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一個極富浪漫的時代,經濟繁榮,文化奔放,人才輩出,詩歌,則是這個時代的代名詞。
關於唐朝的詩人,我們都能舉出幾個人名來,但大多數都是男性,若要問到唐朝著名的女詩人,你知道幾個呢?
今天我們就要介紹一位才情極佳,遭遇特殊,一生充滿悲情基調的唐朝女詩人,也是名揚全國的才女——李季蘭。
大約在公元713年,四川誕生了一個小女孩,她天生美麗,又有一身才氣。
6歲的時候,父親抱著她看薔薇花,女孩就以薔薇花為題作了一首詩,其中一句是這麼說的:
「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
這句詩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問題,卻引起了她父親的警惕。
因為「架卻」兩個字跟「嫁卻」諧音,意思是說,小小年紀就思嫁而心緒煩亂,長大後恐怕會有失婦德!於是,父親仔細考慮了很久,決定把女兒送進道觀出家。
從此,唐朝四大才女之一的李冶,就成為剡中玉真觀的一名女道士,改名李季蘭。
父親希望李季蘭清心寡欲,但李季蘭卻天生多情。
《唐才子傳》記載,李季蘭「美姿容,神情蕭散,專心翰墨,善彈琴,尤工格律」。
在玉真觀裡待了10年,李季蘭非但沒有變得沉靜,反而更加嚮往外面精彩的世界,每天彈琴寫字煩了,李季蘭就開始結交外人。
她美麗脫俗,又才華橫溢、擅長詩文,吸引了許多來觀中遊玩的文人墨客。李季蘭常常暗送秋波,被戲稱為「風情女子」。
她和名士朱放、崔煥、肖叔子、陸羽等人交好,常常在一起舉行詩文集會,李季蘭的才女名氣越來越大,劉長卿甚至誇她是「女中詩豪」。
而經過藍顏知己「茶聖」陸羽的介紹,李季蘭認識了和尚皎然。皎然俗姓謝,是南朝大詩人謝靈運的後代,他同樣以擅長寫詩出名。
李季蘭、陸羽、皎然3人常常聚會,漸漸地,皎然的風採吸引了李季蘭,她暗生情愫,寫下一首情詩,託陸羽轉達。
這首詩的名字叫《結素魚貽友人》:
尺素如殘雪,結為雙鯉魚。
欲知心裡事,看取腹中書。
意思大概是說:我給你寫了這封信,把心事都藏在魚腹中,但我相信,你一定能明白我的心意。事實上,皎然確實明白了,他也做出了回復。
皎然當即寫了一首《答李季蘭》:
天女來相試,將花欲染衣。
禪心竟不起,還捧舊花歸。
皎然是自願出家,早就修煉得心如止水,俗心不起,面對李季蘭的試探,他稱李季蘭為「天女」,但他已經有了一顆「禪心」,只能把她拋過來的花枝送還了。
李季蘭收到回復,感嘆自己竟然不能讓皎然動心。之後的她一直覺得寂寞無比,雖然有陸羽的情意,但因為世俗身份,兩人沒辦法相守。
不過後來,李季蘭這首表白的情詩卻流傳了下來,成為唐朝的經典名作,也常常被後世詩人借鑑。
李季蘭一生情感既豐富又坎坷,一路生愛,也一路恨,綿綿的相思和愁苦也化作催人淚下的文字。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
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
彈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
望水試登山,山高湖又闊。
相思無曉夕,相望經年月。
鬱郁山木榮,綿綿野花發。
別後無限恨,相逢一時說。
流水閶門外,孤舟日復西 。
離情遍芳草,無處不萋萋。
妾夢經吳苑,君行到剡溪。
歸來重相訪,莫學阮郎迷。
後來,她名聲很大,大到唐朝皇帝玄宗都想一睹真容,可是當看到她後,皇帝失望極了,嘆息道不過一「俊媼」(漂亮的老婦人)而已。
當暮年已至,容顏不再,李季蘭的內心變得更加落寞。
公元784年,李季蘭因為為叛將朱泚寫過詩,當朱泚兵敗被殺後,她也受到牽連,竟被亂棍打死,薄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