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媽後才開始研究寶寶用品,只是常常越研究也越不知道該買什麼好,因為實在太多選擇了,而 達人媽媽愛小宜也因為曾經有過同樣的困惑,於是便分享了自己過去這一年來所實際使用的嬰兒用品,綜合使用感受與想法,整理出個人覺得不錯的6款輔食好物,供大家參考↓↓↓
來自美國的Cuisinart食物攪拌棒,在媽媽界十分火紅,而我也是也靠著它才能方便製作孩子的輔食,Chisinart食物攪拌棒也有分為全方位與專業型功能。
全方位功能的型號為CSB-77TW,專業型功能的型號為CSB-76TW,而76和77又有什麼差別呢?
二者差別在於77可打泥, 切碎及打蛋, 且全機不鏽鋼,76則僅有打泥功能, 僅打泥套件為不不鏽鋼 但考量切碎功能可以用食物剪代替, 至於打蛋則完全用不到, 所以我入手的76, 即只有打泥功能。
Cuisinart的打泥不鏽鋼套件,看起來十分堅固,實際使用也十分好用,連山藥與馬鈴薯也都可以打成泥。
如果有打算要親自製作輔食給寶寶吃的媽咪,一款好用的攪拌棒是必敗實用好物之一,不僅可以大大節省準備輔食的時間,食物泥的綿密與否和攪拌的時間也相關。
另外,若寶寶已過輔食階段,不需製作食物泥,Cuisinart食物攪拌棒還可以拿來打果汁也十分方便。
其實自己第一支準備的輔食湯匙並不是AVENT的兔兔湯匙,在此之前也過了至少3-4款不同的湯匙,直到接觸到兔兔湯匙後,便完全捨棄了其它湯匙。
主要是這支湯匙真是好握,在實際用過多款輔食湯匙後,個人認為其實只要入手這款兔兔湯匙即可。
因為有些品牌的湯匙深度做的不夠,往往寶寶月齡大些就會討食物討很急,因為一口的量太少了,但AVENT的湯匙就做的較深, 讓媽媽可以視寶寶進食情況及速度自行斟酌每口餵食量。
即使孩子現在已經一歲二個月,自己也還是使用AVENT餵食,使用時間長, 個人十分大推!
個人認為think baby的餐具組性價比頗高,我訂的是橘色, 一組餐具包含:便當盒, 湯碗, 嬰兒碗, 杯子, 湯匙及叉子。
其實自己最早買入的餵食碗貝親的學習碗組, 學習碗容量為100ml, 但實際使用二次後就不再使用了, 因為:
1.容量僅100ml, 其實有些偏少, 較適合輔食初期, 以我家娃大食量根本不夠裝。
2. 由於自己主要是以製作冰磚, 要食用時才放入電鍋蒸煮, 學習碗也不適合放入電鍋反反覆蒸煮。
由於以上原因, 與其等到孩子食量變大再換容量大的碗, 不如直接一次到位可以使用長久的餵食碗。
thnk baby 有二種不同尺寸的碗, 十分實用, 可從輔食階段一路使用到自行吃飯的小童階段, 另外便當盒與杯子也都是小童時期可以使用的餐具,。
最重要是不鏽鋼的材質, 令人放心, 而且又有防熱外罩(橘色外體), 讓媽媽拿著也不會燙手的貼心設計, 十分令人稱許~
膳魔師算是孩子一出生我就敗入的小物之一, 自進入輔食階段, 至今實際使用9個多月, 只能說是非敗不可的好物, 一組保溫瓶含有杯體, 杯蓋及全不鏽鋼的摺疊湯匙。
因為有摺疊湯匙, 所以一罐帶出門, 也不需要另外再準備餵食湯匙, 十分實用, 保溫力極強 。
最神奇的是還可以用膳魔師保溫罐, 直接用生米悶燒出一碗熱熱的稀飯, 很適合帶寶寶出外旅行時使用, 除了放入白米, 一些簡單的菜類也可放入,
輔食的儲存盒的樣式很多, 在用過很多款不同的儲存盒後, 個人認為硬殼儲存盒會更為耐用, 也才不會每過一段時間, 就因反覆使用而需要更換。
硬殼儲存盒目前自己用過的Brother Max, 個人就很喜歡, 雖然比起一般市售的分裝盒的單價算高, 但使用時間更長, 從娃6個月時開始使用, 至今己使用了8個多月, 仍十分耐用!
圍兜類也是嬰兒必備物品之一, 從新生兒時期的口水巾, 一直到輔食階段的防水圍巾, 都是媽媽們的採購清單的必備品!
而關於輔食時期的防水圍巾, 自己在實際用過不同品牌的圍巾後, 還是偏好同時結合好攜帶與寬大立體口袋的mikihouse軟質立體圍兜 ~
材質是柔軟樹脂製作的的立體圍兜, 其實整張攤開就是平平的一張, 但就是運用底部的扣子, 可扣出大大的立體口袋, 外出時, 只要捲起來即可, 完全不佔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