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是老百姓非常喜愛的一種水果,在我國很多地區均有種植,一般採用露天或溫室兩種方式栽培。在栽培種植過程中,如果出現草莓葉片邊緣乾枯破損,沒有光澤,出現了早衰疲株的現象,很有可能是因為在施肥過程中用肥過量,導致肥害的結果。那麼種植草莓該如何避免施肥過量造成肥害呢?如果出現肥害情況該怎麼進行補救呢?今天止茶就和大家聊一聊,草莓種植過程中施肥管理相關問題,希望給有需要的農民朋友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一、如何在種植草莓過程中避免施肥過量?
很多種植戶在種植草莓的時候,為了加快草莓膨果成熟,通常會增施鉀肥,並且縮短施肥的周期,增加化肥的用量,以藉此來提高土壤的營養狀況,希望草莓生長的周期更短,增加產出和收益。但是往往這樣做的話,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容易造成燒根,導致葉片失水,對草莓的生長極其不利。
造成草莓肥害的主要原因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是施肥量過大。這就是我剛剛所講的,不少種植戶希望通過增施肥料來提高產量,但實際上卻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第二是低溫用肥不合理。在冬天露天種植草莓的時候,氣溫比較低,草莓根系活力比較弱,無法快速的吸收營養,如果施肥不當的話,很容易造成肥害。
第三是土壤中水分嚴重不足。有些地區冬季土壤乾燥,土壤中本身的含水量偏低,如果在灌溉方面沒有採取相應的措施,很容易造成土壤鹽分濃度高,不利於草莓的生長,從而造成肥害現象。
因此,要想避免危害現象的產生,必須要做好以下這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溫室大棚栽培需要注意通風換氣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為什麼草莓肥害跟通風換氣之間存在的關聯。其實,適當的通風透氣能夠提高草莓的光合作用效率,促進其根系對營養的吸收和分解,從而減少肥害現象的發生。而且,在採用大棚栽培草莓的時候,底肥一定要使用完全腐熟的農家肥,而且要深施,不能露出地表,否則的話,農家肥在分解發酵過程中會釋放氨氣,從而對草莓葉片產生新增,導致肥害發生。這也是棚栽草莓的需要定時通風換氣的原因之一。
第二,育苗營養土儘量使用有機肥
在配製育苗營養土的時候,儘量使用農家有機肥,而且必須是完全腐熟處理過後的農家肥。能不用化肥的話儘量不要用,如果必須要使用化肥的話,則需要嚴格控制化肥的使用量。因為育苗期間,草莓對於土壤中營養的吸收能力還比較弱,如果肥力過大的話,很容易導致燒苗現象,出現肥害症狀。
第三,葉面肥噴施量要合理控制
在草莓果實膨大期,如果需要使用葉面肥的話,一定要掌握好葉面肥的使用量,千萬注意不要過量使用,否則的話很容易造成危害。施肥時儘量保證科學合理施肥,應該按照既定的配方來配置葉面肥溶液,並且在規定的時間內噴灑,只有這樣才能在取得最佳效果的同時,又不會對草莓的生長產生不利影響。
第四,高溫季節追肥要謹慎合理
在夏季或者高溫季節種植草莓,追肥的時候儘可能採用化肥,但要嚴格控制化肥的使用量,同時儘量保證溝施,施肥後及時覆土,防止肥力流失。另外,要注意避開中午的高溫時段,最好在下午五六點鐘追肥,根據乾旱情況及時進行澆水,如果是棚栽要適當的通風換氣。另外在大規模現代化草莓種植園中,可以嘗試採取滴灌施肥澆水的方式,既可以減少水分和肥力的浪費,又可以起到最佳的施肥效果,避免出現肥害現象。
二、草莓產生肥害之後該怎麼進行補救?
草莓產生肥害以後,最典型的特徵就是,整個植株看起來垂頭喪氣,而且葉片邊緣乾枯,沒有生機活力和光澤。之前我們已經分析過廠門發生肥害的主要原因。因此針對不同的原因其採取的補救措施是不同的,具體來說可以採取以下幾個方法來針對性地補救。
第一,立即停止施用化學肥料
在草莓種植過程中,如果發現了肥害現象,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立即停止施肥,這一點非常重要,是針對草莓肥害現象的關鍵性補救措施。因為此時如果繼續施肥的話,只會加大草莓損失的程度。如果採取地膜覆蓋技術種植草莓,就必須及時將地膜敞開,讓地膜內高濃度氨氣等有害氣體快速排出,並且及時放開大棚膜通風透氣,排除有毒氣體,並且讓肥力快速釋放,從而減少肥害影響。
第二,根據草莓生長情況合理澆水
澆水可以快速的讓土壤中的肥力濃度稀釋釋放,所以這是草莓產生肥害後又一項重要措施。但是澆水的時候要儘量採用滴灌或者是噴霧器噴霧等方式澆水,不可過量澆水,否則的話對於草莓的生長十分不利。
第三,做好遮光防曬處理
對於在高溫季節種植的草莓,或者是陽光比較充足時候產生的肥害現象,必須做好適當的遮光防曬,因為強光會對已經出現肥害狀況的草莓生長更加不利,容易造成植株失水枯死。所以做好一定的遮光處理之後,可以讓草莓的植株緩慢恢復生命力,同時配合其他措施,可以讓肥害草莓繼續生長恢復產能。
第四,使用微生物菌劑調解土壤養分
在種植過程中,使用生物方式採用微生物菌劑來調節土壤的養分,平衡各種肥力元素,並且通過微生物的活動來分解土壤的鹽濃度,從而減輕草莓的肥害症狀。
總之,草莓出現肥害症狀,主要是因為施肥過多和沒有及時通風以及澆水太少造成的,因此要針對性地採取相應的措施來進行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