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霧》:最可怕的竟不是怪物而是人?這究竟是為何?《迷霧》該劇是講述了被未知的迷霧所籠罩困於超級市場的市民,對抗怪物和宗教狂熱分子以求生存的故事。《迷霧》的恐怖不僅僅停留在嚇唬人和講故事的層面,而是更深入的挖掘了人的內心,人們困在密閉空間、面臨危險時會有什麼反應。在這樣的情況下,最可怕的反而不是怪物,而是人,這也是《迷霧》中真正精彩的部分!
男主角像史詩中的英雄,正直,有屠龍斬棘之勇,以頭腦、感召力帶領他的人民走出困境沼澤,做出的所有決定都英明正確,可最終依然難逃悲劇的宿命。這絕望的迷霧也擊倒了我。遲來的希望更讓人絕望,一個讓男主角絕望的結論令人有更多的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信仰,上帝,個人英雄主義還是愛? 其實是一部很好的電影,讓我減掉一分是這個結尾。如果沒有這個結尾很多東西並沒有必要去刻意推敲,可是現在天一亮軍隊一到就草草收場,給人感覺這個結尾太突兀太不自然了。
結尾閃過那個甘為孩子鋌而走險的女人,是達拉邦特傳達我們的信息,那些選擇困在超市裡的人們,一開始就犯了錯誤,因為他們選擇了自保,但這符合大多數人自私的本性。剩下的時間裡再怎麼折騰,也都是為了驅散內心的恐懼,為了求生,一群人的目的沒有什麼本質區別,但不同的手段使人群分化了。
一群人在封閉空間裡掙扎和衝突,似乎一向是社會心理學家很好的分析藍本。導演在採訪時說,最可怕的,不是怪物,而是人心。人們不是互相幫助,就是彼此毀滅,這才是《迷霧》希望表現的東西。就這個主題,北野武出演的《大逃殺》中看似變態的情節,實際上也是想講述這個道理。
影片裡的那個瘋女人不過是個象徵,這個社會裡,總有一部分人,他們無知得過了頭,卻無比愚昧,其實無知不可怕,愚昧才可怕,它可怕在這些人固執地堅持已見,絕不相信科學,同時還要惑眾。這才是最可怕的,想想吧,有什麼能比傳播愚昧更可怕?這個女人是堅定的衛道士和傳教者,她的存在者是真正可怕的威脅。想想吧,如果沒有她,人們緊緊地團結在一起,就算最後全死了也沒什麼可怕和遺憾。然而就因為她的存在,那被可怕怪物嚇得瑟瑟發抖的男孩子在父親的全力保護下安全無恙,卻被一個同類逼到了生命的邊緣,這真是諷刺。
這是一部很優秀的影片,達拉邦特沒有失他的水準,我們看得也很唏噓。最感慨的是在那個小超市中,當男主角說再接下來恐怕那個瘋女人要搞祭祀,會找個人來殺掉的時候,而後來的情節發展印證了他的推測,我才驚然地意識到人類的文明可以在剎那間倒退回原始。原來人類的文明竟是如此脆弱。
在精心布置的迷霧中,不僅劇中人,連我們局外人也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和判斷。迷失了,所以被耍了,怪不得別人,只怪自己境界不高。《迷霧》不負責提供答案。斯蒂文·金或者德拉邦特根本不去想要告訴你你該站在哪條陣線可以確保你生存下去,他們只是告訴你,這就是現實。現實啊現實!我們何嘗不是都迷失在自己的霧中
回到最開始的話題,我想說,生活不會因為你更加優秀就對你更加仁慈,你改變得再多,也逃避不了色子的存在,但這是我們唯一能做的,所以依舊要努力去做。《迷霧》:最可怕的竟不是怪物而是人?這究竟是為何?
本文由心嚮往芳華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