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天使:重要的不是你擁有什麼,而是用你擁有的做了什麼!
微信號:tianshibeijing
這次由北京寶迪康公司組織的人工耳蝸發源地探秘之旅,迎來了一群年輕的人工耳蝸植入者們,來澳洲親自看看——改寫他們命運的「小耳朵」是怎麼誕生的,一直都是他們的夙願。
從當初接受種種無奈戴上人工耳蝸,到和耳蝸成為親密的夥伴,再到發自內心的感謝命運,小小的人工耳蝸之於他們,絕對不是一個普通聽輔設備那麼簡單。當個人命運和這個電子設備緊密交織起時,人工耳蝸也被賦予了很濃的情感色彩,成了他們家庭的一份子。來到澳洲,來到這個重要「家人」的誕生地,對於他們有著非凡的意義。
戴上人工耳蝸已八年的張鈺婧,憑藉自己不服輸、不畏難的精神,一路過關斬將,考上了大學,考取了公務員,還成為了行業內的佼佼者。這次,她也是探秘之旅的成員之一。一路上,她化身萌性、知性混搭的晶寶寶,記錄下了旅行的每個瞬間,給自己、家人以及無數關注這次旅程的人們,留下了珍貴的記憶。
幸運的是,「聆聽天使」隨團見證了這充滿欣喜的分分秒秒,並將為大家帶來更多精彩的報導。
【8月15日·出發】:經過一個月超級折騰而又充分的準備,8月15日早10:30,我從太谷小城出發,中午3:00到達北京,與隊友匯合後,晚7:00來到北京國際機場(首都機場)。"這才是機場吶",踏進"高大上"的首都機場,不由感嘆和調侃,"太原那個,貌似只是個機房"。
隨後,團隊在機場匯合,大家互相認識,隊長姐姐仔細地告知了各種事項,然後我開始拍拍拍……(沒來北京乘過飛機的孩子,對一切都是充滿好奇的😄)
非常有禮貌的空姐和"空叔",服務相當贊,暖暖的很貼心🌹🌹🌹
雪梨雖不是首都,卻是澳洲的金融經濟文化中心,於是我們看到,街道上的人大多穿著西裝,很商務化。五六點人們準時下班,一方面老闆不願支付高額的加班費,另一方面,澳洲人視自己的家人為首位。反觀國內,不必多言。
【8月16日·麥考利夫人的椅子】:汽車駛入皇家植物園,下車後海風都快把人吹飄了。大家的心神還沒緩過來,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激動,看到這個所謂的"椅子",有些納悶兒。
【8月16日·午餐】:華人餐廳用餐,飯並不好吃,很清淡的感覺,第一頓就嘗到了袋鼠肉,有些像牛肉,沒有想像中的驚喜。【8月16日·雪梨歌劇院】:遠觀歌劇院,無論白天還是夜晚,都像一朵花盛開在水面上✌🏻 正趕上雪梨歌劇院的3D燈光秀,不明覺厲👏🏻【8月16日·雪梨大學】:走進校園,不由想起《哈利波特》電影場景👩🎓👨🎓這是一個很牛逼的大學,所想知詳情,請問度娘。校園內各種拍拍拍🎓🎓🎓留影紀念,沒準兒以後會來讀書😉【8月16日·雪梨塔】: 晚上氣溫驟降,沒想到剛來就換上了厚重的羽絨服。雪梨塔是雪梨最高觀景臺,能見度也是最高的,這裡能瞰到整個雪梨夜景。看攝影師鏡頭下的夜晚雪梨,震撼美,頗有大片的趕腳👍🏻👍🏻👍🏻 夜色下的海灣大橋,雪梨最寬的馬路,原來在橋上。【8月15日·晚雪梨街頭】:穿過大橋,寒風凜冽中,穿著羽絨服吃著冰淇淋🍦🍦🍦比三伏天吃火鍋還要爽。導遊大哥說這是雪梨最好吃的冰淇淋,連歐巴馬都吃過……好吧,我信了,但歐巴馬絕不是冬天吃的🤣🤣🤣【8月17日·早】:簡單的早餐,雖沒有自助餐那麼豐盛,但味道真心不錯(主要是符合口味)😋 早飯過後出來遛食,看到這個,剛開始還以為是尋猴啟示,覺得蠻有趣,就拍了下來,回頭仔細看文字,原來是一份抗議書:每天估計275000動物就像Poppy被實驗室殺了做實驗...瞬間感動❤❤❤,以後還是要好好學英文的,不管工作中是否能用到。 雪梨早市,一秒感覺像是回到了國內【8月17日·澳洲動物園】:慵懶的考拉、羞澀的袋鼠、遊得太快的鴨嘴獸、澳洲動物萌萌噠👻👻👻 快看熊貓和考拉的合影👇🏻 國寶考拉懶得配合照片,只好拿著玩偶各種逗趣🐨🐨🐨 澳洲的小盆友們,你們長這麼美這麼帥,阿姨很是想抱抱😎【8月17日·澳洲水族館】:水族館倒沒什麼亮點之處,不過這幾隻"站軍姿"的小企鵝萌翻了🐧(此處需更改為大企鵝,後文會出現小企鵝)【8月18日·早】:早餐很文藝——火腿菠蘿烤麵包,吃得有些撐了。【8月18日·開啟#人工耳蝸發源地探秘之旅# 】:終於來到人工耳蝸發明地--麥考利大學,這是科利耳總部的大樓,怎麼樣?炫酷吧😎😎😎餐廳一景(別人公司的餐廳,羨慕中……)內部裝飾都是簡約商務風,非常乾淨,相當整潔,整體營造出舒適之感 科利耳市場準入及政策總監Adrianna介紹新產品,科利耳產品經理Annie Tan為大家全程翻譯。注意左下角的那個澳洲姑娘,她已經37歲了,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現在已經進行了人工耳蝸雙側植入,目前在科利耳總部工作。她為我們分享了自己的心路歷程,雖然我們來自於不同的國家,但我們經歷相似,所以她選擇從事與耳蝸相關的工作,希望將愛繼續傳遞給更多的人❤❤❤好生羨慕,不知道咱寶迪康需要寶寶不😉這是一個集中了工程師、生物學家、物理學家、聽力學家和外科醫生的研發團隊,1976年組織成立後共同探索耳蝸的世界。如此複雜、跨學科的工程,經過這些人的共同努力,才讓這個"跨界"設備騰空出世,造福全球的聽障人士👍🏻
圖上的白鬍子老爺爺Mr Jim Patrick,就是創始人之一,已經退休的他,說起人工耳蝸依然滔滔不絕,人工耳蝸就像是他的孩子一樣,希望這樣可愛可親的老人健康長壽❤❤❤ 龐鈞代表人工耳蝸探秘之旅的植入者們用全英文致辭。蒲經理介紹了寶迪康的發展歷程和成果。 我登臺中英文朗讀林徽因所寫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You are the April of this world )很多年沒有說英文了,不知道老外能聽懂不🤓🤓🤓劉楊大神展示他的VR 作品👍🏻👍🏻👍🏻 人工耳蝸中外團隊大合影📸📸:左下角是氣質優雅的張亦軍董事長,表達科利耳與北京寶迪康公司合作20年的深厚友誼,她一手打開了人工耳蝸通向中國的大門,現在仍然為人工耳蝸在中國的傳播和普及不懈努力著😚右下角西裝革履長得有些像李克強總理的是寶迪康客服中心李學軍總監,他代表寶迪康公司送上象徵寶迪康和科利耳20年友誼的禮物。想來認識都快十年了,就像親叔叔一樣,給予我生活工作上的各種幫助,工作後遇到的很多困難也得到了他的指點而豁然開朗😚紅衣服的美女姐姐是市場部經理,這次活動就是她組織起大家的,相識不到一年,姐姐氣質是真的好😚活動過後,急匆匆吃了午餐,吶,就圖上這樣……好想給老外炒盤熱菜,我想火鍋😟😟😟 幾塊三明治下肚後,我們驅車來到"皇家盲聾兒童學院"(相當於康復中心),參觀了他們的訓教室,了解了他們的培訓方法,一個詞來形容就是人性化,以愛的教育來幫助孩子們成長,回歸主流社會。還有他們的遠程設備,先進便捷,感覺我們國內的特殊教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出於對孩子的保護,我們未在教學區拍攝,更沒有拍這些可愛熱情的孩子們,只是拍了這張小鴨子的照片。工作人員介紹說,每周幼兒園都會有一個主題,這周就是觀察小鴨子孵化、破殼而出的成長過程……於是我們看到一進屋的地方就有這樣的孵化器,看到了真的小鴨子,看到了帶有文字和圖片的小卡片,突然想起了"帶著小魚去觀察"的國內的一個小朋友,我想我們的孩子也需要這樣的實物教育,獲取知識的途徑不應該只是書本和圖片,更應是實踐🐵🐵 值得一提的是,在總公司,我們遇到了一位華人,她跟隨著我們一起到康復中心參觀,他鄉遇同胞,她很是開心,一直在跟我們聊天,交流生活感受。【8月18日·晚情人港】:一天的公務活動結束後,我們來到了情人港,吹著海風,看著不怕生的海鷗,喝著澳洲特色咖啡——Flat white ,感覺自己頗文藝 晚餐,一排長長的座椅,人們都熱鬧起來。澳洲牛排,不知道叫什麼但覺得很高大上的酒,還有非常Q 的布丁…… 酒過三巡,李總監突然拿出了一沓信封,裡面都寫著臨行前父母給我們寫的話。我打開信封一看,居然是空的,這時手機收到媽媽做的"美篇"連結,那一刻突然明白為什麼在我出發前,老媽一直纏著我要我教會她使用美篇,打開一看內容就哭了😭【8月19日·早】: 五點半就起床,坐車去機場,轉戰墨爾本 咦?這麼帥的導遊小哥😍😍😍😍😍😍由監獄改造而成的"皇家理工學院",不知道裡面的學生有沒有坐牢的感覺,哈
【8月19日·晚·酒店】:Oh My God 🤣👩🤣這真是我住過的最奢的酒店,各種設備比家裡還齊全,果然地廣人稀的國家能享受到的資源就是豐富👏🏻👏🏻👏🏻再呆下去恐怕得樂不思蜀。澳洲酒店一般都為家庭公寓式,臥室、客廳、廚房、衛生間齊備,鍋碗盤刀叉打蛋器高腳杯咖啡杯麵包機洗衣機冰箱一應俱全。價錢差不多100多澳幣一晚。 墨爾本地鐵,人少,發車間隔長,心理上感覺很不安全🙁 【8月20日·早】:早餐還是咖啡牛奶麵包片……看著很好但已經有些膩了 早餐過後,迎接清晨的陽光☀☀☀訪談ing【8月20日·第一站——墨爾本皇家植物園】:澳洲的植物園完全自然美,沒有過分的人工修葺的痕跡,雨過後的植物園清新溼潤。"羊耳朵"小草摸上去毛茸茸的,可是可愛。當地人在這裡溜狗散心,閒適的慢生活是這裡的主流。圖為"羊耳朵" 圖為園內美景 公園附近,隨處可見穿短袖短褲跑步的人,與我們的"羽絨服軍團"行成了鮮明對比,"他們真的不冷麼"🤧🤧🤧【說說對澳洲的幾點感受】
一、澳洲環境超級整潔,無論是大街上,還是公司商場裡,都未見到清潔工,但全部都是纖塵不染。在澳洲上了很多次衛生間,都是整潔無異味。二、地廣人稀,人真的少,車輛比較多,道路較窄,偶爾會堵車,但未聽到鳴笛。據說這是澳洲人的自覺習慣,不到萬不得已,不鳴笛。三、感受最深的一點,這裡可以看到各種膚色和不同國家的人,就像一個大熔爐,即使是一間公司一個辦公室,黃白黑三種膚色人共事,卻沒有違和感。四、不加班的傳統,原因是老闆不願支付巨額的加班費,加上澳洲人通常視家人為首位,所以五六點種準時下班,但是燈光依然開著,營造夜景。這個國內就無法說了,老闆不給錢,員工還得加班。當然,我是為人民服務的,加班那肯定是自願的,哈哈哈哈哈哈六、人少資源多,平均每人享受到資源依然也很多,所以教育、醫療等福利非常好。七、關於物價。去之前以為物價很高,其實我是陷入了一種誤區。多數人覺得物價高,是因為,我們掙著人民幣,花著澳元,一澳元≈5.3人民幣,換算後會覺得太貴。可是,衡量物價,應該是看他們本土的收入和消費,人家掙澳元花澳元,超市東西比咱們便宜太多了,比如:澳洲剛畢業大學生一個月五六千澳元,一大瓶雪碧3澳元,咱們剛畢業三千人民幣,一小瓶雪碧3塊錢,哭……八、藍領比白領稀缺,掙得最多的是曠工和建築工人,其中曠工一年至少60萬澳幣。因為人少,他們會想盡辦法節省人力,極大地提升了整個社會效率接下來說說我們團隊裡的俊男靚女們😍最可愛的晶寶寶就不介紹了,低調低調😌 鐺鐺鐺~~~最先出場的就是這位帥鍋——趙目鵬(不是趙日鵬而是趙目鵬),92年的東北小後生,是我在這個團隊裡第一位相識的隊友。看著像中學生吧,然而已經在銀行工作一年多了👏🏻👏🏻👏🏻 帥照欣賞完畢,來瞅瞅這位"自拍boy "的日常,走到哪裡都先來自拍一張,而他只要舉起杆子,一波人就來"亂入"✌🏻✌🏻✌🏻 接下來就是這位酷妹,我的室友,北京妞兒,小小年紀可愛、cool 又幽默有趣。照相時總是一副俾睨天下、唯我獨尊的傲嬌樣子,我是她的"迷姐"😍😍對了,她的畫技很棒,回國後她還送了我們作品。 非常可愛的方舟寶寶,喜歡賣萌逗趣,是團隊中的搞笑擔當。 這是我們團隊的大神——劉楊大哥,也是我最佩服的一個人,和他在一起出行特別有安全感。 「聆聽天使」微信公眾號創建人袁境遠姐姐(更多人只知道她叫依依媽),目前微信號關注人數已過萬,是一位非常偉大的母親。 央視前導演劉海忱先生,就倆字:專業👊🏻👊🏻👊🏻 最後送大家一句話,希望我們都能有勇氣前行,加油,朋友們💪🏻💪🏻💪🏻聆聽天使推薦:這是一個由多位年輕媽媽和資深媒體人傾力打造,致力於聽障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的功能性平臺。在這裡,我們將用多維的視角,以優秀的育兒經驗、康復理念和不同類別的文化體驗活動,系統構建信息智庫。在這裡,孩子的利益高於一切,我們倡導更多人參與進來,用經驗分享喜悅、用專業破解困惑、用影像關注成長、用文字描繪未來。我們所做的一切只為孩子!!!
聆聽天使原創文章歡迎大家轉發!
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郵箱:183469583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