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蝸篝火:吐槽耳蝸那些日常糟心事

2021-02-14 聾兒網

最近一虎總是趴鍵盤上,還好鍵盤不貴

圖片來自@Joanna Ławniczak

-

我今天真的忍不住了,我要好好吐槽下人工耳蝸的設定。


今天中午匯報工作,我握著ppt,準備開始我的表演時,人工耳蝸提示我說快沒電了。


據說人死前,生時的場景會一幕幕在腦中回放。


在耳蝸沒電的那一瞬間,我的腦中不斷閃過這兩天的各種場景回放,最後定格在昨天晚上,我看見自己沒有給耳蝸充電就去睡覺了。


我能怎麼辦?我現在真想鑽地下去。


大家都知道,耳蝸在提示沒電後,可以重啟下在啟動,但可用時間很短,大概只有8分鐘左右。


這剩下的8分鐘就是我的命啊。

我只能刪減部分內容,用最後幾分鐘時間快速做完匯報,但我知道效果大打折扣,因為我滿腦子想的都是快點匯報完,回去換電池。


我看著老闆不爽的表情,我知道我離升職加薪又遠了一步。

這不是人工耳蝸第一次掉鏈子了,每一次人工耳蝸掉鏈子不是讓我在同事面前出糗,就是把我活活累死。



帶耳蝸最怕的就是沒電時,身上一顆電池都沒揣。

有一回我從辦公室開車去工地現場,剛到現場耳蝸沒電了電了了...


有沒有搞錯,我剛剛在辦公室你咋不沒電呢?我可是開車十分鐘過來的啊,難道我在開回去?你知道不知道,最近油費漲了很多的啊。


為了省油費,我借了同事的電瓶車,冒著12月寒冷的冬天,還下著細微小雨任由它們在我臉上胡拍,並且抵擋冰冷的風從我的後頸進入皮膚,屁顛屁顛騎車回辦公室換電池了。


看著到辦公室的時間11:30,一個上午就這麼打水漂了,但工作量還有那麼多,我知道今天又不能準時下班了。

                   


你以為人工耳蝸坑我的只有電池嗎?呵呵,還多著呢。



大家都知道人工耳蝸不能像助聽器那樣直接用手機調節音量,而是要用專用的音量控制器。

可誰會一直揣個遙控板在兜裡?不嫌咯得痛嗎?


有一回開會,我坐在最後一排 ,距離太遠了聲音特別小,我摸了下兜打算用音量調節器調音量,結果發現沒帶在身上。

需要你的時候就玩消失,不需要的時候你就一直在兜裡吃灰。


怎麼辦?難道要我說「老闆你聲音好小啊,聽不見,你大點聲!」


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絕望啊。調音量這種小事為什麼不能用手機控制...


聽不清的我只能全程邊尬笑邊摸魚。


本來開會是要解決問題,可我現在問題更多了。    

    

沒電,沒帶音量調節器這些都不算最尬的,要說最尬的,要屬下面這個。



悄咪咪告訴你,我不止一次沒帶上耳蝸就出門上班。不要問我為什麼會發生


公司早上9點鐘打卡,我通勤時間20分鐘,有一回我8點40左右出門,把我急慘了,遲到10分鐘,早班西北風。


跑出門後我發現今天為什麼這麼安靜?掃地的大媽呢?遛狗的大爺呢?


琢磨了半天原來是我忘記帶耳蝸。沒帶耳蝸幾乎等同於裸奔啊,嚇得我趕緊跑回家把耳蝸帶上。


至於打卡,一切隨緣吧。但這個月的全勤獎鐵定是泡湯了。

次月看到工資條後,我知道這個月又要月光了。

                      


如果糟心能被測量,那麼沒有一塊刻度尺能夠測量出我糟心的長度。

有句話叫什麼來著,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我現在改改就叫,我糟心時沒有一塊耳蝸是無辜的。

人工耳蝸你為什麼就不能設計個無限電量出來呢?

再不濟也設計個太陽能的吧?

沒電了出來溜達溜達就充滿了。

人家出門玩帶上相機,帶上自拍杆。

我出門玩電池帶了嗎?充電器帶了嗎?

有一次活動,我對同事說「我沒電了,我先走了」,

他一臉驚恐的看著我,一個大活人說「我沒電了」這是幾個意思?

事後他叫我「終結者」,因為我每天都需要充電。

真是讓我笑不出來。

原無限電池儘快問世。

-

無歡支招:

1、要有一個小包包,裡面要有電池,要有一頂漁夫帽,要有一個裝耳蝸的小盒子。桑雨忘記吐槽突然遇雨的尷尬。或者他那個城市不下雨的吧。

2、如果是紐扣電池,可以就近找文具店、鐘錶店等此類店購買675電池。是不是鋅空氣的都沒有關係,只要電壓是1.5伏特左右。回家後更換常用電池即可。不熟悉的電池只可臨時使用。比如升值這麼大的事還是值得

-

年輕人不要動不動就吐槽-魯迅

魯迅:勞資可沒說過

相關焦點

  • 關於人工耳蝸植入的那些事兒---觀《耳蝸》電影有感
    但一波三折,奶奶帶孩子外出時不小心把人工耳蝸(實際是言語處理器部分)弄丟了,這個價格昂貴的人工耳蝸丟失對於一家人來說可是「滅頂之災」,如果找不到「耳蝸」,孩子可能會面臨再次「開顱」手術的風險,這些都深深刺激著家人的每一根神經,幾近瘋狂,他們不顧一切的在全城尋找著丟失的「耳蝸」,最後好心人發動了多地民眾參與尋找,在大家的熱心幫助,最終找到耳蝸,故事感人,劇情跌宕起伏,該部電影體現了當今社會的正能量,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小小人工耳蝸為什麼那麼貴?人工耳蝸植入需要開顱?
    距3歲男童丟失價值28萬元人工耳蝸的事情還沒過去多久,北京26歲小夥的人工耳蝸又丟了。 (圖片來源:耳蝸失主@Mudcat_)但在後續發布的求助信息中,失主的姐姐誤稱「找不到耳蝸就要重新開顱」。這個信息迅速引起了網友的熱議。這兩起事件在讓我們知道了人工耳蝸這個設備的同時,也讓我們充滿疑惑。
  • 為什麼人工耳蝸需要防水防塵?
    人工耳蝸是的聲音處理器是一種電子設備,如果內部有水或灰塵進入,會對處理器的正常使用造成影響。在人工耳蝸的日常佩戴中,如果遇到下雨、颳風、揚塵等天氣,用戶總會把處理器摘下來予以保護。但這個行為本身也就意味著,在惡劣天氣時用戶無法使用人工耳蝸獲得聽力。特別是在語言康復期的孩子,全天候使用人工耳蝸,保持聽力語言康復的持續性,這個需求尤為明顯。
  • 我的人工耳蝸植入體驗——寫在耳蝸植入100天之際
    但第二個療程開始2天後,情況突轉直下,聽力又下降了20分貝,一直到第二療程結束,聽力未再明顯提升:左耳達到118,右耳108,主治醫生認為繼續治療意義不大,建議考慮耳蝸。抱著一絲希望,我再次到301醫院求診,戴樸主任下了和本地醫生同樣的結論。從這時開始,我不得不考慮耳蝸了。但我一邊在網上查找有關耳蝸的各種信息,一邊仍不死心,除堅持繼續針灸外,又抱著一線希望到中醫求診。
  • 耳蝸開機2年後,我的聲音世界
    時間過得飛快,匆匆忙忙間我的人工耳蝸開機已經2年了。2年後的今天,我聽到的聲音和初開機時已大不相同,剛開機時聽到的單調、機械的聲音變成了現今語音語調豐富、層次分明的聲音世界。植入人工耳蝸後,經常遇到一些聽障者或家屬諮詢人工耳蝸手術後的效果,所以我把自己聽力恢復的情況分享一下,供未植入者和其他人員參考。
  • 耳蝸電圖是用來幹什麼的?
    耳蝸電圖是指從耳蝸近場記錄到的誘發電位活動,包括三種成分:①聽神經動作電位(AP),這是一種瞬態性交流電位,與
  • 孩子丟了人工耳蝸,請幫忙找找
    孩子丟失的人工耳蝸是黑色的,外形類似藍牙耳機。信時記者康健攝大洋網訊 昨日早上,市民陳女士帶3歲多的孩子乘坐地鐵前往康復學校,途中遺失孩子所用的人工耳蝸。陳女士表示,人工耳蝸對孩子非常重要,而且價格不菲,盼望好心人拾獲後能儘快聯繫他們。陳女士告訴記者,昨日早上7點多,她和孩子小添搭乘公交車出門。大約7時40分到達8號線鷺江站,和往常一樣通過昌崗站換乘2號線,到位於會江站的廣東省殘疾人康復中心上課。陳女士說,早上8時15分她和孩子從會江站出站時,她發現掛在小添右耳的人工耳蝸和連接電池的導線不見了。
  • 耳蝸手術後傷口癒合期,何時能洗頭?
    也就是說,皮膚其實是有著超強的自我修復能力,所以在耳蝸手術後,切口區域的皮膚在縫合後就開始了自我修復的過程。這裡要說一句,耳蝸手術切口的皮膚縫合是將分離的皮膚拉攏起來,癒合基本靠皮膚本身的自我修復能力,並不是真的像縫衣服那樣「縫起來」。
  • 耳蝸電圖,你真的掌握了嗎???
    耳蝸電圖(electrocochleography,ECochG)在臨床聽力學中包括三個成分:耳蝸微音電位(CM)、總和電位(SP)、聽神經複合動作電位(CAP)。CM及SP都是突觸前反應,分別是毛細胞感受器電位的交流成分和直流成分的反映。AP與聽神經纖維的同步性有關。
  • 「急尋人工耳蝸」是騙局?當事人母親:真丟了!正調監控尋找
    12月19日,河北張家口的李女士發帖說,弟弟小李12月19日上午在北京地鐵丟失了外形像黑色耳機的人工耳蝸,大概價值20萬,人工耳蝸的另一部分植入頭部,兩部分互相匹配,如果找不到丟失的部分,可能需要「再開一次頭顱」。
  • 「耳蝸寶寶」的特殊六一:喜提陳佩斯,Pick小豬佩奇,打卡迪士尼
    在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為給蝦米音樂公益捐助的「耳蝸寶寶」送上一個與眾不同的節日,大麥聯合愛的分貝聾兒救助項目、樂童文化,讓這些天真無邪的小天使們,近距離感受現場娛樂的魅力和有聲世界的快樂。三位「耳蝸寶寶」分別是來自河南的李瀧璞(右),來自陝西的賀涵宇(左)和來自四川的代欣瑞(中)。小朋友們頭一次碰面便一見如故。小傢伙們把親手畫的畫像送給了陳佩斯爺爺,陳爺爺則回贈了親筆籤名的畫筆和畫冊,希望孩子們能親筆畫出他們心中的完美世界,也親筆畫出自己「繪聲繪色」的人生。三位「耳蝸寶寶」還走進了上海戲劇學院熊夢楚老師的戲劇課堂並第一次接觸提線木偶遊戲。
  • 最強蝸牛地球意志的耳蝸獲得方法加成講解
    18183首頁 最強蝸牛 最強蝸牛地球意志的耳蝸獲得方法加成講解 最強蝸牛地球意志的耳蝸獲得方法加成講解 來源:網絡
  • 尋求人工耳蝸:一個外賣騎手和兒子的溫暖冬天
    醫生建議做人工耳蝸,可十幾萬的費用是張滿堂一家無法承受的。「當時問了,可我們哪能一下子拿出十幾萬啊,家裡條件本來就差,所以就跟我老婆商量,先送他去手語學校,我們一邊工作一邊籌錢,等差不多了再帶他去裝耳蝸。」在與天津的一所手語學校接觸過程中,校方認為既然浩浩聽力尚存,建議張滿堂可以先帶著孩子去殘疾人康復學校。
  • 【文獻速遞】關於雙側人工耳蝸和雙模刺激的國際共識
    (圖片來自Pixabay)雙側人工耳蝸植入可使患有重度至極重度聾的成人和兒童雙側輸入聽覺系統,如助聽器(HAs)無法給予聽覺系統適當的刺激,可考慮雙側人工耳蝸植入。研究表明,雙側人工耳蝸(CIs)可重建雙耳聽力的基本方面,並給予患者正常聽力受試者所體驗到的雙耳優勢。(1)1期手術。
  • 人工耳蝸如何實現IPX7級防水,它的防水結構是怎樣的
    打開APP 人工耳蝸如何實現IPX7級防水,它的防水結構是怎樣的 IPX7級防水結構 發表於 2020-12-17 11:35:26
  • 二月必看,XX萬元的人工耳蝸產品該如何挑
    二月伊始,小編又來大家「安利」兩款,2021年必定「出圈」的耳蝸產品:新一代Ultra 3D不僅具備遠遠領先於其他品牌人工耳蝸的基礎技術——業內最寬80dB的聲窗,83000次/秒的業內最高刺激速率,業內獨有的120通道策略,業內最高5200Hz細節解析度,可分辨業內最多460多個音調等,降噪性能更進一步升級。
  • 在人工耳蝸發源地澳洲,她被這些事情震驚到了!
    從當初接受種種無奈戴上人工耳蝸,到和耳蝸成為親密的夥伴,再到發自內心的感謝命運,小小的人工耳蝸之於他們,絕對不是一個普通聽輔設備那麼簡單。當個人命運和這個電子設備緊密交織起時,人工耳蝸也被賦予了很濃的情感色彩,成了他們家庭的一份子。來到澳洲,來到這個重要「家人」的誕生地,對於他們有著非凡的意義。
  • 刷屏濮陽人朋友圈的人工耳蝸已找到!但孩子仍無法走出無聲世界...
    人工耳蝸丟失後,亮亮再次回到了無聲世界。因為他上的是普通小學,他聽不到老師講課的聲音就無法正常學習,現在一直請假在家。據記者了解,亮亮損壞的這隻人工耳蝸為來自美國的「和美」品牌,為讓亮亮早日回校上學,30日上午,亮亮父母向之前提供該人工耳蝸的鄭州一家公司諮詢,對方告訴他們,目前有兩種型號的人工耳蝸可以與亮亮所用的機型匹配,拿舊耳蝸進行置換價格會相對便宜一點。
  • 漯河4歲女孩的人工耳蝸丟失,上面帶有紅色蝴蝶結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廣超 姚程 通訊員 「沒了這個人工耳蝸,含含現在一點聲音也聽不見了,可把我們急壞了。」10月26日,向記者提及女兒丟失的人工耳蝸,漯河市民陳女士滿是著急,希望撿到的好心人能夠及時聯繫他們。
  • 重慶中民耳鼻喉醫院答疑:什麼年齡植入人工耳蝸較好?
    中民耳鼻喉醫生介紹,從生理角度來看,人工耳蝸植入的時間越早越好。人的聽覺中樞在3歲左右成熟,在6個月到2歲左右的第二個嬰兒時期,左側顳葉的神經突觸暴髮式增加。而人的耳蝸在出生後就已經基本定型。因此,一旦診斷明確,患者就應儘早接受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對於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的較佳時間,現有大量的文獻指出,越早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聽覺語言功能越好。2歲以前植入人工耳蝸的患者與2歲以後植入的患者相比,不僅聽覺語言測試的結果好,而且能更早地達到上佳的聽覺功能。如果錯過了這段時間,造成的損失將無法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