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義大利民粹主義政黨

2021-01-08 人民網

義大利民粹主義政黨在2018年3月議會選舉中表現搶眼,其中五星運動以超過32%的支持率躍居第一大黨,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北方聯盟黨逆轉了2013年的頹勢,以近18%的支持率成為中右聯盟第一大黨;極右翼義大利兄弟黨的支持率亦超過了4%。 民粹主義力量在義大利的風頭之勁,在當下的歐洲恐怕絕無僅有。

事實上,自20世紀90年代至今,民粹主義政黨一直是義大利重要的政治力量。這與該國經濟社會環境的變遷和主流政黨的合法性危機密切相關,而民粹主義本身的誘惑性,也是重要因素。民粹主義政黨的每一次強勢興起,都推動了義大利進入新的政黨政治和政治文化的轉型期。當前,義大利主要民粹主義政黨雖支持率頗高,但未來的發展仍存在不確定性,並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們能否在「主流化」與「反建制」之間找到平衡點。

義大利民粹主義政黨的主張與演變歷程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多支民粹主義政黨陸續登上了義大利政治舞臺。其中以中右聯盟內的右翼民粹主義政黨最為「顯赫」,而糅合了左右翼議題的社會民粹主義政黨,一直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直到2013年,五星運動的強勢興起,才改變了這一格局。

一、右翼民粹主義政黨的主張與演變歷程

歐洲學者往往把義大利力量黨、北方聯盟(2017年更名為聯盟黨)、義大利兄弟—民族聯盟黨(簡稱兄弟黨)都歸為右翼民粹主義政黨。這三支政黨之間存在頗多相同點,但也存在差異。總體而言,它們的政治主張中,都糅合了新保守主義與新自由主義的思想。它們都反對「舊的」政黨與政治階級,但是不反對民主本身,反歐盟、反移民但並不持有種族主義主張,強調社會秩序與更為嚴厲的法律,推崇個體自主自由和私營經濟的創造力。在2018年的競選綱領中,義大利聯盟黨和義大利兄弟黨提出了「義大利人優先」的口號,而力量黨提出了「義大利人的義大利」的口號。

以義大利前總理貝盧斯科尼為核心人物的義大利力量黨,更像一支藉助於民粹主義撈取政治資本的右翼力量。20世紀90年代肅貪反腐的「淨手運動」爆發後,除由意共更名而來的左翼民主黨外,陷入醜聞的天民黨及其盟友(包括義大利社會黨、義大利社會民主黨、義大利共和黨和義大利自由黨)均解體,第一共和時代的極化多黨制隨之崩解。貝盧斯科尼抓住了當時義大利民眾對傳統政黨極度反感的情緒,以反建制、反「舊的政治階級」的姿態贏得了大量支持者,從而使力量黨成立短短幾個月便一躍成為第一大黨。必須指出的是,貝盧斯科尼所謂的「舊的政治階級」,後來越來越多地指代義大利共產黨的後繼黨左翼民主黨和義大利重建共產黨。貝氏藉助電視媒體,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政治宣傳和動員的方式,被稱為「電視民粹主義」。力量黨的選民基礎主要是企業主和專業人士,在義大利北部與北方聯盟黨結盟,在南部與民族聯盟(由二戰後即成立的新法西斯黨義大利社會運動更名而來)結盟。力量黨自詡代表「民意」,攻擊政治對手——包括調查貝盧斯科尼及其盟友的司法機關、左翼政黨、工會與和平主義運動者等違反民意,但不斷改善與天主教會的關係。在經濟與社會政策領域,一方面強調效率與自由,另一方面強調家庭在失業、貧困等社會風險面前的主要責任。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力量黨並非真正的「信奉民眾共識且旨在改變民眾政治地位」的民粹主義政黨,而不過是利用民粹的語言和動員方式,構建了義大利式的新保守—自由主義的右翼政黨。隨著人們對第一共和時代政黨政治記憶的模糊,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力量黨逐漸成為新興民粹主義力量所反對的建制派、「舊的政治階級」和「腐敗的精英」。

聯盟黨的前身為北方聯盟,之所以被視為右翼民粹主義政黨,一方面因其持有比較鮮明的排外、反移民和自由主義立場,另一方面則因其無論是否參加政府,都一貫堅持突出的民粹主義動員方式,以及堅定反建制、反「羅馬的政黨」的立場。 聯盟黨從20世紀90年代直到2018年3月議會選舉之前,始終都是中右翼陣營的第二大黨,支持者以北部地區工人、小企業主和小企業僱員居多。2013年,其因博西家族腐敗醜聞的影響遭遇了滑鐵盧。此後,北方聯盟的新任總書記採取了更加激進的政治立場,同時推動該黨由地區性政黨向全國性政黨轉變。2018年的議會選舉中,聯盟黨不僅鞏固了在大本營的優勢,還贏得了北部「紅區」高達20%左右的支持率,甚至在南方各區也獲得了5%到10%不等的支持率,一舉超越了力量黨成為中右翼聯盟內第一大黨。

義大利兄弟黨,由原來參與組建自由人民黨後分裂出的右翼力量民族聯盟的主要成員及支持者組建於2012年。2014年更名為義大利兄弟—民族聯盟黨的同時,在黨標中添加了三色火焰圖,明確昭示了其與二戰後一直活躍在義大利政壇邊緣的新法西斯黨義大利社會運動及其後繼黨民族聯盟之間的淵源。不過,兄弟黨雖主張捍衛「傳統家庭」文化,持有福利沙文主義和堅定的反移民立場,但並不持有極端的種族主義主張;同時還持有降低企業稅的主張;明確反對歐債危機後蒙蒂政府和中左翼政府實施的經濟社會改革,堅定地反歐元和歐盟財政公約。該黨與法國極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國民陣線互動頻繁,在對待歐盟、移民和傳統價值觀等問題上立場接近。

二、社會民粹主義政黨的主張與演變

除了右翼民粹主義政黨,義大利還出現了一度在中東歐興起的社會民粹主義政黨,如義大利價值黨和五星運動。它們「與典型的民粹主義運動最為相似,其特點是領袖個人地位突出、組織相對薄弱、缺乏連貫一致的意識形態、在反建制的訴求下將左右翼的觀點融合起來」,自稱非左非右或超越了左與右。

義大利價值黨,由肅貪反腐「淨手運動」中的著名檢察官迪·皮耶特羅創建於1998年,組織結構非常鬆散,近似於一種社會抗議運動。價值黨認為「傳統政治階層是腐敗的,不道德的」,持有堅定的反腐敗立場,支持同性婚姻、主張控制公共行政開支和更嚴厲的法律以淨化政治環境。價值黨於2001年加入中左翼陣營,支持率在3%上下,2013年因腐敗醜聞及五星運動的衝擊,未能進入議會,此後,被完全邊緣化。

五星運動創建於2009年,在2013年議會選舉中強勢興起,贏得了大量的關注。五星運動主張直接民主,反對一切政治媒介和「舊的政治階級」,包括腐敗的政客以及與舊勢力沆瀣一氣的傳統媒體、代議制機構等。五星運動也持有減稅、保護「義大利製造」和反非法移民的主張,但立場並不似聯盟黨和兄弟黨強硬。五星運動的反歐盟立場在近期也有所弱化。此外,除水資源公共化和環保主義主張外,五星運動還主張加強再分配,完善義大利的最低收入保障制度。 對2018年3月議會選舉投票情況的分析表明,五星運動選民基礎的廣泛性可與第一共和時代的天民黨比肩。其中,在中上階層中的支持率為31.2%,失業者和工人中的支持率皆為37%左右,青年學生選民中的支持率為32.2%,退休群體中的支持率也達到了26%。此外,作為反建制黨,五星運動還在公共部門中獲得了41.6%的支持率。從地域上看,在意南部經濟發展落後地區的支持率更高,為50%。

民粹主義政黨在義大利興起的背景與條件

二戰後,義大利走向了「政黨的共和國」。各群眾型政黨及其附屬組織,與民眾建立起了相對緊密的聯繫。到20世紀70年代,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義大利社會階層異質化程度提高,傳統左翼力量與中右聯盟的代表性開始弱化,為新社會運動和政治主體的出現提供了機遇。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傳統政黨及其所構成的極化多黨格局的瓦解,新興中左翼與中右翼的同質化,也為民粹主義政黨的興起提供了歷史機遇。而民粹主義本身的「誘惑性」,亦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一、經濟社會政治環境的變化與主流政黨的合法性危機

新自由主義主導下的經濟全球化和歐洲一體化,衝擊了義大利作為主權國家對經濟社會的控制與幹預能力。尤其生產性資本對廉價且馴服勞動力的不斷追逐,引發了「世界範圍內工資與工作條件方面『衝向底線的賽跑』」, 使得義大利主流政黨在進行經濟與社會政策調整時,不得不重視跨國資本的意願。在此背景下,中左翼與中右翼達成了系列新自由主義改革共識,並因此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合法性危機。所謂合法性危機,並不是「不合乎法律」,而意味著愈來愈少地從理性或道德上獲得民眾的尊重和支持。政黨本是代議制民主最為重要的中介組織,但卻因同質化和腐敗,被視為民眾多元利益表達的障礙。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義大利主流政黨在歐盟的壓力下,進行了緊縮福利支出,降低勞動力市場保護的靈活化改革。這一系列改革以逐步拋棄而非對傳統社會團結模式進行「再校準」為特徵,並沒能緩解義大利勞動力市場一直存在的南北失衡、性別失衡與年齡失衡問題,反而惡化了以正規就業為基礎的福利制度固有的雙重失衡,即群體失衡和地域失衡。金融危機後,難民的大規模湧入以及恐怖主義威脅的陰影,也進一步加劇了邊緣化群體的不安全感與對主流政黨的不滿。這也是在2018年競選綱領中拋出「公民收入保障」計劃的五星運動,在南部、青年和失業者中獲得高支持率的重要原因。

必須指出的是,義大利主流政黨的合法性危機中,還包含著顯著的道德危機。20世紀90年代的肅貪反腐風暴使得義大利民眾對本國政黨和官僚階層的道德水準,產生了極大的懷疑。義大利力量黨、北方聯盟和價值黨正是通過對「腐敗的舊黨」的批判,贏得了民眾的好感和支持。然而,富有諷刺意味的是,力量黨、北方聯盟、價值黨等,卻逐漸變成了它們一度極力反對的「腐敗的、不道德的舊黨」。義大利知名社會學家的一項統計調查表明,「淨手運動」後義大利腐敗依然在增長,其中1995年至2015年間最高法院針對政治腐敗的580例判決和104個授權請求中,52%源自中右翼,29%出自中左翼。

此外,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對義大利強大的左翼政治文化傳統所造成的巨大衝擊,也是新法西斯主義等極右翼意識形態反彈和社會民粹主義崛起的重要原因。20世紀90年代,傳媒大亨貝盧斯科尼利用民眾對天民黨、社會黨和共產黨等傳統政黨的排斥心理,侵蝕上述政黨引以為傲的反法西斯運動歷史根基,公開宣稱除了頒布種族主義法律這一嚴重錯誤,墨索裡尼在「其他方面都做得不錯」, 同時污衊意共是義大利20世紀六七十年代多起恐怖活動的始作俑者,是「自由世界的一大威脅」。 此類言辭加劇了左翼政黨及其意識形態的衰落,助推了右翼民粹主義力量的壯大,也在一定程度上為社會民粹主義政黨的強勢崛起掃除了來自左翼的阻力。

二、民粹主義政黨本身的「誘惑性」

民粹主義本身的「誘惑性」,也是民粹主義政黨強勢興起的重要原因。這種「誘惑性」,首先表現在民粹主義政黨過於簡單化的核心思想上,即主張「人民」與「精英」對立。各黨對主流政黨、政治人物、傳統媒體等「精英」階層的批判,迎合了相當部分民眾的反建制情緒和心理需求。它們強調權力回歸於人民,但「人民」卻沒有具體明確的所指。這種模糊性,既滿足了各黨不同的政治需求,也給予了大眾以豐富的想像空間。

其次,這種「誘惑性」還表現在各黨對底層民眾需求作出的回應方式與內容上。相對於主流政黨,民粹主義政黨與「人民」的溝通更直接,更容易捕捉到底層關於生計和身份認同的「本土主義」訴求。民粹主義政黨通過報紙、廣播、電視和網絡等方式直接訴諸於「人民」的方式,為其核心人物與支持者和同情者之間直接建立起了代言與被代言關係。無論是聯盟黨還是五星運動黨的「運動文化」和直接民主式匯聚民意的方式,都給予了沒有得到代表的選民以集體歸屬感和身份認同。而它們糅雜了多種元素的政治主張,不管內容是否相左——如增加福利支出、建立最低收入保障、同時減免稅收等,總能從不同群體中得到支持。

民粹主義政黨興起的政治影響與未來發展空間

20世紀90年代以來,義大利出現了兩輪民粹主義風潮。第一次風潮中,以貝盧斯科尼為核心人物的中右翼民粹主義政黨,推動義大利進入了「第二共和時代」。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濫觴於政治邊緣的第二次風潮,不僅推動了又一輪政黨政治的轉型和重組,還助推了「民粹主義精神」在義大利的「常態化」。

自20世紀90年代「淨手運動」後,義大利主流政治力量一直著意模仿美國,意在推動形成以民主黨為核心的中左翼與力量黨為核心的中右聯盟之間相互制衡的準兩黨制。然而五星運動的崛起,打破了主流政黨的兩黨制「美夢」。聯盟黨在2018年議會選舉中所獲得的高支持率,使得中右聯盟內部再添變數。在此背景下,義大利進入「第三共和時代」的觀點日盛。

在「民粹主義精神」 「常態化」的背景下,中左翼民主黨和激進左翼力量,也以其人之道還治之其人之身,以犀利的語言和方式反擊民粹主義政黨。民主黨前任總書記倫奇,在最初自稱傳統政治階層的「拆遷者」,並以一種銳意革新的姿態從佛羅倫斯邁入中央政治舞臺時,曾因善於藉助電視媒體進行政治動員,而被本國部分媒體和評論家與貝氏的電視民粹主義相提並論。義大利左翼黨、民主與進步運動等激進左翼組建的「自由與平等」聯盟,義大利重建共產黨和義大利共產黨等組建的「權力歸於人民」聯盟,均在2018年3月議會選舉的競選綱領中採用了激進的政治動員語言。前者主張要「為感覺不到被代表的數百萬公民以及大多數擁有的太少而需要改變的人,而非為極少數擁有太多的人,重構民主的希望」 ;後者認為,重建自由與平等的核心要義在於「重建人民主權」,重建「人民階級對財富生產與分配的控制權」 。須注意的是,「自由與平等」聯盟已經改組為政黨,並明確將社會民主主義和生態社會主義作為自身的核心意識形態。義大利重建共和意共等更是與民粹主義政黨有著本質區別。它們意在以更加吸引大眾的方式運用馬克思的思想與理論主張,推動更多普通民眾認清本國經濟與社會危機的本源,引導更多勞動者以進步主義的方式反資本主義和新自由主義。

民粹主義在義大利存在的條件不會消失。只要存在貧富分化、危機感和被剝奪感,民粹主義就會此起彼伏。但民粹主義政黨,不完全等同於民粹主義。民粹主義是有效的政治動員方式和競選策略,卻未必是破解複雜經濟與社會難題的良方。自3月份選舉結束後,五星運動黨和聯盟黨聯合組閣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折。目前雖已組閣成功,但政局不穩的隱憂並未完全解除。新內閣與主要民粹主義政黨的未來,將主要取決於它們能否在「主流化」與「反建制」之間找到平衡點,能否繼續響應並塑造民眾的「共識」,以及能夠多大程度上滿足民眾的民族主義訴求與社會訴求。其中,難民、與歐盟關係、福利制度改革以及就業與生計安全問題等,都是持續性的挑戰。如果應對不力,不能推動義大利走出危機泥潭,它們恐怕難以招架民主黨和力量黨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式的反擊。而義大利的未來,亦將在民粹主義政黨與建制派的博弈中,充滿不確定性。

(李凱旋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來源《當代世界》雜誌 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責編:蔡雪斌(實習生)、樊海旭)

相關焦點

  • 當前西方民粹主義動向分析及其鏡鑑意義
    美國的「佔領運動」高喊「我們代表99%」,不僅有「茶黨」等公開喊出民粹主義口號的政黨,還有川普在2016年策略性地應用民粹主義風格參與競選並大獲全勝;西歐國家民粹主義政黨集體崛起,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主流政黨和政治人物的「民粹主義」風格轉向;英國公投「脫歐」,極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在德國、法國崛起,以種族主義、排外主義為特徵的右翼民粹主義思潮獲得越來越多的民眾響應。
  • 西班牙中左翼政黨贏得大選,反歐洲極右翼崛起?
    與此同時,極右翼政黨幾十年來首次進入議會,為西班牙政局帶來更多不確定性。據美聯社報導,當地時間28日上午9時,西班牙大選拉開帷幕。逾3689萬合格選民湧入投票站,選舉產生新一屆議會,包括眾議院所有350個議席以及參議院208個議席。28日晚8時,投票站關閉。根據西班牙法律,在眾議院獲得絕對多數的政黨或政黨聯盟將負責推選新一屆政府首相。
  • 「端管雲」時代的移動網際網路與西方政黨變革
    本文從「組織中的政黨—選民中的政黨—政府中的政黨」這一分析模式入手,在不同層面上分析移動互聯技術對政黨的影響,得出了端管雲時代的移動網際網路對政黨政治的影響比傳統網際網路更深遠;端管雲時代的移動網際網路對政黨以及政黨政治的影響是非均質化、分層次的;政黨政治與移動網際網路之間除了緊密的正相關,還有著不可分隔的負相關;端管雲時代下的移動網際網路始終是一項技術手段,在多大程度上左右公眾意見,進而影響政黨發展,充滿著不確定性
  • 大正時代,對日本政黨內閣形象破壞更嚴重的是各個政黨自身的腐敗
    大正時代,對日本政黨內閣形象破壞更嚴重的是各個政黨自身的腐敗,這些事情的影響力雖然不像西門子事件那麼突出,但這些腐敗來自於政黨本身,直接地加劇了民眾對政府的不滿,也給法西斯分子提供了口實,對他們進行攻擊。
  • 歐洲中左翼政黨現狀及原因
    歐洲中左翼政黨,曾經是二戰以來歐洲最具影響力的一支政治力量。長久以來,它與保守黨相互輪替執掌政權,因而歐洲政黨政治被稱為「鐘擺政治」。中左翼政黨也與中右翼政黨一道,被視為歐洲民主制度的重要兩極。作為中左翼政黨意識形態的社會民主主義,形塑了歐洲福利國家的制度體系,曾經為整個歐洲的民眾帶來了很高的個人收入,良好的住房條件、醫療保障、福利安全和工作教育機會,大多數的民眾與他們的父輩相比,享有更高的生活水平。
  • 《劍網3》璨粹華雀披風怎麼獲得 璨粹華雀披風獲得方法介紹
    導 讀 劍網3璨粹華雀披風怎麼樣?如何獲取?
  • 德國右翼政黨大會遭到上萬左翼以及反右翼人士抗議
    ­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德國《圖片報》23日報導稱,德國右翼民粹政黨德國選擇黨22日和23日在科隆舉行黨代會,遭到上萬左翼以及反右翼人士的抗議。有分析人士稱,隨著德國大選的日益臨近,德國國內的對峙情緒也在升高。­  德國選擇黨黨代會在科隆馬裡提姆酒店召開,共有600名黨代表出席。
  • 外媒視角:中國共產黨可以和「所有政黨」打交道
    一些國家的政黨對此表示歡迎,即使在實行多黨制的國家也是如此。據報導,在一次扶貧論壇上,肯亞執政黨朱比利黨總書記拉斐爾·圖朱說,中國共產黨是其政黨的榜樣。 組織類似扶貧研討會的是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中聯部)。其工作是爭取外國政黨對中國的支持。該部門不直接代表國家,但作為中共的一個機構,它有相當大的權威,並與外交部緊密合作。
  • 英雜誌:中國共產黨可以和「所有政黨」打交道
    一些國家的政黨對此表示歡迎,即使在實行多黨制的國家也是如此。據報導,在一次扶貧論壇上,肯亞執政黨朱比利黨總書記拉斐爾·圖朱說,中國共產黨是其政黨的榜樣。 組織類似扶貧研討會的是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中聯部)。其工作是爭取外國政黨對中國的支持。該部門不直接代表國家,但作為中共的一個機構,它有相當大的權威,並與外交部緊密合作。
  • 日本"專賣店式政黨"難解"百貨公司式危機"
    日本國會眾議院選舉定於12月16日舉行,多達14個政黨準備參選。小黨數量眾多,且各自政綱局限性很強,被戲稱「專賣店式政黨」。    「專賣店式政黨」頻現,凸顯了日本政壇混亂,面臨「百貨公司式危機」。
  • 世界政黨期待同中國共產黨加強交流往來
    本報北京12月9日電  近期,世界政黨通過不同方式向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表示,中國共產黨成功召開十九屆五中全會並領導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決戰脫貧攻堅、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不僅造福中國人民,也將造福世界人民,期待同中國共產党進一步加強友好往來,深化治國理政經驗互學互鑑,為世界穩定繁榮貢獻力量
  • 臺灣地區政黨體制與兩岸關係的內在聯繫
    民進黨作為臺灣地區的本土政黨,在2000年與2016年通過選舉獲得了執政地位,而國民黨在2008年在選舉中重奪執政權,直到2016年又被民進黨打敗,再次成為在野黨,蔡英文並於2020年取得連任。臺灣地區合法登記的政黨有一百多個,從對於國家與民族認同、兩岸關系統獨的主張做分類,一般可蓋括為藍綠兩大陣營,故以西方政治學中對於政黨體制的區分來看,應為「溫和的多黨制」;但從歷史的觀察來看,21世紀以來臺灣地區一直處於國民黨與民進黨的輪流執政當中,臺灣地區在形式上也具有某種程度的「兩黨制」(或可謂之為「藍綠兩黨制」),常常會陷入國民黨與民進黨的藍綠政治鬥爭之中,而忽略了人民的真正需求。
  • 黨派如林立 主席滿街跑——臺灣政黨那些事兒
    25日,臺灣又一個政黨——時代力量黨宣布成立,創黨記者會安排在臺北凱撒大飯店舉行。16時一到,主持人趕緊喊「撤」,引起現場一陣會意的笑聲。    臺灣「解除戒嚴」至今,出現一波波「建黨潮」。新華社駐臺記者從臺灣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獲悉,截至1月23日,臺灣共有265個政黨。
  • 臺灣2020選舉政黨票76.5釐米史上最長
    臺灣2020選舉政黨票76.5釐米史上最長。據臺灣「中央社」報導,2020年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及「立委」選舉即將在11日舉行,選票今天(8日)空運到臺東蘭嶼和綠島,由於今年政黨票上有19個政黨,選票長度創紀錄達76.5釐米,讓選務人員抱得相當吃力。據報導,2020大選選票昨天晚上運抵臺東縣政府。
  • 多美滋致粹,讓寶寶成長之路不再是單行線
    多美滋致粹願用優質的奶粉幫助更多的寶寶贏在起跑線,贏在嶄新的一年裡。多美滋致粹,守護寶寶免疫力寶寶成長過程中需要全面細緻的營養呵護,而多美滋致粹給寶寶提供了雙重超護組合。益生元是益生菌的代謝底物,多美滋通過調整益生元GOS與FOS配比為9:1,從而達到最佳黃金狀態,讓寶寶好消化,腸道更健康,並將這一專利技術應用在致粹奶粉配方中,精心呵護寶寶腸道健康。
  • 淺議中國畫的形體、透視及比例關係
    淺議中國畫的形體、透視及比例關係成忠臣在繪畫藝術中,形體與顏色、神情是常常連在一起講的,形與色、形與神是相對應的概念,這三者是美術的三大基本要素,若沒有形則沒有神;若形不準,色也就很難說準不準,形和色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
  • 深刻認識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優勢 進一步增強制度自信
    這一重大政治論斷和理論概括,對於我們進一步深刻認識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優勢,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建設,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具有重大意義。一、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有別於西方國家兩黨制或多黨制,是一項偉大的政治創造政黨制度是現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東歐多國左翼政黨選舉獲勝 經濟危機致右翼失勢
    原題:多國左翼政黨選舉獲勝中東歐集體向左轉國際在線報導(記者趙遠方):今年是部分中東歐國家的選舉年。在本月9日舉行的羅馬尼亞議會大選中,中左翼的社會自由聯盟以約60%的得票率遙遙領先於其他對手,輕鬆贏得大選。今年舉行的斯洛伐克和立陶宛議會選舉中,左翼政黨也全部獲勝。在匈牙利、捷克,左翼政黨的支持率不斷攀升,都有望在下屆議會選舉中擊敗目前執政的右翼政黨。
  • 多美滋致粹成功實現「質」到「智」的飛躍
    在新政的考驗之下,一大部分品牌奶粉從大眾視野裡消失,而多美滋致粹卻在這次新政的考核下越戰越勇,站穩大牌奶粉地位。多美滋致粹成功實現「質」到「智」的飛躍全乳糖配方,健康護牙多美滋致粹奶粉自上市以來,一直受到大眾的高度認可。
  • 《原神》原粹樹脂怎麼得 原粹樹脂獲得攻略
    導 讀 在原神手遊中原粹樹脂究竟該怎麼獲取呢?獲取的方式內容又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