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光中:李白的嫡系傳人——讀余光中詠李白詩4首
古代詩人詠月最多而且最好的,應該是非他莫屬了,學者用現代科技的統計方法,認定李白現存1166首詩中,「月」字出場高達523次,專門詠月抒懷的有200餘首。如同山意象、水意象、酒意象等一樣,月意象也是李白的主要意象。翻開《李太白全集》,除了瀰漫的酒香,就是月光的明媚與芬芳。
-
李白一首看似再簡單不過的詩,卻一字不可改,最後5個字耐人尋味
再沒有一位詩人,有李白這樣的影響力,如果說唐詩是一座後世無法企及的高山,那毫無疑問李白就是那站在山之巔的男人。這個男人或許在後世不少人眼中是「謫仙人」,是「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的大詩人,但是在那61年的生命裡,他不過是個漂泊了一生的遊子、是懷才不遇的文人、是只能把不得志藏進詩句中的青蓮居士。
-
《鄉愁》「把藝術當作詩來做,把詩當作藝術來做」的余光中
我從一首鄉愁開始知道余光中先生,後來才發現,原來余光中先生還有那麼多經典的詩不為我所了解,這本《鄉愁》就是他近千首詩作中的精華之作,以創作時間為主線梳理而成,從詩集《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天國的夜市》《鐘乳石》《萬聖節》《五陵少年》等中各選取幾首,並配以簡單的序言,闡述寫詩集時的心境,便於我們更好的理解這些詩背後的故事。
-
我的大唐我的詩:10位大唐著名詩人的小傳,數十首經典唐詩的串燒
如果說把唐代稱為詩人的朝代,相信反對的人不會太多,大唐名詩如雲,天才詩人也不在少數,但如果從這些詩人中,選出十位你認為最優秀、最有代表性的,你會選誰?我相信一千個人會有一千個標準,也會有一千種答案,而對於《我的大唐我的詩》的作者胡維先生,就比較率性,他以個人的認知和喜好,選出了10位頂尖的大唐詩家聖手,而人家更牛的是,在查閱了三十多種古籍、五十多本專著、百餘篇論文後,寫出一本有趣又生動的書籍:《我的大唐我的詩》。這是一本讓人長知識的詩人小傳合集,也是一本不錯的唐詩讀本。
-
「詩仙」李白的傳奇一生
唐朝另一位「詩聖」杜甫曾作詩一首《飲中八仙歌》,評論李白對杯中酒的喜愛: 李白鬥酒詩百篇, 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在這首《尋李白》中,詩人緬懷了李白的生前舊事,從力士脫靴開始,至草檄傲狂胡,再至流放夜郎,用「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這種雄奇駭俗的詩句為我們刻畫除了一代「謫仙」的風採。
-
余光中的《尋李白》,寫得咋樣?
余光中詩我不知道李白整天在中華大地上跑來跑去地跑啥意思,到處題詞留詩,你是真把你當大領導了?你看你一天寫得,哪座山上沒有你的詩,幸虧那時候沒有發現新大陸,要不然我看你能寫到美洲去!孔子說,道不行,乘桴浮於海!我看就該把李白這老小子弄到海上去,讓他永遠漂流!據說李白後來是喝醉了酒,當時正泛舟湖上,這老小子好死不死,跳到水裡面去撈月亮,結果就game over 了!
-
李白酒醉後寫一上聯,酒醒後傻眼:下聯咋對?上聯至今是千古絕對
但是,世界上並非所有對聯都成雙,很多會因為文學性和藝術性的緣故,只有上聯,沒有下聯,比如說我國大詩人李白曾經寫的一個上聯。李白是家喻戶曉的盛唐詩人,715年時,他已經開始寫詩,且這些詩還不稚嫩,當時的社會名流都會推薦人讀他的詩。他的一生筆耕不輟,遊樂寫詩、寫信賦詩、醉後念詩。而喝醉後他的詩更是「詩成泣鬼神」。
-
《余光中這首牛X的詩,李白看了也得服!》
臺灣詩人余光中對詩仙李白可謂是情有獨鍾,曾為李白寫過四首詩,其中尤以這首《尋李白》 最為著名。怨長安城小而壺中天長在所有的詩裡你都預言會突然水遁,或許就在明天只扁舟破浪,亂發當風樹敵如林,世人皆欲殺肝硬化怎殺得死你?
-
李白暖男一面:深夜投宿女子家,因一事愧疚到吃不下飯,寫詩調侃
你可以說他是打打殺殺的暴力狂,可以說他爛醉如泥、嗜酒如命,更可以說他是瘋癲的千古詩狂。有人說,李白之所以能站在唐詩的巔峰,是因為他有著世人羨慕不來的灑脫和豪放,世人自知無法像他那樣瀟灑,於是便在他的詩中尋找心中那一份快意。
-
杜甫一首詩,捧紅八個唐朝酒鬼,李白鬥酒詩百篇,卻只能排到第六
杜甫的詩,內容大多憂國憂民,風格大多沉鬱頓挫,故有「詩史」之稱。但是,杜甫雖為現實主義詩人,卻仍有狂放不羈的一面,也曾寫過豪氣萬丈的詩篇,他的名作《飲中八仙歌》便是其中的典型。唐朝既是詩的時代,也是酒的時代,盛唐時期,文人縱酒是常態,尤以李白、賀知章、李适之、汝陽王李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八人最為著名,合稱為「酒中八仙人」,又稱「醉八仙」。
-
杜甫的《飲中八仙歌》:用詩和酒勾畫出一幅盛世大唐的模樣
想到了李白,會不會想到他「一飲三百杯」的酒神形象呢?「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這是余光中先生在《尋李白》裡寫的,足見詩與酒的密不可分了。再看看杜甫,他把唐朝最能喝酒的八個人寫成詩,把他們笑傲江湖,嗜酒如命的狀態描繪得惟妙惟肖,這詩寫得也真是沒誰了。《飲中八仙歌》(唐:杜甫)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
李白很豪壯的一首詩,贊一位「無名英雄」,僅僅28字流傳1000多年
【臨其詩境】上面講到了盛唐,一直以來有觀點認為,宋朝政府是對文人最好的政府,寬廣的入仕機會,優厚的俸祿,以及不殺士大夫的祖訓,使得宋代的文人可以悠遊自在,養成一種從容和自信。盛唐時期,國力強盛,君主又熱衷於開疆擴土,銳意進取,這也吸引了一大批的詩人,或親身去往邊塞,或寫詩歌頌這豪邁偉大的時代精神。最為著名的邊塞詩人,有高適、岑參、王之渙等等。但今天,我們要欣賞一位不怎麼以邊塞詩著稱的詩人的作品,他的名字,叫李白。
-
《尋李白》: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余光中《尋李白》提及古詩詞中的「酒」,李白當之無愧的酒仙:「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
李白「煙花三月下揚州」中的「煙花」何意?讀懂才知詩仙名不虛傳
「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這是余光中先生對李白的評價。如果把唐詩比作一座高塔,那李白就是站在塔尖上的人。在很多人眼裡,李白寫詩其實並不講究,甚至有人說他的很多經典詩作都是在大醉後寫下的,所以他的詩雖然灑脫、飄逸,卻很難談得上字字珠璣。
-
李白《將進酒》中的「將」字,到底應讀「qiang」還是「jiang」?
李白作為唐朝最出名的詩人,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年輕時,李白放浪形骸、不拘一格,仕途受挫之後,他索性辭官不做,遠離長安,當一個逍遙自在的旅人。當然,若兜裡沒有碎銀幾兩,也沒有遊山玩水的勇氣,不過還好,李白這輩子最不差的就是銀子,學者推測,他第一次出遊帶的銀子,就相當於30萬人民幣,由此可見,他的人生的確如詩中所說,充滿了瀟灑與快活。
-
素材積累丨李白經典名句
今天小編給各位帶來一位大佬的作品,至於這個大佬是誰或許有的小夥伴已經猜到了,不過小編還是要強調一下老規矩就是拿好紙筆準備記錄。 在我國唐代有這麼一位文壇大佬,有詩讚曰:「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沒錯他就是李白。李白,這個浪漫主義詩人,每一首詩都似傾情一生,絕美的筆墨驚豔了時光。
-
李白,我心中的白月光
余光中在《獨白》中寫道"月光還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還是李白的霜。"如餘老先生一樣,談到中國的古代詩人,我一定首先想到的便是李白。李白,何許人也?三分劍氣,七分詩韻,天外之謫仙人。在我的印象中,仿佛沒有什麼事能讓李白煩悶不已,當他遭貶時仍舊可以吟誦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千古名句。尋覓古蹟古人,我們不由發現這一道理:即使命運不濟,也可以活得精彩。正如泰戈爾所言:"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古往今來,有太多太多的人向我們闡述著樂觀面對苦難的意義。
-
在杭城新開的這家川菜小館贈李白,你可以吃到1元的麻婆豆腐,還有8款李白版失身酒.
這一頓,我們一行4人,除了1元的麻婆豆腐,還吃了69元的口福耙泥鰍、35元的圓籠粉蒸肉、38元的眉洲甜皮鴨,22元5個的酒釀玉米粑粑,外加19元的四川酥肉燉湯飯。這就是贈李白,讓我們撫肚而出的新開的川菜館,它有個好記又讓人心生好奇的名字。
-
作為詩壇的泰山北鬥,為什麼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聖」?
一次,跟幾個高中學生聊起古代文學史,一個男同學問:老師,您覺得什麼最能代表中國古代文學?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了兩個字:唐詩!話音剛落,幾個同學頻頻點頭。作為中國人,無論你是曾經的學霸,還是課堂裡的「搗蛋王」,當聽到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的時候,相信都會自然而然地產生情感上的共鳴。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
杜甫以詩寄情,贈詩十五首給李白,李白只回兩首!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說說李白和杜甫之間的故事,小編在讀書時,可是背了不少「李杜」二人的詩,想想就是一把辛酸淚。李白和杜甫一位「詩仙」一位「詩聖」,是唐朝甚至整個古代詩壇中最閃耀的兩顆星。杜甫在認識後李白後,寫了十五首詩給李白,杜甫對李白仰慕已久,但李白收到杜甫的詩,卻沒有都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