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皮起源很早,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了,涼皮的由來還有一個小故事呢!相傳在秦始皇在位期間,有一年大旱,秦鎮這裡的稻穀收成欠佳,稻穗都是秕穗,但是還需要繳納糧食進貢,都非常憂愁。鎮中有一位農民叫李十二,他把稻穀上的秕穗打下,稻米打出來,把稻米全部磨成米粉,和成糊之後切成條狀,做成了最早的米皮來上貢,秦始皇看後大喜,定秦鎮米皮為朝廷貢品。
漸漸的秦鎮的人們在每年的正月十二家家戶戶蒸米皮,來紀念這位聰明的李十二。製作米皮的手藝也隨著時間一代代流傳了下來,慢慢地傳到了全國各地,聰明的勞動人民根據米皮的做法發明了用麵粉做的涼皮,而且不同地方的涼皮還不一樣呢!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各地的特色涼皮。
秦鎮涼皮排名第二
秦鎮這裡是涼皮最早的發源地,當然這裡的涼皮製作手藝也是在不斷進步的,現在這裡的製作方法是很講究的。現在這裡製作涼皮的米都是精米,而且碾粉、和漿和鍋蒸等都非常具有地方特色,這裡製作出的涼皮非常的滑口、勁道,放上配菜豆芽、芹菜,最最主要的是配上當地專用於涼皮的辣椒油,簡直就是人間絕配,吃上一口回味無窮。
東北大涼皮排名第三
東北大涼皮,又叫東北大拉皮,東北直走的涼皮所用原材料不再局限在麵粉和米粉,它使用最多的是當地最多的產物——馬鈴薯,馬鈴薯在東北是被當作主食的,這裡的涼皮也是用馬鈴薯做的,馬鈴薯做的涼皮較麵粉和米粉做的涼皮,更加晶瑩剔透,看著像似琥珀,特別好看。
當然這裡也會用其他材料製作,像綠豆粉、地瓜粉在這裡是都可以做成涼皮的。涼皮做好後,其它的步驟就是都一樣的啦,加入自己喜歡的材料何有配菜,在東北這邊比較受歡迎的配菜主要是黃瓜、胡蘿蔔和青椒,這三種是最受歡迎的,你要是來這裡可以吃吃看看,是不是不虛此行啊。
岐山擀麵皮排名第一
這裡的涼皮是一種特殊的涼皮,它的做法與那些傳統的方法是不一樣的,我們先來說說它的做法,開始先在大瑰麗倒入麵粉,再把麵粉三倍的水倒入鍋內,再下來就是長時間的揉面,這道工序是最考驗手藝師傅體力和耐力的了,一直不停的揉面,直到把面揉成稀泥狀為止,接下來就是擀麵了,在麵團上揪下一塊面,用擀麵工具用盡力氣擀麵,直到麵團成為厚薄是2至3毫米的圓薄片為止,等到都擀完,這樣就可以放在蒸籠上開始蒸啦。
隨後切好後再加入拌好的調料以及一些配菜,這樣就做好了。這裡製作的擀麵皮非常透明而且有韌性,嚼在嘴裡稍有點硬度,也很爽口,百吃不膩。
涼皮的種類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裡啦,現在這個季節賣涼皮的比比皆是,看看各位吃貨朋友能不能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涼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