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為什麼偽軍的軍服都不一樣?竟然是因為這個原因

2021-01-07 騰訊網

我們在電影作品和各種抗日神劇中會看到偽軍們穿著不一樣的衣服,當然這些作品可能並不專業,也表現了他們投敵時間的先後順序、地區的差別、所屬「偽政府」及其作戰序列不同的因素。侵華的日軍根據各個部隊的不同,有自己獨特的管理偽軍的方法,不止是服裝方面,其他軍需備品和糧餉標準、戰鬥力等也是各不相同。此外,他們相互爭鬥,更是不可能穿同樣的軍裝。

我國的第一支偽軍叫做「偽滿洲國軍」,是日本最先在東本組建的,偽軍的成員也是「就地取材」,選用了當時部分投降的東北軍和地方團隊。1932年3月9日溥儀成立了「偽軍政部」,開始系統地對當時東北地區的偽軍開始整編。當時的偽滿軍制服來不及統一,但是肩領章和軍服的式樣顏色,都是之前東北的奉軍軍服。

1937年5月,偽滿軍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軍裝,為了省事,很多地方都是參考的日本軍裝。帽子上的帽章也是日軍的五芒星型。但是同時也加入了滿洲國旗中五色章的樣子。華北地區的偽軍最早是由偽「冀東自治政府」的主席殷汝耕帶來的,他將冀東保安總隊改為的日本偽軍。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後,他們有些人醒悟了過來,聯合殺死了很多日本人。這一批偽軍所穿的軍裝也是和汪偽政府中那些偽軍差不多樣式的。

日寇為彌補尋常兵力不足,以及維持佔領地區的治安,因此他們將漢奸聚集到一起成立了「華北治安軍」,即「皇協軍」。它正式建立於1939年10月1日,有15000人,人數最多的時候竟然有13個「集團」,一共約6萬人。後來日軍又設置了警備隊,二者的軍服也不盡相同。「和平建國軍」是華中地區的偽軍,他們屬於汪精衛偽政府,在1938年偽軍有78000人,但是在汪精衛投靠日本人以後,偽軍的人數達到了145000人。他們打著「曲線救國」的口號,又矇騙了很多人參加到偽軍的隊伍中。

由於汪精衛自詡「國民政府正統」,所以所屬汪偽政府的偽軍軍裝是和國民黨軍裝同樣的款式。後臺是日寇「華中派遣軍」的和平建國軍成了為日寇的重要幫兇,他們大約25萬人,這段時期也是抗日最艱難的時期。華南地區在經過日軍的不斷攻打淪陷以後,黃大偉所帶領的6萬人和陳耀祖帶領的18000餘人投靠了日軍,他們也是出身國民黨,因此偽軍軍裝與汪精衛手下的偽軍相似。

關內共有有62萬餘人(不包括地方警備隊等更雜亂的武裝),再加上其他偽政權的偽軍15000人。這些偽軍分別派給侵華日軍的四支部隊(駐蒙軍歸華北方面軍指揮)。日本人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改變和統一偽軍的待遇,因此他們的一切都靠就地搜刮而來,軍裝各式各樣一點也不稀奇。

相關焦點

  • 抗戰時期,我軍缺衣少食,為什麼卻很少有人穿繳獲的日軍軍服?
    抗戰時期,我軍缺衣少食,為什麼卻很少有人穿繳獲的日軍軍服?抗日戰爭時期,我國軍民無不投入到這場全民抗戰之中。為了趕走侵略者,我國軍民團結一致,同日寇展開為期八年的較量。雖然處在這個情況下,八路軍卻很少有人願意穿繳獲的日軍軍服,這是什麼原因呢?在諸多抗日劇中,我們總是會看到八路軍身穿破破爛爛的軍裝。在無形之中,補丁裝已經成為八路軍的標誌性特徵。八路軍的條件艱苦,缺衣少食也是眾所周知的。八路軍如此貧窮,為何仍堅持不穿繳獲的日軍軍服呢?大致原因如下。
  • 揭秘閱兵軍服:以抗戰時期著裝和07式服裝為參照
    資料圖:07式軍服原標題:揭秘閱兵軍服訓練場上,三軍儀仗隊禮賓服、抗戰時期服裝、女兵時尚裙服、各種迷彩服……藍天白雲映襯下,身著嶄新軍服,佩戴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特色標誌的參閱官兵閱兵聯合指揮部聯勤保障組組長張建設告訴筆者,為了實現「首戰必勝、打個漂亮仗」的目標,按照參閱軍服「外形挺括、塑身合體、突出觀感」的要求,總後科研部門抽調30餘名技術骨幹精心研製設計,分別以抗戰時期著裝和07式服裝為參照,改進並創新設計了15式閱兵服,其中多個品種是全新設計、首次裝備。訓練場上,金黃的綬帶、精美別致的抗戰紀念章、圖案豐富的臂章……遠遠望去,點綴得煞是好看!
  • 「八路」軍服都是灰藍色?錯!老八路通過顏色就能辨別部隊!
    抗戰初期,剛改編時的八路軍軍服顏色跟中央紅軍時期的草木灰色差不多。如八路軍第一二○師抗戰前期的軍服為灰色,1940年後,由於在敵佔區買不到硫化青染料,但能從槐樹籽等植物中提取出黃色染料,從那時起軍服改為黃色。 1941年夏天,八路軍第一二九師還專門以師長劉伯承、政委鄧小平的名義向所屬部隊下達了收集槐子的命令。
  • 抗戰年代,八路軍人手一套軍服可太難了
    正因為這樣,八路軍在敵人那裡獲得了「窮八路」「土八路」的稱號。不過,窮也有窮的好處。1944年,山東東平的日偽軍企圖假扮成八路軍搞偷襲。他們穿著清一色的八路灰軍裝,裝具齊全地出發了。結果被「土八路」一下子就識破了,這麼整齊的衣服,八路軍哪這麼富有啊。
  • 八年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的軍帽上,為何總會有兩粒扣子?
    在各種抗戰影視劇中,對於八路軍和新四軍的形象,大家肯定都不會模式。在抗戰時期,八路軍和新四軍基本上都穿著灰色或者土黃色的軍服。至於軍帽,軍帽的樣式沒有什麼特別的。但軍帽上有兩粒扣子,不僅僅是八路軍和新四軍,南京方面的部隊中,軍帽上也有兩顆扣子。
  • 二戰時期德國軍服為什麼這麼好看?原來都是量身打造的
    大家在不少關於二戰的影視作品,還有一些殘存的歷史老照片中不難看出來,二戰時期的德國軍服非常好看。雖然德國是二戰的罪魁禍首,可是還是不得不承認:二戰時期的德國軍人是非常高大帥氣的。難道因為他們本身就如此嗎?其實不然,他們看上去如此高大帥氣和他們的一身軍服是有一定聯繫的。
  • 舊時代的中國軍服,與日本軍服進行對比,為何非常接近?
    在抗戰影視劇,大家對日本軍隊的軍服應該不會陌生。其實,或許很多朋友注意到了,在抗戰時期,日本軍隊的軍服樣式似乎不一樣。沒錯,在抗戰時期,日本軍隊前後使用了昭和五式軍服、98式軍服和03式軍服。一個重要的問題出現了,在30年代,舊時代的中國軍服,與日本軍服非常接近。
  • 二戰時期德國軍服被譽為最帥軍服?獨樹一幟是有原因的
    二戰時期的德國軍服那絕對是一大亮點,甚至被人譽為是最帥的軍服。軍服無論是從美觀度,還是從華麗程度上來說,都是獨樹一幟的,是很難被超越的。尤其是禮服,更是很多人心目中顏值最高、最帥氣的軍服。今天的這篇文章,拋開政治的因素,只是從美學角度來討論二戰時德國的軍裝。
  • 抗戰時期,八路軍為何都會「綁腿」?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然而在最近看到的一部抗日神劇中,我們的人民軍隊卻穿上了光鮮亮麗的軍服,拿上了先進的武器,甚至還梳起了時髦的髮型!這些都可以忍,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劇中的軍人竟然沒有綁腿!
  • 抗戰時期,為什麼日本人總喜歡給小孩發糖?背後原因很真實
    抗戰時期,為什麼日本人總喜歡給小孩發糖?背後原因很真實二戰時期的日本人,在入侵中國之後,就像發了瘋的惡魔,完全沒有了人性。日軍在侵略中國的時候,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屠村。但凡是被日軍發現的村莊,基本上都無人生還。
  • 軍閥混戰期間,中國軍隊的軍服顏色,到底分為多少種類?
    一個重要的問題出現了,在軍閥混戰期間,各路軍閥的軍服顏色為何都不一樣。甚至在抗戰時期,各地區軍隊的軍服顏色也不一樣呢?其實,這裡面的原因非常複雜,包括技術問題,同時也包括軍閥之間的對抗。今天,我們就聊聊舊時代軍服顏色的問題。
  • 抗戰時期,我軍繳獲的軍大衣,為什麼自己不穿,原因實屬無奈
    那麼,在那樣嚴苛的環境下,為什麼我們的軍人不穿日本人的大衣保暖,而是只穿著自己非常單薄的衣服呢?其實,這都是有原因的。其實,電視劇那麼拍也是有著一定的歷史原因的。因為根據很多歷史上的文獻和資料顯示,抗日戰爭時期,我們的八路軍的確是繳獲了非常多的戰利品,這其中,日軍的軍大衣也不在少數,他們通常有著非常好的材質和非常好的保暖效果。那麼,我們的抗日戰士們為什麼不多穿一些這樣的衣服來保暖呢?因為,有非常多的事實告訴我們,這樣穿是非常困難的。
  • 偽軍恭敬稱日軍為「太君」,是什麼意思?就連日本人也不清楚
    當然這部分日偽軍除了少部分的高級將領以外,實際上大部分都沒有什麼地位,甚至他們的戰鬥力本身也很弱,原因也很簡單,他們本來就是貪生怕死才積極投降敵人,出賣祖宗,所以在戰場上惜命也並不是不能理解,有些時候即便是日軍普通的一名士兵,對於日偽軍漢奸也可以呼來喝去,而為了保住性命,他們也不得不奴顏屈膝。
  • 二戰時期,哪個國家的軍服最帥氣?不是美國
    導語:二戰時期,哪個國家的軍服最帥氣?說到軍服,其實每個國家的軍服,設計團隊不一樣,風格也不一樣,總之,雖風格各異,但各有各的特點,那麼你覺得哪個國家的軍服最好看呢?或許一百個人眼裡,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但是在戰爭時期,有一款軍服卻是公認的最好看、最帥氣軍裝,那就是德國的軍裝。
  • 二戰德國軍服為什麼不一樣
    我們看見的影片中,德國的軍服分為好幾種,有的戴鋼盔,有的軍帽,還有的穿的像雨衣,服裝顏色也不同,這是為什麼呢?二戰德國軍服二戰德國分為國防軍和黨衛軍兩種,何為國防軍,也就是一戰德國戰敗,依照凡爾賽條約,德國只能保留最多10萬人的軍隊用來護國,這是德國的正規的合法化武裝護國軍,被稱為國防軍。
  • 抗戰中我軍土法造地雷,摻入中藥居然有奇效,日寇大為頭疼
    文/雙尾貓十幾年前有部抗戰青春劇《戰火中的青春》,當時網評很好。這部電視劇出現過一樣利器——中藥地雷,令人大呼辣眼,不過這還真不是瞎編的,歷史上真有這種地雷。該劇將「青春」、「勵志」、「偶像」、「成長」 四個元素與主旋律抗戰題材完美地結合到了一起,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這部電視劇的主演黃明飾演的是一個富家公子名叫章佩然,生性懦弱,嬌生慣養,嫌苦怕累。但是因為因為抗日熱情參加八路軍最終在在戰爭的歷練中一步步成長,從一個一開始經常犯錯甚至連槍都拿不穩的人最終變成了一個戰鬥英雄的故事。
  • 深入保定偽軍司令部,斃俘日偽40多人
    侵華日軍雖然仍然在正面戰場上推進,但是其兵力不足的劣勢已經越來越明顯,日軍的後方不得不更多地依賴漢奸和偽軍來維持,這就給了我敵後抗日武裝創造了化裝襲擊的戰機。▲1937年9月,保定淪陷,日軍開進保定城保定西關駐紮偽治安軍第6集團軍的司令部,平日裡偽軍的高級軍官都在此處辦公、處理各種事務,是偽軍的重要核心機關。這裡門禁森嚴,崗哨林立,而且日偽軍的巡邏隊來來往往,看上去完全無法接近,但我軍在偵察中發現,由於這裡地處保定市區,敵人雖多,但是實際上毫無警惕性,多數都是應付了事。
  • 乾隆時期的烏拉那拉皇后的後半生如此悲慘,竟然是因為這個原因
    乾隆時期的烏拉那拉皇后的後半生如此悲慘,竟然是因為這個原因小編近期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現在,播放的大部分都是清宮劇。前有甄嬛傳,延禧攻略,後有如懿傳。延禧攻略的導演就大膽啟用了許多新人。這些新人也並沒有讓於正失望,用自己精湛的演技來詮釋了這部劇。
  • 解放戰爭時期的我軍軍服,因顏色不同經常誤會
    在1945年至1947年的這段時期,我軍的服裝樣式與抗日戰爭時期相同,即中山裝式,上衣為4個兜,幹部為西式褲,戰士為中式褲(以後也改為西式褲)。只是通常不佩戴「八路軍」、「新四軍」臂章,多在小的標識上做些改動。當時各解放區由於受經濟、技術條件的限制,雖然軍服基本樣式大致相同,但在服裝用布、顏色、尺寸和工藝技術要求等方面,仍有較大差別。
  • 為什麼抗戰劇裡,漢奸都騎自行車,鬼子們卻在地上跑?
    日軍為此對於自行車的使用是非常在意且重視的,因為我國當時的發展十分落後,有著絕大部分的山區地形,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存在很嚴重的問題,所以自行車對於日本有非凡的意義,可讓他們在中國實現快速機動並加速侵略進程,在後期還提供大量的自行車給偽軍,漢奸進行治安任務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