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鳳花年年開,它們都染紅了誰的指甲?——讀紅樓憶往事

2020-12-10 流年書瓶

《紅樓夢》的寫實主義,為我們呈現了幾百年前先人的真實生活。令人感到親切的是,他們用的物品,有的我們也用過;他們使的辦法,有的我們也使過;他們說的俏皮嗑,我們也那樣說,一句話,在他們的生活裡能看到我們的生活。

小說第三十一回,晴雯告訴寶玉:「才剛鴛鴦送了好些果子來,都湃在那水晶缸裡呢......」它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在我們小時候的夏天,因為沒有冰箱,人們會把摘下來的瓜果放進新打上來的井水裡拔涼,或者垂吊在井裡吸取涼氣。

中間隔著幾百年的人們,幹相同的事,用一樣的東西,甚至有同樣的習慣,覺得我們離得並不遙遠,像今天和昨天。

憶往事——

大姐兒睡房裡的鐘。

那時大姐兒的名字還沒有被劉姥姥改成巧姐。劉姥姥第一次到賈府來,正心情忐忑地等帶待鳳姐的招見。她待的地方正是和她有不解之緣的大姐兒的睡房。

就在那裡,劉姥姥只聽見咯噹咯噹的響聲,大有似乎打籮櫃篩面的一般,不免東瞧西望的。忽見堂屋中柱子上掛著一個匣子,底下又墜著一個秤砣般一物,卻不住的亂幌。

讀到這裡,相信有了一些年紀的人立刻就會想到那種老式擺鐘。

我國在新中國成立後才開始由國家投入發展鐘錶產業。我們見到過的老式擺鐘,興起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而當時的歐洲社會十七世紀中葉就發明出了機械式的擺鐘。劉姥姥在大姐兒睡房裡相看的那款鍾,應該就是當時的舶來品,從歐洲流入中國的西洋鍾。

劉姥姥心中想著:「這是什麼愛物兒?有甚用呢?」正呆時,只聽得當的一聲,又若金鐘銅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著又是一連八九下。

根據作者的描寫,劉姥姥看見的「愛物兒」,和我們上世紀國產的老式掛鍾是非常近似的。

八十年代末,在我們農村的老門老戶還能看見那種老鍾,上面是個指針錶盤,和我們現代的普通鐘沒有什麼區別,下面搖擺著一個和十五月亮一般圓、一般大的鐘擺。平時「咯噹咯噹」地走針,每到整點就發出敲鑼一般響亮的「鐺」聲,幾點就響幾下,每到半點響一下。記得那時的小學生常算一種數學題:「小明學習時聽到一聲鐘響,過了很長時間又響一聲,這樣一共響了三聲......」每當這種題一出,就把不怎麼聰明的我們弄得很懵。

給你一個榧子吃

榧子是一種長在南方的堅果。「給你個榧子(fei)吃」不是真的給你一個榧子吃,而是一句俏皮嗑加一個響指的動作。《紅樓夢》註解裡對它的解釋是:拇指和中指緊捏,猛然相捻發出聲響。向對方「打榧子」含有輕佻、玩笑的意思。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給榧子吃」的這種行為在我們那種小地方非常流行,經常有誰誰誰出其不意在你耳旁打個響指,說「給你個榧子吃」,把你嚇得一閃。「吃了榧子」的感覺好討厭,但也不至於會惱,因為人家誰誰誰是逗你玩呢!

幾百年前春夏之交的一個中午,瀟湘館裡午睡剛醒的林妹妹說了句「每日家情思睡昏昏」,被前來探望的寶玉剛好聽到。

這是《西廂記》裡崔鶯鶯思念張生的一句,寶玉追問林黛玉才剛說的是什麼,黛玉紅著臉不承認說過什麼,寶玉便打了個響指,說「給你個榧子吃!我都聽見了。」以示「懲罰」。

現在「給你個榧子吃」的俏皮嗑是再也聽不到了,響指也不見有人打了......

賈府裡的漿洗活兒

紅樓夢裡幾次提到漿洗。比如芳官的乾娘就是寶玉那邊漿洗的,傻大姐的娘是賈母那邊漿洗的,鴛鴦嫂子是賈母那邊幹漿洗活兒的頭兒。

也許是因為古代科技不發達,缺乏洗衣皂、洗衣粉這樣方便有效的洗滌用品,而經過漿洗的被褥和衣物不僅有耐髒、好洗的特點,還會使布料硬挺、板正,即結實又好看,因此漿洗雖然工序複雜,但還是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傳統的清洗方式。

明代小說《西遊記》第二十六回,孫悟空對大仙說「你卻要好生服侍我師傅……衣裳禳了,與他漿洗漿洗。」說明「漿洗」這種勞動在很早就流行開了,至少在作者生長的明代就有。

我對漿洗被褥印象非常深刻。在我小時候的七八十年代的農村,那時候的衣服不再漿洗,但家家戶戶仍保持漿洗被褥的傳統。秋季一到,就是婦女漿洗被褥的時節了。

漿洗被褥分好幾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是調好漿糊。漿糊用澱粉調製,先把適量的澱粉用溫乎水化開,再用開水稀釋即可。也可以用大米飯的米湯代替。

第二步,把洗乾淨的被褥布料浸泡在漿糊裡,揉搓,使其均勻浸上漿糊。

第三步是把浸泡過的被褥布料晾乾。掛了糊的布料不能搭在晾衣杆上,那樣的話耷拉下來的兩層布會粘在一起,因此要拿到開闊的地方攤開晾。一般都拿到山坡上晾在平整的草叢上面。

第四步是把晾乾的硬邦邦的被褥噴上水,目的是軟化它。那時農村還沒有噴水壺,通常母親嘴裡含了一口水,鼓起腮幫用力把水噴出去,水霧大面積地落在了布單上面,幾口噴完一張,又快又均勻。噴完後,把它們疊起來「悶著」變軟。

第五步是「抻布」,抻懶腰的「抻」。這活得由兩個人幹,兩個人分別扯著被單的兩個角面對面站著,把被單張開,雙方同時扽(den)那塊布,兩手在一扽一扽之間把布邊往手心裡收攏,直到兩手合在一起,變成像兩人拔河的那種姿勢。以後的動作是,兩人的身子隨手臂同時往前送一下,再同時往後猛的一扽,發出「嘭」的聲音,這樣扽了十幾下基本上就把布抻柔軟了。

最後一步,捶被。它是最費體力的一步,就是把抻完的被褥布料一塊塊整齊地疊起來,再把它們落在一起,放在炕上的一塊光滑的石板上,人就對著它坐在炕上,一手握一個棒槌,兩隻手一起一落不斷擊打,打一氣兒就叨登叨登,把下面的鋪到上面,一直把它們捶幹為止。記憶中,一天時間是捶不完的,非常的累人。

在漿洗的那段日子,總能聽到誰家傳來捶被的聲音,「鐺鐺鐺鐺......」地響個不停,和李煜詞句裡「斷續寒砧斷續風」的意境大有異曲同工之妙。

雖然漿洗的過程很累人,等到乾淨的被褥重新做好,心情卻是十分喜悅的。猜不出賈府裡那些漿洗的女工有沒有這份喜悅,但是當她們用勤勞換取了報酬時,肯定還是非常開心的。

晴雯的紅指甲

《紅樓夢》中最漂亮的丫鬟是晴雯。晴雯的招牌不僅是漂亮、靈巧,還有三寸長的紅指甲。

關于晴雯的紅指甲,書上是這麼寫的:晴雯從幔中單伸出手去。那大夫見這隻手上有兩根指甲,足有三寸長,尚有金鳳花染的通紅的痕跡......告訴我們晴雯的紅指甲是用金鳳花染的。

元代詩人楊維楨的《美人紅指甲》中有「金鳳花開色更鮮,佳人染得指頭丹」兩句,也在說金鳳花染紅指甲的事。

如今我們女性都用指甲油抹指甲,色彩花樣繁多,不僅漂亮還方便快捷。可誰知道就在我們小時候,七八十年代的農村,還有許許多多的愛美的女性延用古人的方法,採摘金鳳花染指甲呢!

記憶中,我也染過一次。

好像我去鄰居家玩,鄰居是我未出五服的大爺家,正趕上她們家的兩個堂姐姐染指甲,她們就連我的一同染了。

經過應該是這樣的。

那天中午,她們在盆子裡摘下很多芨芨草(金鳳花)的花瓣,不要淺色的,只摘大紅的,然後揉爛、放進白礬,再放到大太陽下曬,蒸發掉多餘的水分。

她們兩個平時都愛逗我玩,管我叫「蝴蝶臉兒」(臉髒),有時還會給我扎小辮子,所以招得我愛往她家跑,我那時到底有幾歲,我自己也不記得了。

那天吃過晚飯我就又跑去了。大姐正把白天準備好的潮乎乎的花瓣攤在二姐的十個指甲上,再用蒼耳的葉子把每個指頭包上,用線纏緊。看我去了,大姐給我的指頭也纏上了花瓣,然後讓我回家睡覺,囑咐我別弄掉了。

那晚一覺醒來,我的十個指甲就是紅的了,是那種帶光澤的金紅色,非常漂亮的顏色。連手指頭都是紅的,洗了幾天,才把指頭洗乾淨。

關於這段回憶其實很模糊,是我本著記憶中的那抹金紅,做了修復。

幾百年前的晴雯,被攆出了大觀園,她把自己兩三寸長的紅指甲絞斷,連同自己貼身穿的紅綾襖一併交給和自己有緣無分的怡紅公子做念想,之後就香消玉殞了!

金鳳花年年開,染指甲的姑娘也換了一代又一代,而如今,人們不再用金鳳花染指甲了。它同許許多多的老舊事物一樣,早已淡出了人們的生活。

想起一句老歌詞: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

真的,世界變化太快了,尤其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我們和先人的生活拉開了很大的距離,使我們有一部分生活趕在高科技時代,有一部分生活留在傳統的農耕時代。

有幸擁有一部分和先人連在一起的生活,使我在讀《紅樓夢》的時候,能更細微地感知書裡面他們的生活,仿佛我和他們之間通著一座橋。每當我讀到晴雯三寸長的紅指甲,就能想像出她怎樣和夥伴們摘了金鳳花,又怎樣把它們攤在指甲上,染紅了它。

相關焦點

  • 讀一組詩詞,原來古人如此青睞指甲花
    讀《紅樓夢》的時候,賈寶玉的丫環晴雯蓄了兩根三寸長的指甲,而且都染成鮮紅的顏色。晴雯因為給賈寶玉縫補孔雀裘得了風寒,太醫隔著帳幔把脈看病,見簾裡伸出的手指十分地香豔,還以為病人是賈府的千金小姐。晴雯的指甲就是用鳳仙花染的,那時候染色多是用的植物汁液。鳳仙花也叫做指甲花,古時候人們栽種在庭院裡,不只是為了美化環境,而且還有女子妝扮修飾指甲的作用。記得女皇武則天還給唐高宗李治寫過一首詩,「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那個時候大概富人家女子穿的紅色的裙子,也是用石榴汁染紅的。
  • 癟指甲
    四是鳳仙花的詩名叫金鳳花,在名人詩詞中多被描述,既然都有詩名,而獨獨對鳳仙花不取詩名,與續後的逸菊、青蓮不配對。由於花瓣、花型極像雞冠,尤其極像雞下冠,鳳仙花被古人稱作金鳳花。金鳳即黃雞。譬如:宋代的歐陽修《金鳳花》:「中庭雨過無人跡,狼籍深紅點綠苔。」秦觀《蝶戀花》:「金鳳花開紅落砌。蛺蝶飛來花上戲。對對飛來,對對還飛去。到眼物情都觸意。如何製得相思淚。」元代張昱《題新亭壁》:「為愛庭前金鳳花,風吹滿地散殘霞。」明代劉基《感寓·六首》:「庭前金鳳花,向晚爭媚嫵。但見白露滋,豈知繁霜苦。芳時良可惜,此物何足數。」
  • 「詩詞鑑賞」古詩詞裡的鳳仙花—指甲草染指甲
    炎熱夏天 白色的、紅色的鳳仙花開了。鳳仙花以其獨特的花形猶如展翅欲飛的鳳凰,非常美麗。鳳仙花,古稱金鳳花,因單瓣花朵"宛如飛鳳,頭翅尾足俱全",翩翩然"欲羽化而登仙"得名;又因其能染指甲而被稱為指甲草、指甲花。
  • 晴雯指甲有兩三寸長,到底多美?古人詩詞有專門描述
    但功用只有兩個:保護指甲和美觀。長指甲可以令手指變得更加修長和美麗。而美甲也不是現在人才有的時尚。晴雯生病,胡庸醫看到的晴雯的指甲,就是裝飾過的。晴雯從幔中單伸出手去。那大夫見這隻手上有兩根指甲,足有三寸長,尚有金鳳花染得通紅的痕跡,便忙回過頭來。金鳳花不是現在所說的金鳳花,而是鳳仙花,古人常用鳳仙花的根莖染指甲,現在每年端午,很多地方也有這個習俗。
  • 細雨溼流光:那些落進詩行裡的雨丨周末讀詩
    第二句「芳草年年與恨長」,接得有力。王孫遊兮不歸,芳草生兮萋萋。年年芳草生而人不歸,恨便與之俱生,與之俱長。馮延巳另一首《南鄉子》,寫秋雨,也是細雨,首二句曰:「細雨泣秋風,金鳳花殘滿地紅」。春天的細雨下得縹緲,所以「溼流光」。秋天的細雨,雖然也安靜,然因秋風蕭瑟天氣涼,故曰「泣秋風」。大詩人感覺之入微,下筆用詞之準確,可見一斑。
  • 【詩詞鑑賞】往事如煙,15首往事如煙的詩詞,在詩詞裡追憶往事!
    時光清淺,往事如煙,只是時光不再。雖事已過,人已非,荏苒的歲月,滄桑了誰的容顏。但願流年不負,歲月靜好,一起在詩詞裡回憶往事!
  • 「少不讀紅樓」,可究竟為什麼,年輕人就要少讀《紅樓夢》呢?
    「少不讀紅樓,老不讀三國」,似乎早已經是在民間流傳多年的話。很多年輕人在剛開始去讀《紅樓夢》的時候,都會有著讀不下去的感覺,《紅樓夢》也和《百年孤獨》《瓦爾登湖》等等世界名著一起排在「死活讀不下去」的書單前列,自然也有很多年輕人把自己讀不下去《紅樓夢》的原因歸結到「少不讀紅樓」這句話上來。其實這也不過是這麼多年以來人人口中流傳下來話,至於真實性和科學性,自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可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句話流傳出來呢?
  • 《悲從中來,憶往事》
    聊起八十年代初,我倆曾結伴寫生,住在無錫的一個小旅館裡,聊到對繪畫色彩重要性的共識,談到了劉海粟,顏文樑,談到了……… 我們又一起在鎮江金山高坡上寫生,此情此景,歷歷在目,是日,我在這頭畫,他在那頭畫,當天氣溫突然竄高,太陽直曬,我匆匆收筆,當我走過去看他時,只見他畫興十足,脫光上衣,只剩一條短褲………話道於此,電話那頭傳來他爽朗的笑聲,哈哈哈………時光飛逝,一晃快40年了,想不到這竟是最後一次通話………憶往事
  • 《青春紅樓》:滿紙讀來有異香
    《青春紅樓》作者木蘭,一個80後女編輯。這本書,我斷斷續續讀了兩個月,每天晚上都要翻一翻,感受作者同紅樓人物對話、同曹雪芹對話的深刻領悟,為作者發出的青春衝擊波而拍案叫絕。《青春紅樓》是作者在淅淅瀝瀝的春雨之夜、或者寒冬臘月的暖爐邊寫出來的,一共30篇文章,分為「滿紙讀來有異香」「高情已逐曉雲空」「看來豈是尋常色」三輯,對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秦可卿、王熙鳳、探春、紫鵑、晴雯,甚至邢岫煙、小紅、齡官等都有評述。
  • 又是一年六月夏,你可曾憶起「俗染纖纖紅指甲,金盆夜搗鳳仙花」
    在胡庸醫的眼中,我們看到了晴雯「這隻手上有兩根指甲,足有三寸長,尚有金鳳花染得通紅的痕跡」,美得不可逼視,竟令閱人無數的太醫都「忙回過頭來」。這金鳳花,就是今天的鳳仙花,六、七月的初夏,已經是到了開花兒的時節。
  • 李青魚詩選:青山遙望溼誰眼,黃葉飄飛憶那人
    七律/詠雪憐我年年行跡同,孤身清冷遍西東。迷濛盡染蒼山色,濩落皆如白首翁。雖有冰心教世潔,斷無濁念說情衷。由來若問誰相惜,幸得梅花並一叢。七律/有感漠漠清寒霜滿城,是誰獨立在三更。由來最怕秋風起,此夜應愁白髮生。寂寞空庭翻錦字,思量南國聽蛩聲。可憐輾轉留形跡,亂我心扉總是卿。
  • 金鳳花剛剛養護,需要小心的幾個步驟,你們知道麼?
    金鳳花是一種很常見的花卉,經常能在城市綠化中見到,這種花的枝葉為綠色或者粉綠色,有些稀疏的尖刺,一不小心還有可能會被刺傷。金鳳花花瓣顏色為橙色或黃色,非常的漂亮吸引人。雖然金鳳花的花瓣漂亮,但它的色香其實並不突出,主要還是以花的姿容形態取勝。花朵就像是浴火重生的鳳凰,有頭有尾有翅有足,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生動異常,不得不讚嘆大自然的造化神奇。
  • 張惠:《毫端蘊秀:讀懂紅樓不是夢》
    田女士的貴族論和《紅樓夢》的真貴族假如《紅樓夢》中人去擺地攤,誰是王者?誰會倒閉?二、《紅樓夢》之人物百態林黛玉是孫悟空變的!——你從未想過的襲人「催命符」「十分渾厚恰聰明」,讀紅樓的應有境界令人毛骨悚然又幡然而悟的「寄居蟹」夏金桂!
  • 紅指甲的夢想
    似乎每年的過年才能搜集一些,但對於一副珠簾來說,它們顯得那麼微不足道。我於是放棄了做珠簾的打算,很羨慕小芹有兩個這麼聰明又美麗的姐姐。一個夏天的某一天,她的姐姐們就給我們說起了指甲花這種植物,說用它可以染紅指甲,並詢問我們有沒有人可以找到這種花?第一次知道,指甲可以染成紅色,也是第一次聽到指甲花這個名字。它究竟是什麼樣子的,我們都很好奇。
  • 【活動】開年首講:聽蕎麥君細按紅樓
    去年,蕎麥君在知乎上開了一個《紅樓細按》的專欄,細析紅樓中人,勾引和迷倒粉絲一大片。他論析林黛玉性格形象發展改變,也看到林黛玉的雅謔和聰慧,他認為外示厚道賢良的王夫人其實是權謀九段,高手中的高手,皆發紅學研究之新聲,別具隻眼,尤其是《從<紅樓夢>看八旗世家的高度禮教化》以及《晴雯襲人合論》諸文,入乎文心,出乎史筆,已成其紅學研究之大著名章,載譽學林。
  • 長相思 長相憶
    >一年一七夕,時光可老,愛情恆新,長相思,長相憶!年年七夕,天地合一,牛郎織女重逢後的淚水灑滿人間。時光腳步開始徘徊,瘦骨嶙峋的愛情,徜徉在玫瑰的芬芳裡。 只要有風,愛情便在天空綻放。七夕是一個古老的傳說,每個中國人都知道的故事。
  • 1月中旬,月色明媚,心思淺淺,3星座往事憶難忘,為前任守清歡
    實際上,她們對很多事情都特別執著,特別是感情,即使知道感情裡出了問題,她們還是不願意放手,寧願自欺欺人。1月中旬,月色明媚,心思淺淺,金牛座往事憶難忘,為前任守清歡。 1月中旬,月色明媚,心思淺淺,射手座往事憶難忘,為前任守清歡
  • 品讀|涼薄世態中的溫暖花朵——讀呂舒懷小說《津門往事》
    又如《小白樓往事》,讀者也被一路吸引著:從前錦衣玉食的貴公子為何一夜從雲端掉進谷底,成為家道中落的流浪漢?兩年前在莎衛飯店門前像踢破麻袋一樣踢溫少雲的俄國將軍又為何讓歲月和貧窮摧毀得飽經滄桑?救他一命的俄國女人又為何淪落為陪酒女郎?這些人物命運的未知與迭蕩都引發了讀者強烈的閱讀期待,小說三要素在本書中獲得了充分的展現。曲折的情節,典型獨特的故事場景,豐富立體的人物,令人讀之酣暢淋漓。
  • 讀山:邵紅梅 | 指甲花開
    我伸手摘取幾朵,在指尖揉搓一下,粉紅色的花瓣頓成紫色花泥,我把花泥敷在左手食指的指甲上,片刻,便把花泥彈入花盆。看著花泥濡染過的指甲,色澤依舊。我兀自一笑,孩童時用指甲花包染指甲的情景躍然眼前。  往事如昨,只是歲月已逝。許多事,便留駐在記憶裡了。  年少時,愛美的天性便通過指甲花的濡染初露端倪。每年夏季,用指甲花染指甲是我和小夥伴們的盛事。