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腹肌不用練的大哥,這番話很有道理,但到底練不練,得你看完下邊這三點之後,自己來定奪。
1.腹肌的功能和它在力量訓練當中的必要性。
大家朝思暮想的腹肌,並不是腹部肌群的全部,只代表了腹直肌,它分布於表層,通過結締組織腱劃分割成了不同的塊數。
腹直肌的主要功能是什麼?首先是穩定軀幹,保護脊柱;其次是脊柱屈曲,幫助身體向前屈。
這兩點很重要,但對於訓練年限長的朋友來說,孤立出來訓練就沒太大必要了:
首先是軀幹的穩定,這一點大家基本上都能做到,我們也不會用「穩定性」這個指標來衡量健身的水平高低。
至於向前捲曲身體,無論是練胸的臥推還是練腿的深蹲,包括其他可以上大負重的訓練動作,我們常說一個詞「挺胸收腹」——這是為了讓身體處於中立位,這個時候你去刻意彎腰,加重腰部負擔,腰會不舒服也容易受傷。
綜上所述,腹肌(更嚴格的說是腹直肌)的訓練收益較低,其功能性提升對整體訓練的幫助不大。
2.腹肌的前提是較低的體脂率,和被削弱的力量水平。
大家去健身房訓練,目的大致分為增肌和減脂,增肌追求更大的肌肉量,讓體型變壯;減脂則希望降低體內脂肪含量,整個人看上去更纖瘦。
其他部位肌肉,著重於增肌;而腹肌的訓練,更強調減脂。
想要展露腹肌,體脂水平要足夠低,男生最少要保持在8~12%,女生要更低,當然個體水平存在差異,在這個區間範圍上下波動。
降低體脂水平,需要嚴苛的飲食規劃和有氧訓練規劃,這個過程中必然會存在肌肉的流失,力量水平更低,訓練的重量更低,還可能帶來身體激素水平的失衡。
剛開始健身的朋友,存在一段時間的「紅利期」,通過力量訓練可以讓增肌和減脂同步完成。如果在這段增肌的最佳時間裡多練練胸、背、腿這樣的大肌群,無論體重、肌肉量和身材變化都會更大。
過了紅利期後為了清晰的腹肌線條,你的時間精力和訓練計劃發生了傾斜,你需要多做有氧來刷脂,而且力量水平也大不如前,結果就是不利於整體力量水平提升,增肌效率放緩。
3.只練腹肌太狹隘,強化核心肌群更關鍵。
無論是實用性還是美觀度:練腹直肌不如練腹部肌群,練腹部肌群不如練核心肌群。
核心肌群主要指的是由腹直肌、腹斜肌、下背肌和豎脊肌等組成的肌肉群,如同我們身體的「天然護腰」,包裹住我們的內臟器官,也確保了運動中的身體穩定。
而且從改善腰背疼痛、穩定脊柱的角度來看,後背肌群的訓練明顯要比腹肌更關鍵。
當然了,要不要練腹肌,你的健身目標說了算。
很多小哥有著明晰的健身目標,不希望肌肉量一昧增長,降低身體的靈活性;更傾向於線條清晰的身材比例,尤其是腹肌。
當你的增力、增肌需求不那麼旺盛的時候,放棄上大重量不算是犧牲,降低體脂水平也不算煎熬。這個時候練腹肌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兒,可以加速好身材的呈現。
下邊為大家推薦幾個腹肌訓練動作,需要的朋友自取,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移步其他文章,了解下身體其他部位肌肉的訓練方法。
動作1:交替提膝
身體躺到地上,雙手抱頭、雙腳抬起至半空中。提左側膝蓋,大腿向胸部位置靠近,同時上胸拱起,用右臂的手肘觸碰膝蓋。完成動作後還原動作,速度儘可能慢,感受腹部的收縮和伸展。
動作2:仰臥舉腿
雙臂打開,雙腳併攏,挺胸收腹,視線看向正上方天花板。向上提起雙腿,直至大腿垂直地面,臀部向上頂起,在最高點腹部完全收緊。緩慢放回雙腿,同時注意胸廓以上的身體不要離開地面。
動作3:俄羅斯轉體
身體坐到地上,雙膝微屈,身體微微後仰。上半身保持穩定,雙手帶動身體向左側翻轉,直至右腹有輕微的拉扯感。還原動作至中立位,向身體右側翻轉,重複該動作。
動作4:仰臥剪刀腿
身體躺到地上,雙腳上提到半空中,膝蓋微屈,腳尖朝上。右腿不動、左腿向上抬起至腹部收緊,下放左腿的同時上抬右腿,形似剪刀裁剪物體。動作過程中上半身保持身體穩定,僅雙腿上下擺動完成動作。
這裡捎帶一提腹肌形態的問題,萬一有新來的朋友想問「六塊練八塊」「不對稱變對稱」等問題。
腹肌的塊數和對稱度,往期內容中介紹過很多次了,並不是後天訓練問題導致肌肉形態不佳,而是你的先天條件決定了肌肉形態。
既然無法改變,那就儘可能接受結果。畢竟練出腹肌不容易,它是你苦苦控制飲食、堅持訓練後換來的。
享受健身過程,感受形體變化,要不要練腹肌,別人說了不算,聽從你內心的聲音吧。
歡迎關注「中國健體那些事」,分享健身乾貨,暢聊體壇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