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退化是怎麼一步步發展到關節置換的?

2021-03-05 成都保膝醫學研究中心

研究表明,外傷、過量運動、過量勞作,會讓關節退化加速發展,其中還有絕大多數人是因膝關節下肢對線關係失衡(關節力線不平衡,比較明顯的表現為膝內翻、膝外翻),導致了關節退化的加重。

關節退化最早發生在關節軟骨(在兩塊骨頭的接觸面,有一層軟骨起保護關節的作用軟骨),以關節軟骨的降解、關節邊緣骨贅的形成為標誌,降解的軟骨屑、剝落的邊緣骨贅生物會游離在關節腔內刺激炎症的誕生,最早的膝關節炎開始出現。

多數膝關節炎患者初期症狀較輕,主要症狀有膝部酸痛、膝關節腫脹、膝關節彈響等症狀。膝關節僵硬、發冷也是膝關節炎的症狀之一。以僵硬為主,勞累、受涼或輕微外傷而加劇,嚴重者會發生活動受限。

膝關節炎會直接導致膝關節微循環障礙,會刺激膝關節滑膜,出現滑膜炎症狀。膝關節滑膜是關節產生滑液從而潤滑關節、吸收「廢棄滑液」的重要組織。

一旦關節滑膜出現功能異常那麼就會導致關節液無法正常生成和吸收,膝關節就會產生積液,進一步加重關節的循環障礙,加速炎症進一步發展然後反作用於滑膜,滑膜就會發生形態改變。

而最新研究顯示滑膜的炎症在骨關節炎中起重要作用:

1、滑膜炎症和滑膜相關的致炎因子誘導的關節軟骨的降解和破壞,促進了骨關節炎的發展。

2、滑膜是關節關節營養的「發動機」滑膜失去了調節功能,所有外服藥物療效就會大大降低。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患者大量用藥效果不佳的原因。所以滑膜病變在骨關節炎中的表現日益突出,而針對滑膜病變的治療將成為一個新的靶點。

滑膜病變(增生、增厚)會進一步加速軟骨降解、軟骨剝脫、隨後累及滑囊、韌帶、半月板、繼而出現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膝關節游離體、膕窩囊腫、髕骨軟化、鵝足滑囊炎等關節疾病。

發展到中期引起關節面軟骨變性,軟骨下骨板反應性骨損,導致膝關節出現一系列症狀和體徵,骨性關節開始形成。膝關節炎發展到後期大多都會伴隨多個關節組織的混合型病變,醫學上將其分為游離體型、軟骨型、滑膜型、半月板型以及混合型五個類型。

到了此階段如果不根據患者自身的發病情況,通過專科檢查準確判斷患者所處的分期,是哪種型引起的關節病變,而是盲目的一刀切進行治療,將導致治療不徹底,病情反反覆覆。所以分期分型理念在膝關節炎的治療上至關重要。

骨關節炎任其發展不加以控制就會出現關節內的部分軟骨磨損消失,沒有了軟骨的保護,關節間隙變窄乃至融合,走路時骨頭磨骨頭,加上骨頭最外面的骨膜及周圍的滑膜上神經豐富,所以十分疼痛。

關節發生融合變形以後,關節活動功能徹底喪失,到此時醫學上只能進行置換幹預,沒有第二種選擇。這就是膝關節退化怎麼一步步發展到骨性關節炎的,從而需要進行全膝或單髁置換。

【圖】骨關節炎發展過程簡易圖

膝關節炎的發展過程關聯著關節軟骨、骨質的變性、受損。所以針對不同期型的膝關節問題,不能一概而論,更不可「多人一方」「一刀切」,這樣只會讓病情往更糟的方向發展。

而且臨床上近30%膝骨關節炎患者,沒有做過相關檢查或只做了CT、X片等常規檢查,便盲目求醫問藥。

但由於膝關節結構的複雜性及膝關節炎誘因的多樣性,常規的檢查難以明確區「多因同症」的狀況。無法確診疾病類型、就會出現漏診誤診,延誤病情。

因此膝骨關節炎患者一定要到專業機構進行膝關節常規及專科檢查,明確病變位置、程度、所處分型分型,科學制定診療方案,越早治療,難度低花費越小。

一、置換技術在全球而言已經是一種非常成熟的技術,但需要許多前提客觀條件。

首先置換費用題、接受置換的年齡問題。

因為假體是有使用年限的,過早接受置換就會面臨二次置換返修問題,還有手術併發症風險。

目前整個醫學界的觀點還是「防大於治」,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避免關節病變的惡化達到置換標準。

二、膝關節炎有幾個治療的核心環節,是否把握這些關鍵點是治療膝關節炎的關鍵。

是否是由膝關節下肢對線關係失衡導致的關節加速退化,如果是,那麼恢復關節力線平衡就是關鍵。

病變的滑膜要首先進行幹預,恢復滑膜的正常調節功能,解決關節循環障礙。

已經受損的骨質要要進行修復,再配合關節養護,功能鍛鍊才能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

 為響應國家《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特建立疾病網絡諮詢與預約掛號服務,提供的疾病常識僅供參考,具體治療方案須來院面診。

相關焦點

  • 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
    常常會有朋友來問我,家裡的長輩身受膝關節退化之苦,不曉得怎麼選擇治療的方式。退化性關節炎專指骨質組織隨著年齡漸進式的變化,尤其是關節軟骨的磨損。對於一般不常運動的人而言,肥胖是退化性關節炎發生的主要原因。對於愛運動的朋友而言,膝關節十字韌帶的損傷往往是導致膝關節退化的源頭,主要是因為十字韌帶損傷後,膝關節變得不穩定,使得大腿骨與小腿骨沒有辦法在完美密合的情況下承受身體重量,讓半月軟骨磨損加速,導致年老時走路疼痛不已。
  • 中老年人膝關節老化、退化是怎麼回事?膝關節軟骨退化怎麼辦?
    中老年人膝關節老化、退化是怎麼回事?膝關節軟骨退化怎麼辦?人老腿先老,絕不是一句空話,膝關節承受全身重量,最容易受到損傷,據統計:目前全世界關節炎患者有3.55億人。在亞洲地區,每六個人中就有一人在一生的某個階段患上過關節炎。
  • 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大概多少錢?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價格
    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大概多少錢?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價格 很多網友在評論裡問,人工關節置換的費用大概多少?關節假體大概要多少錢?那今天就針對這一方面來為大家科普科普。
  • 膝關節軟骨退化的信號
    膝關節疼!膝關節痛!說起膝關節,說起關節軟骨,你真正了解嗎?膝關節由股骨內、外側髁和脛骨內、外側髁以及髕骨構成,是人體最大、構造最複雜,損傷機會最多的關節。股骨——又稱為大腿骨,是人體最長的管狀骨,股骨下端與臏骨、脛骨構成膝關節,支撐全身體重。
  • 膝關節退化是運動造成的?
    身體各大關節中,膝蓋是最常出狀況的關節之一。 有骨科名醫說爬樓梯是最笨的運動,因為膝蓋會承受體重四倍的重量。 這句話反映出「膝蓋是一種機械」的概念,越常或越用力使用它,都會使其磨損。 究竟運動會不會造成膝關節退化呢?我們又怎麼才能進行預防?什麼是退行性膝關節炎?
  • 膝關節置換手術 為患病膝關節「補牙」
    本報訊  膝關節是人體滑膜最多、關節面最大、結構最複雜的關節,當我們走動時,會牽動大、小腿骨的運動造成膝關節磨擦。隨著年齡的增加,膝關節長期磨損、創傷,會導致膝關節退變、畸形。
  • 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需要多少錢?人工膝關節置換費用大概是多少呢?
    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需要多少錢?人工膝關節置換費用大概是多少呢? 這是患者詢經常問的問題,幾乎每個準備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的患者都會詢問到。 通俗的比方就是:買一臺汽車要多少錢?
  • 膝關節退化的危害與預防
    導語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是隨著年齡逐漸惡化的關節疾病,它是由於膝關節長期使用;日子一久,造成膝關節面的軟骨磨損,膝關節囊的潤滑液變少
  • 人到中年膝關節退化怎麼辦?堅持做4個動作,讓關節保持年輕狀態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腿部是力量的源泉,同時也是損耗最快的部位,因為腿部需要支撐起整個身體,日積月累的磨損就會導致關節疾病的出現。隨著年齡的增長,膝關節退化,特別是到了中年後,關節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比如:膝關節疼痛、膝蓋不靈活等都是膝關節退化的表現。
  • 關節置換術後多久才能恢復正常?膝關節置換得多長時間恢復正常?
    關節置換術後多久才能恢復正常?膝關節置換得多長時間恢復正常? 臨床工作中,門診中看了很多病人,很多有明確外科手術指徵需要動刀子的老人家,他們寧願選擇保守治療,也不願意做手術。 但到後面,拖著拖著自己也覺得不行了,受不了了,這才考慮做手術!
  • 膝關節退化還能恢復嗎?如何延緩膝關節的退化?
    膝關節退化還能恢復嗎?如何延緩膝關節的退化?膝關節是腿部的樞紐,默默支撐著人體大半個身子的重量,是人體重要的承重關節。除了睡覺、靜坐等情況,膝關節在白天大多處於高壓的工作狀態,承受的重力可不小。走路時,膝蓋的負重約是體重的2倍;當爬山或爬樓梯時,膝蓋的負重增加到體重的3-4倍。人們每天輕鬆自如地行走、上樓梯,膝關節卻承受如此大的壓力。
  • 膝關節退化在所難免?每天喝茶時加點它,關節疼痛不再困擾
    膝關節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身體關節部位,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身體的一些病變的影響,都會使得膝關節部位出現退化,就此引起骨關節炎的出現。雖然膝關節的退化是在所難免的,但是膝關節炎症引起的疼痛大家是可以通過一定的方法來幫助緩解的。
  • 什麼是膝關節置換---阿Ben醫生告訴你
    接門診時,也遇到越來越多的,因為膝關節疼痛需要行關節置換的病人。阿Ben醫生:老人家,你這個病是晚期的膝骨性關節炎,需要行換膝關節。患者:啊,醫生,什麼是換關節嘛,是不是把膝關節切丟了,弄成機器人了呢?               阿Ben醫生一臉懵逼,這個怎麼解釋呢???
  •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歐陽元明:膝關節損傷與置換
    擅長:1、人工膝關節、髖關節置換及假體感染鬆動翻修手術(骨關節炎、類風溼、痛風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骨質增生、骨刺、關節磨損、膝關節內、外翻畸形、股骨頭壞死、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2、保膝,保髖、髖關節鏡手術;3、關節鏡微創治療膝關節積液、滑膜炎,軟骨損傷,半月板損傷、半月板撕裂;4、全肩、全肘關節置換;5、嚴重肘、
  • 關節退化有多可怕?洋蔥這樣用,「趕」走膝蓋痛!
    一般來說,50歲是一道坎,很多人在這時就開始出現發白、視力下降、關節退化等表現。膝關節退化更是再常見不過的事情了,尤其是,膝關節還是人體最大的負重關節,人類日常生活中的站、走、跑、跳等多項活動都離不開膝關節的運動,因此磨損很大。一旦膝關節受損,那麼危害是極大的,不僅走路成為問題,還會引發關節炎、膝蓋滑膜炎等疾病。
  • 加速膝關節退化的動作有哪些?
    如果說的通俗一點,其實就是膝關節老化。很多人對於這個解釋表示不理解,自己明明才四、五十歲,膝關節怎麼就老化了?我們身上的各個器官、部位好比同時出廠的汽車零件,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所謂膝關節,其實由股骨—脛骨關節和股骨—髕骨關節兩個關節組成。
  • 膝關節置換術後是熱敷還是冷敷?膝關節置換後腫是熱敷還是冷敷?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是一種人工關節置換外科手術,是指切除機體已無法自行修復的關節面,用人工關節部件替代損壞的關節,矯正肢體力線,消除膝關節疼痛,維持關節穩定性,恢復膝關節功能的一種治療方法。是治療晚期骨關節疾病的首選方法。但術後康復期間該什麼時候熱敷,什麼時候冷敷?
  • 【指南】活動性關節結核一期關節置換專家共識
    近30年來,部分學者探索了採用一期病灶清除人工關節置換術治療活動性髖、膝關節結核,從PubMed檢索到相關論文共31篇,其中髖關節結核相關論文22篇,報告242例,6例復發;膝關節結核相關論文9篇,報告78例,7例復發;總復發率為4.06%。發表相關論文的國家主要集中在中國、印度、韓國。
  • 關節退化 太可怕!
    此時身體的保養必須要藉助一些外力輔助才行,正如汽車需要機油,女人需要美容,作為長時間高頻率高負荷工作的膝關節部分尤其需要更加的關注與保養關節保健年輕化•關節護理不是只是適合年長一輩,而年輕一族亦需多加留意,特別是進行重複性動作的人士,如家庭主婦做家務時重複扭溼毛巾,以及運動員練習時常常長期重複相同的動作,也要多加留意
  • 與全膝關節置換術相比,膝關節單髁置換術有哪些獨特優勢?
    膝關節單髁置換術(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 是相對全膝關節置換術而言的一種新型微創手術,只置換病損部位,對膝關節內側或外側間室進行表面置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