考取浙江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雙一流名校的有30人,出國出境讀研的有31人。
「在提升本科生培養質量的同時,我們科學謀劃碩士點建設,擴大研究生規模,為高水平師範大學建設奠定基礎。」研究生院院長、學科建設處處長祁亨年介紹,2018年獲批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和6個碩士點後,學校出臺《關於加強研究生教育的若干意見》,嚴格課程教學、實踐教學、學位論文、學位授予等過程管理,加大扶持研究生師生科研創新力度。目前,研究生招生規模由2016年的47人增加到2020年的509人,在校研究生人數超千人。2018年,首次招收國際研究生,在校國際研究生達到206人。
明體達用,既要學以致用,學會做事做學問,更要明德立志,學會做人。湖州師院開展以「君子之風」文化建設為載體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形成了一二三課堂結合的教育體系,努力打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湖師樣本」。「君子之風」建設項目被評為第四屆全國「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特色展示項目和「浙江省高校文化育人示範載體」。
湖州師院黨委書記金佩華表示:「我們要把握高等教育發展大趨勢,緊抓湖州建設『四個地』大機遇,全面提升學校『明體達用』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走出一條適合地方高校自身發展、融入行業企業、服務社會發展的校地共育應用型人才培養之路,形成『城市與大學命運共同體』交融共生新局面。」
【來源:湖州市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