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報記者 賴 鋒
圖/本報記者 吳騰江
19日,2020赴圩節·安流鎮暨鄉村旅遊美食活動在五華縣安流鎮沿江公園舉行,吸引市民和遊客近萬人次參加。
一大早,雖然天氣寒冷,但並未阻擋人們赴圩的熱情,沿江公園內早已是人潮湧動,熱鬧非凡的景象。不少赴圩的群眾都說,平臺搭得好,往昔的圩日熱鬧氛圍又回來了。
重現往昔的熱鬧 物聚人湧搶購忙
上午9時30分,鑼鼓喧天傳喜慶,雄獅起舞迎客來,2020赴圩節·安流鎮暨鄉村旅遊美食活動正式啟動,「安流圩」隨即火熱「開市」。一時間,臺上好戲連臺,臺下物聚人湧,場面相當熱鬧。
「切糕給我來兩袋。」「大家快來嘗一嘗富硒豬肉湯。」開圩儀式後,記者隨市民遊客擠進圩市,只見各具特色的攤位一字排開,既有當地特色產品,也有各種生活必需品,還有各種熱氣騰騰的美食,貨種相當齊備。市民遊客則手拎大包小袋逛遊其中,熱鬧的圩市傳出叫賣聲、砍價聲,以及各種美食的香氣,人氣十足。
安流圩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在解放初期,安流圩已具有一定規模,有水街、上橫街、下橫街、米街等街道。解放後,增建了新街、新一巷、新二巷等街道和安流戲院。隨著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又新建了強華市場、農民街、河堤東路、司前街、新秀街等,安流成為五華縣南部重鎮,圩鎮建成區面積4.5平方公裡,各項功能設施齊備,結構布局合理,貿易活躍,商賈雲集。
「我早早就來到這裡,看了節目表演,品嘗了美食,還買了一大堆東西。」市民張育兵說,記得舊時一到圩日,大家都會早早起床,拖大帶小去赴圩,有的是為了購買生活必需品,也有的只是為了趕趕熱鬧,見見相熟的人、聊聊天,感覺就非常好。「儘管如今的超市、商業街遍布,商品各式各樣,但是怎麼也替代不了赴圩的那份心情。」張育兵說,赴圩節的舉辦,重現了圩日的往昔熱鬧,也喚起了人們心中的記憶和情感。
上午10時,寬闊的沿江公園已經被擠得水洩不通,從各方湧來的市民遊客帶著包、拎著袋,在琳琅滿目的商品前「淘寶」。「這裡可以買到新鮮的土貨,很多都是農民自家種養的,健康無汙染。」來自蕉嶺的遊客陳麗拎起手中的菜乾、切糕、小龍蝦向記者展示,直呼不虛此行,不僅自己買了一份,還給親朋好友也帶了一些。
一村一品煥活力 勤勞致富笑開顏
「赴圩節的舉辦,目的在於藉助這個平臺宣傳推介安流的發展成就,宣傳推介『一村一品』的鄉土特色。」安流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李權說,「一村一品」特色展銷,是這次活動的重要內容。
記者遊圩後發現,當天設置的60多個攤位中,安流鎮「一村一品」展銷攤位佔了過半,同時也最受市民遊客的青睞和歡迎。吉程村淨水小龍蝦、半徑村黑花生、福江村特色糕點、裡江村水庫魚、學少村鴨蛋、安流陶器製品……這些各具鄉土特色的產品被搬上攤位,大部分食品類產品還加工成了美食現場供客人品嘗,市民遊客一頓「爆買」。
「一開始煮製了50斤小龍蝦,沒想到一下子就賣光了,又趕忙回去補貨。」吉程村攤位展出的香辣小龍蝦,因小龍蝦淨水養殖無汙染、肉質清爽鮮美,吸引了眾多市民遊客圍觀品嘗購買。攤位負責人陳伯松告訴記者,公司目前在吉程村開發了300畝小龍蝦箱體淨水養殖項目,為該村村民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下一步還將繼續擴大規模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據了解,近年來安流鎮堅持產業綠色發展道路,致力脫貧攻堅,讓良好的生態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撐點,在鞏固傳統產業發展的基礎上,結合各村實際,全力推進 「一村一品」發展,目前已形成絲苗米、烤菸、木耳、紅薯、靈芝、柚子、油茶、蔬菜等種植基地和蛋鴨、黑鳳雞、三黃雞、黑山羊、淡水魚、小龍蝦等養殖基地,進一步增強了聯農帶農效應,促就業增收。
萬塘村的攤位上同樣是人來人往,大家對他家的「阿婆粽」讚不絕口。攤主陳少寧笑容可掬地站在攤前,熱情地招呼遊客品嘗粽子,大家品嘗後覺得味道不錯,便紛紛購買。其實,熟悉他的鄉民都知道,他與粽子結緣,還有一段辛酸的往事和感人的奮鬥歷程。
1995年,陳少寧在一次建築施工中不慎從高空摔落,導致左腳不得不截肢、戴裝假肢。也就是那時起,他利用源於外婆的粽子製作技藝,一步步把「阿婆粽」品牌越打越響,勤奮持家25載,書寫了自強奮鬥的感人故事。如今,他的「阿婆粽」被包裝成精美的禮盒,通過赴圩節平臺大賣。「一上午賣了五六百塊錢,做的都不夠賣了。」陳少寧喜笑顏開,非常高興。
赴圩整日日搭夜 精彩連連真開心
「客都梅州赴圩節」是梅州日報社策劃創辦的融媒體大型品牌活動,活動集逛、購、吃、遊、娛五位一體,讓圩日變節日。
逛圩後,由梅州日報社組織的讀者團成員還前往五華漢光超順農旅園體驗蔬果採摘樂趣、前往制陶工藝廠觀看手工製作陶瓷過程、參觀世界球王李惠堂故居、參觀氣勢恢宏的五華奧體中心。
在漢光超順安流蔬菜基地,讀者團成員鑽進連綿成片的蔬菜「海洋」,盡情享受採摘樂趣。油菜、芥藍、苦瓜、菜心、大白菜等應有盡有,遊客現摘現稱,體驗感十足。「短短一個小時,現場體驗採摘銷售達1.8萬多元,出乎我的意料。」基地相關負責人張新茂說道。
赴圩節人流量大,社會關注度高,覆蓋面廣。活動現場,政法委、公安等部門還舉行送政策下鄉宣傳活動,及時把相關惠民便民政策送到群眾手中。與此同時,現場還舉行梅州高新區(廣梅產業園)專場招聘會,吸引了不少就業意向者報名參加。
晚上7時許,非遺文化惠民演出晚會在沿江公園精彩上演。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帶來一臺匯聚漢劇、漢樂、舞蹈、相聲、歌曲的視聽文化盛宴。臺下,市民群眾早早集聚「搶位」,個個聚精會神地觀看演出,不時發出陣陣歡笑聲和熱烈的掌聲。「白天赴圩,晚上看戲,赴圩日搭夜,精彩又充實。」市民李小蓉評價道。
據了解,此次活動由梅州日報社、安流鎮人民政府主辦,梅州市委政法委、梅州市公安局、梅州市農業農村局、梅州市扶貧工作局、梅州市民政局、梅州市應急管理局、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五華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客鄉情旅行社聯合協辦,梅州日報全媒體經營中心承辦,廣東春天汽車集團全程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