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縣稅務局充分發揮績效管理「抓班子、帶隊伍、促落實、提質效」的指揮棒作用,通過大力營造績效氛圍,用績效「指揮棒」攪動稅收工作「一池春水」。
優化精簡指標。始終堅持頂層設計與基層實踐相結合,加強請示溝通,將上級指標考評標準目標值全面融入本級機關部門績效計劃。在設計指標框架時,始終堅持「由上而下,從組織到部門,從部門到分局」的標準化分解模式,構建不同層級、不同條塊之間的「責任聯動」機制,打造縣局指標體系。
健全崗責體系。建立統一規範的崗責體系,將全局年度工作目標任務細分到機關部門、各基層單位乃至每個崗位,形成明確的工作標準,使得「千斤重擔眾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標」。根據崗位職責不同,編制個人崗位工作任務,實現考核全覆蓋、無死角。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將班子成員、部門負責人履行主體責任情況納入個人績效考核,充分發揮其示範引領作用。
構建聯動機制。逐層分解組織績效指標,個人崗位任務指標直接與組織績效考評指標掛鈎,組織績效任務出現扣分不僅影響個人績效成績,也會影響部門其他人員個人績效成績。個人績效成績也與個人積分掛鈎,不同「等次」對應不同正負積分數量。這種相互關聯的體系設計,有效激發了幹部職工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持續性。
抓準關鍵定位。以績效思維抓工作,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真正理解績效管理、重視績效管理、抓好績效管理。加強績效培訓,提升幹部職工績效認同,有效發揮全系統工作的合力,努力消除認識誤區和盲點,通過對績效管理信息系統操作進行系統的講解,使各部門能夠積極主動地作業系統,極大程度減少考評逾期情況。
深化結果應用。充分發揮績效考核「計量器」和「方向標」的職能作用,不斷拓寬考核結果的應用範圍,凸顯績效管理「三掛鈎」(職級晉升、評先評優、幹部任用),在優秀公務員比例分配、外出學習培訓指標等方面向考核先進單位傾斜,匯聚正能量,增強獲得感,使績效管理成為創新創優的強勁動力,事業發展的核心支撐。
通過狠抓績效管理,發揮績效管理指揮棒、助推器和風向標作用,激發了幹部隊伍活力,調動了幹部職工幹事創業的內生動力,引導員工從「要我做」轉變為「我要做」,營造了「比、學、趕、幫、超」「創一流爭第一」濃厚氛圍,形成「一級抓一級、共同抓落實」良好局面。(郭紅蘭 、張東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