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驢打滾,南有擂沙雞~

2021-02-07 鄞州發布

美食,是人們打開鄉愁記憶的鑰匙,可能兒時你吃過的那種味道,長大後甚至都叫不出它的名字,但是只要舌尖再次觸碰的那一瞬間,你也許會驚叫一聲:沒錯,這個就是我曾經吃過的味道。

擂沙雞,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寧波小食,很多老寧波人大抵都吃過的,只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它的名字,更不知道它背後的那些故事。

很多新寧波人,甚至是在寧波土生土長的80後,90後,第一次聽到「擂沙雞」這個名字,第一反應就是「這是雞肉做的小吃嗎?」其實,「擂沙雞」是糯米做的,純素食。

擂沙雞作為一種點心,最主要的用料是我們最常見的糯米。將一個個鴨蛋大小的糯米糰子,周圍滾滿芝麻蓉、白糖做的沙後,就可以食用了,即做即食,吃起來又糯又香又甜。

那麼,為什麼會把這樣的小食喚為「擂沙雞」呢?寧波的老人就會笑著問你:「是不是城裡來的孩子啊,沒有見過雞在沙地撲騰的樣子?」

在農村,人們能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在一個自建房的沙堆前,一群雞在沙堆上撲沙子玩,蹲著、側躺著,「啪啪」地扇著翅膀。老人會告訴你,雞有洗泥沙浴的習慣,一遍遍讓身子擂滿泥沙,然後反覆撲扇抖落掉,據說目的是藉此可以「洗」去寄生在絨毛中的蟲子和細菌。擂沙雞,多麼形象的說法,一隻滾滿沙的雞!這大概就是擂沙雞這種鄉間美食稱謂的來歷了。

這樣土味十足的名字,也不由地讓人想起了北方的驢打滾,雖然兩者做法不一,但卻一樣都是讓人們吃了之後難以忘懷的美食。所以,也有一種說法把兩者相提並論,「北有驢打滾,南有擂沙雞」。

在以前,擂沙雞尤其受農家孩子的青睞。原因之一是擂沙雞味道確實不錯,香糯可口,尤其在野外瘋玩得飢腸轆轆時,跑回家揭開食罩,意外發現有盤渾圓烏黑、結實香甜的擂沙雞在裡面,那種驚喜無法言喻。也因為那年代吃食少,擂沙雞是農家孩子最值得期待、最易落到實處的美食,所以吃起來勁道會更足些。

擂沙雞的做法非常簡單,主要食材就三樣,糯米、糖和黑芝麻。簡單總結就是芝麻炒香了,和白糖碾成末,製成沙;糯米煮飯後捏爛,揉成一個個鴨蛋大小的糰子,在芝麻白糖沙上滾滾,使之均勻滾上一層沙,使「白糰子」變成「黑糰子」即成。

可是,再簡單的做法,要是深究起來,卻也有不少門路。前幾日,中河街道金馨社區為了讓居民朋友們吃到久違的寧波老味道,便在社區裡搞了一場活動,特意邀請了住在社區的兩位地道老寧波人,在東湖馨園小中庭的桂花樹下,做起了美食擂沙雞。

當天早上6點多,居民陳建國就起床了,他說做擂沙雞的糯米需要浸泡2小時左右才能開煮,這樣煮出來的糯米飯軟硬口感最適宜。

在浸泡糯米的時間裡,陳建國可沒閒著,他和居民戴美珍開始搡起了芝麻和白糖。為了給大伙兒做出地道的鄉味,兩人選擇用原始的方法給大家做「沙」。黑芝麻炒熟後,倒入小石臼中,不停地反覆搡。戴美珍說用這樣的方法碾成的芝麻末最香,完全不是機器碾壓所能代替。

做沙的白糖,他們選用的則是砂白糖,同樣是倒入小石臼中不停地碾壓。按戴美珍的話說,綿白糖顆粒細,混入芝麻中做「沙」,倒是可以偷懶省去碾的過程,可是綿白糖入口太軟,做成裹在糯米糰外面的沙,入口的時候就缺少了牙齒碰觸糖後的那種咬勁,自然也就體驗不到「沙」的奇妙所在了。各自碾好芝麻和白糖後,就可以按2份芝麻,1份白糖的比例混勻了,當然也可以根據個人的口感,適量增減白糖的比例。

兩個小時後,陳建國把10斤糯米倒入了電飯煲中,開煮前還需要再次加水,而這時加的是燒開的熱水。10斤糯米大概需要倒入一個半熱水瓶的開水,水差不多剛剛沒過糯米,陳建國按下電飯煲的煮飯鍵。

約20分鐘後,糯米獨有的清香便一陣陣撲來。趁著糯米飯還冒著騰騰熱氣,就可以抓一把飯,然後用手輕輕捏壓,等飯有點爛了,就可以搓成一個個鴨蛋大小的飯糰,然後直接放入芝麻白糖沙中來回翻滾,此時「白糰子」已變成了「黑糰子」。顧不得燙嘴,先咬上一口,糯米的清香混合著芝麻獨有的香味在嘴裡四溢,在吃多了大魚大肉的年代,這種幾乎保留著食材最原始香味的小食,會讓你的味蕾得到不一樣的滿足。

這次,金馨社區會舉辦這樣一個活動,也是源於社區工作人員的一個突發靈感:用美食尋找寧波城市的印記。

社工李紅一邊吃著擂沙雞,一邊跟大伙兒分享著她記憶中關於擂沙雞的「鄉味故事」。她說自己出生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在她小時候,擂沙雞在農村還是風靡一時。

「我小時候,生活物質還不豐富,家裡幾乎沒有什麼可以拿得出手的東西,可是再窮的人家總也會備上幾斤糯米。」讓李紅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年的割稻季節,家裡會來好多親戚朋友,母親就會做擂沙雞招待這些「割稻客人」。下午,李紅每每會被母親指派著去田間地頭送點心,「小孩子嘴饞,為了不讓我們偷吃,母親總是在做的時候會讓我們先嘗兩個。」

勞作的人們容易餓,所以那時候的擂沙雞飯糰搓得比較大,拳頭大的擂沙雞放在籃子中,然後蓋塊熱毛巾,等到送到田間地頭,還是熱乎乎的。大伙兒你一個我一個,吃飽生了力氣,繼續埋頭割稻。

李紅說,社區會繼續組織居民做些寧波人記憶中的老味道,讓更多新老寧波人,感受寧波的文化底蘊。

作為寧波的傳統美食,擂沙雞源於何時,已無從考起。

但在物資匱乏的年代,你去寧波鄉間做客,主人就會搬上一盤擂沙雞。可見,擂沙雞還是當時人家最拿得出手的美食。

其實,擂沙雞對於那個年代的年輕男女來說,可能意義更大。以前人比較含蓄,有什麼心思也會羞於明說。年輕男女相親後第一次去丈母娘家中,要是丈母娘中意未來的女婿,就會端上來一盆擂沙雞作為點心,意思是將女兒女婿擂在一起,而「沙」因白糖所做,就寓意以後要甜甜蜜蜜,白頭偕老。

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改善,擂沙雞這種傳統小吃漸漸沒落,甚至消失,但是對於它的記憶,很多寧波人偶爾想起那兒時的味道,以及當年被丈母娘認同後的欣喜,微笑便會不知覺地浮上嘴角。 

@「蟲蟲媽」:作為90後的寧波人,之前真的不知道寧波還有一種叫「擂沙雞」的小吃,今年兒童節,兒子就讀的幼兒園裡組織「尋找寧波傳統美食」親子遊園活動,才第一次知道擂沙雞原來是咱們寧波的一種傳統美食,看別人動手做了一個擂沙雞後,我也嘗試地做了一個嘗嘗,沒想到味道很好,真讓我出乎意料。

@「陽光沙灘」:對於擂沙雞,我這個70後印象還真深。記得小時候家裡沒有什麼好吃的,每每家裡來客人,母親總是拿擂沙雞招呼大家,有時候做得不多,母親總是只拿一個給我吃。但一個對我來說可不夠啊,所以趁母親不注意時,還會去偷吃,但偷吃完也不記得擦擦嘴巴,所以看到我滿嘴黑色的芝麻餡,母親就知道我又偷吃了。

來源 | 鄞響客戶端

編輯 | 娜娜

更多新聞

習近平關於民營經濟最新講話,鄞州企業家聽後有啥感受?

關注 | 鄞州區農村家宴放心廚房創建申報點高標準通過省級驗收

相關焦點

  • ...Vol.31|南有小葵花,北有葫蘆娃——大消費專場 葫蘆娃 & 國光連鎖
    下半場:葫蘆娃葫蘆娃是兒科用藥零售領域細分龍頭,素有「南有小葵花,北有葫蘆娃」之稱。葫蘆娃的小兒肺熱咳喘顆粒、腸炎寧兩款重要產品在 OTC 市場佔有率位居行業第二。成長速度快。有人說,打新就是買免費的彩票,全憑運氣吃飯,但其中有很多小技巧值得我們去琢磨。比如——資金和運氣都是有限的,如何選擇那些最優質的新股?如何提高中籤率?如何選擇賣出時機?
  • 承德的「驢打滾」為啥不「申遺」?
    第一,正宗的驢打滾本來是以大黃米為食材,糯米為料是近些年才有的事,江米糰子和驢打滾根本扯不到一塊;第二,如果說江米糰子來自西域,這跟幾千裡之外的承德有半毛關係?第三,故事的情節也不合常理。所以,這種說法難免有牽強附會之嫌。
  • 驢打滾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螞蟻莊園驢打滾答案[多圖]
    螞蟻莊園驢打滾的材料是什麼?12月23日的問題需要了解驢打滾的做法,特別是驢打滾的材料,驢打滾作為非常著名的老北京傳統小吃,大家對於驢打滾的原材料也是很感興趣,那麼今天就讓遊戲鳥小編來告訴大家吧。23傳統小吃驢打滾主要是用什麼做的正確答案:黃米麵、黃豆面驢打滾也叫豆面糕,是非常著名的老北京傳統名小吃之一,驢打滾是呈紅、白、黃三色分明。在製作的最後是需要裹上黃豆面,因為想在野外撒歡打滾的野驢在打滾的時候揚起的黃土,所以就叫做了驢打滾了。
  • 驢打滾用什麼麵粉 驢打滾是什麼面做的螞蟻莊園[多圖]
    驢打滾用什麼麵粉?驢打滾是什麼面做的?傳統特色小吃「驢打滾」原料不是驢肉?像小編這種靠南方的孩子驚呆了,竟然是麵粉做的,想不到吧!若不是今天螞蟻莊園隨機到了這道題,肯定是不知道驢打滾原料是麵粉的。不知道有沒有同學們和小編一樣的想法呢,不管是不是這種想法都一起來看看這道題的正確答案及正確解析吧!
  • 傳統小吃「驢打滾」主要是用什麼做的 傳統小吃「驢打滾」做法
    傳統小吃「驢打滾」主要是用什麼做的?以上是螞蟻莊園12月23日的問題,答對可以領取每天一份的180g小雞飼料。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該問題的答案吧。螞蟻莊園12月23日答案一、傳統小吃「驢打滾」主要是用什麼做的驢肉黃米麵、黃豆面二
  • 辣椒擂皮蛋
    一 製作擂辣椒皮蛋的原料:1.主料:皮蛋、鮮辣椒各適量。2.調料:蒜、姜、味精、辣椒油、醬油、麻油、料酒和油、鹽各適量。二 擂辣椒皮蛋的做法: 1. 選用湖南南著名的光皮辣椒,把它洗淨弄乾。然後把鍋燒熱,把少量油在鍋底淋一下燒老(儘量把鍋燒的紅紅)把辣椒,放入鍋中翻炒,直到把辣椒的皮浮起來為止,再起鍋裝盤。或者把辣椒放在材火上把辣椒的皮烤起來也可。
  • 「南有上海灘,北有天津衛」——天津的鎏金民國往事
    早在一世紀以前,「南有上海灘,北有天津衛」這句話可不是玩笑話。上海與天津,如同兩顆明珠般南北交相輝映。在1912年至1928年天津GDP甚至超越了上海,做起了全國的老大哥。 ▲2018年各省GDP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 自打進入千禧年以來,更有帖子、網友不斷唱衰天津,說天津這座城市的發展已經停滯不前,說天津人捨不得離開家
  • 北有故宮,南有木府,歷經470年的大土司府看中國建築之對稱美
    麗江當地人中,北有紫禁城,南有木屋。麗江木屋是麗江文化的「大觀園」。當納西人談論「穆大師」時,他們就像我們談論我們的祖先一樣親切。穆師傅,他以前是這座大房子的主人。可以說,五六百年前的木屋,就是麗江古城裡的「紫禁城」。我去過麗江兩次,都過了木府。這次麗江之行是從我朋友的臨時打算開始的。
  • 驢打滾主要是用什麼做的?驢打滾是驢肉還是黃米麵做的
    傳統小吃驢打滾主要是用什麼做的?這是螞蟻莊園12月23號今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本文小編會為大家詳細介紹12月23日今天螞蟻莊園課堂小雞飼料答案。  今天的問題是:  傳統小吃「驢打滾」主要是用什麼做的?  驢肉  黃米麵、黃豆面  答案:黃米麵、黃豆面  小夥伴們快去領小雞飼料吧!  以上就是12月23日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答案。
  • 老北京小吃驢打滾,黃米麵的才正宗!
    驢打滾是一種小吃,現在一說起來,基本上就會在這小吃前面加上「老北京」三字,似乎這驢打滾就成了北京專屬特色小吃了。
  • 三色驢打滾,每個都有自己的味道,又全部精緻甜美
    現在,我們將驢打滾分為三種顏色,棕色、綠色和黃色,三種顏色的驢打滾味道都不一樣,每種顏色都有其獨特的味道,但這三種顏色也有相同的味道。到底有什麼味道呢?讓我們一起來試試吧!先要300克糯米粉,再加15克白糖,再加水,使其變成非常濃稠的糊狀,加水的重量大概有300克左右。
  • 家鄉美食ll天天靜兒 ll有一種想念,叫驢打滾
    凌晨做夢,夢見和童年的鄰居小霞,坐在老家庭院的板凳上,前面擺一張小方桌,桌子中間有一小盆黃豆面,一人跟前有個藍花粗瓷盤,盤子裡是一大塊棕黃色的驢打滾兒,倆個人比賽似地咬著,鼻子尖,嘴巴上都沾滿厚厚的一層豆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禁哈哈大笑,小霞說我家的驢打滾兒,比她家的香。醒來,不禁噗嗤一笑。
  • 隱藏在北京的清真小吃街,據說藏著最好吃的驢打滾
    牛街位於北京宣武區,北起北京廣安門內大街,南至白廣路大街,是一條歷史相當悠久的民族文化街,這裡的居民主要是回族,共有20多個民族的人生活在這裡。牛街是北京最大的回民聚落,來自中亞的穆斯林信徒從宋元時期就逐漸在此聚居,坐地鐵到廣安門內站,步行2公裡到牛街。
  • 北京小吃驢打滾的做法
    驢打滾是老北京傳統小吃之一,成品黃、白、紅三色分明。
  • 和糖耳朵齊名 給我大蛋糕我也不換 北京小吃驢打滾到底有多好吃?
    和糖耳朵艾窩窩齊名 給我大蛋糕我也不換 北京小吃驢打滾到底有多好吃?說起地道的北京小吃,除了鹹口兒的美食讓你大快朵頤之外,還有一大堆好吃的甜食。比如說糖耳朵,奶油炸糕,豌豆黃,杏仁豆腐,艾窩窩。還有一種甜口兒的北京小吃,今天要隆重介紹給大家,因為她它的名字沿襲了北京爺們「話糙理不糙」的風格,那就是「驢打滾」。如果你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千萬不要餡入驢打滾裡有沒有驢的沉思,這道小吃得此美名是因為外面裹上了一層黃豆面,看上去像是一頭驢在黃土中打滾,沾滿黃土的樣子。細細一琢磨,這個名字果然非常傳神,而且還符合傳播規律,容易引起大家的好奇想嘗一嘗。
  • 驢肉OR黃米麵、黃豆面 傳統小吃「驢打滾」主要是用什麼做的?
    驢肉OR黃米麵、黃豆面 傳統小吃「驢打滾」主要是用什麼做的?時間:2020-12-23 12:11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驢肉OR黃米麵、黃豆面 傳統小吃驢打滾主要是用什麼做的? 傳統小吃驢打滾主要是用什麼做的?
  • 都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可是若是南有蘇杭,北又有什麼?
    當然,這些都是一些通俗的比法,另外還有比較文雅的比喻方法,就像開篇時所說的「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而從這個比喻裡又引申出來「南有蘇杭,北有某某」,下面就來看看在我國歷史上都有哪些類似的比喻。南有蘇杭、北有臨張和蘇州、杭州同位於京杭大運河一線的山東省內在明清時崛起了兩個商業重鎮,分別是位於山東省大運河段中間部位的同屬於壽張、東阿、陽穀三縣的張秋鎮和位於山東省西部、處於大運河和衛河交匯處的臨清州。今天兩者同屬於山東省聊城市,臨清為縣級市,張秋則為陽穀縣的一個鎮。
  • 【微觀察】侯彩擂,品牌有厚度更應有溫度
    有人說時間就是厚度,也有人說文化就是厚度,還有人說企業的責任也是一種厚度.看來答案有很多。品牌應該講究它的厚度,侯彩擂的品牌厚度——創造一種愛不釋手的感動!它用一代人的茶飲故事感染所有普通人,堅持把品牌文化深入點點滴滴中,形成自己的「溫度」。說起烤鴨,很多人就會想起北京全聚德,侯彩擂希望在很多人想起休閒茶飲的時候,腦海裡是侯彩擂。
  • 北有北大,南有?東南大學:沒錯,正是在下
    在地圖上找到東大,有一個非常容易的方法:南京城區找到玄武湖、夫子廟,二者均在穿城而過的地鐵三號線上,這條線的雞鳴寺站西南,就是東大主校區四牌樓校區,其西門與南京大學隔中山路相望。除此之外,東大還有丁家橋、九龍湖校區,幾乎沿著三號線兩側分布。▲ 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
  • 自製驢打滾,手工製作0失敗,香甜軟糯,是小時候的味道!
    說到驢打滾,名字很好記。其實驢打滾也叫豆皮卷。使用的主要材料是紅豆、黃豆和糯米。驢打滾又甜又軟,吃一口粘牙Q彈也好吃。大多數想吃驢打滾的時候,都是買現成的真空包裝小包子來吃的,但外面賣的驢打滾常常會出現甜味現象,對於老人或小孩來說,本身就不能吃太多太甜的東西,所以還是買一些有缺點的,如果想吃的話,不妨自己在家煮一煮,這樣自己煮出來的驢打滾就不會甜得發黴了。詳細說明製作步驟,想吃什麼就做什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