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疼痛千家秘驗方

2021-03-04 每日醫方

膝 關 節 疼 痛

膝關節疼痛是中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疾病,病因複雜,症狀輕重也因人而異。常見的病因有膝關節軟組織損傷、退行性變、骨質增生、骨性關節、急慢性滑膜炎以及膝關節結核等。

隨著年齡增長,膝關節諸骨由於長年磨損,周圍韌帶鬆弛,致使關節不穩定,造成病變引起相應部位骨質增生。此種增生是人體衰老的現象。40多歲以後,大多數人都有骨質增生,只是發生部位和增生程度不同,有的有症狀,有的無症狀。本病屬中醫「痺證」範疇,多由於風寒溼侵襲和慢性勞損所致。

膝關節創傷性滑囊炎是以膝關節積水、積液為主的疾患,是由於膝關節損傷後引起的滑膜非感染性炎症反應,出現關節腫脹、疼痛、活動受限等臨床症狀。臨床上可分為急性創傷性炎症和慢性勞損性炎症兩種,後者以肥胖女性多見。屬中醫的「痺證夾溼」或「溼氣下注」。本病多採取非手術治療,預後較好,但病程往往較長。

■ 散寒祛溼治增生性膝關節炎

◎山茱萸、淮山藥、熟地黃、澤瀉、茯苓各30克,制附片15克(先煎30分鐘),補骨脂14克,牡丹皮12克,骨碎補10克,三七粉6克(衝)。每日1劑,水煎服。功效:散寒祛溼,活血化瘀。適用於增生性膝關節炎引起的膝關節疼痛。(《中醫專病專效方》)

■ 活血止痛治膝關節疼痛

◎祛瘀止痛湯:當歸12克,赤芍12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乳香6克,生地黃12克,川牛膝12克,甘草6克。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適用於膝部軟組織損傷初期,表現為局部腫脹,關節活動時疼痛。(侯振民《古今特效單驗方》)

◎增生消痛湯:穿山甲、土鱉蟲各10克,皂刺、紅花、熟地黃各12克,蒲公英、金銀花各24克,赤芍、獨活、王不留行、鹿含草各15克,川牛膝18克,薏苡仁20克,三七粉2克(衝)。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劑。

加減:如關節腫脹明顯伴關節腔積液,去熟地黃、鹿含草,加黃柏12克,車前草20克,防己、炒水蛭各9克。適用於增生性膝關節病。[杜秀蘭.山東中醫雜誌,1994,13(1):14]

■ 利水消腫治膝關節疼痛

◎生黃芪15克,防己12克,羌活12克,薑黃12克,當歸12克,茯苓12克,赤芍12克,紅花12克,苡仁15克,老鸛草12克,制天南星9克,牛膝12克,炙甘草9克。水煎服。功效:活血通絡,利水勝溼,散結止痛。適用於膝關節骨質增生形成骨關節炎,滑膜滲出增加者。對單純性膝關節骨關節炎膝部腫脹療效可靠。(《中國中醫骨傷科百家方技精華》)

◎利溼消腫湯:萆薢10克,薏苡仁30克,生黃芪30克,益母草30克,土牛膝30克,土茯苓30克,茯苓皮30克,車前子30克。上藥為1日量,水煎分2次服。急性損傷性滑膜炎加生地黃、牡丹皮、黃柏;慢性滑膜炎、滑囊炎、色素絨毛型滑膜炎加三稜、莪朮;炎消腫退,積液減少,壓痛減輕後加山茱萸;繼發感染見局部紅、熱、痛或伴有身熱者加金銀花、連翹、大黃、牡丹皮。適用於膝關節滑膜炎導致的膝關節積液症。(丁鍔驗方)

◎滑膜炎V方:白花蛇舌草30克,土茯苓30克,澤瀉30克,黃柏15克,赤芍15克,夏枯草20克,透骨草18克,劉寄奴12克,王不留行籽12克,全蠍9克(研末衝服)。水煎500毫升,每日1劑,分2~3次服。連服6劑,停1天,共服30劑。功效:清熱解毒,祛瘀蠲水。適用於膝關節退變合併滑膜炎。

加減:陰雨寒冷天氣關節腫痛加重者加獨活15克;經藥物治療腫漸消而疼痛不減者加川牛膝、紅花各20克。[周翠英,等.山東中醫雜誌,1991(3):21]

◎宣痺湯:丹參15克,川芎12克,牛膝18克,茯苓12克,澤瀉20克,木瓜20克,木通10克,威靈仙30克,伸筋草30克,川續斷12克,細辛3克,甘草6克。上方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每日1劑,分早、中、晚3次溫服;另外將其藥渣加水1 000毫升左右,煎10~15分鐘,先燻患肢膝關節部約10分鐘,至水溫降至50℃左右時,用毛巾沾藥液洗患處,每天燻洗2~3洗次。15劑為1個療程。一般用1~3個療程。適用於膝關節慢性滑膜炎。(王永剛驗方)

■ 養血散寒治膝關節疼痛

◎補氣逐瘀湯:生黃芪50克,伸筋草12克,蒼朮12克,白朮15克,橘絡12克,法夏12克,膽南星9克,牛膝30克,木通12克,澤瀉12克,白芷15克,五加皮20克,甘草10克組成。上方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分早、晚2次溫服,隔日1次,有其他併發症者,可酌情加減。適用於膝關節反覆發作性滑膜炎。(穆天堯驗方)

■ 燻洗法治膝關節疼痛

◎菖蒲五皮湯:石菖蒲30克,海桐皮30克,合歡皮15~30克,五加皮15~30克,牡丹皮15~30克,香白芷15~30克,尋骨風15~30克,歸尾10克,乳香10克,沒藥10克,細辛10克。上藥加水,至淹沒藥物2~3釐米為度。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煎15~20分鐘,加入食醋20~30毫升,置於淨盆內,盆上放1木架,患足踏其上,以藥液蒸氣蒸燻患膝;藥液轉溫後,用其反覆洗浴患膝15~30分鐘。每日如法燻洗2~3次,每劑藥物,夏季可連續用2日,春、秋和冬季可用3日。3劑為1個療程。功效:舒筋活血,溫化瘀阻,祛風除溼,行氣止痛。適用於膝部創傷性關節炎。(王雪苔《當代中藥外治臨床精要》)

■ 外敷法治膝關節疼痛

◎蔥醋熱敷方:陳醋160克,蔥白50克。發散,通竅,活血。先將醋煎至剩一半,加入切細的蔥白,再煮2沸,過濾後,用布浸醋液並乘熱裹於患處。每日2次。適用於風寒溼侵襲引起的膝關節疼痛。

◎赤末散:赤小豆10份,沒藥1份。先以紫草油塗搽患部,再取適量沸水將赤末散攪拌成糊狀,攤勻在白皮紙上(白皮紙疊成2~3層均可。其面積應根據患處大小而定。亦可用皺紋紙或火紙)。速將攤好的藥糊貼於患處以繃帶固定之,每日換藥1次。兩藥相伍,共奏利水除溼、消腫止痛之功。適用於慢性膝關節滑膜炎。[劉遠祿.中國中醫骨傷科雜誌,1989,5(5):37]

■ 護膝治膝關節疼痛

◎草烏20克,防風20克,細辛20克,陳艾20克。以上前3味共研細末,再將陳艾搗成絨,和勻,做成護膝,用護膝日夜護住患者膝部,病癒為止。祛寒燥溼,通絡止痛。適用於風寒性膝關節疼痛。

摘自 頸肩腰腿痛千家妙方

■ 如果覺得不錯,請點亮右下角的「在看

© 重要提醒:本平臺分享出來的各種治療方法僅供同道參考和交流,並非適合所有人群,建議患者就醫辯證診治


相關焦點

  • 膝關節疼痛驗方,救命方!
    過於肥胖對膝關節的壓力增大,血液流通緩慢,血管被擠壓,軟組受損,滑膜被脂肪影響,無法正常分泌。滑膜炎有哪些症狀?1、輕度症狀以關節疼痛為主,關節腫脹不顯著或伴有輕度腫脹,走路咯吱咯吱彈響,這個主要發生於老人年,經常會上下樓或用力時關節出現疼痛或有不適感,有時候長時間行走關節有發燒、發僵的感覺,疼痛會加劇,嚴重影響生活。
  • 膝關節積液特效驗方
    再如鶴膝風,膝關節紅腫疼痛,步履維艱,投以《驗方新編》四神煎恆效。藥用生黃芪240克,遠志肉90,克川牛膝90克,石斛120克,(川牛膝、石斛、獨活《本經》云:治痺,故以有效)先煎四味,用水10碗,煎至2碗,再加入金銀花30克(若以石膏或獨活代之則其效更佳),煎至一碗,頓服。歷年來餘與同道用此方治此病,每隨治隨效,難以枚舉。
  • 膝關節滑囊炎驗方
    膝關節滑囊炎驗方來源:《外科與皮膚疾病千首妙方》膝關節滑囊炎是膝關節的滑膜因打擊、跌倒(騎自行車跌其症狀為膝關節腫大,內有積液,亦可伴有全身發熱惡寒等。如不及時治療,則滑膜增厚,關節軟骨萎縮,與滑膜發生粘連,影響機能。以下妙方,供治療時選用。
  • 膝關節疼痛的原因
    近些年來,膝關節疼痛患者越來越多,許多人都有過膝關節疼痛的經歷,但膝關節疼痛的原因大家並不十分清楚。膝關節是人體較大而複雜的屈曲關節,它所受到的應力大,結構穩定而又靈活。導致膝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很多,但膝關節疼痛的原因並不都是由膝關節的病變引起的,許多膝關節疼痛都是由腰部和髖部病變引發的膝關節放射痛。
  • 膝關節疼痛怎麼辦?膝關節疼痛如何治療?看完徹底明白了!
    膝關節疼痛已經成為了我們大多數人所關注的話題,他是一種很常見的症狀,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都受其困擾。膝關節疼痛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常年跟著你,酸痛難忍,行動不便。但很少有人真正的重視這個症狀,並想對其治療到底,都是能忍多久就忍多久。膝關節是人最重要的關節之一,不可大意。
  • 膝關節運動與疼痛
    膝關節在運動的時,髕骨也隨著運動,屈膝時,髕骨相對於股骨下移,伸膝時,髕骨相對於股骨上移;小腿旋外、內時,髕骨不做滑行運動。  膝關節屈曲運動時,病人一般疼痛在髕骨周圍和膝後比較常見。股四頭肌及其肌腱損傷,髕骨向下滑行時,幅度減小或者無法滑行,那麼,膝關節屈膝功能受限,病人無法正常下蹲。股四頭肌在大腿的前面,外側,內側,包住股骨的3/4,它在膝關節疼痛中是一塊最常發病的肌肉。在股骨遠端及外側面,是股四頭肌損傷最常見的部位。
  • iPACK: 緩解膝關節置換術後膝關節後方疼痛
    ——在區域阻滯中,iPACK是「infiltration between popliteal artery and capsule of knee」的簡寫,意思是在膝關節後囊和膕動脈之間浸潤麻醉。        全膝關節置換手術術後的問題在於:膝關節後方的疼痛。雖然以往的區域神經阻滯技術已經極大改善了全膝關節置換術後的鎮痛,但是沒有完全覆蓋膝關節後方的疼痛。
  • 膝關節疼痛怎麼辦?專家來支招……|膝關節|蛋白質|疼痛|食物|護膝|...
    有些腿腳本身就有疾病的人,不僅沒有變得更健康,反而損壞了自己的膝關節,連走路都變得困難起來。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李劼若提醒,膝關節疼痛是常見的骨外科症狀,有可能是過度勞損所致,也有可能是膝關節受到損害。
  • 膝關節疼痛的按摩方法
    其實對於我們膝關節疼痛我們一般都會選擇按摩的方法,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膝關節疼痛是很多人都會遇到的一種情況,我們對於膝關節疼痛的按摩方法還是有一定的認識的,穴位按摩是本質。腰眼穴位置: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4橫指稍寬處,左右各一穴。
  • 膝關節疼痛一般是什麼病?
    「我的膝關節疼是什麼病?"這是很多有膝關節疼痛的患者最想問的一個問題。我也嘗試著寫一篇文章來回答患者的這個問題,比如:通過膝關節疼痛的不同部位、疼痛的性質和程度,來進行區分,以便普通的患者也可以「按圖索驥」,輕鬆知道自己膝關節出了什麼問題。但當我準備著手做這件事的時候,我發現這並不是一個輕鬆的任務。
  • 解剖學分析 | 膝關節疼痛
    股直肌緊張是個普遍問題,且能導致膝關節疼痛。這種疼痛是由於髕骨關節面壓入股骨溝所致。長時間壓迫會磨損關節軟骨,造成慢性膝關節疾患。股直肌足夠的柔韌性可防止這種膝關節病理改變的發生。(2)股外側肌股外側肌纖維包裹大腿外面,起於股骨粗線外側唇,即股骨後面的一條縱形嵴。
  • 膝關節疼痛的10塊肌肉
    疼痛標識:膝部前側疼痛:股直肌、股內側肌、內收長肌、內收短肌膝部前內側疼痛:股內側肌、股薄肌、股直肌、縫匠肌、內收長肌、內收短肌膝部外側疼痛:股外側肌、臀小肌、闊筋膜張肌>膝部後側疼痛:腓腸肌、股二頭肌、膕肌、半腱肌和半膜肌、比目魚肌、蹠肌當病人主訴自己膝關節的疼痛部位時,應先根據疼痛標識初步判斷出受損的肌肉,然後通過對肌肉各種功能的詳細了解,以及詢問病人的生活習慣以及自己的特殊檢查來判斷受損的具體肌肉。
  • 【骨科】膝關節疼痛一般是什麼病?
    我的膝關節疼是什麼病?"這是很多有膝關節疼痛的患者最想問的一個問題。比如:通過膝關節疼痛的不同部位、疼痛的性質和程度,來進行區分,以便普通的患者也可以「按圖索驥」,輕鬆知道自己膝關節出了什麼問題。膝關節是人體最複雜的一個關節,除了骨頭,膝關節還由很多韌帶、軟骨、滑膜等組織構成,據統計,僅僅是膝關節炎的種類,就可以列出一百多種,膝關節裡的任何一個零件出了問題都可能引發膝關節疼痛,而且很多膝關節疾病的症狀交叉重疊,如果不藉助臨床查體和輔助檢查,單憑症狀很難鑑別。
  • 膝關節內側疼痛 可能是「鵝足」在作怪
    膝關節部位的疼痛,往往會嚴重影響患者工作和生活。每當膝蓋疼痛,相信大家會認為是關節炎或者滑膜炎導致的。
  • 膝關節疼痛難忍,經常發作是什麼原因?怎麼做才能緩解疼痛?
    每到陰雨天,關節就疼痛難忍。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出現這樣的情況。這就要好好說說為什麼膝關節會出現疼痛了?膝關節疼痛的原因都有哪些?膝關節長時間暴露在寒冷的環境中。很多中老年人因為年紀大了,骨骼本來就已經在逐漸退化,膝關節無意間受寒,就容易導致關節疼痛,溫差變化大是導致關節疼痛的主要原因。還有很多年輕人為了時尚潮流,就算是秋冬季節,也將腿漏在外面,導致膝蓋受涼,引起膝關節疼痛。運動不當,造成膝關節損傷。
  • 膝關節疼痛千萬別忍著!做好5點保護膝關節!
    膝關節是我們人體最大和最穩定的關節,有很多條韌帶以及半月板來保護它,膝關節支撐著我們的上半身和大腿的重量,當膝關節前屈和後伸時都遵循著一定的角度和方向,如果平時不注意保養,一味的消耗,久而久之,膝關節就會腫脹、疼痛、變形。膝關節為什麼會疼呢?
  • 【拿什麼拯救你的膝關節】科普(07):膝關節疼痛原因大揭密
    脂肪墊勞損的發病原因可能是由於外傷或者長期摩擦引起脂肪墊充血、肥厚並發生炎症,與髕韌帶發生粘連,從而使膝關節活動受限。這種損傷多發生於經常步行、登山或者蹲起運動較頻繁的30歲以上人群。患者會覺得膝關節疼痛,完全伸直時疼痛加重,但關節活動並不受到限制。勞累後症狀明顯。治療以保守治療為主,配合理療及口服藥物。
  • 治療膝關節疼痛幾個特效穴!
    膝關節疼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引起膝蓋疼痛、腫脹的原因很多,大多由骨膜、筋膜粘連,關節軟骨退化,周邊毛細血管被瘀阻所造成。如何緩解疼痛,改善、提高膝關節功能呢?一種簡單易行的穴位按摩方法,配合適當的物治療,可以達到較好的療效。
  • 七種引起膝關節的疼痛症候群Ⅱ
    髕下滑囊炎是膝下疼痛的常見原因症狀和體徵患有淺層髕下滑囊炎的患者會主訴髕骨前方疼痛和腫脹,並可放射到上方和下方區域。患者常無法下跪或下樓梯。患者也會主訴膝關節有卡住的感覺,特別是晨起時。患者被動屈曲和主動拮抗伸展膝關節時會產生疼痛。突然釋放阻力會明顯加重疼痛。深層髕下滑囊不像淺層髕下滑囊那樣容易感染。臨床症狀脛骨結節骨憔炎的特徵為膝關節前方疼痛,壓迫股四頭肌和脛骨粗隆會加重疼痛。脛骨結節骨骺炎與膝關節過度使用或不當使用有關,例如跑步、跳躍或在硬地面過度訓練以及任何需要反覆使用股四頭肌的活動。
  • 關於膝關節疼痛看這一篇就夠了
    這是很多有膝關節疼痛的患者最想問的一個問題,比如:通過膝關節疼痛的不同部位、疼痛的性質和程度來進行區分,這便於患者也可以「按圖索驥」,輕鬆知道自己膝關節出了什麼問題。今天全面給大家分享膝關節疼痛,值得學習借鑑!基本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