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以及各行業的快速發展,技術型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斷擴大,這一變化對高校深化教學改革,加快培養複合型技術應用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創新技術人才的培養,近年來,高校在教育部的支持下不斷嘗試新的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成為學校發展新模式之一。
3D列印作為一項新興應用技術,正在不斷深入各領域的落地發展,針對高校各行業技術人才的培養正好起到輔助作用,越來越多的學校引進3D印表機建立實驗室或者創新中心,以發展學生新技術、新思維及創新能力,實現學科與實踐、課程與職業標準、理論與市場的有效融合和對接。
閃鑄科技多年來深入了解教育市場,並致力於3D列印在教育領域的創新融合應用,目前已在國內外上千所中小學及高等院校中落地應用。上海交通大學學生創新(3D列印)中心便是其中之一,其擁有20多臺閃鑄科技Guider2S。
10月,閃鑄科技和上海交通大學進一步開展校企合作,上海交通大學舉辦2020「閃鑄杯」3D列印創新創意設計大賽,旨在進一步推動3D列印創新設計方法與先進生產方式在校園的普及和應用,提高學生3D設計和創新的能力,激發學生對創新探索的熱情和積極性,選拔優秀的學生創新設計作品。
此次3D列印設計大賽分為「綠生活,新設計,輕列印」和「工業設計類展品」兩大主題,學生可自主選擇任一命題參加。從主題上可以看到,比賽深度考慮學科發展和市場應用,明確市場實用性和學科專業應用類兩大方向,充分考驗學生學科綜合專業能力以及產品實用性。
此次比賽中學生們的作品讓我們看到了3D列印技術在日常生活中和學科專業領域的應用發展趨勢。
在生活應用類作品的設計中,3D列印在原型設計開發中起到重要作用。3D列印通過三維數位化無摸化開發,打破傳統方式的限制,關鍵部位製作更靈活。如CHARBOX集收納、充電、增高功能為一體,通過3D列印運用,實現了集成式的產品,並可投入市場使用。
(CHARBOX展示說明)
還有一組關於房車的設計,同學們受3D列印應用的啟發,設計出集成式無人駕駛房車,這讓我們看到3D列印的科技未來生活。
(房車設計圖)
學科專業領域的應用,上至外太空下至深海,我們看到了科技的探索,如細菌式臭氧層修補球、長徵5號風洞試驗及可拆卸展示模型、新型速航深潛兩用水翼船等。通過3D列印技術,有效實現了等比例微縮模型的設計製作,從而完成相關領域的實驗驗證,降低實驗困難以及減少成本,也讓學生從學科理論走向實踐有更多可能性。
校企合作的新形勢下,有效調動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優勢資源,讓學科教育和市場應用接軌,針對培養複合型技術應用人才起到良好作用。而3D列印技術的引進對於技術類學科,不論是教學還是學生實踐都是趨勢的選擇。
閃鑄作為3D列印公司,支持未來創新技術型人才的培養與發展,同時也將探索更多的校企合作之路,讓3D列印能更好地惠實學科應用及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