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政事兒】甲午,「剜心之痛」如何消弭

2021-02-13 人民日報評論

【聊政事兒】甲午,「剜心之痛」如何消弭

文/黨報評論君

又到甲午。

那場真正把大清國運和幻想擊碎,徹底改變了近代史的戰爭,荏苒之間兩個甲子已過。這個讓人不得不停下來回首歷史的日子,對於今天的中國究竟有什麼意義?以史為鑑,中國在做些什麼?日本又在想些什麼?這些自然生成的問題,一定會在每一個的關心國運的國人心中激蕩。

「李鴻章小道」上的思考:歷史的較量其實是國運的較量

看到鏡子的另一面,才能看到真實的自我。與別人稍有不同,曾經常駐日本的黨報評論君,將從「敵國」的角度開始反思。

(圖為馬關條約籤訂)

日本山口縣有一個地方叫下關,此地還有一個別稱——馬關。年輕的黨報評論君曾專門到這裡採訪,在這個近代最不平等條約的籤署地品味什麼是「屈辱」。《馬關條約》籤約地叫「春帆樓」,除了還原當時場景,保存了簡單的史料,其他細節不值得再述。但在「春帆樓」坐落的小山背後,有一條雜草叢生的人行小路,路牌上面赫然寫著「李鴻章小道」。

當時日本國內的右翼,並不認可日本與清朝停戰,而是鼓譟佔領全中國。這條小路,正是日本當局為防李鴻章出現危險,專門開闢的從住處到會場之間的臨時通道。李鴻章暫住的地方叫接引寺,據說,當時為期服務的僧人「常見李公徘徊不前,仰天長嘆」——可以想見,喪權辱國像巨石一樣壓在李鴻章身上,讓這條小路顯得格外漫長。

第三輪談判期間,右翼團體「神刀館」刺客小山六之助就在這條小路出現,舉槍射中李鴻章頭部。李鴻章顴骨被擊穿,當場昏厥。但據說他醒來了解情況之後卻「面露喜色」。再赴談判現場之前,「李公特命從人去繃帶」,身著血衣前往,把自己的傷口暴露在國際輿論之下。

梁啓超後來訪問馬關,在這傷心之地,想起當年和老師康有為一起,發動「公車上書」時,臺灣赴京會試的舉人們聲淚俱下反對割讓臺灣的情景,他詠七絕曰:

明知此是傷心地,亦到維舟首重回。

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樓下晚濤哀。

回顧這段歷史,頗有「一盤散沙,無力回天」之感。有人曾說李鴻章:中華民族已至如此危難,與其忍辱負重換取停戰和可憐的賠款尾數,何不殺身成仁,以斷頭滴血喚醒天朝真正覺醒?這樣想確實苛求古人,但重新品味《馬關條約》現場的屈辱感,重新認識中華民族近代救亡圖存的歷史,不得不做如此感嘆。

而對於更多國人,甲午戰爭的記憶,是《甲午風雲》中鄧世昌蹈海赴死的慷慨,是歷史書中艦折艇沉的壯烈。當然,也有看到「北洋水師主炮晾曬衣物」的怒其不爭,看到「炮彈中灌滿沙子源於腐敗」的滿心義憤。

(圖為致遠艦官兵合影。)

這些年,得益於中國歷史學家們的辛勤考證,中日歷史資料的梳理共享,甲午戰爭的真相越來越清晰。「北洋水師主炮晾曬衣物」,有史料證明是小笠原長生的文學杜撰,田漢先生誤引流傳,背後則是日本主戰派矮化天朝,鼓動日本人戰意的用意;「炮彈灌滿沙子源於腐敗」,有北洋水師總教習、德國人漢納根的報告佐證,北洋水師本就配有開花彈和實心彈兩種彈藥,後者多用沙石填充,背後則是天津機器局不分晝夜趕製,但由於技術不過關,產能質量均不到位,定遠艦戰前只來得及補充55顆國產普通開花彈。

不過,這樣用來醜化中國的細節被牢牢刻寫國人心中,也正說明甲午之戰乃是國人集體意識中的「創傷體驗」。而歷史越清楚,也就越能看出,細節之爭也許是偶然的,但國運的較量才是必然。正如今天人民日報刊發的評論所說,「甲午戰爭失敗的內因,正是清末腐朽至極的觀念、制度、官吏。腐至而殤,腐盛而敗,朽極而亡」。而中日兩國常有學者以重打甲午戰爭為題質證,但結論趨於一致:即使清朝勝利了,也只是延長了歷史片段,卻難以扭轉清朝命運的大局。

「剜心之痛」提示的現實:牢記「疼」的感覺保持警醒

怎樣紀念甲午?答案就在新的認識、新的時代、新的使命中逐漸浮出水面。

習近平在甲午之年的三段講話值得反覆咀嚼——

2月,習近平會見連戰時說:120年前的甲午,中華民族國力孱弱,導致臺灣被外族侵佔。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極為慘痛的一頁,給兩岸同胞留下了剜心之痛。

4月,習近平訪問歐洲時說:歷史是現實的根源,任何一個國家的今天都來自昨天。只有了解一個國家從哪裡來,才能弄懂這個國家今天怎麼會是這樣而不是那樣,也才能搞清楚這個國家未來會往哪裡去和不會往哪裡去。

6月,習近平在中科院發表講話:甲午,對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具有特殊的含義,在我國近代史上也具有特殊的含義。回首我國近代史,中華民族遭受的苦難之重、付出的犧牲之大,在世界歷史上是罕見的。

(圖為1894年11月24日旅順口北方郊外的埋屍現場。)

首先應該看到,習近平在提起話題時特意用的都是「甲午」,而不是「甲午戰爭」。甲午戰爭已成為一種標誌、一個符號。討論戰爭的勝負,研究一人一船的功過,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可以止於學術。而如何把握國運方向,如何選擇發展道路,如何振奮民族精神,則是領導人和政治家最關心的命題。

日本有本侮辱中國人的書叫《支那論》,說中國人「似蚯蚓這種低級動物,把一段身子給切斷了,其他部分沒有感覺,仍能繼續活著」。甲午戰敗後賠了那麼多錢,可戰前買軍艦,竟一分也籌不來,而日本則舉國資助海軍。難怪西方人感嘆,甲午戰爭,是李鴻章一人與日本的戰爭。可以推斷,中央希望人們記住「甲午」那個時代留給我們的教訓。慘痛的一頁已然翻去,剜心之痛尚未平復,沉重的苦難、巨大的犧牲已經付出,但復興的偉業還未完成。屈辱讓人憤怒,屈辱也讓人清醒。享受了改革開放30多年來和平與繁榮的中國人,最該猛醒的想起「疼」的感覺,團結一致、以襄國事。

也可以推斷,中央希望人們記住「甲午」之後的探索留給我們的啟迪。中國走上和平發展之路,就是因為拋棄了清朝和日本的錯誤道路;中國今天前所未有地接近偉大夢想,就是因為繼承了甲午時代仁人志士的變革精神。茅海建先生曾指出,一個民族戰敗了並不可怕,但戰敗引出的不是「制夷」而是「順夷」時,就直接葬送了一切前程。借用這句話,一個民族遇到困難很正常,但如果不是迎難而上而是知難而退就很不正常。中央全力整頓黨風、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弘揚核心價值觀,就是在行為、制度、精神三個方面迎難而上,這三件事的成敗,直接決定我們能否爬上前人夢想的頂峰。

這三件事,是中央工作之重,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前途所在。國運一盛,百事皆興,國運一衰,百事皆弱。國運,與個人命運息息相關,也與個人覺醒難分那解。劉亞洲先生指出「造就最強大國家的首要條件不在於造槍炮,而在於能夠造就其國民的堅定信仰。」甲午兩至,更該穿過那場戰爭的正面,去看到側面和反面。這樣才能更好地反思,為了今天這個偉大的時代,我們自己該去做點什麼?

相關焦點

  • 音樂鬼才馬山虎單曲《吊金鐘》5月30日全球首發,唱出您剜心的痛
    聽來讓人有一種剜心的痛。吊金鐘,是一種花的名字,北方叫做吊蘭也叫燈籠花。它有著一個碧綠細長的藤條,牽引著紫色的花朵倆倆相依。很像在訴說著愛情的天荒地老,海枯石爛,忠貞不渝。《吊金鐘》是一首中國風(民國風)的歌曲,也是音樂鬼才馬山虎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歌詞由著名詞人程世利大哥創作,作曲編曲演唱伴奏製作由馬山虎本人完成。
  • 【奕璇悅讀】剜苜蓿
    每看見鮮嫩的苜蓿,都會勾起我對童年時剜苜蓿情景的溫情回憶。小時候,我每年總是急切地盼望春天的來臨,春天到了,意味著天氣不再寒冷,我們可以少受凍餒之苦。那時候感覺時間過得分外慢,一年又一年,春天的到來總顯得太四平八穩,大詩人雪萊說:「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此句只應詩人有,對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來說,冬天距離春天,感覺是極其遙遠的。
  • 除疣之痛
    2013年7月手心長了一顆疣
  • 60日柱「甲」之甲辰、甲午新說
    辰在命格中受衝剋,易上級腹部、消化道;女性則多生乳腺疾病,腰椎問題~ 甲午 「午」位於八卦之離宮,方位在南,五行包含丙、丁之火,其中丁火佔據著絕大部分,代表著一個能量盛時,好比中午「如日中天」。在月份中,午月也是炎熱的夏季的代表,萬物生機勃勃。
  • 錐心之痛
    錐心之痛        ——也談武漢男孩跳樓事件        二零二零年九月十七日
  • 真蛇纏身,剜眼割肉,現在的劇誰還敢這麼拍?善意提醒膽小者慎入
    姜皇后的剜眼燙手之痛《封神榜》中,蘇妲己進宮之後,每天都陪著紂王飲酒作樂,夜夜笙歌。紂王從此沉迷於酒色,荒廢朝政,諸多大臣和後宮佳麗均看不下去了,便找到賢良淑德的姜王后。告訴下屬說,如果王后不招認,便剜去她的一隻眼睛。結果,姜王后寧死不屈,侍衛便真的活生生的剜掉了她的一隻眼睛。最重要的是,事後,侍衛還拿著那隻眼珠子,奉到了紂王面前,那場面簡直是令人恐懼至極,哪怕多年之後再看,仍然會心有餘悸。
  • 我的錐心之痛
    在母親臨終前幾天,伺候她吃過午飯後,我肚子擰勁兒地痛了起來。「媽,我肚子痛,想躺會兒。」雖然知道母親已經多日不會說話了,但我仍像唱獨角戲一樣和她對話。到了晚上,我餵她吃飯,她不張口,但兩眼卻直直盯著我審視。過了許久,她艱難地吐出了5個字:「肚子還痛嗎?」天吶!這5個字似驚雷、似閃電,炸得我目瞪口呆!
  • 多重潛能者面對這四個毛病,如何消弭內心的不安
    多重潛能者面對這四個毛病,如何消弭內心的不安?作者:會玲在家鄉本文由百家號作者會玲在家鄉原創,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多重潛能者第一個毛病:內疚和羞愧當你發現自己和曾經深愛的志趣已經走到了終點,這可能會讓人覺得很崩潰。你可能已經在這個志趣,投入無數的時間、汗水、淚水和金錢。
  • 甲午中日海戰,清軍兵力是日軍的2倍之多,傷亡率呢?
    甲午中日海戰,對於我國意義重大,它的失敗奠定了日本後來的侵華戰爭。這場戰爭中,雙方無論是兵力還是武器都相差懸殊,但卻各有優勢。日軍的軍艦比較先進,清軍則是兵力豐沛,是日軍的2倍之多,在這樣的狀況下,他們的傷亡率又是幾比幾呢?
  • 如何療愈背叛的錐心之痛?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我的朋友在飽受背叛的錐心之痛。如果你也有過類似的經歷,你就知道覺得痛苦、噁心,就像你的世界崩塌了,都是很自然的感受。儘管這是自然的感覺,但長時間處於這種狀態並不健康。我相信給朋友的答覆也會給你帶來安慰、希望和如何療愈的實用性訣竅。這不是容易的路,但祂會陪你走過。當你支撐不下去時,祂會成為你的支撐。我沒有同樣的經歷,但我走過強烈的幻滅,那時我的信仰搖搖欲墜。
  • 60年前轟動的《甲午海戰》話劇(五)
    「借補」是清代銓選制度的一種方式,指候補官員因本職額滿,暫以大品官之銜,補小品官之缺。壹「海軍都督」印章的破綻?清代提督通常為各省綠營最高主官,官階從一品。當時北洋海軍真正的提督是丁汝昌。鄧世昌的「提督銜」,更多是一種榮譽性,並不是實缺。
  • 晉源民間"剜人人(剪紙)"習俗
    剪紙,在晉源民間方言叫「剜人人」。每逢新春佳節,或是婚嫁喜慶,姑娘媳婦們總喜歡剪些精美圖案的"人人(窗花)",貼在窗戶和牆壁上,增加喜慶色彩。由其是春節期節,各種圖案、各種顏色的「人人"貼滿窗戶,煞是好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前,"剜人人」在晉源鄉間極為普遍。女孩子們到十來歲時,就在婦女長輩們指導下,開始學"剜人人」。這也是一門技術話,不認真不心靈手巧的人是做不好這項話計的。
  • 如何把聊死的天聊回來?晚上和女孩子聊些什麼
    如何把聊死的天聊回來?,那麼就一定要放下你的手機,一下如何與別人交流,與別人聊天,不僅是你,也是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應該要做的事情。一、如何把聊死的天聊回來1、先道歉如果在你聊天的過程中和對方說了一些不適當的話,讓對方對你有了厭惡感,也不想繼續與你聊下去,那麼就一定要先道歉,讓對方知道你剛才是無心之舉,只有這樣才會讓他從來與你繼續聊天的心,也會覺得你是一個知錯就改的人,或許對你的好感會倍增。
  • 傳統裝修常見的8個痛點,那些年經歷的裝修之痛終於可以解決了!
    答案是「能」,當然這要看網際網路裝修是否真正解決了業主的裝修痛點。傳統裝修行業的痛點羅列為以下幾點:痛點1:各個裝修公司報價不統一,沒有統一的標準,一不留神就上當痛點2:為吸引客戶,傳統裝修公司大都低開高走,報價漏項,
  • 如何打敗三年之痛,七年之癢,很多人都不知道
    今天我跟大家講的內容是教你打敗三年之痛,避免七年之癢。大家聊的話題是如何修復婚姻才能打敗三年之痛,避免七年之癢。先來提一個問題,你們知道通常真正的婚姻開始變質的信號有哪些嘛?除此之外,我朋友還提到婚姻中最讓自己心寒的是,明明以前戀愛的時候,老公特別的風趣幽默,兩個人抱著手機就算了,廢話都能夠聊一晚上。可是現在的兩個人就算面對面的也是相顧無言。回到家最常態的模式就是一個人玩手機,一個人看電視,就算主動問他,他也只是敷衍的回覆哦,回復甚至就連不能開車玩手機的時候,也是兩個人目視前方,一路無話,直到終點。
  • 文學作品 | 司慧玲:錐心之痛
    晚上吃了一點爆米花,這個誘因一點燃,牙齒立馬如星火燎原之勢,疼到咽喉。半夜11點多醒來,看看表睡不著,疼的脖子連著半邊頭都是痛感,神經的敏感性讓我自己驚嘆。身體的神經線跟哪條神經線搭在一起都能明顯的感覺到。看看表,睡不著,起來吃了一顆止疼藥,困的實在熬不住了,不知道什麼時候迷迷糊糊的睡著了。醒來已是早上5點多,感覺疼痛減了不少,但不能張嘴,連咽口氣咽喉都是痛得,更別說刷牙了。
  • 為什麼會三年之痛?七年之癢?婚姻是如何變質的?
    在很早的時候,我就在電視劇上聽過三年之痛,七年之癢這句話,但是當時由於年齡還小,並不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後來慢慢得知是兩個人在相處3年後感情出現的問題讓人心痛,相處7年後感情平淡如左手摸右手,不痛不癢。
  • 八字解命157:甲午運丁丑年結婚的乾造
    【推斷】    甲午運1997年丁丑結婚【分析】      午運妻宮伏吟,會結婚是正確的。但丁丑年正是交脫運之間,其人具體結婚月份不知,所以不好定論;丁丑年結婚,其一原因是丁火妻宮本氣透了;這其中還有一個象法,結婚需領證,結婚證明是文印之象;丁丑年,醜土為辛金正印之根,丁下坐醜,好比是個帶著證書的女人;所以為合法妻子,也是與妻領證之象。
  • 126年前的甲午海戰,北洋水師到底輸在哪裡?
    甲午海戰是中華民族之殤,中國海軍之殤。很多人想不明白,為什麼實力強大的北洋海軍,會在日本人手中不堪一擊?甲午海戰失敗的真正根源是什麼?一、落後的軍事戰略文化甲午海戰的失敗,本質是清朝對先進軍事戰略文化的缺失,清朝軍事戰略文化存在致命的缺陷。
  • 唯一記錄中日甲午陸戰的記事碑昭忠祠碑碑文
    它以親身經歷翔實地記錄了甲午陸戰的起因、詳細經過、戰鬥場面以及毅軍犧牲的人員統計。原碑文文字有缺失,根據景區碑文整理:今上御極之二十年,歲在甲午。朝鮮民為亂於其國,國王奉表乞援。我北洋大臣相國合肥李公請於朝檄,直隸提督葉志超帥蘆臺練軍往撫之,既而日本調其間潛,以兵至。上赫然斯怒,命志超往之,六月戰於朝鮮之牙山,志超敗走。慶時統毅軍戍旅順口,部卒才四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